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侯门纪事 >

第13章

侯门纪事-第13章

小说: 侯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握住儿子的手,这么大的孩子,也把他拉到怀里。

    余伯南笑嘻嘻:“我保养呢,我跟张捕头在学弓马。”

    “快不要学,刀呀枪呀的,吓死人。”余夫人变了脸色,她就这一个宝贝儿子,巴不得他成天坐在房里,在自己眼皮子下面看着才安心。

    “是,不学。”余伯南很是孝顺的道。

    见儿子肯听话,余夫人的就更融化在蜜油里,笑着环视跟来的两个丫头,示意她们出去后地,才对儿子低声道:“有件事情,我得问问你,你可要对我说实话。”

    “母亲请问。”余伯南有些心不在蔫,母亲又要问父亲昨天去了哪里,前天去了哪里,不过如此。

    “为你定亲事,你说好吗?”余夫人的人犹如炸雷般,在耳边滚过后,余伯南吃惊地什么都忘了,直盯盯地瞪在余夫人面上。

    心中翻腾着一句话,让母亲发现了?

    不会啊!

    刚才在隔壁,一遍一遍地写宝珠的名字,是关着门,而且房里没有任何人!

    儿子的失态,余夫人不知他是喜欢还是不愿意,就笑着再问:“我说,你年纪不小了,亲事是父母作主,本不应该问你,不过我拿不定主意,和你父亲商议,你父亲眼里只有安家,我想你自己说吧,你想过定亲的事吗?”

    余伯南才内心欢呼雀跃,宝珠的面容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几乎脱口而出,就听到母亲抱怨:“你父亲只认得安家”,

    他强自镇定,已经不是孩子,完全清楚要想遂自己的心愿,必须要母亲眼里也只有安家才行。

    当下笑容不改:“我听母亲的。”

    “我呀,本城的姑娘,一个也不行。”余夫人撇撇嘴。

    一头凉水,泼了余伯南一头一脸。他还能稳住,只眼珠子有些黯然。强打微笑:“为什么呢?”

    余夫人没看出来,把儿子当成知心人的她,一一的分析道:“要数士绅家,不是冯家就是安家。冯家的老爷子,板得走路都是方的。他们家的媳妇,都是书香门第出来的,眼睛从来没有我,”

    “是人家没有明显的奉承您吧?”余伯南接话。

    冯奶奶们都会认字,余夫人自己有些形愧,就认为对方不亲近自己,这是她自己想的。

    此时让儿子一语揭穿,余夫人笑了:“也是。”又一惊:“你喜欢冯家的姑娘,哪一个?”顿时急头涨脸,迫切起来。

    余伯南忙道:“没有没有,母亲接着说。”

    “安家呢,也不好。”

    “那又为什么呢?”有了刚才为冯家说话,余伯南此时为安家说话,就显得理直气壮。

    “我的孩子,你文才是好的,”

    余伯南念了这几年的书,内涵还是有的,插话道:“不敢这样说,我还小。”

    “别人都说你是文曲星下凡,”余夫人见儿子又要插话,忙补上一句:“本城的,你是本城的文曲星下凡,这话总当得起吧?”

    余伯南苦笑:“哪有这么多的文曲星,还本城的,外城的。”

    “所以我想,你以后中举,再中状元,难道没有高门来配?你看安家只靠着一个南安侯府就傲成全城第一,你以后难道不找国公,王爷的女儿?”余夫人说得双颊通红,不无兴奋。

    余伯南轻咳几声,继续苦笑:“我有个添衣更香的知己就行,别的不敢想。”他无心而发,这话说得悠然思念,余夫人一次看在眼中。

    余夫人一旦看出来,心里格登一下,警惕上来。

    果然,从她见到冯二奶奶和钱家的姑娘在一起说话,就一股子冷气往顶门上冲,当时以为是怕自己吃亏,现在才明白过来,这分明是儿子心中有了人,而自己还不知道的直觉。

    幸亏来到观音院,这是菩萨指点才是。

    余夫人装着不在意,徐徐笑问:“不然,给你在本城里定一个?”

    “母亲说定,那就定吧。”余伯南的眸子里,透出神采来。反正不是冯家就是安家,定冯家,母亲一辈子是不如冯家的媳妇,一辈子低头,她肯吗?

    只能是安家。

    定安家,是哪一个,这还用问吗?

    余伯南只顾着喜欢去了,没想到他的神色又让余夫人看在眼中。余夫人继续含笑:“依我说,安家好,可安家三个姑娘差不多年纪,定哪一个好呢?”

    “是啊,”余伯南装腔作势跟上。

    “大的那个,没事也气势凌人,像吃了斗鸡肉,”

    “嗯,气势太强,太要强的人家宅不宁。”当儿子的,再次跟上。掌珠的缺点,也的确是相当明显的。

    余夫人暗暗好笑,这就去了一个。余下的那两个:“三姑娘呢,和你倒是相配,你是才子,她爱看书…。”

    “那是她给我添香,还是我给她研墨?”余伯南一听就急了。

    他的目光刚对上余夫人的眸光,心里就唰一下子,全明白了。他的心里话,全让当母亲的套得一干二净。

    余夫人放下脸色,有几分冷冷的问:“你是几时和排行第四的好上的?”

 第三十一章得宝珠中状元

    余伯南静静看着母亲,轻声道:“您怎么能这么说宝珠?”宝珠在他心里总是极高的位置,让母亲用这样的话形容,虽然是把两个人放在一对上,余伯南也不能接受。

    见儿子现在就为安四姑娘说话,余夫人怒极反笑,冷笑道:“好一个大家闺秀,好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把我儿子的心给拴得回不来!”

    “母亲,您想一想,我大了,到了那个年纪,这满城的姑娘们,我还能多看一眼的是谁!”余伯南也隐然有了怒气。

    他的话清晰明了,余夫人一怔,随即抿唇微笑,反过来夸奖儿子:“你眼力不错。安家的姑娘们,也只有第四的那个,我还能多看几眼。”

    “母亲的意思,认为安三姑娘不好在什么地方?”余伯南哦了一声。

    余夫人嫌弃地道:“亏她的娘还认字,竟然不懂女子无才就是德!成天抱着本书,打小儿就追在你后面问这个字,问那个词的,从小我看她就长不成,这长大了,果然,才女不是才女,闺秀不是闺秀,竟成了个四不像。”

    余伯南心中不赞同母亲的话,不过脸上淡淡:“母亲说得是。”

    “哎,这老安家也可怜。一个孤老太太没儿子,这也罢了,孙子也没有一个,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三个孙女儿,大的就会要强,中间那个又打算养成才女,小的那个还好,又可怜无父无母,只怕以后嫁妆也没有,咦!”

    余夫人直起身子。

    吓了一跳的余伯南骇问:“出了什么事?”

    “我记得四姑娘母亲留下好一笔嫁妆,论过亲事以后,这笔钱我可要同老太太好好算算。”余夫人若有所思。

    余伯南又欣喜又好笑。

    欣喜的是母亲打算上门去提亲,好笑的是母亲算计宝珠的嫁妆。正想着劝上几句,余夫人挑眉自语:“当年四姑娘母亲病重,我去看过好几次,她房中有一对儿联珠玉瓶,还有一个镶琉璃的大梳妆台……对了!”

    她又一惊一乍,余伯南只是木着脸,让她的话全打蒙掉。

    “你说,以后你中了状元,有名门贵女相中你,四姑娘肯不肯当平妻?”余夫人对儿子耳语。

    余伯南心想这期望真不小。自从自己学里总是第一,父亲母亲脸上添光彩,这中状元的话就时常在耳根下面提着。

    “要是我不中呢?”余伯南决定顶撞母亲一回,免得她总是乱想一通。

    余夫人倒吸一口凉气:“果然你不能早娶,娶了媳妇就荒废了功课……”险些就要说出宝珠红颜祸水,不能下聘。

    余伯南再次啼笑皆非,和自己母亲打交道的经验丰富,他当下顺着她说:“好好好,您给我定宝珠,我就中状元,这样行不行?”

    余夫人将信将疑,似不认得儿子似的打量着他直挺挺的鼻子,从来秀俊的双眸,迟疑着问:“你能中吗?”

    “不是您天天让我中状元,现在又说我不能中。”余伯南甩下脸色。

    “那……。好吧,不过嫁妆的事,得同老太太谈清楚,一件也不能扣。再者,四姑娘那里,也得话说前面,她一个孤女,娘家也没有,以后你是没有岳家帮忙的,等你发达了,自会有无数贵女相中你,到时候,她可得甘于当平妻,南安侯府照顾老太太在情在理,还能照顾到她们身上……。”

    余伯南站起来,摸摸茶碗,故意道:“冷了,”旁边就有茶吊子,换上热茶,借故儿哈哈腰:“母亲慢慢盘算,我再看会儿书去。”

    走出房门后轻叹一口气,难怪别人背后都说母亲精明,果然不假。可不管如何,母亲还是自己的母亲,而且她肯为自己定宝珠,余伯南可以算是心花怒放。

    往隔壁走,那是他的住处。书童小单儿裹着雪衣,在北风中守在门外。见公子过来,起身跺着脚笑:“天又下雪了,这天冷的,我守着门,没放一个人进去。”

    “好,你去睡吧。”余伯南让小单儿守住门口,自然是怕他的一点子小秘密让人看到。随口说过,余伯南自己推门进屋。

    “公子,热茶要不要?炭火我再添上些?”小单儿还不敢就离开,公子还没有睡,他先去睡,怕余夫人知道后要骂他。

    余伯南以后扣住门,先不推开,不耐烦地回头:“没事!我自己来!”小单儿知道他脾气,见他不悦上来,不敢再停留,摸着头笑嘻嘻去睡的地方。

    北风愈紧,雪入泥皆是洁白。洁白中染上的几片梅瓣,好似人心头的几点相思处,处处是缠绵。

    余伯南欣赏着这洁白,想的是宝珠,眸子看的是小单儿离开,才重新推门进屋,步子一入房中,反手就紧紧闭门,再扣上,房内烛火通明,他似喜似嗔的来到书案前。

    这是写经的书案,也宽也大。此时上面摆着文房四宝,笔是打开的,砚台里墨汁有冻住的迹象。

    一张铺开的纸上面,铁划金划的,是宝珠二字;飘逸的隶书,是宝珠二字;狂放的行草,是宝珠二字……

    稍用些心思,或是看过书法的人,都看得出下笔人的用心。

    字字划划皆是浓浓的心情。

    下笔人自己也觉得得意,余伯南俯视着又看上一会儿,喜悦地轻轻叹气:“我可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字了,”

    都说王右军的《兰亭序》好,但传言中,据他自己说,再也写不出当时的意境。字的境界,由感而发。

    既答应母亲得宝珠就中状元,余伯南把字仔细收好,取出书,向着烛下读起来。窗外的雪扑扑而落,似乎陪伴着他。

    雪扑扑落的,还有窗户上。

    安老太太在自己房内,侧耳听着窗外飞雪,展颜而笑:“今年的雪好,明年的收成必定不错。”房内没有别人,只有智通院主对坐,手捧着一盏香茶。

    两个人都是随心随意的自如神色,智通院主笑道:“收成好,老太太明年进项就多,明年您嫁孙女儿,也就破费得多了。”

    提到这件事,安老太太面色微沉,丝毫不介意表露自己的不满。而且对智通诉苦:“我辛苦带大的,竟然是三个仇人。”

    她如小孩子般,智通不禁莞尔。

 第三十二章老太太的抱怨

    黑色博古架上,一炉佛香袅袅而升,坐在佛香中的人似在氤氲中。她们的面容似从回忆中走来,在这佛堂深院里,都似宁静得如窗外的雪松。

    智通是悟道的人,面容安宁。安老太太嘴上诉着苦,嘴角却噙着笑。似乎她说着孙女儿是三个仇人,其实却是三个亲人。

    一面微笑,又一面诉苦。

    “可怜我几十年带大这三个孩子,守住安家这点儿家业,不容易是不容易,但只要她们有点儿孝心,我也就能知足。”安老太太此时的语气,似极在撒娇。

    像是一年的不满,全攒到这儿来倒个痛快。

    智通含笑,轻声地回答着:“怎么不孝顺呢?家里没有老太太你,不早就乱了。”她的话带足了恬静,语句朴实而又中肯,一语就能打到安老太太心底去。

    老太太的眉眼儿就舒展开来,皱纹也跟着展开许多,一抹笑容吟吟在唇边,但话中还是继续的含着抱怨:“没有一个不怨我呢?风,我挡着;雨,是我挡着;第二的媳妇要改嫁,也是我拦下来,她恨上我这几十年,只盼着我早死。”

    “你精神康健,还能活一百岁呢。”智通扑哧一笑,安老太太对安二奶奶邵氏的一肚皮意见,智通听了几十年,而且从没有烦过。

    安老太太在她面前,似极能放松,总是带着笑:“当初许亲的时候,什么书香门第,官宦家族,媒人的嘴说得极响亮。结果呢,二爷死了没几年,看了她几年的眼泪水不说,又要改嫁,改嫁不成又要寻死的,我活着一天,不许丢这样的人!”

    “所以我知道你辛苦,二爷死了二奶奶要改嫁,老太太都守着,她有什么道理要走呢?”

    “就是,又不是少她饭吃!脑子晕了的,改嫁的二婚头有什么好!”安老太太是在责骂,却笑容满面,笑中带着得色。

    火炭上的茶水“啵啵”的响了,智通起身添上茶,一举一动无不安然宁和。茶香中,她的行动中,安老太太的心似在温水中浸过,话就更多出来。

    “三房的嫁妆都有单子,老大老二老三去了以后,我当着管家的面,请来余县令和里正作主,当她们面封了的。要改嫁可以,要退嫁妆万不能!还有孙女儿呢。邵家的大爷跑来跟我吵,我说要命给你一条,就怕你拿不走。”

    邵氏改嫁的事,智通也算是知道的比较清楚,当时城中沸沸扬扬,有说邵氏不对的,有说安老太太霸道的,直闹了一年才平息下去。

    智通摇头而笑:“不是所以人都清楚在家的日子,也是可以清静的。”

    通红的炭火下,智通眉目愈发清晰,而安老太太则愈发的面容柔和。出神想了想,又低声而笑:“好在就这三个孙女儿,也大了,再操心一年,我就真的能清静下来。”她笑得有些神秘:“辛苦了十几年,见功夫的地方全在这一年里。对我好的,我给她一条明路走,愿意对我好的,我也给她一条明路走,就是担心一件事,”

    她笑容收敛几分,有些冷冷:“人想得太多,明路摆在眼前也不肯走!”说到这里,她眸光有几分忿恨起来。

    智通是顺着她的心情走,见她又往不开心的地方想,忙劝道:“年青孩子走错路,是常有的事。论起来您和我,打年青的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

    “是啊,”安老太太消了气,悠然道:“年青的时候,不都是这样,见识又窄,又不肯听人的劝。这就是年青人的光景,我们是比不得了。”

    ……

    宝珠也还没睡,和红花看房里的新奇。地上有三个蒲团,红花坐在上面学姑子念经,宝珠笑得吃吃声不绝,卫氏走进来,见状笑骂红花:“菩萨就在这里,仔细你冲撞着,菩萨要罚你生病。”

    吓得红花急忙起来,对着四面拜个不停,嘴里念叨菩萨恕罪,又勾得宝珠笑得快伏到桌子上。

    房门推开,掌珠神采奕奕走进来,带进来一阵北风。

    “到底是四妹会玩,大晚上的还这么开心?”掌珠雪地里走了一圈,气色极好。不去雪衣,先去炭火上烘手,手上戴的一颗大红宝石镶金戒指,快比火光还要明亮。

    宝珠笑语她:“大姐姐今天忙碌,又当管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