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804章

华夏海权-第804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次举国大迁移中,约有6成以上的航空工业北迁移到了英国北部地区,而为了保证某些关键设施的安全,比如说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航空汽油储备库。英国人甚至将部分设施搬迁到了冰岛。英国大舰队也离开了南部的港口选择了一战中的锚地。在搬迁工业的同时,英国人也在强化他们的城市防御。德国人的战略轰炸的威力已经在意大利、伊朗和法国体现的漓淋尽致。一想到有一天德国人会把成千上万吨的炸弹扔到伦敦、利物浦等地英国人就有些不寒而栗。他们利用着最后一段时间加紧甚至人防工程,其中有不少地方直接将地铁站改成了临时防空洞,并且通过新建一些防空掩体和预警体系来降低对方打击所造成的损失。一座座英国城市经过这样一番改进后变成了一个个堡垒。同时为了减少人口损失。英国人还将大量的工人和设备疏散到农村。
  在物资配给方面,虽然英国人有将近1年的物资储备,同时华夏和美国也表示会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北大西洋运输线的畅通。但是为了防止意外,英国人还是早早的实施了配给制。军人的供给是一个标准。成年男性工人是一个标准,而小孩和老人的配给量只有成年男性的6成左右。而且配给品中还充满了各种人造黄油等替代品。英国人即将迎来整个2战中物资供应最为紧张的阶段。
  为了保证军工生产。英国政府最大限度的整合了国内的工业体系,他们一方面大量减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量,几乎彻底中止了奢侈品的生产。以节省宝贵的有色金属、电能和其它原料。除了正常的军工企业在加班加点生产之外,甚至就连钢琴厂和自行车厂都在生产蚊式飞机的机体材料。被称为木头奇迹的蚊式飞机的木质外壳甚至连小作坊都可以生产!而为了节省汽油,英国人不仅仅限制了私车的燃油配给,甚至还出台了所有汽车时速不能超过30英里的法案!原因是过高的时速会导致燃油消耗的增加!
  与此同时英国空军和驻扎在英国的华夏和美国空军也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着准备,德国空军还是高估了英国皇家空军此时的实力,英国皇家空军此时的飞机总量有1。6万架飞机,但是其中单发战斗机只有8000架左右,双发战斗机有2000架左右,这1万架战斗机中能用于战斗的不过只有7500到8000架!而且这些机组这种大约有三成都是新人。堪称残酷的消耗战德国人都有些吃不消,更不要说人口基数相对更少的英国了!于是乎,在万般无奈之下。丘吉尔甚至向华夏和美国提议能不能从两国“进口”一些退役的飞机驾驶员!
  要知道,华夏和美国为了这场战斗已经将一些虽然退役但是依然处于适龄期的飞行员重新征召入伍了,英国人这种做法能挖到的也只有年龄更大,已经不太适合作战的人员了!但即使这样,英国人还是给出了相当高的报酬,并且承诺只在本土上空执行空中拦截任务。由此可见英国人此时的防空力量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不过这是在最艰难的时刻,英国人已经转轨的航空工业正在全力弥补战斗机和教练机的不足。按照英国人的估计,做多只要过1个月的时间,英国的战斗机产能就能达到每月3000架到3500架的标准,这样恐怕的产能当然是以减少轰炸机生产为代价的。但是这至少保证了英国空军有足够多的飞机使用。
  除了英国皇家空军之外,华夏和美国航空部队承担了英国本土防空近4成的压力!美国人留下了第八航空军和第四航空军,两个航空军一共拥有飞机4500架,其中单发战斗机2700架。这一次美国人做的相当实在。这些战斗机中将近8成都是美国人最先进的P47D型战斗机。这款新式飞机在中高空相对于FW190有很大的速度优势和至少不差的爬升优势。(低空还是洗洗睡了吧。)巨大的机身、强悍的R2800…8W发动机(和历史配的发动机不一样)、先进的废气涡轮增压设备,以及4门西斯潘诺机炮和2挺M2机枪,让这款战斗机成为了十足的高空杀伤,当高度上升到7500以上的时候,华夏新式的石茶隼战斗机也在对方面前讨不到什么优势,美国人强悍的技术力量在这款飞机上显露无疑!
  看在英国人刚刚把自己在东南亚的地盘交给华夏的面子上。华夏对英国人的支援也算给力。短短2个月的时间就为英国人提供了多达22个航空兵联队,总计将近3000架的各种单发和双发战斗机,这些飞机全部都是从华夏一线航空部队中抽调出来的,装备的飞机主要以石茶隼3型战斗机、狐蝠式双发飞机为主。后者在更换了新的引擎后,其中低空爬升和速度不亚于德国人的FW190A型战斗机。当然更重要的是,华夏重新帮助英国人优化了他们的防空体系。
  从本质上来看,英国人的防空体系和法国人没啥区别。只不过英国人的雷达更多一些、防空网更加严密一些。空中作战依然十分依赖地面的引导,而整个指挥体系也非常繁琐,信息的传递速度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而华夏不一样,虽然这年代利用雷达哨戒机进行侦查然后指挥协调难度很大,但是多一个感知方式还是让空中拦截有更强的时效性。更为重要的是设在空中的指挥体系可以更方便的和战斗机驾驶员进行信息交流。并且可以就突然变化的战场情况下达新的命令。这种灵活性可不是单纯的地面引导可以比拟的。
  尤其是夜间防空作战,本质上更是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华夏技术人员来英国之前,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的夜战防空体系都是依靠地面引导为主,远程预警雷达发现了对方的飞机之后,会在一个沙盘上标出对方的位置,然后通过无线电将情报送到在空域中待命的夜战飞机上,最后再通过飞机本身的雷达搜索对手,然后展开攻击。而现在不同了。由携带大型雷达的预警机在空中搜索对手,然后直接指挥优势的夜战飞机前去拦截。同时依靠预警机的机动性。雷达阵位是随时变化的,对方想要找到漏洞或者反制更加不容易。好处不光这些,最为重要的是预警机本身可以接受德国人的导航信息,甚至直接干扰,这种机动的干扰设置对于夜间轰炸的德国机群来说会非常的麻烦。比地面上的干扰设置更加难以规避。
  英国人把本土、爱尔兰岛和冰岛都列入了防御体系中。其中英格兰和威尔斯地区被列为重度交战区,苏格兰区则被列为较为安全区,冰岛和北爱尔兰则被列为了后方基地。英国机群按照航程远近呈梯次部署在各处的军事基地中,喷火战斗机航程最近,所以被部署在最前沿,后面是P47和华夏的石茶隼以及双发战斗机。再靠后就是英国人硕果仅存的轰炸机部队了。虽然现在主要执行防空任务,但是英国人的轰炸机部队的依然处于高度战备状态,他们的燃油、人员和后勤配属从来都是保质保量。这让人有些想不明白。
  英国皇家空军负责空中的防御,地面防御同样也在紧张准备中。在最后一段时间里,英国人抓紧时间在重要目标周围构筑了一大批临时防空阵地。个别重要地区甚至还修筑了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掩体。并且给炮兵配属了新式的火控雷达和高性能VT弹。同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英国人还紧急改出来一批机动防空高炮。在整个英国南部地区。英国人整整部署了2000多个高炮连,为了凑出这些火炮,英国人甚至把海军的库存高炮和一些旧式火炮从仓库中运了出来。而除了高炮和飞机之外。英国人还在各大城市上空弄出了大量的防空气球,每个城市几千上万个氢气球拉着铁丝在空中悬浮着,先不管具体效果如何,这个阵势还是满唬人的!
  “英国皇家海军在数百年来都是英国本土最为坚固的盾牌,而今天,刚刚成立不过30年的皇家空军却从我们手中接走了这一重担。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在未来的英伦之战中袖手旁观!皇家海军必须在战火中用战绩来证明存在的价值——我们终将是大不列颠最为倚重的战略力量!”虽然英国皇家海军为了安全而撤离到了原离战场的位置,甚至于为了保证本土防空的兵力,不但一些原本应该划拨给海军的新式飞机被截留。甚至连部分海军陆基航空力量也被编入了空军的作战序列。
  看着这些原本属于海军的东西被空军接受,庞德元帅百感交集,心中有一丝沮丧和颓废。但是这并不能影响英国皇家海军高昂的战意!此时英国已经退无可退了,皇家海军同样如此,相对于空军来说,海军的作战计划更有针对性、进攻性也更强!
  此时的英国人想要冲到大西洋和德国公海舰队交手那是找死,去轰炸德国本土是另外一种找死的办法。英国人能做的就是对德国的海上封锁网发起进攻,德国人不会把主力舰队一直摆在海上的,海上最多的海上潜艇和辅助巡洋舰,间或会有一些航空巡洋舰。前一段时间德国人的破交对英国人构成了很大的麻烦。英国舰队因为实力不足的问题,始终腾不出手来对付这些家伙,但是随着战场从南大西洋迁移到被大西洋,以及有美国和华夏海军牵制德国主力。英国人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这些在大洋中横行的海盗动手了!
  英国人拆散了他们的舰队,将庞大的大舰队拆成了一个由一艘舰队航母、一艘轻型航母和2艘巡洋舰以及一到两个驱逐舰编队组成的小型编队。这些编队将以爱尔兰和冰岛为母港,在岸基飞机和潜艇的支援下猎杀德国人的破交战舰。甚至英国人还会主动放出去一些民船作为诱饵,吸引对方上钩。本着零打碎敲,积少成多的原则,英国海军的作战计划进行了新的阶段!
  感谢书友zuyu1976、第一近卫坦克旅的打赏~~~,以及书友泣血之帝王、辰溪、白丁往来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鹰翼下的英伦 1

  德国人的攻击终于展开了,1920+20年3月!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后,同盟国终于完成了对进攻英国的战争准备,这一次,德国人势在必得,海空军全力施为!当第一缕阳光划过天空的时候,从法国最西段的布雷泽尔、坎佩特一直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再到德国的鲁尔区、甚至是柏林郊外,在延绵数百公里的弧形区域上,数百个机场传来了飞机起飞的轰鸣声!仅仅第一波攻势中,德国人将投入近万架次的飞机展开攻击!
  近万架飞机的轰鸣声响彻天空,从四面八方飞来的德国飞机向着英吉利海峡集结,所有的德国机群按照航空军编制在空中集结,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见涂着灰黑两色的德国机群,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在空中冷却后形成一道道白色的痕迹。数万台发动机的响声如同雷鸣一般。一场暴风骤雨正在海上上空集聚,唯一不同的是,这是人为造成的!
  “所有参战单位退回到海峡以北,我们在英伦大地的上空迎击德国佬!”面对气势汹汹的德国人,英国防空司令部在经过短暂的犹豫后还是将战斗机群撤回到本土上空,至少在这里,空军可以获得地面更为有效的支援,同时飞行员只要跳伞成功,那么存活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英国人不但在战斗机方面短缺,在飞行员方面更是捉襟见肘。
  “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放弃一些非关键节点,我们要在局部集中优势兵重创德国人的航空部队。”而伴随着第二道命令的下达,这无疑等于宣判了部分地区的死刑。英国空军不可能保证每一片地方都是安全的,总要舍弃一些,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在德国人积聚力量准备奋力一击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和友军的航空队也在空中布局完毕,第一波英国人拿出来将近4500架单发战斗机和1000架双发战斗机,整个机群被分成了3部分,其中两支总数越3000架飞机的航空部队负责对两支德国航空军展开空袭,而另外一支航空队则负责保卫伦敦等关键节点。当时间走到了早晨9点的时候。德国人终于飞过了海峡!两个庞大的机群碰撞一触即发!大不列颠终于迎来了它最为黑暗的时刻!
  “这真是如同潮水一般的进攻啊,我永远忘不了英伦空战第一天的场景,这一天的攻势虽然不是最猛烈的,但是却是我第一次看到了上万架飞机挤在了如此狭窄的范围内!我前后左右都是飞机。双方的机群从4000米高度一直延伸到8000米!最上面的是美国人的p47,然后中间是华夏的石茶隼,中低空是我们的喷火,在我们后面是携带着火箭弹和大口径机炮的双发战斗机,再后面是一些辅助飞机。我们犹如一堵墙一般向前移动。我原本以为这样的防线是坚不可摧的,但是当我看到德国人的飞机后,我就知道,今天将有数千吨炸弹落在我的祖国!我们根本无法拦住所有的飞机,大量的德国飞机从我们两翼穿过,他们几乎没有遭到任何空中阻拦,数百架甚至上千架飞机就这样飞了过去。如同一片乌云一般将整个城市笼罩,然后伴随着一阵阵弹雨将整个城市化为一片废墟!”从一名英国飞行员的回忆录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英国人在见识了同盟国强悍的空军的时候有多么的绝望!不过即使这样,他们依然义无反顾的迎了上去!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战术的实用性都大到折扣,双方的机群如同两团蜂群一般几乎是撞在了一起,一个飞行员的生存时间也许只能以分钟来计算,如果一名飞行员不小心脱离了编队,那么很好,他举例死亡可能就只有几十秒钟了,在这场残酷的空战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飞行员被击落之前根本不知道炮弹从哪打来的!伴随着战斗的继续,几乎每分钟都有十几架甚至几十架飞机被击落,飞机爆炸产生的火焰和四散的碎片在空中犹如一朵朵的烟花。因为采用了集中兵力的战术。第三航空军的德国指挥官们发现他们正面的敌机居然比自己数量还要多!
  开局如同挤罐头一般的形势在十几分钟后发生了改变,双方巨大的牺牲让原本密集的队形变的松散起来。空中还残余着一些战斗机。但是已经不成规模,第三航空军司令帕索森中将发现在短短的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为后继轰炸机提供掩护的2个联队的战斗机居然被打掉了一半多!剩下的飞机根本无法阻挡对方随后杀入的双发战斗机。
  “该死的!英国人怎么就盯上我了!”他刚刚抱怨完就发现。对方程式化的拦截攻击开始了!先是一轮航空火箭弹齐射,然后是如同一架架空中坦克一般的重型飞机猪突过去,用大口径航炮在几百米的距离上拼刺刀!
  战术还是一样的战术,自从伊朗战争过后就没有改变过,决定胜负的关键还是预警、飞机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飞行员的素质,很可惜的是。第三航空军运气不佳,自己撞到了英国皇家空军的一支拦截部队,在对方优势战斗机的攻击下,第三航空军损失惨重,在将近2个小时的空战中,第三航空军群的450架各种飞机最终能回来的不超过250架!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个航空军就几乎被打残了!
  不过协约国航空力量毕竟有限,当他们获得部分战场的优势后,其它方向上必然劣势,大部分德国航空队发现他们前方几乎没有拦截力量!他们从容的在英国人的天空中畅游,直到他们经过英国人的高炮阵地时才遭到了猛烈的拦截。无数的橘黄色的火球和黑烟从地下腾空而起,密集的炮弹在空中几乎打出了一道弹幕,德国人的轰炸机排着整齐的队形从弹幕中通过。
  英国人部署在城市四周的高炮在火控雷达的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