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国-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京城一步登天过过皇帝瘾。可惜张作霖的命令如同一盆冷水,让他顿时清醒了过来,他反应过来此时的奉系才是北方的老大,谁都惹不起的主儿。此时又有绥西政府不停的给他送来军需告紧,让他考虑放缓军事行动的情况,让宋远不得不重新的思考前途了,最终在已经几个月不联系后,他给赵书礼发了一个电报。
宋远这几个月其实过得并不轻松,开始他确实受到张作霖等大军阀承诺的诱惑,但是心里始终拿不定主意,背叛赵书礼要背负的骂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不敢肯定自己这样做的后果,老实说赵书礼在绥西非常有声望,又有收复外蒙的英雄声望,他不知道万一自己宣布脱离赵,会有多少军队会跟着自己,起码北方的蒙古骑兵肯定要讨伐自己。
而赵书礼给他的几封电报,不但完全没有责怪他的私自行动,而且还给予了他更大的权力,让他可以在不脱离赵的前提下,放手大干。本想着等自己军事成功后,积累足够的声望后,再做考虑。可是自从接手了权力后,他发现权力这东西并不是那么甜美。军队扩大是好事,可是补给压力陡增,本来绥西不是什么富庶之地,在赵书礼几年呕心沥血的治理下,每年收入勉强达到五百万银元,也就能养三四万军队,而赵书礼走前已经扩充到了五万,发军饷都已经有问题了。
自己又收拢了大量的冯系国民军后,更是开始了欠饷,嫡系军队还好说,这些大多是受到土地吸引,居家迁往河套的移民,算是绥西子弟兵,即使暂时不发饷也不会特别有意见,可是那些投降的西北军士兵就不一样了,他之所以能招降收编这些人,根本就是承诺了丰厚军饷的结果,可是军饷一断,这些军队顿时就开始哗变,不服管束起来。
这些还则罢了,更烦的是政务,没玩没了的各种报表,让他烦不胜烦,以他的性格,又不敢胡乱签署,只能耐着性子一封一封的看。移民,招商,工厂,电力,交通,一件件事情几乎耗尽了他的精力。唯一支撑他的就是,进北京,可是当北京也没希望的时候,他总算是想到了赵书礼。
······
“书礼兄,多日不曾联系,不知安否?弟近日实忙于军务,无暇他顾,望兄见谅。苏联的设备已到,孔韧先生已经组织人临时于旷野中安装完全,在战争中也生产出数量可观的军械。德国顾问三百人也已经到达,机器设备正在途中,兄此去西方为国为民贡献颇大,弟甚是佩服,即便事务繁忙也未敢有一刻懈怠,全都安排停当。不知道兄何日归国,望告知。”
赵书礼拿着宋远发来的这封电报是反复的看了十数遍,他仔细的琢磨着这封电报,希图发现其中暗含的意思。可惜没有头绪,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宋远似乎没打算跟自己决裂。但是仍然摸不透他的心思,此时他赵书礼能回绥西吗,回去后会不会被扣押?赵书礼的桌上除了这封电报外,还有厚厚一叠最近各地战况的信息,他拿出来又看了一遍,终于下定了决心。
“来人,通知【割命整府】,我要跟他们谈判。”
赵书礼是在船上跟广东【割命整府】联系上的,通过苏联人,此时苏联在【割命军】中有不少顾问,不乏很多有能力的,其中一个叫做加伦将军的后来还做到苏联的元帅。可见苏联人对广东整府北伐的关注和支持,并且也积极促成各方势力跟广东的合作,其中有冯玉祥当然也有赵书礼。
广东方派来了两个人到赵书礼的住所,一个就是苏联人,叫做鲍罗廷,而另一个是【三民堂】元老林森。
“两位好啊,又见面了!”赵书礼把两人请进屋子,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了,两人已经游说过赵书礼四五次。尤其是苏联人,他们希望赵书礼的军队放弃攻打冯玉祥,他们都不知道此事赵书礼自己都不知道对西北边防军的掌控力还有多少。
“赵司令这次找我们来有什么事?”鲍罗廷语气不善生硬的问道,他有理由不高兴,因为苏联支持的冯系军队表面上看已经瓦解了。
“当然是共商大局的事情了,你们知道我一直都是心向【割命】的,只是迫于时局,北方反动势力实在是太过强大了。”
林森道:“赵司令的意思是?”
“我愿意接受鲍罗廷先生的建议,跟冯玉祥罢兵言和,其实我跟他不过是私仇,相对于【割命】的大业,我还是愿意暂时放下私人恩怨的。”
鲍罗廷冷哼道:“冯玉祥的军队已经没有了,现在谈这个已经晚了。”
林森倒不在乎冯玉祥的死活,他立即追问道:“那么你个人加入【三民堂】的事情,考虑的怎么样了?”
赵书礼道:“对于【堂派】我是不感兴趣的,但是对于贵堂做的事情我是非常赞同,我坚定的支持北伐,并且愿意在合适的时机起兵参与,至于【割命】成功后,我希望能到【整府】中任文职,希望能在经济部门中工作。”
林森笑道:“这个没有问题!”
赵书礼又对正气呼呼的鲍罗廷道:“至于冯玉祥的问题,我相信他能东山再起,我愿意帮助他在西北重新收拾力量,然后共同北伐!”
鲍罗廷眼睛眨了眨道:“如此甚好,不过我认为希望不大啊,可惜了那么一只军队了。”
“放心!”赵书礼道:“就此说定,我即刻启程北归,一年内必定起兵。”
赵书礼知道北伐只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打败了三大旧军阀,因此这个保证实在太保守了,他几乎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但是林森却不知道情况,赞叹道:“赵司令年纪虽然不大,确实是深明大义啊,难怪能做出北收外蒙那样的壮举。”
他这话却让鲍罗廷不高兴了,但却说不出来,此时苏联跟广东整府正是合作时期,不应该为了外蒙的事情交恶。
在跟鲍罗廷详细商谈了一下具体操作后,赵书礼第二日坐了一艘日本商船北上天津了,这天是1926年8月25日,当他到达天津的那天,北伐军攻占武汉,吴佩孚主力被消灭。北伐的一个目标基本完成,北伐军开始了针对另一个目标孙传芳的行动。
四十三节 张家口大检阅
赵书礼在天津同样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也是在船上就联系好了奉系张作霖,两人有一面之缘,此时又牵扯到利益问题,因此赵书礼发出倡议说要密议,他很快就答应了。
张作霖正在天津,奉军虽然已经占领了北京,但是这个狡猾的胡子可不愿意在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就贸然前往北京,他在等待北京周边所有溃兵问题都被解决,战斗彻底结束后在做决定。
“张大帅我们又见面了!”
又是在同一间屋子中,赵书礼跟张作霖的手又握到了一起。
“哎呀,好久不见,赵司令风采更胜啊,又是风华正茂,真是羡煞我们这些糟老头子啊。”
“大帅说笑了!”
“对了,大帅还记得我们上次见面的事吗。”
“当然记得,你上次还说要送给我一个油田呢,我怎么能忘记呢。”
“大帅好记性,我这次来就是为了兑现承诺的。”
赵书礼派出的找油队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轻松,他本以为自己点出了位置三两下就能找到石油,可是没想到钻探队竟然用了一年,而美国人在进行了半年后就放弃了,赵书礼也后悔莫及,他本来只是租用那些钻探设备,本想着要不了多少时间,可是时间一拖一年,都够买下这套设备了,而当美国人要走的时候,他还是不得已用一半的价格买下了设备,等于一百万租金白出了。
美国人走后,他们带出来的一大批中国技术人员,继续努力,最后终于在三个月前钻探出了石油,那时候赵书礼还在海上,他封锁了这个消息。他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把这事公之于众,显然此时他认为时机到了,因为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跟张作霖会面的借口。
“你真的在东北找到了石油?”
“没错,不过大帅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想这个油田可不能白送啊,要知道这次我可是花了大价钱才找到的。相信大帅很快就能知道了,我已经命人向黑龙江政府申报开采权了。”
“这个,哈哈,行,给你开采。不过本帅岂不是白高兴了一场!”
“大帅又说笑了,我做事怎么能这么不仗义呢,我出钱出力,不过股份分大帅一半,决不让大帅吃亏。”
“哈哈哈哈,好,你怎么说就怎么办,我让王永江尽力配合你!”王永江是张作霖的心腹,也是东北民政一把手,这个人也是能力非凡,把东北治理的井井有条,经济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为了此人张作霖甚至不惜得罪跟自己一同起家立功汗马功劳的汤玉麟。
“还有一件事要跟大帅商量啊。”
“何事请讲。”
“我绥西军此次讨伐冯系逆军,辛劳过甚,急需休整。恳请大帅允许我军退防张家口,不知大帅意下如何。”
“就如书礼所愿!”
张作霖巴不得呢,现在宋远收拢了冯系溃兵,兵力达到二十万,而且用兵工厂历年积累的军火武装了起来,势力扩展到绥远察哈尔,在热河和直隶也跟奉系地盘犬牙交错,已经成了张作霖一块心病,赵书礼提出主动退让怎么能不让他高兴呢。
“我暂时还得在北京停留一段时间,就请大帅下令让宋远撤兵好了。”
“好。”
张作霖慌不迭的答应了,此时他并没有注意到赵书礼建议中暗含的企图,这也是利令智昏,不久当他琢磨过来的时候,直呼上当,可是已经晚了,那时候赵书礼已经再次牢牢掌控住了绥西的军政力量。
且不说赵书礼和张作霖在天津斗志斗心,宋远在受到了张作霖让他退防张家口的命令后,心中着实犹豫。他真的不想放弃近在咫尺的北京城,可是这时候他突然接到了一封通电,是赵书礼发的,他以西北边防军司令的身份发布接受张作霖命令,并且命令西北边防军各军立即执行。同时赵书礼还给宋远等将领分别密电,告知他们奉系势大不可力敌,让他们迅速退防张家口休整。
这是赵书礼在离开绥西后,首次以通电的形式发布命令,军中之人很多根本不明白己方军中的暗流,也没有觉得不妥,只是觉得没能进北京城十分可惜。宋远在暗中探察了几个师长的口气后,发觉他们都很支持赵书礼的命令后,觉得赵书礼的影响还是很大,遂收了心中的小九九,布置撤兵事宜。
9月初,西北边防军主力大部退防张家口,一部回防绥远各地。
而没人注意的是,脱欢的骑兵却滞后,拖在队伍的最后。
而当骑兵队伍进入张家口后,宋远接受了脱欢的建议,来一次入城式,借此检阅三军。他带领三军仗打到这个份上,虽然没有能够进入北京城,但是占据了绥远察哈尔两个地盘也算是有成就了,他有资格检阅三军享受崇拜。
······
张家口古代曾是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势力交汇之地,战争时是军事重镇,而和平时候则是贸易要地。有清一代,边患消除,这里的作用也就仅剩贸易了。清末,俄国商人已开始在张家口出现,随后英、美、法等过商人纷纷到张家口收购皮张和羊毛,张家口逐渐成为陆路大商埠,“百货之所灌输,商旅之所归途”,年进出口白银以千万两计。张家口的皮毛在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号称“天下皮裘,经此输入海内,四方皮市经此定价而后交易”,乃为誉满中外的“皮都”。
贸易的发展让张家口非常繁荣,程度远胜包头归绥等地。
9月5日这天,张家口同样热闹非凡,不是因为贸易,此时北方战争刚刚结束,也仅有一些大胆的商人开张而已,市面上还很萧条。热闹是因为大军检阅,只见宋远贺粹之等一批高级军官纷纷登城,而城门下则是一队队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扛着步枪威武不凡的迈入城内。十数万大军入城,耗时不菲,五个小时后才行将结束。
排在最后同样是骑兵,等他们跨马雄纠纠气昂昂的走进城门的时候,宋远已经没什么精神注视大军了。可是突然宋远听到一阵雷鸣般的声音,循声望去,大惊,突然颓坐在地上,贺萃之宋邦荣等人赶紧扶他起来。
可是两人却发现黎行恕正在快步往城下跑去,不仅生气道:“老黎你玩什么名堂,快看看宋副司令怎么了。”
黎行恕这才发现了宋远的异常,犹豫了一下,神情激动的道:“怎么你们怎么没看见吗,赵司令回来了!”
“什么!”
“哪里?”
两人几乎同时惊呼道。
黎行恕指了指楼下,两人抬眼看去,果然发现赵书礼正在骑兵部队的簇拥下,穿着显眼的红色裘皮大氅行走在士兵的队列中,跟各个中下级军官甚至是士兵一一握手亲切交谈着。
四十四节 贷款(1)
看到了赵书礼,宋邦荣和贺粹之也兴奋了,跟黎行恕一样,他们两人心中对赵书礼是抱有感激之情提拔之恩的,几年前他们不过是保定军校小小的学生而已,而如今无一不是手握数万军队的高级军官了。对比他们的同学,三人赫然发现他们竟然是混的最好的。
因此一发现赵书礼,虽然宋远颓坐在地,他们怎么问也问不出什么,但是他们还是决定下城墙去见赵书礼,于是三人搀扶簇拥着宋远一路下了城墙。下了城后,宋远能自己走了,整理了下着装,长吸口气反而走在了三人前面,大步走向赵书礼。
“属下宋远/黎行恕/宋荣邦/贺粹之见过司令!”
三人到赵书礼身边,不约而同的敬了个军礼,同时铿锵有力的说道。
赵书礼正跟几个营级军官热烈交谈着,见到他们到来,回了个礼,然后满脸堆笑,高兴道:“哎呀,我可算见到你们了。礼毕吧,对了快跟我说说这次战争的事情,你们打的太漂亮了。”
宋远沉着个脸,其他三人倒是颇有兴致想要开口,赵书礼却突然说让他们到营中再说,几人不疑有他,跟着赵书礼在骑兵的护卫下往骑兵营帐走去。赵书礼对几人非常礼遇,让给每人一匹马,并且还把自己的马让宋远来骑,说是他是大功臣。
此时已经到了晌午,入城式用了太多时间,一进入大帐,宋远突然说要给赵书礼接风。赵书礼则说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听听他们战斗的经过了,接风可以不着急,然后让脱欢去准备一些饭菜,说委屈几人先压个饥。
吃过饭后,宋远还好,黎行恕三人却是谈性大发,从出兵归绥,一直讲到南口僵持,到居庸关降俘,再到欲入北京,滔滔不绝一连讲到了月亮爬上天际。这时候一个护卫走进门,在赵书礼耳边耳语几句。
赵书礼随即打断他们的讲述:“好了,各位将军,该说的都说了。本人现在有一个决定要宣布,我这次途经北京呢,跟张作霖打点好了,送你们去陆军大学在深造深造。”
“这——”
三人多少都有点不太愿意,毕竟他们现在已经身为高级军官了,还去军校学习第一放不下身份,第二呢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军队。
赵书礼没有说话,可营帐大开,走进来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为首的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军官,他是骑兵团长,名字叫做巴特参军已经七年了,当年他参军的时候才十二岁。
“各位将军,请交出你们的武器,奉司令军令,西北边防军骑兵第一师,八团团长巴特将护送各位前往北京。”
“这,这,这,司令这是为什么啊!”黎行恕三人有些不能接受。
但是宋远却平和的卸下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