三国之问鼎天下-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远的,甄宓望着他的身影,咬了咬嘴唇。
接下来的日子,刘琮强撑着没有让自己倒下,蔡姝的身后事极尽哀荣,虽然刘琮知道,芳魂已远,可不如此,心中如何能安?
噩耗传出,刘表也深为痛惜,对于这个儿媳妇,他原本是非常满意的,只是可惜福寿不长啊,所幸的是为儿子诞下麟儿,总算是对得起她与琮儿夫妻一场了。
刘表所担心的是蔡瑁等人会不会因此有了心结,无论如何,蔡瑁总是与自己和琮儿都非常亲近可信的人,若是因此有了什么嫌隙,总归不好。
不过这份担心终归只是担心,刘表甚至隐隐有些觉得,琮儿对于蔡瑁和蔡家,比之前更为用心关注,与蔡瑁的关系未见生分,反而更亲近许多。
也许,是因为对儿媳心有愧疚吧?
丧妻之痛没有使刘琮倒下,但安葬蔡姝之事,到底影响了许多事情的进行。
八月十六日,就在蔡姝下葬后没几天,特卫营安插在庐江的细作传回密报,七月下旬,孙策遣使称愿出兵协助庐江太守刘勋攻打海昏的宗帅,并以珠宝等财物贿赂刘勋。刘勋大喜,已于本月初进兵海昏。
“哼,哪儿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刘琮看完密报之后,苦笑摇头。此事的结局他自然知晓,刘勋的下场自出兵之日,就已经注定了。然而自己却只能在襄阳眼睁睁地看着。
前些日子刚从宛城赶到襄阳的贾诩捏着小纸片看了半晌,再抬头时,对刘琮说道:“刘勋此去必败,可惜啊!”
刘琮知道他在可惜什么,却只能报以苦笑。
“都督近来清减许多,望都督善自珍重,以安众将之心啊。”贾诩迟疑片刻,还是出言劝道。
刘琮点头应道:“先生放心,我不过是最近操劳了些罢了,无妨。”
见贾诩默然,刘琮起身道:“已经延后了好些日子,如今也该往夏口去了,先生也要保重身体才是。”
贾诩跟着站起来,抚着愈发稀疏的胡须叹道:“老夫年岁渐高,只怕将来……”
“先生说哪里话来!”刘琮现在最听不得这个,猛地转身,又立即意识到自己莽撞了,当下放低声音,对贾诩说道:“先生将来可是要位列三公的!怎么现在就想偷懒了?”
贾诩笑着摇头,叹道:“主公这话,实在让老夫不知该如何应对。”
“我有吞并天下之心,先生难道就没有位极人臣之愿?”刘琮正色道:“我要这天下,不仅仅姓刘!”
第二十七章 千帆竞渡白浪涌
若觉得本站不错请分享给您的朋友:。。
“我要这天下,不仅仅姓刘!”
这句极为不臣的话,并没有让贾诩感到多么震撼和意外。话里的意思,以贾诩的心智自然明白,也早有预料。他只是有些不解,为何刘琮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番话来。难道仅仅是为了安慰自己?
现在刘表还好好的当着荆州牧,刘琮此时说这话似乎并不合适。然而贾诩并没有出言劝阻,只是委婉提醒道:“都督虎步南阳,雄视许都,如今对上孙策,只怕又将是一场恶战啊。当此时,难道都督不应该专注此事,全力以赴吗?”
刘琮郑重的点头道:“我自当尽力而为,不过以后还有很多仰仗先生的地方,先生可好好好保重啊。”
虽然历史上贾诩七十七岁才病故,但许亮和蔡姝的死,让刘琮已经不敢再相信历史了,而改变历史的,恰恰正是自己……
两天后,刘琮和贾诩等人一同前往夏口。临行前,刘琦握着刘琮手说道:“琮弟放心,推行新政之事,愚兄一定会尽心竭力,必不会让琮弟失望。”
“此事就有劳兄长费心了。”刘琮用力地握了握刘琦的双手,郑重拜托。
在荆州推行南阳新政之事,其实已经获得了刘表的首肯和牧守府大部分属官的赞同,但是具体的事务,总要有人负责提纲挈领,全力推进,这件事便义不容辞的落在了刘琦肩上。
刘琮等人乘船从襄水顺流而下,数日之后抵达夏口,船队先入了水寨,刘琮立在船头,隔江而望。只见夏口城临水依山,敦厚坚实的城头上,三层高的城楼飞檐高挑,仿佛振翅欲飞,正是自己在这个时代里兴建的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环目四顾,水寨之中千帆林立,拍杆高耸,巨石悬吊看起来很是威猛。宽阔的水面上,大小战船停泊的很有秩序,蚱蜢小舟往来不绝,各船上的士卒却并不喧哗纷乱。看起来很有点军纪森严的样子。
甘宁和张允、黄射、文岱等人早已收到消息,将刘琮和贾诩等人迎入楼船,分席而坐。
待两名亲卫将江夏郡与豫章郡的地图悬挂起来之后,刘琮直入主题,开口说道:“上月下旬,孙策诱哄庐江太守刘勋出兵海昏,军师断言刘勋必将败于孙策之手。”
说着,刘琮看了眼贾诩,见其微微颔首,便又道:“对此本都督深以为然。刘勋若败,孙策不但可得其士卒战船,更会侧后无忧,从而全力进攻我江夏郡。”
“当此时,我军应如何应对?诸位可畅所欲言。”刘琮说完之后,环目看向众将谋士。
甘宁性子直率,当下直起身说道:“若是真如都督所言,孙策胜兵西进,士气高涨。我军当择有利地形抢先占据,以逸待劳,等敌军疲惫而来,再将其一举击溃。”
这番话让刘琮颇为惊喜,不过他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张允。
张允挠了挠头,说道:“末将觉得,那孙策并不如何可怕。如今夏口水军战船三千余艘,将士八千人。其中大楼船五十余,拍杆战船两百余,小艇更是不计其数。孙策即便能夺得庐江战船,又岂能与我军相比?是以末将认为,只需在孙策水军来时全力出击,便可大获全胜!”
他这种观点在水军之中,似乎还颇有些支持者,黄射便是其中之一,他出言道:“张将军所言不错!我军重新编练已有一年多,士卒精锐,战船又有犀利军械,何愁孙策不败?”
这一年来夏口水军诸将都颇为用心,却只能看着魏延、黄忠等将领随着刘琮二打许都,出尽风头,捞足战功。所以水军上下都暗中憋着一口气,想在这次和孙策的战争中立下头功,甚至是全功。
“诸位就没想过,孙策会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刘琮提醒道。
这么一问,甘宁等人都有些汗颜,果然水军待久了,考虑问题便有些片面。
魏延沉吟片刻,望着地图说道:“若是水陆并进,恐怕孙策必然要分兵出豫章,占据柴桑。那时其扼守水道,立寨湖中,进退自如。我军若想对付他就不容易了。”
“所以我军应抢先占领柴桑,然后在附近立下水寨。”甘宁点头说道,两眼望向地图,眼神颇为炽热。
刘琮与贾诩对视一眼,笑道:“万一孙策领主力直扑夏口,不与我军在江湖之上纠缠,又当如何?”
“水军继续东进,攻其必救之地。陆上各军或阻其归路,或寻机破敌。到那时孙策进退失据,必大败!”甘宁信心满满的说道。
“兴霸说的好!”刘琮大喜,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以柴桑为起点,顺江而下,一直指到吴郡,转身面向诸人说道:“江东诸郡,可凭此天堑与北方诸侯相抗,却无力抵挡顺江而下的水军,所以孙策定然将荆州视为死敌。然而对于我军来说,却是天然之利。”
见在座诸人或凝神深思,或点头附和,刘琮又接着说道:“甘、魏所言,正是我与军师商议过的战略,望诸位同心协力,共破来犯之敌,建不世之功!”
“诺!”众人齐声应诺,目光都热切起来。
刘琮见状,胸口也不禁一热,不过他话锋一转,笑着说道:“大军开拔之前,我可是要看看诸位这一年来练兵的成果。明日起,各部操演,力求如同实战,诸位可有信心否?”
夏口诸将挺胸慨然道:“有!”
第二天一早,刘琮与贾诩等人登上黄鹤楼,凭栏而望,只见楚天寥廓,江水奔流。对面水寨之前,各部战船鱼贯而出,随着楼船上的旗号陆续编成数个船队。
刘琮凝神看去,见有的船队以大型楼船为中心,周围辅以拍杆战船,再外围则是形制略小但数量颇多的战船。这样的船队俨然是中军摸样,在其前方的船队,则以拍杆战船排成一线,其后数艘楼船分列,如同獠牙交错,让人望之胆寒。左右船队,也各有侧重,速度较快,船身狭长的战船占了多数。
单是从船队列阵时的细节,刘琮便看出这一年来,甘宁、张允等人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就是不知道实战操演又会如何?
其实自穿越以来,刘琮就一直没想过攀科技树这种高大上的事,一来是自己的学识不足,怕弄巧成拙,二来他总觉得无论是战争还是别的,最重要的因素始终还是人。所以就算这些战船装备了他“发明”的拍杆、神弩车等利器,刘琮也没有就此觉得天下无敌,可以横行无忌了。
当年飞机大炮还没干过小米加步枪呢,何况仅仅是这样易于仿造,并不足以碾压一切的军械?
这处城门本就位于半山之上,加之三层城楼高大巍峨,立于其上江风徐来,衣袂飘飘,旌旗飞卷。猎猎风声中,只见随着拟作敌对的两方楼船上号旗挥动,辽阔的江面上千帆竞渡,樯橹如林,飞溅起无数白色浪花,场面蔚为壮观。
不多时,两军尚未相接,便见前锋线上的战船做抛射石弹状,数轮之后迎面放下未曾装配巨石的拍杆,稍一接触,各自向两边散去。紧随其后的楼船亦施放拍杆、自船楼之上向对面抛射箭矢。这期间两军小艇往来冲杀,或抛铁钩攀附敌军大船,或做举火焚烧状。
江面上杀声震天,浪花翻腾,激烈处不时有士卒跌入水中,很快就被己方或敌方救援上船。
刘琮见状,微微一笑。不过他的注意力,主要还是集中在水军各部对于战术的运用,以及拍杆、神弩车等军械的使用之上。
对阵双方一方是以甘宁为主将,另一方以张允为主将。就刘琮所见,两方对于军械的使用,都颇为熟练,看样子经常操练,早已熟极而流。但是在战术的运用方面,甘宁明显要更胜一筹。
张允显然更注重以势压人,稳扎稳打中规中矩,如果双方实力接近的话,倒也不失为守成之策。若是对方实力不及,便可以堂堂正正之师强攻破敌。但是若遇到甘宁这样的对手,只怕就要吃亏了。相比之下,甘宁运用战术显得更为灵活自如,而且临机应变能力之强,让早就对他的能力有所见识的刘琮,愈发惊喜。
“想不到兴霸对于水军竟有如此天赋。”刘琮拍着栏杆,逸兴遄飞,心旌神摇。得此良将,何愁江东不平,吴郡不克?看来自己把他放到水军简直做的太对了!
旁边王粲也颇为兴奋,说道:“都督当初一拳打出个甘兴霸来,真是慧眼识珠啊!”
“呃,往事不要再提……”刘琮黑脸微红,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与甘宁初次见面时的那场打斗。现在想来,真是令人怀念。
这场操演直进行到傍晚时分才鸣金收兵。这倒不是甘宁故意放水,而是要让刘琮对于这一年来的练兵成果更为了解。
对于这一点,刘琮更为高兴,他看出来甘宁不止是员猛将,也是员智将,而且情商颇高,显得很是成熟练达。也难怪历史上他投奔孙策之后,主导了孙策军进攻江夏,大败黄祖,使得黄祖兵败身死了……
“先生,此番来夏口,我真是惊喜连连啊。”刘琮在楼台上站了几乎一天,却仍旧兴致高昂。贾诩没他那么好的体力,中途休息了几次,这会儿神色还有些疲倦。
“恭喜都督又得虎翼!”贾诩扶着栏杆,望向暮色中的连绵水寨和渐次入寨的战船,神情渐渐严肃起来:“如今水军初成,接下来,就看战阵之上诸位将士的表现了。”
刘琮也扭头望去,眼神坚定,信心十足地说道:“我相信他们不会令人失望的!”
第二十八章 用人不疑任翱翔
襄阳城,牧守府邸。甄宓轻柔地自奶妈怀里抱过瞪着清亮的双眼手舞足蹈的孩子,眼神中满是怜爱。
自小蔡夫人去世之后,蔡氏对于甄宓的态度忽然转变,不但首肯了甄宓抚养孙子之事,还极力提高甄宓在府里的地位,处处维护她。
前些日子有那爱搬弄口舌的下人,暗地里说了些很是难听的话。什么甄氏命硬,一来就克死了主母,什么甄氏是扫把星,孤煞星,甚至狐媚惑主的话都出来了。
还有不知死活的,跑到蔡氏面前故意说起这些,蔡氏听了笑吟吟的问,这些话都是从哪儿来的,还有何人说过。那老婆子不知蔡氏对甄宓的态度已有改变,当下将那一帮子人都说了出来,心中还很为自己拉扯了老姐妹们而自得。
谁知道说完之后,蔡氏立刻冷了脸,派了数十个健妇把这一伙人全都捆了过来,亲自问过之后,全都赶出府中。这下府中上下才知道,蔡氏原来如此维护甄氏。
个中原因,蔡氏只对弟弟蔡瑁说过。
“我看那甄氏心善,又是个极有才,懂事理的。先前与侄女儿相好,我还想不明白其中的缘故。这些日子冷眼看过去,倒越发觉出她的好处。”蔡氏用帕子擦拭着眼角,叹道:“侄女儿福薄,年轻轻的便丢下个婴孩儿去了。我看琮儿也不是个薄情寡义的,既然是派人千里去接过来的人,以后只怕就是琮儿的正妻了,现在想想,或者也是天意如此。”
蔡瑁扼腕道:“谁说不是呢?那依着姐姐的意思,又将如何?”
“既然无法阻止,不若顺水推舟。甄氏年纪小,又是孤身在此,没有家族可以依靠,我呢以后尽力促成此事,想来以甄氏的性子,也当明白我的苦心。况且琮儿是个做大事的人,若是后宅不宁,想必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着恼的。何苦为此疏远了两家的情分?”蔡氏双手搁在膝前,将自己这番苦心一一道来。
蔡瑁点头道:“姐姐考虑的极是!”
有了蔡氏的支持和帮扶,甄宓这些日子便好过许多。何况她本就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人,所以虽然因刘琮在外领兵的缘故而未定名分,但府里上下都已经将她视作刘琮未来的正妻了。
对此甄宓并没有得意忘形,每日除了照顾小公子,便只是在府中读书,偶尔做做女红,并不出去招摇。
令她有些意外的是,刘琮的院子里有个专门的书房。对,就叫书房,这名字她头次听说,便没来由的喜欢上了。书房并不很大,四壁却摆满了书籍,几案旁的大瓮里,满满当当的插了许多卷轴。
书房里的木地板油光水亮,几案后的篾席上,却有两处被磨的几乎穿透,显然是有人常在此跪坐,膝盖顶出来的。
闲暇时,甄宓便会到书房,一来此处外墙上爬满青藤,整个书房显得尤为清爽,二来书房位于院中一角,幽静安谧,很适合读书。受甄宓的影响,小叶子也喜欢陪她来这里,有时候甄宓教她认字书写,有时候甄宓读书,她便安安静静地在一旁,支着小脑袋,只顾盯着甄宓看,似乎总也看不够。
书房里的书籍很多,但甄宓却发现刘琮经常看的,只有那么几卷,好奇之下,她便跟着翻阅。原本在她看来,刘琮定然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可现在才发现,刘琮原来也是读书的。只是他读的书不是儒家学说,而是法家和墨子的书多一些。
对此甄宓有些不解,或许这只是刘琮的爱好?然而当她无意中看到刘琮写的批注之后,才发现刘琮不仅仅是看书那么简单。
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