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

第74章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第74章

小说: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就答应了下来。

高远大喜过望,这躲猫猫他也曾玩耍过,躲过床底下,桌子下面,衣柜里面也钻进去过。不过这裙子底下,那真是大姑娘上轿第一次。不禁想到:“竟然还有让钻裙子的。这样的好事情,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呀。”

高远虽然十分急切要钻,但还是示意曹宪。

曹宪这才稍微清醒一些。急忙对外面说道;“我们姐妹准备一下。”

马车外。

徐庶手里的马鞭,就要抽到曹休头上了。而赵云三人,也已经将马鞭当成了统一行动的信号。只要这边一砸下去,立刻就是血溅当场。至于后面能不能出城。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幸好声音来的及时。徐庶这鞭子没有甩出去。也多亏是徐庶这样的人,既然曹家小姐出声,而主公没有动静,那一定是有所准备了。虽然不知道里面的情况,但徐庶也是抱着极大希望的。幸亏是他,若是赵云等人距离这么近,恐怕就忍不住动手了。

然而打死徐庶也不会想到,主公就要钻人家曹老板闺女裙子了。

估摸着明说出来。也没人信。

千多名大兵围着马车,曹休和程昱听到回答后。这才松了口气。

马车里。

高远的脸也红了,而曹宪的已经要红的晕过去了。但是曹华和曹节反而是不断鼓动,小声道:“快钻啊,姐姐快吧裙子撩起来。”

高远更晕了,这又劝姐姐这样的嘛,还是亲姐妹吗?

洪福齐天。

曹宪终于是闭上眼睛,一双玉手颤抖着,就将裙子稍微提起来一点点。高远为了保命,也不能再去难为人家抬高一些,那就钻吧。他身手敏捷,顺着玉足就钻了进去,虽然里面还有一条洁白的长裤,但那温暖已经让高远心惊肉跳了。

为了达到最好的躲藏效果,高远一手放在曹宪后腰,一手环上曹宪小腹。整个身子,就是紧夹着大长腿进去的。

好一条充满弹性,曲线曼妙的大长腿呀。能够这么抱一下,虽死无憾。直到现在,高远才知道,什么叫牡丹花下死,什么叫做鬼也风流。

这真是艳福齐天呀。他不免有些想法,最好这外面永远出不了城门,他也就不用出来了。

而外面的曹宪,任由高远在自己裙子底下摆置她,整个人身体已经成机器人一样僵直了。只不过,在那过电般的酥麻下,身体温度直线上升。

曹宪在这种感觉下,已经不能说话了,大脑也当机了,整个又成木头人了。

“哎呀,这小腿还在外面呢!”曹节叫道。

高远一听,大惊失色,他块头太大,自然不是一个曹宪能够装下的。高远本能就说回头去看,可是一转后,这脸就贴到了一处弹性十足的地方,差一点弹回去。就感到曹宪浑身一阵颤抖。

高远这要是退出去重新来过,恐怕就没时间钻回来了。

好在千钧一发之际,曹节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就在高远腿上一座,裙子一盖,搞定。

“还有脚呢!”曹华低呼道,然而她也是有样学样,就在高远脚上一座,裙子一盖,搞定。

就这样,高远算是藏的妥妥的了。而曹节和曹华,小脸没来由的也红了。

“检查吧!”曹节发现姐姐说不出话来了,就出声道。

下一刻,马车的帘子就被撩开了,程昱的皓首出现,眼珠子在马车里转了一下。其实马车很小,没啥好检查的。

曹节不愧是后世的皇后,小脸一暗,不悦道:“程大人,您老果然尽忠职守?”

“告罪。”程昱心一紧,立刻就退了出去。

徐庶松了口气,赵云三人也送了口气。

就连程昱也是松了口气,对曹休道:“曹将军这是要亲自送回许都吗?”

曹休知道程昱检查马车是忠于职守,他也是要忠于职守的,没有曹操的命令,他是不能离开防区的,立刻道:“送到城外,即便返回。”

程昱点了点头,对守门校尉道:“放行。”

马车开始缓缓行进。

马车外是没事了,马车里面的事情还没有完。

曹节望着脸红的曹宪,道:“姐姐,你好热,你病了吗?”

曹宪急忙摇头,便感到自己好像坐在了火山口一般。突然隐秘之处传来异动,顿时一阵娇吟。

裙下的高远,大松一口气的同时,便想着这种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情,不多收些收成,实在是过意不去。心猿意马下,不免上下其手,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频频向隐秘地带发动致命攻势。

曹宪嘴唇都快咬破了,但依旧难免发出声音,心里不免幽怨,都这么危险的时刻了,还不老老实实躲着。

曹华拍手道:“我知道了,姐姐不是病了,是要生孩子了!”

曹节疑惑道:“你怎么知道的?”

曹华一本正经,拍着胸脯道:“我在母亲房里看到过一本小人书……!”

高远听到后,暗地里哈哈一笑,心说那不是小人书,那是最早期的普及教育。

曹节闻言脸色一变,“那不是,我也要生娃了!”

曹华突然脸红,“母亲说过……,那么,高将军不就是我们的男人的吗?”

曹宪脸红,暗道:“你们这两个小鬼头,这才知道严重性,我都做了些什么!”突然裙下一阵异动,她忍不住,叫道:“啊!快出来……。”

曹宪有些后悔,但又不后悔。

这时候,高远终于钻了出来,佯装尴尬道:“事急从权,事急的时候,就不用在意这些了。”

曹节狐疑道:“那将军的手还在乱摸,现在事情不急就要在意这些了。”

高远这才发现,手还在人家裙子下面,十分尴尬的收回了手,道:“没注意,没注意。”

马车已经走出城很远,曹休请安后,也就离开了。

经历了太多事情后,马车里的高远和曹家三姐妹,尴尬中都不知该说什么了。

危险终于过去,矜持爬满曹宪的芳心后,又生出幽怨和怨恨。幽怨当然是对高远的,怨恨则是对未来的。深知自己的未来已经被父亲安排好的曹宪,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再见到高远了。

随后,曹宪便命令停下车队,又以**为名,将侍卫赶的远远的。

众人下了马车后,曹宪面无表情的说道:“高将军,你可以走了。”

经历了太多事情,虽然时间不长,但说没有产生什么,那是假的。高远十分不舍,又对三姐妹充满了愧疚,“这……。”

曹节和曹华小脸急迫要说什么,却是被姐姐一把揽住。曹宪揽着两个妹妹转过身去的时候,眼圈也红了,泪水在打转,却是冰凉的声音传来,“高将军还不走,难道真要做些什么吗?曹宪这般迁就,只是为了还救命之恩。如今已经是还了,从此只是路人,将军快些走吧。”

高远黯然失神,抱拳一礼:“来日,必定报答大恩大德!”

身后传来远去的脚步声,曹宪回头,望着不断离去的背影,眼泪终于是止不住流了下来。

远去的马车中,三姐妹抱头低泣,在她们的心里,高远已经是无法忘记的男人了。

话说高远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安全地带。

徐庶忍不住问道:“主公,程昱检查马车的时候,您藏那里了?”

高远没有回答他,望着南面许昌的方向,却是说道:“这人情算是欠下了,估摸着,一辈子都换不了了!”

或许还会有再见的一天,但那个时候,必然已经物是人非。或为殿中主,或为阶下囚,而伊人呢?

第一百四十八章并州白皮书

许昌,曹操官邸。

“什么!高孟严进入洛阳,救走了徐庶!”曹操脸色顿时就黑了。

“什么!!是高孟严救了我的女儿,并在我女儿的护送下,离开了洛阳!”曹操嘴巴顿时成了o型,黑脸泛红,心说难不成高孟严与我女儿有一腿。

他将心比心,便感到若是自己遇到高孟严的媳妇,一定不会放过。那么,高孟严就不可能放过自己的闺女。极有可能发生了什么,因此这事情对他打击极大。

程昱满头是汗,擦了擦道:“不不,是高孟严劫持了三位小姐。”

曹操闻言,反而是松了口气,一屁股坐了回去,道:“竟然,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出了这样的事情,十分刺激曹操。然而谁也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只因阴长阳错,谁也没有办法。曹操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眼瞅着煮熟的鸭子,飞了~。

曹操黑着脸回到了内宅,就对卞氏喊了起来,“你去告诉这几个闺女,都给我老老实实的。明天就进宫学习礼仪,也别出来了,等着来年就跟陛下完婚。”

话说高远返回了河内。

他九死一生救出了徐庶,虽然经历了太多艰难。但这件事情,却是极大触动了麾下文武的心。

似司马懿等人,个个充满了干劲,更加紧密团结在高远的周围。

而徐母将徐庶骂了个狗血喷头,亲自提溜着他,去向高远请罪。

徐庶痛哭流涕,深深自责,忠诚度顿时max后,就变成一道杠。无显示了。

高远的势力重新步入了正规,他就将大本营彻底搬到了晋阳,以便居中指挥,坐镇全局。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逐鹿中原。

这到了202年秋末,天下诸侯中多了一个高远外,没有发生其他的变化。有些诸侯强势,有些诸侯保守,有些诸侯狼狈,有些诸侯奋发。

中原以及北地的诸侯有四位,画地图不如后世游戏画面更能直白道出一个势力所在的位置。

那么,高远就只有一座城“晋阳城”。

刘备多一个,有两座城。也就是小沛和下邳。

曹老板就很牛叉了,虽然丢在袁绍那里几座,但剩下的多是大城,有长安、洛阳,许昌,还有汝南、宛城。

袁总裁就更加强横了,从北到南,有北平、蓟、南皮。邺城,平原。北海,濮阳,陈留。并且,还在猛攻小沛、下邳。

话说只有“晋阳”的高远,进入到了难得的平稳发展期,有司马懿、徐庶为军师。陈琳、辛毗、邓芝这些文臣。张辽、赵云、徐晃这样的武将,治理地盘不在话下。

这几日,高远正在鼓捣一件好东西,也就是马镫,然而他打算先藏着。想来今后一定会有大规模作战,到时候装备上,才能够给与敌人致命一击。以免被敌人学了去,失去突然发力的奇效。

“主公!徐军师求见。”高雅通报道。

高远在议事厅召见了徐庶。

徐庶这一段时间,那真是夜以继日的工作,便感到也难以报答主公的大恩大德。在他的带动下,司马懿等人那也是拼了命,发誓一定要将并州打造成这乱世中的天堂盛世。

乱世中有盛世,这可是十分有成就感的。然而这一切,来自于高远的善政。

“盛世最关键的是什么?”徐庶郑重问道。

高远笑容一收,道:“是人。”

徐庶大呀,直言不讳道:“主公,徐庶问了太多的人,他们皆说是钱粮。只有主公看透的本质,属下佩服。”

高远微微一笑,道:“钱粮其实也不能算错,不过没有人,那里来的钱粮。另外,不是只有我,元直不也看透了吗?”

徐庶脸一红,心说主公这是在和稀泥了。然而对于一位君主来说,和稀泥是必须要做的技术活。徐庶躬身一礼,道:“主公,徐庶有一策,可在这乱世中成我山西盛世。”

“哦!”高远立刻来了兴趣,军师就是干这活的,他忙问道:“元直快快道来。”

徐庶面显敬服,道:“这天下数千年,口说仁义爱民的君王如过江之鲫,但真正做到实处的,只有主公一人。就算是周公,也不过如此。”

高远老脸一红,急忙摆手道:“元直莫如此说,我可承受不了。”

徐庶恭敬一礼,道:“我山西地大物博,拥有煤炭,铁矿,还有河内三郡的河南产粮之地。这里,自古就应该是成就王霸之业的最好的地方。但只因为人口稀少,反而不受到重视。”

高远不断点头,心说徐庶说得太好了。他也是看出了山西加上河南一部的战略地位,煤炭就是能源,铁矿就是装备,粮食自然不用说。谁想称王称霸,都少不了这三样。然而目前缺的,就是人口了。

徐庶又道:“然而我主不同,善政,为主公带来了极大的声望和民心。从特情卫传来的各地消息,天下百姓皆十分向往来我山西生活。现在,只是欠缺主公发布一道命令。就能够吸引冀州,河南关中,乃至于西北、中原等地的百姓,前来我并州。”

高远一听,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后世里人口的迁徙,比如“闯关东”,让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关东成为了天下富庶之地。

第二日,晋阳城,高远府,议事厅。

司马懿、徐庶、辛毗、陈琳、邓芝都来了。

高远精神勃发,道:“元直提出的策略很好。如今强敌在外,我们虽然不惧,但强攻出去为时尚早。现在嘛,应该精炼内功,搞好并州的发展。从而加快积蓄力量的节奏,如此一来。当机会突然出现的时候,才能够有所准备。”

他的这番话,听到司马懿等人耳朵里,这就是一个方针政策啊。而且这方针政策好呀,符合当前的形势。

这一个势力,不怕弱。因为可以变强。最怕的什么?最怕的就是主上的思路不掂对。比如刘璋父子,若是让刘备早在西川,天下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了。

众人露出钦佩之色。

“就元直的主张,你们可有具体办法?”高远随后问道。

其实这事情,来前司马懿等人已经商量过来,此刻高远问,司马懿急忙作为代表,说出了具体的办法,道:“可檄文天下。但凡来我并州的,每人给二亩耕地,三亩荒地。又给与农具,帮助建造房屋,但这一部分,随后的收成中,需要一点点偿还。”

高远的政策是土地私有化,可以自由买卖。租赁。而后世的政策,是不能买卖的。因此。高远这个政策,更加民心所向。

能够买卖,才能让人有发家致富的机会。而高远是不能消灭地主阶级的,因为如此一来,他也就当不成皇帝了。因此这个土地政策,更符合当前社会。

司马懿说了这么一二三点。陈琳等人不住点头。在他们看来,这又给地,又给工具,又给盖房子,百姓听到一定会来的。至于百姓是否会相信?有主公的威望在那摆着。谁都会相信的。

其实,司马懿等人也知道,能够实行这样的政策,其实最关键的,就是高远在民间的威望。这并州若是没有高远,换了谁,都抓瞎。

徐庶随后说道:“如今十月刚过,正是秋收过后、初冬农闲。百姓家中这时候多少有些粮食,可以远足,此时发布这样的政令行于天下,是最好的时机。”

高远感到这方案还行,于是就同意了。

就在这一天,无数信使带着檄文和布告,策马出了晋阳城。

二日时间后,洛阳关中、冀州、幽州,就开始流传高远治下“土地召民”的政策。

这政策,在各地民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然而,半月后,“工作报告会”上。

“主公!全军五万将士,马兵二万,步兵三万,皆是精锐枕戈待旦。另,各郡县,有守备兵二万余人,屯田、保护地方治安。”张辽高昂中,回报了军中的情况。

高远的主力部队是走精兵路线的,兵不一定越多越好,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全是精兵最佳。高远可不是韩信,他没有韩信那么冷酷,他是要管伤亡的士兵的。因此,百多万人口基数下,多招兵地方上就没有劳动力不说,若是一家伙出现十万伤兵,后勤必须是垮了。

现在,高远暂时只能是这么一个规模的武装力量。但并州若是发展起来,绝不会只能维持这样一个规模的武装力量。所以这召民计划,不但能够发展内政,也能够发展兵力。

随后张辽起身欣喜道:“有各级教导员教育士兵,如今军中的士兵多少都能够认识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