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反贼平天下 >

第209章

反贼平天下-第209章

小说: 反贼平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

也许,在王旭出兵宝安郡的同时,他会不由余力的攻打清源郡。收回失去的土地,王旭军虽然实力强大,但要同时开辟两处战场,也有点困难。

好几年的发展,使得四国都实力增强,这种时候,绝对不会坐山观虎斗,都像蹭着这时机狠捞一把,不管成与不成。都要尽力去做。

不是有那么句话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帝都。

军机处。

大堂中,所有人正襟危坐,这是贾恢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六部、都察院、顺天府、廖云、郑立、福康安、狗蛋、孙钰、新四军等等将领,如果非要说个人数,约百人左右。

此次召开会议的目的。就是商量王旭那个“打”字。

“陛下就说了这一个字?”

黄权看向贾恢。

贾恢点点头:“陛下的意思,肯定是想和明国开战。我们要商量一下,如何用兵。”

韩书画道:“陛下三年前曾答应过蔡文卓,五年内不踏入明国疆土,我们现在这样做,岂非失信于天下啊?”

郑立笑了笑:“这算什么失信啊,不是有那么句话么。兵不厌诈啊。”

“话虽那么说,可毕竟是落人口实。”

韩书画道:“我看陛下的意思并非是要现在和明国开战,我们不如先屯兵边界,坐山观虎斗,看明国和东都斗得两败俱伤。到那时在动手不迟,也许到那时,已经是两年后了。”

孙钰摇摇头:“书画先生,你认为明国能支撑两年时间?我可不那么认为。”

其他将领也是点了点头,东都现在的强大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就算是圣朝与其对战,胜负都很难料,更何况是区区明国,也许不出半年,两郡之地尽归东都。

贾恢看向地图,说道:“书画说的也不无道理。”

所有人齐齐看向贾恢,看他要表达什么。

贾恢道:“蔡文卓这五年来,大肆开辟草原,粮食堆积如山,只要有了粮食,还怕没有兵么?”

“再则,草原上还有蔡文卓五十万屯田部队,虽然不算是正规的兵士,可在屯田的同时,每隔几天也要进行训练,如遇战事,只要全部穿上厚重的战甲,即可就能投入战斗。”

“还有实力强大的象兵,草原是应有尽有啊,现在就有三十万,如果不够,随时可以召集。”

“明国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我们永远不要小看他!”

韩书画道:“贾大人,你好象还少说了点。”

“什么?”

韩书画道:“蔡文卓最重视的就是农业,他的粮食足以养活两百万大军,并且能支撑一年有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我们会怎么做?”

“如果圣朝危急,而我们手上又有数不清的粮食,那我肯定会拿出所有的粮食,大肆扩军,不管是不是新兵,装备好铠甲就能投入战斗,也许打不了硬仗,打打顺风丈总可以吧?”

韩书画说的很有道理,打个比喻,两军交战之时,没有必要所有人马都出动,只需用三十万象兵作为先锋出战,只要敌人败退了,那新招募的那些新兵就派上了用场,几十万新兵一起冲锋还是很吓人的。

“我要说的是,那象兵皮糙肉厚,又全部装有最厚重的甲胄,就算是挨上一两枪,也无大碍,除非是遇到大量的秘密武器和红衣大炮,否则,断断不会败亡,所以,明国的实力不容忽视。”

韩书画接着道:“我建议,不要急着出兵投入战场,那样处在明处反而不好,我们不如屯兵边界,等到两国打的两败俱伤之极,再出手,那时就轻松多了。”

所有人都点了点头。

贾恢看向地图道:“如果我们将大量的兵力投入宝安郡战场,胡国高权必定会奇袭清源郡,我们一定要提早做好防范。”

“不知道哪位将军愿意去古西郡驻防?”

古西郡?

“防守高权不是应该去清源郡么?”孙钰皱眉道。

韩书画懂得贾恢的意思,解释道:“孙将军,屯兵古西郡比屯兵清源郡的作用大啊,古西郡的位置很重要,前出可以回援帝都,南进可以支援清源郡,北行还能攻打北郡,可谓是四通八达,在战事没有完全明了之前,最好是将大军驻扎在那,也好随时听后命令,如果高权并没有去打清源郡,那我们就可以考虑乘机袭取北郡,机会难得啊。”

孙钰想了想,道:“那好,既然如此,就由我去吧,我那二十万轻骑足以应付任何战事,再加上本将多次在古西郡驻军,对那里也很熟悉,在场的没有谁比我更合适了。”

其实这也是众望所归,也是贾恢和韩书画的意思,很顺利的,孙钰接到任务,即日率军二十万驻军古西郡。

“叶大人,蔡文卓的大军兵至何处了?”

闻言,叶雄道:“昨日传来消息,由于蔡文卓病危,明国诸多上将谁也不服谁,最后朱傲清率领本部人马三十万精锐驰援宝安郡,目前已经抵达宝安郡了,料想再有几日,就可抵达王城。”

“朱傲清这三十万人,那可是真正的精锐,其中有十万象兵,五万重骑,十万轻骑,五万战车,还有些作用不一的散兵,加在一起,应该有三十一万吧。”

韩书画笑笑:“看来明国确实是一盘散沙啊,如果有人指挥,就绝不会让朱傲清这三十万兵马出战。”

“书画先生为什么这样说?”

贾恢问道。

韩书画道:“东郡来袭,明国要做的就是防守,可你们看看朱傲清这三十万人,哪有防御部队,全是野战军,如果是野战,肯定厉害,可要守城,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确实如此,不论是重骑、还是象兵、还是轻骑、战车,这些无不是野战利器,可要拿到城墙上,却是没有任何的用处。

“书画先生高见。”

贾恢道。

第518章蔡文卓大才

廖云道:“既然孙将军去古西驻军,那末将请命东行。”

现在廖云手上有十万大军,说起话来底气很足。

贾恢笑了笑:“廖将军不要急,东征的大军可不止你一人去,在场的将军有一半都要出征,尤其是福叙那两万火炮兵,非去不可。”

说到这里,所有人齐齐朝福叙看去,皆羡慕不已;所有人都知道,福叙手上全是精锐部队,是朝廷花了大价钱打造而成的。

虽然只有两万之数,可其厉害程度远非想象。

这刚出来的步枪到底厉不厉害暂且不说,就那两个炮兵团,足以让任何人眼红。

红衣大炮本来就和厉害了,一下子拥有两个炮兵团,那可是两千门红衣大炮啊,如果一起发力,恐怕没有城墙能抵挡的住,直接就能炸的灰飞烟灭,对于这一点,所有人都很有信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毕竟是帝都的兵马,毕竟是自己人,没有必要那么纠结。

“福将军,这一次你可要立大功了。”

有人看向福叙。

福叙笑道:“大家都一样,我这才两万人,不如你们太多了。”

那人翻了个白眼,暗道福叙得了便宜卖乖。

贾恢道:“好了,既然大家都这么期待,那就由书画先生宣布接下来如何拥兵,确认出征的将领。”

韩书画也不客气,起身道:“那我就不让了。”

韩书画看向那地图,道:“我们就在这三个位置驻军,观看宝安郡战局。”

他双手指着三个地方,三个地方分别是,一个叫青阳城。是宝安郡往东第二座城池,相比于前一座,要宽大很多,也要兼顾很多,最重要的是地盘大,有利于驻军。

第二个地方。是一片平原,期间有少量的树林,如果将树林伐尽,立刻就能打造一座坚固的营寨,之所以选择这里,也是因为靠近青阳城的缘故,因为这里距离青阳城不足五十里,如遇战事,随时可以应援。

第三个地方。竟然是千竹山!

千竹山这个地形很不利于驻军,因为地域并不宽敞,而且山峰太高,也不易交战,更重要的是,这里已经是属于宝安郡腹地了,去那里驻军的队伍属于孤军深入,实在是危险。

看到千竹山这个地形。所有人皆不解。

福叙最先问道:“书画先生,为什么要在千竹山驻军啊。还请解惑,那里离战场太近,是不是有点危险啊。”

“对于别人来说是很危险,但是对于你,却是无所谓了。”韩书画道:“去千竹山的人选,就由你担任吧。你手下的两万精锐最好是驻扎在崎岖山峰上,只有那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如果你非要在青阳城附近驻军,遇到蔡文卓大量象兵部队,你该如何自处?”

不得不说韩书画考虑的很周全。连福叙手下士兵的特征都考虑到了,确实,现代部队最好是在崎岖山路作战,那样可以仅少量的减少损失。

“好,末将遵命。”福叙想通后,豁然起身,大声应道。

韩书画点点头,继续道:“廖云、福康安、整军十八万驻扎在青阳城。”

“诺。”

韩书画道:“郑立、新四军,率军三十万,驻扎与青阳城南面平原。”

“得令。”

如此算来,此次出征,一共动用了五十万,如果加上孙钰的骑兵,则是七十万,这个数字是很恐怖的,足以摧毁明国,由此也可以看出,韩书画对这场战役有多么重视。

正如王旭所言,不管如何,也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东郡扩张,一旦让东都朝廷得了宝安郡,那后果不堪设想。

“书画先生,这都去宝安郡了,谁守帝都啊?”

廖云皱眉道。

狗蛋出列道:“守土之事就不劳廖将军担心了,本将自会做好。”

韩书画道:“东都兵锋所向,蔡文卓无暇他顾,所以,明国是不会来帝都的,而东都,就更不用担心了,他想要来帝都,必须要从青阳城过,根本就没有机会;至于胡国高权最多也就是打打清源郡,上一次被打的大败,又岂敢再到帝都来找死。”

现在的帝都可是不同往日了,有两万装备精良的羽林军、有五万顺天府兵马,还有狗蛋留在敖兵城形成相互策应之势,相信没人敢来捣乱。

“好了,都去准备吧,三日后誓师起行,到达规定的地点,记住,没有接到军令,不许擅自出兵,否则以败战罪论处!”

“诺。”

所有人起身,拱手后相继退走。

北都。

蔡文卓府上。

很多将领都焦急的在这里等着,大夫也是来了一拨走一波,就从来没有停过;终于,在今日凌晨,蔡文卓终于醒了。

不过虽然醒了,但是却异常的虚弱,因为流血实在太多了,能够活下来,已经是奇迹。

“丞相,你总算是醒了。”

“丞相。”

众人全都围在床边,神色焦急,此刻大军压境,她们也是没有办法,没有蔡文卓做指挥,明国根本就没有能服众的人。

其实这是一个朱泾很好的亲政机会,可是以他九岁的年纪,根本就没有人听他的,所以,小明王的处境很悲哀。

“丞相,东都朝廷趁火打劫,大军压境了,朱将军已经率先出兵,援救宝安郡。”

说话之人名叫刘长满,是三年前加入明国大军的,由于武艺高强,逐渐脱颖而出,成为明国的高级将领,现在更是统领二十万大军,是除了朱傲清以外最受欢迎的将领。

蔡文卓气若游丝,张了张嘴却是没有任何声音。

“丞相,您想说什么?”

刘长满道。

顿了顿,蔡文卓断断续续,艰难地说道:“放放弃宝安郡,所有大军大军固守北都。”

用尽全身力气说完这句话,蔡文卓又晕了过去。

“什么?放弃宝安郡?”

刘长满吓了一跳。

在场所有将领不明所以,不知道蔡文卓是什么意思,好好的宝安郡,怎么就不守了?

当初为了得到宝安郡,明国可是花了很大代价的,没想到猜这几年,就要丢失了。

所有人皆叹了口气。

第519章王旭来到千竹山

在场所有将领不明所以,不知道蔡文卓是什么意思,好好的宝安郡,怎么就不守了?

当初为了得到宝安郡,明国可是花了很大代价的,没想到猜这几年,就要丢失了。

所有人皆叹了口气。

“不行,怎么能放弃啊。”

有人道。

“对对对,不能放弃,宝安郡土地肥沃,泱泱数千里,放弃了岂不是便宜了东都朝廷?”

“我们宁愿一战!”

“都闭嘴!”

刘长满大吼道。

在所有将领中,也就只有刘长满的官职略高,他的职位比起朱傲清也不遑多让,此刻一吼,当即把所有人镇住。

“要造反啊?”

“丞相这样做,定然有他的道理,这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执行命令!”

刘长满道:“朱将军已经带兵出征,我们现在要把撤军的命令尽快传至前线!”

“可是可怎么能放弃啊,我们北都也有上百万兵力,何惧他东都,要打就打,我等不惧。”有人道。

其实刘长满心里也是这样想的,然而,蔡文卓已经那样说了,他也没办法。

刘长满之所以受到蔡文卓重用,也是因为他有一样好处,那就是听话,不管蔡文卓说什么,他都会无条件的执行,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

就比如现在,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反对,包括刘长满心里也觉得不能放弃,可是他坚持完成任务,绝不会有第二心。

“都听着。丞相已经说了,驻守北都,谁也不准擅自行动,谁要是不听话,可别怪我军法无情!”

刘长满冷眼扫过在场所有人,之后拂袖而去。

他要去派斥候。将这道命令传至宝安郡。

宝安郡除了朱傲清那三十万大军以外,还有大量的粮食、器械、县兵、百姓、等等,如果想让这些全身撤退,至少也要两月的时间,所以,他不敢耽搁,一定要尽快行动。

刘长满一走,在场诸将齐齐叹了口气。

没办法,最高职位的军中将领都发话了。丞相也同意了的事,已经无法挽回,如果谁真敢擅自行动,后果如何,想想都知道。

她们可没有那个胆量。

其实这是唯一能解决明国困境的计策,蔡文卓也不愧是智谋之士,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当真担得起国士之称。

试想一下。如果明国率军退出宝安郡战场,那宝安郡就成了一块鱼饵。成了一块诱人的鱼肉,不管是南都高权,还是圣朝王旭,亦或者是东都杨明岳,三人都想得到,而这样一来。就免不得会大打一场,到时,北都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蔡文卓心里很清楚,在这等情况之下,宝安郡是玩玩受不住了的。那就如同是一个火坑,谁去谁死,局势太乱了。

如果硬要守,恐怕连北郡都保不住,到那时就真的难以收拾残局了。

退守北郡好处实在多,首先可以跳出战圈,好好发展,可以训练新兵,迎接接下来的大战。

其次,如果圣朝、东都、明国三个国家打的三败俱伤,那说不定明国还有机会将失去的土地给拿回来。

蔡文卓,此计高级!

真可谓是比上上策还上上策!

如果韩书画知道蔡文卓这个计策,肯定会大加赞赏,原本明国是必败的,可是这样一来,竟然反败为胜,占据上风,独守北都,坐观成败,保留实力,待机出击,高明!

柳千尘这几天一直在屯杨城等待消息,可是快十天过去了,好消息没有等来,却是等来了个坏消息。

东都朝廷的大军已经过江了,现在正在和宝安郡水军交战,谁时都有可能登陆。

根据消息,此次过江的兵力并不多,只有十万人而已,连水军一起猜十万人!

不过王旭却是知道,这十万人可不是普通的十万人,那都是握有先进武器的十万人,清一色的步枪、红衣大炮,还有竹节武器,不过这竹节武器也是升级了,和现代的没什么两样,可以算作是手榴弹,帝都也有,不过却是仿造东都的,没有东都数量多。

总的来说,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