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831章

大明武夫-第831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刻意要保持起家时的那种沉稳质朴气。

仅仅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皇上的气度是何等高于凡人,至少赵松知道自己是做不到的。

并没有绕多少路,赵松就被人带到了一座大门前,每走上几步,两边就会有。

“皇上就在里面。”侍从小声提醒。

赵松心里突然升腾起了一种无比紧张的感觉,脚下一软,几乎就要站不稳了。好不容易他才重新找回了神,然后低下了头,打量了自己。一身黑色棉布的军装,裁剪十分得体,并且被收拾得一尘不染,将他衬托得虎虎生威。

哪怕是见皇上,也不算失礼了吧……带着一丝忐忑,他昂首挺胸,站在了门口。

两位在门口站岗的侍从,也同时将手放到了门把上面,然后同时用力拉开了门。

扑面而来的热气,直直地袭向了门口的赵松,让他感觉自己好像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精选的木炭在两边的支架上面的火盆当中燃烧着,火苗摇动却没有发出青烟,将热力也毫无保留地在空气当中弥散,隔绝了外面的寒气,让里面温暖如春。

而在大堂的深处,有一个高于平地的小平台,台上站着一个人。空气因为充满了热风而稍微有些模糊不清,他看不清台上的具体情状,只能看到他背对着自己,面对着台上的墙壁上的地图。

第1450章中枢机要

然而,有这个伟岸的背影就够了,他看到了他的君父。

他屏息凝视,踏着地毯一步步地完全挪动着脚步,等到走到离台阶只剩下几步路的时候,他骤然弯腰,然后沉沉地跪了下来,脑袋也贴在了地毯上。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在外面带兵打仗,横行千里的大丈夫,到了这里之后,却只能恭恭敬敬地俯首帖耳,再也不敢有任何造次,帝王之威,就是如此让人无从抗拒。

在他叩拜了之后,在台上背对着他的人,慢慢地转过身来,将视线从地图转移到了赵松的身上。

这是一个年逾三十的中年人,脸型方正透着一股刚毅,虽然因为年纪的缘故眼角和额头上已经出现了一点点皱纹,但是并没有显得老迈,反而让他更加增添了几分沉稳。尽管身上只穿着一件黑色棉布的军服,没有穿戴或者佩戴任何装饰性的物品,但是那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然后巨细无遗地传递到了大堂的每一个角落。

“起来,不用那么拘礼。”他的声音很低,但是在跪着的赵松听来,却犹如雷鸣。

“谢陛下!”赵松慢慢地站了起来,然后仍旧低着自己的头,不敢昂首挺胸。

皇上没有再说话,一步步走下了平台,然后走到了赵松的旁边,打量了一下他。

“一两年没见了,倒是又结实了不少啊。”好一会儿之后,他轻声说。“不错,不错,越来越有重臣的样子了。”

“臣最近一直都在辽东作战,时时刻刻都要随着部队行军打仗,所以身形倒是结实了不少,”听到皇上这么夸自己,赵松的心里十分欢喜,“托皇上的洪福,臣等的战事一切顺利,也没有受过什么伤……”

“你们百战百胜,是你们做得好,跟我有什么关系?战事瞬息万变,你们在千里之外,我从不给你们掣肘,那又能给你们带来什么?”皇上看似有些不悦呵斥了一句,“看你这浓眉大眼的,怎么学会别人来奉承我了?”

“臣是出于真心,陛下明鉴!”赵松脸色一僵,连忙躬身告罪。

虽然赵松心里知道皇上并没有真的生气,但是当皇上板着脸呵斥的时候,赵松心里还是禁不住惊慌了起来,连连跟他道罪。

皇上不喜欢故作威严,也不爱和过去的皇帝那样自称朕来摆谱,但是他那种似乎天生而成的威势并没有为此减色半分,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越积越重,就连赵松这种能征惯战的宿将也感觉承受不起。

“好了,别弓着身子道罪了,一个大将怎么能没点威风。”眼见他这连连告罪的样子有些好笑,皇上禁不住微微笑了出来,然后也挥了挥手。“你平日里就是这样跟手下的儿郎说话的吗?”

“臣跟手下的儿郎当然不是这样说话的,他们都是臣的部下,臣带着他们出生入死,恨不得天天拿马鞭抽着他们走,哪里会和颜悦色!”赵松连忙为自己辩解,“只是……臣一走到陛下面前,就能感受到陛下的天威,哪里还敢强项!陛下之威,震动天地,臣实在难以承受。”

虽然这看上去是谄媚之词,但是赵松却是发自内心说的,他确实就是这么看待自己的君上的。

“你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皇上摇了摇头,不置可否,“没错,像个重臣了。”

“赵松只知道为皇上尽心办事,重臣不重臣倒是没有放在心里。”赵松挺直了腰,“只要能为皇上鞍前马后效劳,赵松就算执马牵鞍也是乐意之极!”

“你想为我当马夫就能当吗?你好歹也是军中元老宿将,要是给我当了马夫,外面的人怎么看我?谁还给我打天下?”皇上仍旧板着脸呵斥着他,然后突然话锋一转,“赵松,你这两年在辽东剿灭女真残贼非常得力,该赏你的,我不会少一分……旨意明天就会发出去了,你从明天起就是我大汉的荥阳伯。”

一股狂喜,瞬间就涌上了赵松的心头。这一次……终于成为朝廷的封君了……爹,儿子出人头地了,你九泉之下也能开心了吧!

在无比的感激和欣喜的催动下,他不假思索地再次跪了下去。

“臣谢皇上!”

在数年之前,皇上鼎定天下,然后自然就要赏封功臣,大汉的爵禄制度沿用了前明的一些制度,但是也有了自己的较大创新。爵位分作公侯伯子男五等,把大明废掉的子爵和男爵也重新拿了出来。

这些爵位的定名是遵循一套体例的:公都是用春秋古国名来命名,比如赵松的上级,统领辽东以及更北地方大军的陈昇,就被封为了纪国公;侯爵则是用秦汉的古郡名来命名,比如在南方作战的黎大津黎将军,就被朝廷封为了颍川侯;而伯爵则是用古城的名字来命名。

而子爵和男爵,则没有特别的命名规则,而是用“勇毅。”“恪勤。”“忠顺。”之类的名号来封了。于是,公侯伯这种高级的爵位,在下面人的口口相传当中,被称作了“封君。”——当然,大汉并没有对功臣封疆姴土,所以叫做封君也只是戏言而已。

作为追随皇上打天下许久的赵松,原本就被皇上封为勇勤子爵,这次,今天,在皇上的金口玉言下,因为多年积功被皇上封为“荥阳伯”,就代表着皇上提拔了他,让他成为大汉最顶尖的一群人之一了。皇上从徐州起家时,对部下就赏罚分明,如今也还是没有改掉本色,这种豪迈气度,如何不是人主!

这种荣耀,他又如何能够不感恩戴德?

“皇上对臣的大恩,臣粉身碎骨都难以回报,臣一定会将恩泽铭记在心,时时刻刻为皇上效死力,皇上但有吩咐,就算是……就算是赴汤蹈火,臣也万死不辞!”

“说得这么厉害干什么?”皇上又摇了摇头,“你是我的堂弟,看到你这么奋不顾身,忠勇勤勉,为我们赵家争了光,我心里也是很高兴啊,你做得好,我就该封赏你,拿个伯爵又怎么样?好了,别跪了,起来吧。”

说实话,皇上并不喜欢部下们对自己跪拜,反而喜欢他们对自己行军礼,但是随着他的势力越来越大,部下们就越来越难以保持对他行军礼,等到他鼎定天下之后,不管是功勋如何卓著的重臣大将,见到皇上的时候也都是恭恭敬敬,跪拜见礼。他为了礼数的问题还曾和重臣们说过几次,但是在重臣的坚持之下,他也只好听任这些文武大臣跪拜行礼。

赵松也是这群重臣的一员,也和重臣们拥有同样的想法。

皇上说得很亲热很亲切,而且还一直很关照他,记得两个人之间的亲戚关系,但是他完全不敢把这种亲热当真。他无数次告诫了自己,君父就是君父,这种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容不得他有半点僭越,他不敢以皇亲自居,也知道自己必须用百倍的忠诚和努力来回报这些恩惠。正因为懂得这些道理,所以他活得很好,以后还可以活得更好。

“谢皇上。”赵松再叩首,然后重新站了起来。

他知道皇上今天特意召见他,肯定不会只是为了告诉他要封他为伯爵而已,所以继续站在皇上的身边,等待着皇上将心中所想说给他听。

“我说过,你给我赵家争了光,是个能打仗的将才……”沉默了片刻之后,皇上终于慢慢地开了口,“不过,我想问问你,你想不想再让封赏升一层?”

封赏再升一层?那岂不是说……封侯?赵松心里一惊。

因为资历和身份的关系,封国公他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但是男子汉大丈夫心里自有意气在,所以在南征北战的时候,眼见同僚们一个个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他自然也有心气。

追随陛下打天下,最后封侯功业圆满,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

“陛下但有所命,臣万死不辞!”赵松大声回答,将自己内心当中的渴望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出来。

“很好。”看到对方如此积极,皇上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我没看错你。”

虽然贵为皇帝,但是赵进知道,自己终究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只靠自己一个人来打下、来统治这个越来越庞大的帝国。他需要一群人来辅佐自己,为自己治理国家、开疆拓土。

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地来为他效忠,为了得到这些人的忠心辅佐,他必须拿出足以驱动这些人的恩赏来,只有这样,他的体系才会充满向上的渴望、才会奋不顾身地去为他出生入死,实现他的每一个计划。

既然已经富有天下四海了,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吝啬分一点东西,来将天下英雄都网罗到自己的手中。

他转身,然后重新走到了平台之上,走到了那面挂着地图的墙壁之前。

“上来!”

“这……”赵松心里有些犹豫,他不敢作出这种有些僭越的行为。

“叫你上来就上来,磨蹭什么!”皇上稍微提高了一下声调,显得不容置疑。

“是!”赵松下意识地应了一下,然后迟疑踌躇地走了上去,躬身站到了皇上的旁边。

皇上还是在凝视着墙壁上的地图,不置一言。

第1451章日本

这幅地图很大,几乎铺满了整个墙壁,它是皇上命令一群传教士帮自己绘制的,据那个传教士说,这是地球上目前最为精确的世界地图之一。

地球——这个词也是最近才流行起来的新词,不知道是哪个传教士先说的,反正就流行了开来,这些西洋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实心球,而万物包括人类则生活在它的表面上,就像大石头上面的苔藓一样。这种新鲜的学说极大地冲击了赵松原本固有的世界观,不过看上去皇上却不太反感这种说法。

皇上说大地是平的,那就是平的,皇上说大地是个球,那么它就一定是个球,所以赵松倒也没有为这个问题伤过神。

皇上的视线此时正放在北方,不过赵松却不觉得北方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自从数年前他在皮岛上协助当时的大明东江镇,一起抵抗皇太极的女真大军开始,这些年他一直都在辽东作战,先是皇上直属,然后归于纪国公陈昇的麾下,几年间他带着自己的部队从皮岛、金州,一路向女真人的势力范围内突击而入,将本来已经独立成国、经营了两代人并且号称“满万不可敌。”的建州女真人打得望风而逃,整个国家都被打得支离破碎,只剩下了一些残余的势力向北逃窜躲入了风雪连天的深山老林里面,在不停的清剿当中惶惶不可终日。

现在辽东已经基本上平定了,所以大量的部队已经从辽东抽调,纪国公现在坐镇沈阳,其实也没有了多少活计,现在反而管民政的事情管得比较多,而赵松和他的部队最近也一直驻扎在沈阳郊外,已经多日没有打仗了,俨然有了些马放南山的味道。

蒙古那边其实也不用太担心,自从也先在土木堡一战击溃了前明大军并且攻到了北京城下、震动天下之后,蒙古已经分裂了两百年了,彼此分了无数个部落互相攻伐残杀,中间虽然出了一些强人,但是谁也没有能够把整个蒙古统一起来。

前阵子蒙古出了一个林丹汗,他各处攻伐,吞并了不少蒙古部落,实力一直在扩张,俨然有了些蒙古共主的架势,但是在进入了北京,灭掉了大明朝之后,皇上派大军挥师北进,大军深入蒙古腹地,击溃了林丹汗的大军,俘虏杀死了无数蒙古士兵,就连林丹汗也死于战阵之中。自从这一战之后,蒙古各部落都对大汉心中恐惧之极,绝少再有人胆敢对大汉不敬。

现在曹国公吉香就带领一支大军驻扎在林丹汗当时的都城归化城,随时监视各处蒙古部落的行动,并没有听说现在边境有什么祸乱。

女真,蒙古,这两支之前让大明头痛了不知道多少年、花费了多少金钱心力的外患,在大汉刚刚建立不久就已经被战无不胜的大汉军队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两位国公也分别坐镇东西,将这两支异族的残余势力打压摧残,让他们再也难成气候。

这个结果,比任何证据都更有说服力地证明了,大汉确实是奉天承运的王朝气象,而且皇上确实是天降圣人,注定要带领汉人披荆斩棘,横扫天下。

既然如此,赵松也不太明白皇上为什么还要对北方的事情心有疑虑,以至于一直都要在地图上注目。

“赵松,你还记得当年在皮岛上的那一战吗?”良久之后,背对着赵松的皇上低声问。

“臣一日都不敢忘。”赵松恭敬地回答。

确实,他没办法忘。那次他带着一支船队来到皮岛,原本只是想要在那里建立一块立脚点,然后和皮岛上的人做些贸易而已,谁能够想到正好就碰上了女真大军前来袭击?

女真人的将领说只要交出皮岛就放他走,他们不想得罪赵家军,但是他拒绝了,他不忍心看着岛上的生灵毁于残暴至极的女真人手里,所以他选择跟着岛上的守军——不,倒不如说是他带着岛上的守军,硬生生地抵抗了这群女真大军二十几天的围攻,保住了皮岛。

他身边的很多兄弟都死在那里,有些是他最为交心的兄弟。甚至,如果再差一两天来援军的话,他自己都有可能葬身在那里,重重艰难,种种困苦,险死还生的那些经历,他这些年又何曾有片刻胆敢忘记?

“没忘了就好,没忘了危险的人才能打仗。”皇上稍微有些感慨地说,“差不多有十年了吧。”

“是的,差不多十年了。”赵松低声回答,心里则在揣测皇上提这件事到底有什么用意。

“十年啊……想来真是快。”皇上微微笑了笑,然后重新抬头看了看墙上的地图,“你既然没有忘记当时的艰难困苦,那自然也还记得怎么靠着船队在海岸边打仗吧?”

这个问题,让赵松真正的吃了一惊。

难道皇上是想要将自己派到某个有海的地方打仗吗?

“臣有个习惯,每次打完仗之后,都是回忆起当时打仗时的种种情景,然后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且时刻牢记这些经验教训,以便未来不时之需。那次皮岛之战,是臣有生以来打得最为艰难的一战,所以臣也多次回忆总结过,想来对此有些心得。”赵松先展示了一下豪气之后,又开始表现出一些谨慎来,“不过,臣也知道,战场千变万化,一个地方的经验绝对不能完全套用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只能稍微借鉴经验而已,所以臣也不敢妄称自己对靠海陆战了然于胸。”

“这回答……真是四平八稳滴水不漏,看来赵松你不仅有勇,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