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医宋 >

第222章

医宋-第222章

小说: 医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那我入”老粮商迟疑片刻小心翼翼说道:“我入十股吧!”
    杜文浩气得差点当场晕菜。宋代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十石也就一千二百斤。古代一户人家一般为五人,从现在吃到秋收,还有三个。多月,省着吃一户五口之家每个月怎么也要吃五十斤粮,三个月也就是一百五十斤。也就是说,每户人家一般借贷一百五十斤,老粮商入股的还不够十户人家借贷的,说是杯水车薪也不为过。
    不过,杜文浩脸上却丝毫没有显露出来,能迈出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一定要鼓励,绝对不能打击。当下点头道:“很好!就十股!还有愿意入股的吗?”
    其余粮商见状,面面相觑。片刻,终于又有两个粮商站起来,各自认了十股。
    正在杜文浩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粮商站起身来,扯着大嗓门道:“你们当小鸡啄食呢?拿十石粮食入股也叫做生意?只怕开粥厂赈济百姓都不止这点粮食吧?靠!我家粮仓的粮食全入股了!我刚才算了算,应该至少有个两百七八十股吧,就认个整数。入两百七十股好了!”
    杜文浩大喜,拱手道:“好!这位大哥贵姓?”
    那胖粮商急忙一拱到地:“大老爷,这可不敢当,免贵,小的姓米,家里排行十,”
    古代排行,为了显示家族兴旺。时兴在前面加十,所以排行十二,其实是家里的老二,而不真正是第十二个儿子(除了皇帝、王爷这样妻妾成群的人,一般家庭也生不了十多个孩子的。

第317章 青青竹楼
    杜女浩拱手道!“呵呵,原来是米掌这姓怀真姻拜棹,看来天生就是个做粮食生意的料。”
    米十二道:“嘿嘿,多谢大老爷夸奖,这还真让大老爷说对了”的祖上就是开米行的。
    “米掌柜一下就认股这么多,做生意还真是大手笔啊。”
    “那倒不是。其实,我米家做生意,之所以能数代不垮,全靠一个。稳字。今日之所以倾其所有入股,一来小的信任大老爷,从您先前说的,小的相信,您的变法一定是真正让我们老百姓得实惠。看准了就要下大注,这也是我们米家做生意的诀窍之一。二来嘛。正如先前那位所说的,若不是大老爷您领兵剿灭番军,我们米家也完蛋了。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尚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救命之恩,自当倾其所有相报的了,这也是我们米家的家刮。不像有的人,说得漂亮,做起来,嘿嘿,前怕射狼后怕虎的,不是爷们行径!”
    米十二这么一说。先前那老粮商几个脸上有些挂不住,讪讪干笑
    。
    杜文浩道:“米掌柜请坐,还有谁愿意入股吗?先前认股的,如果想改变,也可以改啊,最后计入股东名册之前,都还可以修改,也可以退出。”
    又有一个粮商站了起来:“米掌柜说的对,我财力没米掌柜那么雄厚,就认八十股吧。”
    “我认一百股”。
    那老粮商一听人家都认那么多,自己认十股,也太丢人了点,而且好几个认股的,大家风险共担,他胆子也壮了,忙站起身道:“大老爷,我,”我能增加一点吗?”
    “行啊”。杜文浩微笑道。
    “那”我也认八十股吧。”
    一听他改了,另外两个认了十股的股东也跟着要改:“我也认八十
    杜文浩道:“抱歉,前面三位股东加官家入股,一共已经达到九百四十股,你们原先各自认了三十股,便只有三十股剩余的了。各人最多能再追加十股
    三人要加股也就是脸上挂不住,做做样子。他们当然知道加起来已经超过郑臣额一千股了,所以一听这话,便悻悻道:“那,”那就增加十股吧。”
    “好!一共六位掌柜入股,加官家入股一共是七个。股东。下面咱们先制作股东名册,当着大家的面,在上面签名,记住,签名就算正式认股了,认股之后就不能反悔,必须在章程约定的时间内,把粮食和银钱交到公司里。官家的入股粮钱韩提举已经表态了,明天就回成都调拨送来。提醒各位股东注意,不按时交钱粮的,要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其他股东因此造成的损失。”
    六位股东都点头答应了。
    “还有一件事,咱们得给公司七个名字,叫什么好呢?。杜文浩转身问苏轼:“苏知州,你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你帮着取个名字吧。”
    “杜御医谬赞了”。苏轼呵呵笑了笑,道:“这商号是面向百姓的,得通俗易懂。不能太古雅,要让百姓一看就知道,先前杜御医说了,变法是为了惠民利民,开办公私合营的放贷公司也是这样,不如就直接叫“惠民米行,如何?”
    韩修抚掌笑道:“这名字好!简单直白,老百姓一看就懂,而且直接切中米行开设的目的,很亲切。”
    杜文浩和股东们都点头赞同。
    杜文浩道:“代表官家入股的代表,还得有一人,诸位推举一下吧
    六位股东一商量,都觉得州衙门尸房负责粮仓税收的老押司侯钟为人忠厚实诚,而且懂行,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一致推举他为代表。
    杜文浩当即叫人去把侯钟叫来。简要地把这件事说了。并明确告诉他,一旦他同意来公司当经理,就不能再在衙门兼任押司了。当然,月俸还按原来的照领,只是没有了官权力。
    侯钟并不在乎押司这个小吏的职位,他更重视勾管官对自己的看重,当下乐呵呵道:“多谢大老爷抬举,既然老爷和大伙这么信任老朽,那老朽听命就是,押司不当就不当了。老朽也不知道这经理怎么做,做的不好大家多多包涵。老朽别的不行,跑跑腿。抄抄写写的到还可以。呵呵”
    众股东都笑了。接着选董事长,这不用问,当然一致推荐杜文浩为董事长。杜文浩也不推辞:“多谢大家的信任,这个公司成效如何,关系到本官在雅州的变法,所以本官一定替大家服务好,想方设法把公司搞好。”
    杜文浩又提名米十二为经理,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除了官家,米十二认股最多,大家自然没有异议。
    当下由米十二执笔,杜文浩指导,写了一份股东名册,七位股东各自在上面签了字。杜文浩则盖了勾管官的印章,代表这是朝廷的出
    。
    接着,几个股东在杜文浩的指导下,又商议着制定了公司章程,决定拿出一部分资金。在闹市买下一栋房子作为公司办公地点,并修建粮仓。在此之前。暂时先借用官府粮仓囤积粮食,既然停止市易法的变法了,杜文浩决定把市易司的房子腾出了两间作临时办公地点。
    杜文浩又当着众粮商的面,组织召开了第一次股东会议,先进行投票。决定放贷利息。
    杜文浩道:“按理说,我不该要求股东会把利息定低一点,但是,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因为本州百姓刚刚遭受兵灾,很多人无家可归,损失很大,如果定高了,百姓虽然为生活所迫。咬牙也的借,但负担会很重。所以,我恳请大家,今年放贷能定低一点,真正让老百姓得利。当然,我这仅仅是个提议,等一会投票是无记名的,股东都有独立决定权,我的提议也没有任何强制性”
    米十二嘿嘿笑道:“董事长,你做主就行了。”其他股东也随声附和。
    杜文浩心中暗叹。古代老百姓就是实在,连唯利是图的商人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上官本位都如此严重,更何况普通百姓呢,看来,自己要普及权利意识,任重道远啊。
    杜文浩道:“这不行”面已经说了。这种事情必须股东会讨论按照双重多数决勉”堡样吧,为了便是大家集中讨论。我提三个方案,第一种,按原先青苗法的两分息算;第二种,一分五;第三种,一份。大家实行无记名投票。如果形不成多数,则去掉得票最少的一项,重新投票,也可以在投票上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利息。一直到形成多数为止。”
    众股东表示赞同。
    当下由公司经理侯押司发票,大家各自写了之后,交给侯押司。侯押司把票打乱,随意收取,在米十二的监督下唱票。
    令杜文浩意外的是,所有股东,全部填写的都是第三种,即一分息!
    杜文浩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不安,他心里明白,这都是因为自己这个官老爷先前的一番话给这些粮商的压力,惧官意识根深蒂固,一时间改不过来,更何况还有韩修这个成都府提举和苏轼这个知州以及那么多粮商在一旁。这些粮商宁可少挣点钱,也不愿意得罪官老爷。
    想明白这一点,杜文浩心里暗自告诫自己,在以后的公司事务中,要尽可能削弱自己这官老爷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真正把公司推向市场。
    以前的青苗法实行的是强制性的十人为保。现在不用这种办法了,杜文浩提议以相当价值的田地、家财作抵押,便可惜贷。没有的也可以提供有财产的人为保人,偿还不了。到期可以变卖抵押物清偿,或者由保人代为清偿。
    古代虽然也有保人或者抵押的制度,但远比不上现代民法规定的完善。杜文浩引进了现代民法中的担保法制度。让众人都很惊奇,也都认为规定清楚,觉得很可行。
    接着。股东会商议决定,第二天傍晚之前,所有钱粮必须全部到位,第三天开始放贷。在此之前,由米掌柜负责挑选雇佣公司员工,并雕刻公章。然后在城里和四乡八里张贴放贷公告,进行宣传。
    旁观的一帮粮商们终于见识了一个现代意义的公司如何成立,股东会如何运作的,都是大开眼界,这也就成了一场现代民法的初步普及课。
    事情搞定,杜文浩非常高兴,又叮嘱各位粮商们回去后开粥厂赈济无家可归的灾民,并跟着苏轼和韩修一起巡街,眼看着开始落实,灾民们都已经排队开始领粥了,天也要黑了。这才满意地回到了住处。
    当晚。庞雨琴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好菜。把韩绎、苏轼和钱不收请来吃饭。
    席间。杜文浩钱不收疫情防治情况。钱不收神情黯淡:“师父,城里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按照您的要求,已经安排了垃圾清理和消毒工作,只是,乡下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怎么了?”杜文浩停下了筷子问。
    “雅州是山区,山高林密,露水湿气很重,本来就是烟痒容易滋生的地方。加上乡镇居住分散,而患羞疫者十数日才发作,一旦发作,往往就是一个村寨。武们力量有限,无法对全部村寨进行防控。一些村塞发现症疫,村民四散逃避,症疫也容易就此扩散。”
    杜文浩有在董达县防治肺鼠疫的经验。尽管伤寒比肺鼠疫容易治疗,死亡率也低得多,却也不容忽视,他知道对于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必须设立疫区隔离,然后进行治疗。但是,他们的军认为了防范西山临近部落入侵,绝大部分已经部署在西山战略要地上了,手边没有可以实施隔离的军队了。
    杜文浩沉吟片刻,说道:“防瘦工作刻不容缓,目前比抓生产还要重要。好在这一次的防疫工作不同于我们在董达县的,哪一次痘疲要猛烈得多。这一次相对比较温和,所以,即使不彻底隔离,也还是有办法控制的。这样吧,今晚你立即组织配制足量的预防药粉,明天开始,把所有郎中集中起来,分成几个组,分片负责,带领下乡进行防疫知识宣传。送药上门,这种病主要的传播源是食物。只要堵住食物和饮水不被污染这道关,就能控制住这种症疫的传播。所以,这一次的防疫最重要的是普及防疫知识和送药进山寨。”
    钱不收躬身答应。
    苏轼道:“眼下粮商已经开粥厂赈灾;城里百姓吃的暂时解决了,韩大将军马上要把赈灾粮运来,咱们得先把受灾情况摸清楚,列出受灾户名单,到时候好下发赈灾粮。”
    杜文浩他们的放贷公司是把粮食放贷给那些地里还有庄稼,秋收能偿还的农户,以及能找到抵押从米行借贷银钱重新做生意的商户,只有抵押担保够。借多少都可以。而对于庄稼被完全或者大部毁损的农户,以及城镇里房屋店铺被烧毁的而又没有抵押担保的住户和商户,朝廷下拨赈灾粮款予以救济,当然,这种救济只是救急不救贫,只能解决几天最多十几天的口粮而已,让你这段时间可以找到赚钱或者谋生的事情。
    杜文浩点头道:“对,明天就开始这项工作。对了,难民占了你的知州府衙门,得尽快想办法让他们有所归才行,就算你不着急进去办公。百姓也着急新建家园啊。这该怎么办?”
    苏轼道:“先前我们下乡巡查灾情的时候,我见这个地方有山有水,而且到处都是竹林。竹子长势很好,而且竹子很便宜,可以用赈灾款大量购进,给灾民用竹子搭建简易房屋暂住,反正现在天热,还不用担心御寒问题,缓出时间让他们找生活营生。挣钱新建自己的房屋。”
    杜文浩抚掌笑道:“好主意!你咋想到的呢?”
    苏轼微笑道:“我们家乡也有很多竹子。穷苦百姓修不起房的,就用竹子建房,虽然冬天不太好过,但比躺在露天要强多了。”
    野外山上的竹子并非无主之物,而是归属于山岭地主的,不过竹子长得很快。两三年就长成了,所以价格比木材要便宜很多。第二天,杜文浩派出官吏,到附近收购竹子。那些山岭地主听说是他收购的,而且是用来给难民修建临时住所的,尽管钱还没到只能打白条,也没有不答应的。很便宜的价格便出售给了他们。
    杜文浩张贴公告征集蔑匠和懂建房的木匠,用管饭和少量的工钱为报酬,开始给城里房屋被烧毁的住户修建临时住所。这个行动让不少人得到了就业机会,同时也解决了难民住宿问题,这让城里难民们对他都是感激涕零。
    安排好之后,杜文浩带着官吏来到衙门,登记核实住房商户烧毁情况,以便按计划修建竹楼。
    难民们见杜文浩进来,赶紧上前跪下磕头表示感谢。
    杜文浩微笑着让大家起身,跪在最前面一个大约十一二岁的男孩目不转睛地看着杜文浩,似乎欲言又止。杜文浩很快发现了他,只见他看着很机灵,高高瘦瘦的,杜文浩走上前去,那孩子连忙将头低下了。
    杜文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这么瞧着我,可是有什么话想对我说?”
    孩子抬起头来。有些害羞地笑了笑,道:“我听刚才那个姐姐说,大老爷您是郎中?”说着,他指了指雪靠儿。
    杜文浩知道,前段时间,阎妙手、庞雨琴、雪靠儿和苏轼的两个。夫人带着一些妇人在这里照料受伤生病的难民,便关切地问道:“怎么,你生病了吗?”
    孩子摇了摇头:“没有,我从一生下来,我娘说我就没有生过病,我大冬天的赤着膀子还流汗呢。”
    人群里有孩子低声笑他,杜文浩也笑了:“那你问我这个问题做什么?”
    孩子呵呵傻笑道:“大伙都说,大老爷和别的当官的不同,是真正帮老百姓做事的官,医术很高,还给大伙免费送医送药。
    所以我想问问。”
    杜文浩嘿嘿笑了:“没错,我是大夫,给大家治病是应该的,谁叫我们是父母官呢。当官的就应该是为百姓服务的嘛。”伸手拍拍孩子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猴子。”
    一旁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小姑娘咯咯地笑着道:“他整天不安分上串下跳的,就是个猴子!”
    杜文浩逗乐道:“那说明他很灵活,我象他这个岁数,也差不
    猴子一听杜文浩这么一说,更是得意,裤腿一挽,指着院子里一棵大树,对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