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庶女观音 >

第7章

庶女观音-第7章

小说: 庶女观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音回到行宫之后,才发现萧琅竟让人从山下将曼珠和优昙接了上来。
  曼珠和优昙看到她,急忙迎上来,唤了一声:“小姐。”
  观音对她们点了点头,然后脱下披风,并吧准备跟她们解释太多。
  曼珠和优昙相互对视了一眼,也没有多问,伸手帮着她解下披风,服侍她梳洗更衣。
  晚上萧琅在行宫里举行了宴会,宴请随行的百官,所用的也就是今日猎到的各种动物招待。
  观音发现,今日的菜里面竟然有一道老虎肉。这才知道,萧琅今日除了猎到了狐狸、山狼等,竟然还猎到了一头老虎。
  萧琅慵懒的靠在椅子上,夹了一块虎肉递到她的嘴边,饶有兴致的道:“没有吃过老虎肉吧?来,尝尝看,这可是朕今日亲自猎的。”
  观音皱了皱眉,正想拒绝,只是想到他今日的话,又只能蹙着眉头将肉吃了进去。
  观音并不吃得惯这种肉,吃下去只想吐。
  萧琅见了,又眯着眼睛笑着道:“怎么,吃不惯?”
  说着又端起跟前的酒杯,送到她的嘴边,道:“来,喝口酒。”
  观音喝了一口。
  这明显是男人喝的酒,辣得呛人,观音喝下去后咳嗽了好几下,转过头来略有薄怒的看着他。
  萧琅却哈哈大笑起来,仿佛觉得她这样敢怒不敢言的样子颇为有趣。
  笑了一会又端起酒杯喝起酒来。
  观音看到他用的是她用过的酒杯,正想出言提醒,只是想到什么,又闭上了嘴巴。
  座位之下,其他随行官员看着上面皇帝跟一个臣子之妻毫不避讳的调笑,俱是相互对视了一眼,但却没有一人出来阻止或劝谏。
  萧琅登基时候杀的那些人,将百官的胆子也吓破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的这个皇帝可是完全不讲规矩的,残暴、凶狠,更不是一个能听臣子谏言的人。
  他能弑父杀君,也能在登基后将自己的正王妃明氏封为宝林,将原本伺候明氏的宫女杜氏立为皇后,让杜氏日日欺辱明氏。
  这样的天子,谁敢跟他说一个“不”字。
  程观廉抬眼看了上面的观音和萧琅一眼,然后垂下眼来喝酒。
  程观廉的岳父徐徽也在此列,看着上面的皇帝和观音,再转头看了一眼女婿,叹了一口气,道:“忍一忍吧。”
  程观廉握紧了酒杯,几乎要将手上的酒杯捏碎。
  忍,怎么忍。难道要让那些害死他母亲的人死灰复燃。
  当初他就不该有恻隐之心,想着当初俞姨娘追杀他时给他通风报信放过了他,所以这次回来他也同样放过了她。
  徐徽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摇了摇头,道:“不要想了,皇上许你动俞姨娘,许你动程观月,许你动你那两位异母的兄弟,甚至许你动你父亲,但他绝不会许你动这一位。”她说着抬起头来,看着皇帝身边那位倾城绝世的女子,叹道:“皇上对她的心思不是一天两天。”
  这女人啊,有副好相貌,总是要占便宜的。
  


☆、第 11 章

  第11章
  萧琅今晚大概格外高兴,喝多了酒,到了晚上就格外缠人。
  观音被他缠得不耐烦,有几次差点直接推开他撂担子。
  萧琅一手托着自己的脑袋斜躺着,一手抚摸着她手臂上的一处刀疤。
  这处刀疤是她十三岁那年由他亲手留下的。
  那年他从藩地偷溜回京城来,结果被人追杀,他偷上了她的马车挟持了她让她帮他逃走。她救他出城后,他却看她姿色出众用言语和行为轻薄她。
  她那时候年少气不过,所以在他手臂上咬了一口。结果他更狠,挥手直接在她手臂上来了一刀。
  所以到现在,他的手臂上就有她的牙印,而她的手臂上则留下了他给的刀疤。
  这并不是什么好的回忆,且他的手在她手臂上摸来摸去的也让她不舒服。
  她不满的将他放在她手臂上的手拨开,拉了被子盖住自己的手臂。
  萧琅则又继续卷了她的青丝把玩,一边慵懒的道:“你可别不耐烦,你这可不是讨好人的态度。”
  两人都心知肚明,观音找他,是别有所图。不说开,不等于他不明白。
  观音转过身来,看了他一眼,最终又看向他手腕上的那个牙印,于是凑过去,在牙印上轻轻的亲了一下,然后再看向萧琅,仿佛在说“这下你满意了吧。”
  萧琅的确满意了,眉眼带笑的揽过她'放到自己的怀里。
  其实当年那一剑他真不是故意的,只是他自小防心重,她突然咬向他,他没反应过来就出了手。事后他也给她留了药。
  不过现在看来,当年的那一剑也没划错。看现在,牙痕对刀痕,多般配,天生他们就该是一对。
  就像她这个人,无论怎么逃开,哪怕她嫁给别人,最终也还是要回到他身边来的。
  萧琅又道:“今日在山上,程观廉是想杀你吧?”
  观音道:“皇上明察秋毫,不是什么都知道吗?”
  萧琅道:“你看你的仇人这么多,朕得将你看紧一些才行。”
  观音道:“不如这样吧,皇上将程观廉杀了,这样我不就安全了。”
  萧琅“哼”了一声:“想得倒挺美,程观廉可是朕的功臣。”说完仰躺到床上。
  萧琅双手抱着自己的后脑勺,又道:“你说外面的人会怎么骂朕与你?骂朕必然是暴君、昏君。你嘛,奸妃?水性杨花的女人?”
  观音转过身来,讽刺的“呵”了一声:“皇上说过要立我为妃了吗?我就算能对得上一个‘奸’字但可不是妃。”
  萧琅像是没有听出她话里的讽刺,想了一想,又道:“不当‘妃’,行,那你就继续做你的广平侯夫人吧。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朕偶尔召你进宫私会一下,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观音恼怒的瞪着他,直接在他腿上踢了一脚,但没踢中,被他直接抓在了手里。
  观音气得又拼命用劲往前踢,可惜在他的手上纹丝不动。
  萧琅脸上略带着冷淡的看着她,道:“我告诉你,别以为朕纵着你,你就能为所欲为。惹恼了朕,朕将你扔到笼子里去喂虎。”说完扔开她的腿,撇开头去,眯上了眼睛。
  观音发现,萧琅说话的时候很喜欢“我”“朕”混用,仿佛连皇帝这个位置,在他眼里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并不能让他得到满足。
  观音看了他一眼,他闭着眼睛,呼吸清浅。观音知道他没睡,但却已经是一副不准备理人的态度。
  观音撇了撇嘴,也转过身去,背着他闭上眼睛。
  萧琅在景山众目睽睽的让观音陪伴,并不避忌任何人或是名声。虽发生远在景山,但皇帝的事总是能格外的引人关心和注目,所以这件事自然以极快的速度传回京城以及皇宫。
  皇宫里面,春和宫的侧殿。
  一身素衣的明氏跪在佛堂里的观世音菩萨面前,一句一句虔诚的念着经。
  念一句经就捡一佛米,她念上一天,往往能捡上一碗的佛米。
  自从皇帝登基,她从齐王妃变成明宝林之后,她就信了佛。青灯古佛,佛香袅袅,仿佛只有不断的念经,才能让自己的心得到平静。
  她的宫女从外面走进来,悄悄的跟她说了景山上的事。
  明氏的脸上没有任何的波澜,仿佛这样的事情也不能让她升起任何的涟漪。
  她继续念着经。
  宫女在旁边着急的劝道:“娘娘,您想想办法。那位朱夫人长得这样绝色,她若进宫,可就更没有您的活路了。何况,她可是广平侯的夫人,皇上,皇上怎么可以……”
  她大抵是想要形容一下萧琅的行为,只是想了几句,都觉得是在冒犯皇帝,并不敢说出来,只能一个“皇上”在嘴里来来回回。
  明氏的脸上依旧平静,不急不缓的继续念完了这段经,才开口对一旁着急的宫女道:“就算她不进宫,难道就有我的活路了?”
  不管是谁进宫,谁不进宫,对她现在的日子又有什么改变。她不进宫,萧琅就会来宠幸她吗?
  萧琅登基之后,当年背叛或害过殷皇后和先废太子的人,全部成了他御刀下的亡魂,一个都没有放过。
  而很不幸的是,她的父亲曾经背叛过殷皇后。
  她的父亲自小得恩于殷家,本是殷皇后的心腹之臣。但当年先帝预谋废后废太子,殷后和太子被逼意欲宫变,最后是她的父亲向先帝告的密,令先帝有了时间部署,宫变事败。
  殷皇后、殷氏一族、太子、二皇子、四皇子,和嘉兴公主,全部死于那场宫变。只有当时仅有十岁的齐王和只有三岁的延平公主得以幸存,但齐王也因此被发配藩地,被先帝厌恶。
  而她父亲之所以还没死,只不过在紧要关头再一次倒戈相向,在萧琅兵变时拥护了萧琅。
  可是明氏心里清楚,萧琅连当年羞辱过殷后的宫妃都没有放过,又怎么会放过背叛过殷后的明谙。只不过是想要钝刀子割肉,慢慢折磨他们罢了。
  她能成为齐王妃,是当年郦后一力促成的,而他当年会娶她,是因为还要受制于先帝。或许从他一开始娶她,就已经想好了报复折磨她的手段。
  他多狠呐。
  他不让她死,他让她好好的活着,将她一个齐王妃封成宝林,然后将她身边的一个宫女立为皇后,让她的奴才来慢慢折辱她,让她……
  可笑的是,她明明知道她的父亲做过什么样的事,当年出嫁的时候她竟然还满怀期待,以为自己可以慢慢抚平他心里的伤痛和恨——真是自不量力。
  明氏转头看着仍在那里着急且一脸恨她不争的宫女,又道:“你也不用担心,现在该担心的不是我们,而是丽和宫的那一位。”
  从宫女一朝变为皇后,从泥地里突然飞上云端,才会每日惶惶不安,生怕有一天再从云端掉回地里。
  明氏在心里嗤笑,说是皇后,也不过是萧琅折辱她的工具而已。萧琅连代表中宫的凤藻宫都不让她住,让她住在宫妃住的丽和宫里,对她又能有几分在意。
  明氏自欺欺人的想,她是不是还应该荣幸,至少她还能让他费尽心思来报复,而不是完全的无视。
  明氏抬头看着一脸慈爱看着人世间的观世音菩萨,重新低声念着:“南阿弥陀佛……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
  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请您救信徒脱离苦海……
  丽和宫里,皇后杜氏听到景山上的消息时,就没有明氏这样无动于衷了。
  她推开前面放着的花瓶站起来,不可置信的问了一声:“你说什么?”
  然后便惊慌失措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脸上是一脸的急色。
  她心里怒火滔天,一个二手货竟然还敢闯到景山上去勾了皇帝的魂,简直不要脸。
  但她更多的又是害怕,广平候府的那位侯夫人可是出了名的漂亮。
  她心里惴惴不安,皇上会不会为了她废了她,她不过是宫女出身,没有强力的娘家,连父母兄弟都是她做了皇后之后抖起来的。但也只感在普通人面前抖一抖,真到了真正的世家贵族面前,根本不够看。她几次想让皇帝提拔她的娘家人,结果让皇帝一句“你若是不想做皇后,那就回去继续做你的宫女吧”吓得什么也不敢再说。
  倘若皇上真的要废后,可没有人能替她出头。
  杜氏又安慰自己道,不会的,哪朝哪代,也没见一个嫁过人的女人进了宫还能做皇后,这样皇帝面子上也会无光。
  但杜氏又想,皇帝行事一向不出规矩牌,万一皇帝非要这样做呢?百官拦得住他吗?
  杜氏越想越急,叫来自己的贴身宫女,吩咐道:“你去,你马上去将李采女,赵采女,何御女,黄御女请过来。”
  皇后杜氏第二日,就以萧琅在景山无人服侍为由,将后宫最漂亮的四五个宫妃全都送往了景山。
  令人杜氏意外的是,萧琅这次竟然将她们全部都留了下来。
  她此举本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新人美色当前,她并不报多大的希望。
  但皇帝的举动却让她稍安心下来,想来皇上虽然现在贪恋程氏的美色,但也未将她放在心上。
  但她也并未就此完全放心,一边在后宫以及让自己的兄弟在民间搜罗美色,另一边将朱太夫人请进了宫来。
  


☆、第 12 章

  第12章
  朱太夫人一脸疑惑的从宫里回了广平侯府,下了马车,进了大门,直接往自己的院子而去。
  何姨娘亲自端了水进来,服侍她脱下累赘的诰命服,换上轻便的常服,又服侍她洗了脸,亲自扶着她坐下之后,才问她道:“太夫人,皇后娘娘请您进宫做什么?”
  朱太夫人摇了摇头,也是十分不解:“不清楚,只是一直问我程氏的事,问我好好的程氏怎么住到庄子上去了,又说好好一个侯门夫人住在庄子上终归不好,让我不如将她接回侯府来。”
  说着转头望向何姨娘:“我听皇后的语话,倒有些要帮程氏出头的意思,皇后与祯卿媳妇有交情吗?”
  何姨娘道:“应该不会,皇后是齐王府宫女出身,以前一直在齐王藩地,夫人在京城,哪能有什么交情。”说完想了一下,又接着道:“或许夫人在庄子上的时候,通过谁与皇后联系上了关系。我听说皇后的娘家兄弟在宫外一直十分活跃,四处结交权贵。”
  何姨娘嘴角微弯,讽刺一笑。
  她道程观音有多大的招等着她,搞了半天只是搭上了皇后而已。
  一个宫女出身的皇后,她倒是看看她能利用她使出多大的本事。
  朱太夫人邹了邹眉头,显得有些不高兴。只觉得这个儿媳妇可真是闹腾,是四处说她这个婆婆对她不好?
  皇后出身低,也不见皇帝对她有多宠,皇后的话她也就跟前敷衍一下,还真不怎么放在心上。
  朱太夫人摇了摇头,今天真是一整天见的人都是莫名其妙的,今天出宫的时候在宫门上遇到永兴侯夫人,她说话也是含沙射影,莫名讽刺的,笑着说什么恭喜我娶了个这么有本事的媳妇。
  也不知道她那有本事的媳妇在庄子上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让一个两个都在她面前提起她。
  想不通的事,朱太夫人也不准备继续想,道:“算了,明日让个人去庄子上看看她搞什么鬼。”
  何姨娘没有说话,有些出神。
  朱太夫人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彭哥儿身体好些了没有,我是好几天没看到他了。”
  何姨娘眉眼浅笑,柔声道:“已经大好了,大夫说也不用吃药了。今天中午还一下子吃进了两碗饭,看到有胭脂鹅脯,还记得是您爱吃的说要留起来给您吃。我明日就带他来给您请安。”
  朱太夫人听到小孙子这样孝顺,也是眉眼高兴起来。
  接着又想到什么,邹了邹眉,叹道:“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和程氏天生八字相冲,程氏在这府里的时候彭哥儿三天两头的生病,她一走,彭哥儿就活蹦乱跳的。”
  何姨娘道:“彭哥儿有些怕夫人,夫人在的时候就总是心神不宁。特别是每次要带她去见夫人的时候,总好像前面有老虎一样。问他为什么怕夫人,这孩子也不肯说。”
  朱太夫人心道,好好的孩子,没事怎么会怕程氏,必然是程氏私下里对孩子做了什么。
  朱太夫人又蹙起了眉头,仿佛心里有事难以决断,过了会,才与何姨娘道:“有件事我思考了良久,却一直没法决断,现在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你觉得将彭哥儿记在程氏的名下如何。”
  何姨娘脸上一僵,脸上做出惊恐万分的模样,泫然欲泣的道:“太夫人,您要将彭哥儿交给夫人养?”
  朱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