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 >

第116章

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第116章

小说: 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宁锦绣是优雅的白天鹅,邢婉姝是艳丽的锦鸡,那么这个女子毫无疑问就是那唯一的凤凰。
      有谁会嘲笑一只凤凰的羽毛过分艳丽?当然不会,只因再艳丽的颜色在她的身上都是恰到好处,就连那高高隆起的腹部,也丝毫没有折损她的美艳与高贵!
      这女子目不斜视,不紧不慢地跟着内侍一路走进了偏殿,围观的众人才渐渐地回过了神。
      “那就是……太子殿下的那位红颜知己?”众人互相询问着,却并不是为了从别人那里要一个答案,而是为了在对方的脸上看到与自己一样的震撼。
      他们的措辞甚至已经不知不觉地变得十分敬畏。
      最为震撼的却不是那帮女子,而是上次跟着楼明安一起去牡丹园听戏的那几个贵家子弟。
      他们是见过郑娴儿的。
      只是上次见到的郑娴儿穿着最寻常的短襦长裙,发髻上光秃秃的只插了一根簪子,不可谓不寒酸。当时众人都觉得这女子美则美矣,却远远达不到“惊艳”的地步。那时他们甚至曾经在心里暗笑楼阙:到底是小地方出来的,看上的女人也这么上不得台面!
      时至今日,他们才知道自己当初大错特错了。
      这样的女子若是配不上太子爷,天下还有谁配得上?
      片刻之后,园中忽然沸腾了起来。
      所有的人都开始议论这个“出身卑贱的”“行止不端的”女人,却已经几乎没有人再出言不逊。
      谁都知道自己在她的面前什么都算不上,就像他们在楼阙的面前什么都算不上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两个人真是出人意料的般配!
      许久之后,几位姑娘失魂落魄地回到了亭子里。
      宁锦绣看见她们的脸色,心里便揪紧了起来:“怎么,你们这么多人,竟也被她骂得铩羽而归?”
      众女子沉默地坐下拿起了自己先前的茶碗,也不管茶水凉不凉,糊里糊涂地灌了下去,脸上才渐渐地露出了几分活人气。
      宁锦绣连问几句都没有得到回答,不由得来了气:“怎么回事?你们素日自诩饱读诗书,这会儿竟连一个市井泼妇都吵不赢吗?”
      阮金枝苦笑一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吵?姐姐,那个女人没有开口,甚至看都没看我们一眼。”
      “到底怎么回事?!”宁锦绣急坏了。
      几个女子互相交换了个眼色,竟有三个人同时站了起来:“锦绣姐姐,那好歹是太子殿下的人,咱们过去同她说说话吧!”
      “咱们跟一个贱婢有什么话好说?你们是不是中邪了!”宁锦绣气急败坏。
      阮金枝摇了摇头,仍然苦笑着:“锦绣姐姐,不是我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不仅我们,就连你,也远远比不上她。”
      “我何处比不上她?!”宁锦绣气得脸都要歪了。
      阮金枝黯然叹道:“她,好看。”
      宁锦绣气笑了:“谁不知道她好看?好看顶什么用?她不过是个草包美人罢了!她出身卑贱胸无点墨举止粗俗劣迹斑斑,就算是生得一副好皮囊,内里依旧分文不值!莫非你们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一个绣花枕头?”
      一个小姑娘闷闷地想了半天,忽然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她的皮囊里边是什么样的,但是……就算是绣花枕头,她那副皮囊就已经价值连城了,骨子里头值不值钱还重要吗?”
      这番话竟然得到了广泛的赞同。
      宁锦绣气得眼前发黑,险些坐不稳。
      先前那小姑娘叹道:“我真想再去看看她,找她说说话。锦绣姐姐要是不去,我就自己去了。”
      “我也去!”立刻有人附和。
      宁锦绣黑了脸,优雅高贵的气质荡然无存。她站了起来,拍桌怒道:“要去都去!去了就别再回来见我!”
      众女子面面相觑,最后竟有四个人陆续站起来,向她说了“失陪”。
      差点气死过去的宁锦绣看看自己身边仅剩的两个小姐妹,沉着脸问:“你们不去?”
      二人对视一眼,齐齐摇头。其中一人勉强笑道:“锦绣姐姐,我们和你是多少年的交情啊,你不喜欢她,我们自然不会去向她讨好。”
      宁锦绣咬着牙问:“你是说,那些废物是想去向那个贱妇讨好?”
      那女子苦笑道:“是啊。先前我们瞧不起她,是因为相信太子殿下不会宠她太久。可是现在……说实话,若换了我们是太子殿下,一样也会爱她。她那么好,说不定真的能盛宠不衰,大家当然忍不住想去讨好她……”
      没等她说完,宁锦绣已经忍不住摔了茶碗:“既然她那么好,你们怎么不去?你们还不快去捧她的臭脚,好求她在太子殿下面前为你们美言几句啊!”
      两个姑娘从未见过她生气发火,此时皆已吓得呆住了。
      宁锦绣冷笑一声,重新坐了下来:“我看你们是糊涂了!就算她生得一副天仙似的皮囊,她也依旧是个贫寒的小匠人之女,太子妃的宝座还轮不到她!咱们不妨等着瞧——凭着一张好看的脸,她能邀来几天恩宠?”

      第126章 最好的芍药花

      偏殿之中茶香袅袅,已有好些上了年纪的老封君们由自家晚辈服侍着,在此闲坐聊天。
      聊天的话题当然离不开今日的主角太子殿下。妇道人家又不懂什么文韬武略朝政时闻,于是聊来聊去,基本上是三句话不离婚事。
      于是,那些可怜的未出阁的姑娘们从家世到人品、从模样到性情,少不得都要被人从头到脚品评议论个遍。
      郑娴儿走进门来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顶多就是带路的内侍态度过于恭敬,难免让人生出几分好奇之心。
      这一点点好奇,带动着众人的目光渐渐地都移到了郑娴儿的身上。
      这一看过来,就再也移不开眼睛。
      “安平郡主!”一个老夫人惊呼一声,失态地站了起来。
      之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昔年安平郡主深居简出,见过她的人并不多。但今日宫中大宴,凡是京中有头有脸的都来了,其中当然难免有几位见识过人的。
      于是片刻之后,竟有好几位老太太站起身,不顾晚辈的惊呼和阻拦,直直地冲到了郑娴儿的面前。
      丫头和内侍们忙护住郑娴儿,怕她受了惊吓。
      那几个老太太在最初的震惊过后渐渐地回过神来,终于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别的暂且不提,首先这年龄就对不上啊!
      醒过神来之后,几位老夫人缓缓地调整了脸色,恢复了威严高贵的模样,齐齐审视着郑娴儿:“你是谁家的孩子?先前为何从未见过你?”
      郑娴儿没有回答任何人的问话,径直走进去,随着内侍的指引找到一张软椅坐了下来,长舒了一口气,皱眉抱怨:“累死了!”
      内侍忙低头躬身赔笑道:“姑娘且先在此处坐一坐,用些茶水点心,开宴之前会有人来请。”
      郑娴儿微微点头,艳娘便敛衽低头向那内侍道了声“有劳”。
      几位老夫人互相交换个眼色,心里渐渐地有些打鼓:这女子的容貌神态、衣着打扮,处处都显得比她们更体面些,站在她们中间几乎如同鹤立鸡群。
      所以,她们是不是……冒犯了贵人了?
      照理说真正的贵人是不会提前这么久来偏殿等候开宴的,可是万一呢?
      虽说规矩是敬老尊贤,可在真正的贵人面前,可没有她们倚老卖老的份!
      几位老夫人越想越担忧,脸上便不由得露出了谦卑的笑容:“请问这位……”
      她们斟酌着称呼,忽然想起刚才的内侍似乎是喊这个女子为“姑娘”的。
      可是,姑娘?
      众人的目光不由得停在了郑娴儿的肚子上。
      被人称作“姑娘”,却敢堂而皇之地挺着大肚子招摇过市,这样的女子有很多吗?
      几番思量之后,众人终于确认了这个女子的身份。
      郑娴儿接过茶水来抿了一口,微笑着抬起了头:“我就说我不用开口。我已经臭名昭著到这般地步,诸位老夫人一定猜得到我是谁。一旦猜到了,你们就不会愿意同我说话了。”
      她的神情十分轻松随意,唠家常似的云淡风轻。
      这几位老夫人的心里却莫名地被她说得有些伤感了起来。
      于是刚刚还在明里暗里嘲讽她、唾骂她的几位夫人,此时竟不约而同地向她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她们甚至有些想不通,自己先前怎么会在没有见过这个女子的前提下,就忍心用那样恶毒的言语来骂她的?
      思来想去,她们只能归咎于世人的传言不可信——都说这女子卑贱肮脏不知廉耻,可是眼前分明是一个很端庄很高贵的闺门之秀,哪里有传言中的那样不堪?
      这些名门世家的老太太们,对端庄文秀的年轻女子是有天然好感的。如果这女子比她们更加尊贵,这种好感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催动她们急于结交、急于讨好。
      这种微妙的特性,是郑娴儿完全没有料到的。
      此时众人之中为首的正是宁丞相的夫人。她撑着拐杖缓缓地向前走了两步,笑得十分和蔼:“姑娘这是说哪里话呢?您是太子殿下的人,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天仙似的人物。我们满心想拜见,只怕您还要嫌我们粗鄙,不肯同我们说话呢!”
      丞相夫人定了基调,那些原本还存着嘀咕生怕妨害了自家名声的夫人们也就放下了心,七嘴八舌地开始向郑娴儿说话。
      有夸她福气大的,有夸她模样好的,有夸她气质佳的,还有夸她衣裳好看的……一时间,郑娴儿倒像个活宝贝一样被人捧着观赏起来了。
      郑娴儿回头与小枝对视一眼,二人都有些发懵。
      不是都说这些贵夫人们十分瞧不起她吗?她们本来还以为进殿之后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唯有艳娘面带微笑,从从容容地屈膝行礼道:“请诸位夫人恕罪,我们奶奶身子重,不方便给诸位请安行礼了。”
      宁老太太的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无妨无妨,姑娘身子贵重,我们也不敢受您的礼。”
      郑娴儿微笑着谢了她的体谅,记着艳娘的嘱咐,一句话也不多说。
      她越是这样,那帮老夫人们对她的兴趣就越大。先前站起来的那几位虽然各自退回原处坐下了,却完全忘记了之前的话题,只管想方设法要同郑娴儿搭话了。
      郑娴儿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微笑一一应付着,心里不禁感叹:先敬罗衣后敬人,这条铁律竟然好用到这般地步!
      早知道穿件好衣裳、多戴几件首饰就能换来旁人的敬重,她先前何必要挨那么多骂!
      当然,这会儿她已经完全忘了,今天也是她头一次有机会在这么多夫人小姐面前亮相。
      这种感觉真不错哇!
      郑娴儿咬住唇角拼命忍住笑,在旁人看来却只当她是端正矜持,不免更高看她几分。
      瞧瞧!京城里的那些世家小姐,又有几个能在这么多长辈的面前表现得这样从容淡静、不卑不亢?难怪太子殿下宁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跟这个女子相好,人家确实值得啊!
      想到太子殿下的婚事,宁老太太终于又想起了自己的孙女,脸上的笑容便淡了些。
      原本她和京中大部分人一样,认为自家孙女成为太子妃是十拿九稳的事,此时却不由得有些犯嘀咕了。
      眼前这个女子已经先占了太子殿下的宠爱,若是自家孙女再处处不如她,还怎么从她的手上抢那个宝座?
      思前想后,宁老太太终于迟疑着向郑娴儿问道:“先前民间流言多有不实,都说姑娘出身市井贫寒之家。今日见了姑娘通身的气派,竟比我们这些半吊子的诗礼之家还要强上几分。今后再有人说姑娘是市井出身,老身可再不敢信了!——姑娘的容貌气度,细看上去倒与二十年前的安平郡主有着几分相似,莫非姑娘是通州府陆家的人吗?”
      郑娴儿费了一点儿力气才想起来,通州府陆家,好像就是她外公那边。
      这么说,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
      于是郑娴儿悠闲地摇着手中团扇,微笑道:“劳宁老夫人动问。我不姓陆,虽然与通州府陆家确实沾了点亲,但从未有过什么来往,陆家也不知道有我这号人。——我想,陆家应该也不乐意跟我扯上什么关系。”
      这句话明显是自嘲,旁人可不敢顺着她的话往下说。
      宁老太太只注意到了一个最关键的信息:与陆家有亲!
      陆家是什么人家?那是全天下读书人心目中的一个标杆,足可以称得上是本朝第一诗礼世家!
      这女子若是能拉来陆家做后盾,太子妃的位置还轮得到别人肖想?
      在心中把郑娴儿的那几句话细细地品了一番之后,宁老太太心中更添了几分忧虑。
      她有些想不明白,眼前这姑娘到底是真的不愿与陆家牵扯,还是已经胜券在握,根本用不着陆家这个后盾?
      如果答案是后者……
      宁老太太在心里叹息了一声:都是命啊!
      锦绣那个傻丫头一向心高气傲,全京城那么多青年才俊她一个都看不上,偏偏在状元游街的那一日对楼阙一见钟情,大有非他不嫁的架势。那时家里长辈还都有些不以为然,谁能想到后来这状元郎摇身一变成了太子爷?
      宁家的大小姐,嫁给状元郎还可以算是“下嫁”,可若是嫁到东宫——
      说真的,做个侧妃也不算委屈她了。
      想到此处,宁老太太对待郑娴儿的态度愈发恭敬了几分。
      这时,外面陆续走进来几个年轻的姑娘,正是先前陪宁锦绣在亭子里说话的那些。
      其中两人的长辈正在这偏殿中坐着,另外两人也都是熟识的。于是几个姑娘向长辈们问了安,之后便向郑娴儿这边凑了过来。
      郑娴儿见了这架势,心里有点儿慌。
      这些姑娘的眼神怎么那么吓人呢?该不会都是对楼阙有想法的吧?
      幸好正在这个时候,门口的小太监忽然笑道:“前头朝会散了。太子爷过来了!”
      几位姑娘闻言都迟疑了,互相使个眼色之后,有些遗憾地让到了一边。
      楼阙很快出现在门口,大步走了进来。
      郑娴儿看见他的打扮,才知道他今日用心良苦——楼阙的身上穿的也是暗红色的袍子,同样金线勾勒,绣的却是竹子的纹样。
      跟她身上的这一件同色,图案一富贵一清高,一饱满一清瘦,相映成趣。
      这份心思,不可谓不精巧。
      郑娴儿不由得粲然一笑,站起身来。
      楼阙快步迎上来,牵起了她的手:“累坏了没有?宫里可还习惯?有没有人给你气受?”
      郑娴儿抿嘴笑道:“你问错了。你应该问我‘闹腾完了没有?有没有给旁人添麻烦?是不是又去欺负人了?’”
      楼阙失笑:“我倒忘了,你是半点儿委屈也不肯受的。——既然不曾累着,不如先同我去见见母后?”
      “遵命!”郑娴儿有模有样地向他行了个礼。
      与其说是恭敬,倒不如说是撒娇。
      楼阙会心一笑,小心地扶着她的腰:“一会儿在母后面前,不可如此调皮!”
      殿中老夫人们见他二人要走,忙起身相送。
      外面却传来一片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女子的轻呼:“小姐,慢点走!”
      没等楼阙皱眉,门口已有几个女子冲了进来,正是宁锦绣和她的两位好友带着丫头们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