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第1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弟站在了师哥头上,而且考虑到第五军和第74军又同是五大主力,这多少有点捧74军贬第五军的意思,很容易引起两军的矛盾。
所以一番思考之后,蒋某人只能再次打消了将两大主力合起来使用的想法,依然是按照新一军和新六军的套路,拆开再搭配一些二等嫡系和杂牌使用。这么一来陈诚的土木系第18军也自然是不能例外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五大主力各带一摊进入战场,从五个方向猛攻解放区。
不过这依然有问题,五大主力毕竟只是军一级的,而接下来的内战规模可是相当的宏大,从战役的角度出发考虑必然上面还有集团军或者集团军群一级,按照当时刮民党的指挥序列就是:总部-行营(行辕)-绥靖公署(战区)-绥靖区(绥区)-兵团/整编军-军(整编师)-师(整编旅)-团共8级。
五大主力所属的绥靖公署司令长官的委派又成了大问题,首先得压得住着五头猛虎,这就得资历老,其次得完全跟中央一条心,蒋某人可不放心将王牌交给杂牌指挥。而满足这两个条件的高级将领实在是不太多,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满足了这两个条件的高级将领真心不一定特别会打仗!
比如历史上蒋某人选择的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蠢货,此公名叫刘峙,字经扶江西吉安人。从履历上说这位是不折不扣的保定系,在刮军中跟顾祝同和何应钦关系非常不错,与顾祝同一起被称之为何应钦的“哼哈二将”。
当年中山舰事件发生之后,这货是忠实的执行了蒋某人的命令,扣押了第2师中和海军中所有的党代表和共。产党员,当被质问时,这货是如此回答的:“我也不完全了解,我是以校长的意思为意思,校长命令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而在西安事变中,这货又是何应钦的铁杆追随者,主张武力解决问题,当时宋美龄和宋子文在飞往西安的途中要求刘峙不要派飞机轰炸西安,但这位却牛逼哄哄的置之不理,说:“我是听刮民政府的,你管不着。”而当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某人飞回南京之时,这位又立刻变了一张嘴脸,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并挥舞着小旗高喊:“蒋主席万岁,打倒张学良、杨虎城”等口号。
而抗战期间,刘峙的表现真心是糟糕,当时这位是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然而在交战中屡战屡败,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都是在这位手里头丢掉的,因为逃跑得力,被送了个“长腿将军”的诨号。
如果说打仗不行是能力问题,但是刘峙的节操也是相当的有问题。这个家伙虽然一生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但是却非常喜欢捞钱。从1928年起就先后在各地大批购买房产、地皮和盐井盐田,还非常鸡贼的用他老婆杨庄丽的真名或者化名注册。1939年这货被任命为重庆卫戍司令兼防空司令之后,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捞钱,他利用卫戍司令部的部队顶替新成立的部队,骗取双饷。在1941年重庆大轰炸期间,因为防空洞里人太多发生了踩踏事件,几千人闷死在里面,而刘峙的防空司令部当时不光不忙着救人,反而忙着去搜刮死难人员的钱财,甚至将没有死的人掐死搜身。之后这些不义之财的中的相当一部分就送到了刘峙家里,甚至引发了刘峙的大小太太们的一场财富纠纷。
抗战胜利之后,刘峙在郑州绥靖公署主任上干得也是相当的糟糕,整编第三师被全歼之后,这货被撤职,带着姨太太回上海闲居。而到了1948年何应钦担任国防部长之后,立刻又想到了这位心腹爱将,重新启用刘峙,将其任命为徐州剿总总司令。当时对于这一项任命连刮民党内部都腹诽不已,说:“徐州乃南京门户,应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看门,今却派一只猪,看来大门会守不住。”
因为流言蜚语颇多,以至于宋美龄都劝蒋某人:“外边闲话很多,刘峙恐不能再指挥战斗吧?”可蒋某人却是怎么回答的,他说:“刘峙打仗是不行,可你说将领中还有谁比刘峙更听话?”
可见蒋某人的用人之道,首先要看听不听话,至于能力那对他来说不是那么重要,哪怕是一头猪,只要能跟着他的指挥棒走,也能够身居高位!
而后面刮军所谓的徐蚌会战的失败,责任有相当一部分就得记在刘峙的头上。因为战役爆发之前,按照杜聿明的部署,是不准备死守而是准备向济南方向进攻的,所以刮军的主力全部布置在铁路一线,但是期间东北的局势陡然恶化,杜聿明被蒋某人抓壮丁去东北救火(杜聿明当时是徐州剿总的副总司令),所以这个摊子就得由刘峙去承担,但是刘峙又知道以他的能力去指挥这种大兵团作战那就是送菜的,所以他当时是急得大吼:“光亭走了,如何是好,北进谁能做主,真是料想不到的事。”
而刘峙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原地不动,所以一连21天徐州附近的刮军就蹲在原地傻等,直接就给了粟大将火中取栗的机会。
不光是战役总指挥这一级蒋某人用人不当,关键的指挥战斗的兵团司令这一级,蒋某人也是用了一堆无能之辈。比如徐蚌会战中的第16兵团司令孙元良,这位也是一大奇葩(其子是秦汉)。
这位是典型的黄埔一期和浙江系(生于四川祖籍绍兴),属于蒋某人最喜欢的那一类学生。抗战之初这位是刮军88师师长,开始表现还不错,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所部就属于88师。而谢晋元的光辉壮举也成了孙元良的资本,因为坚守四行仓库有功,这位升任72军军长。
按道理说这个时候孙将军应该备受激励愈发的奋力报国,但是在南京保卫战中,这位却私自下令撤退,被宋希濂所部堵截才返回战场。而日军正式利用孙元良的88师留下的空隙才突破了雨花台防线,得以直接攻击中华门。
在这之后更不堪的是,孙将军在南京失陷前擅自放弃指挥导致部队崩溃,自己却逃进了妓院(也说是外国使馆)才捡了一条小命。不过这段经历也让孙将军成为了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之一,逃到台湾之后,1985年孙将军曾向日本发表抗议书,以亲历者的身份驳斥了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谎言。而且孙将军也是最后一位辞世的黄埔一期学生,虽然晚年大嘴巴而且回忆录写得乱七八糟,但也是算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
至于孙将军在“戡乱战争”中的表现,真心是无愧于他的那个名号——飞将军。请注意这个飞将军可不是什么好称呼,意思是这位孙将军逃跑的时候像飞一样,是成功虽无把握,逃跑却有决心。当年宋希濂得到命令要调任徐州接杜聿明的班的时候(杜聿明去东北救火了),听说孙将军也在徐州任兵团司令,当即明确表示坚决不去徐州,并说:“孙元良我是深知道的,是个把个人看得比什么都高的人,我无法与他共事。”
宋希濂的评价是一点儿都没错,果不其然在徐蚌会战最关键的时刻,这位果断的摆了杜聿明一道单独突围,结果惨遭全歼,而他个人却如飞将军一般化妆逃脱保住了性命……(未完待续。)
593华夏的那点儿事儿(3)
蒋委员长这边的用人也是煞费苦心,一番斟酌之后,郑州绥靖公署主任依然是交给了猪头将军刘峙,这位打仗不行但是贵在听话,对蒋某人来说听话的孩子才有奶吃。当然,蒋某人也知道以刘峙的军事能力肯定是指挥不来这么大的场面,所以在郑州绥靖公署之上有国民政府华北行辕,主任由顾祝同担任。而这个华北行辕下辖两个绥靖公署,一个就是上面那个郑州绥靖公署,另一个就是太原绥靖公署,而太原绥靖公署的主任是阎老西。
这是应对中原方向,在另一个重点方向江淮和山东,则设立了另一个徐州行辕,主任是陈诚。在徐州行辕之下有两个绥靖公署,一个是济南绥靖公署,主任王耀武,第二个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是薛岳。
在西北设立了西安行辕,主任张治中,下辖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
华中武汉设立武汉行辕,主任白崇禧,下辖武汉、长沙两个绥靖区。
这么一看架子还搭建得有模有样,但是最终效果怎么样,恐怕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刮民党在厉兵秣马,****这边也不可能闲着,那么****这边的准备工作又是怎么开展的呢?不得不说,****这边也是讲究的,首先解决政治问题,然后顺理成章的开展军事问题。
所谓的政治问题说白了就是未来的解放战争的具体思路问题,是以攻对攻,还是以守代攻,之前的七大中这个具体的思路问题已经解决了。考虑到刮民党的实力还占据整体上风,寸土必争争锋相对的打法是不合时宜的。以太祖为首的中央认为,在未来一到两年里,PLA的主要任务还是不计一城一池得失尽量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第一目标。华北山东的大城市完全可以放弃,依托农村开展大规模的运动战,在运动战中大量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争取一到两年之内彻底地扭转敌我力量对比,之后再进行全面的反击解放整个华夏。
按照这一次会议作出的决策,T共中央决定了放弃延安,放弃北平、天津、济南、青岛等大城市,让敌人将大量的有生力量去驻守这些点,使敌人很难抽出大量的机动力量同我军进行野战,在野战中以运动战的形式调动和歼灭敌人。
针对这一方针,****方面解放区划分成了几片,陕北交给彭大将军和贺帅,晋北晋中交给徐帅,冀北和冀中部分地区交给聂帅,而冀南以及豫北交给刘帅和太宗同志。山东和江淮则交给陈帅和粟大将。至于林帅则继续留在东北,一个是彻底的接受东北将东北打造成大后方,另一个也是积极练兵,准备在1946年左右入关作战。
这种分配方式和历史上比较类似,不同之处是,****不需要跑步前进接收东北了,已经被苏联红军控制的东北可以完完整整的交到****手里,林帅此去东北更多的工作是恢复和发展,他不需要带走****的全部精锐,这就让华北、山东和江淮地区的部队比历史同期强大得多,可以更从容地同刮军周旋。
1945年10月。刮共双方的战斗准备基本就位,全面内战就此爆发。当时驻扎在豫东商丘的济南绥靖公署(因为济南还在****手里,王耀武只能先在)以第一兵团直插泰安和济南。
第一兵团的指挥官是老熟人汤跑跑,别看他抗战后期表现一塌糊涂,但是蒋某人还是非常信任他的,而他麾下的这个第一兵团也是相当的强大,包括整编74、83、65、57、48师和第7军。
可能有同志觉得脑袋有点大,老说刮军的整编师,整编师究竟是个什么师呢?咱们从头说起吧,抗战胜利之后刮共双方都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军队,比如刮军上上下下加一块号称800多万,****也有120万正规部队和220万地方部队和游击队。按照刮共双方达成的那个很快就没有作用的和平协议,需要对这些部队全面重新编程,要裁汰掉一大部分。
刮军经过整编总数从600万(这个是实数,不是号称)下降到430万到470万,仍旧保留有100多个军和300多个师(****方面也进行了大量裁减,以至于某些军区因为裁减得太认真,结果解放战争初期战斗力下降得相当厉害)。
经过这一轮整编的部队名头上就多了整编这个头衔,而刮民党方面的整编方案是这样的:将原有的战区改编为绥靖公署,掌管该地区党政财文、作战指挥以及军事管理等权力。其下是绥靖区、整编军和兵团,以此取代原有的集团军编制。整编军即相当于原来的集团军,其下设若干整编师。整编师也不是一般的师,其地位与原来的军同级,整编师下面辖有整编旅,不过每个整编师所辖的整编旅数量并不是统一的。蒋某人的中央军大多数整编师都辖有三个整编旅,而其他杂牌则大多数整编师仅有两个整编旅。整编旅就相当于原来的师,但是整编旅一般只辖两个团,比原来的师少一个团,但是团的编制更充实。
这次整编的问题是相当大的,因为指挥上相当的不方便,传统的三三制中,一个师有三个团,两个团投入战斗还能留一个团作为预备队,而整编旅只有两个团,不能保证投入足够的兵力进行作战的同时还留有足够的预备队。对此,土木系主力部队第18军军长杨伯涛在回忆录中专门说道:“整编11师缩编后即仓促驱上战场,根本谈不上恢复战时编制。以此在战术上部署极为困难。如我旅只有两个团,等于两根木联在一起,不能直立起来,必须要有三根木才能稳固直立……”
蒋某人之所以如此热衷而且不顾将领们反对去推广这次整编,主要的意图还是企图借机削弱非嫡系部队。你想想蒋某人的嫡系都整编了,你们这些杂牌有什么理由不整编?
经过这一番折腾,地方势力确实损失颇大,再也无力跟中央叫板,这也导致他们在解放战争中不敢公然违反蒋某人的意志。但是与此同时,蒋某人的嫡系不可避免的也受到了影响,战斗力有所下降。而且这次整编其实并没有搞完,只能算搞了一半,黄河和胶济路以北的部队其实还没来得及整编全面内战就打响。结果刮军当中同时出现了整编师、整编旅和未整编的军和师,这又给协同作战带来了大问题。
就比如刚才提到的那个第七军,这个第七军就是没有经过整编的,其实他跟前头的那一串整编师是平级的。而且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个第七军可不是什么中央嫡系,实际上这个第七军是蒋某人的死对头李、白的桂系主力。这个第七军的历史可是相当的长,可以一直追溯到大革命时期,北伐中第七军和第四军以及第八军作为北伐主力,在湖南、湖北一带消灭了孙传芳10余万主力,第七军因为战功卓著被誉为“钢军”,和第四军的“铁军”可谓是一时瑜亮。当然,之后这支钢军一直是跟着李、白的步子走,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战和解放战争,最后被二野和四野歼灭与西南地区。
回过头来继续说整编,这一次整编的过程也是颇多笑话,全面内战爆发之后,整编工作继续进行,除了将未经整编的军、师改成整编师和整编旅之外,原来的集团军一律改为整编军(兵团)。在这个过程中,蒋某人将嫡系部队和非嫡系部队军官互相穿插任职,以达到吞并和改造杂牌军的目的。但是因为这个整编的编制实在太不科学,根本就不符合实际作战需要,导致了将领们不管是嫡系还是非嫡系都普遍反对。相当一些部队就是拖着不改,即使被迫改编也是改个名字,编制根本就不动。
比如著名的****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应该改为整编第5师,但是从1945年一直拖到了1947年,最后也就是改了一个名字,其下属的整编旅依然是辖有三个团。整编74师也是如此,其整编旅依然是辖三个团。
最后老蒋的整编计划也没有贯彻完全,历史上的1948年,这些所谓的整编师和整编旅又一律取消整编完完全全的改回了原来的军和师,等于是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地。
再说徐州绥靖公署,王耀武和汤恩伯开始行动的时候,薛岳也没有闲着,调动第二兵团向苏北地区全面进攻。而这个第二兵团包括第5军、整编第72师、整编第75师、整编第85师、整编第88师。
很显然,这南北两路就是分别以整编第74师和未整编的第5军为核心,分别从两路扫荡山东和苏北,准备一举消灭以粟大将和陈帅为首的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
继续说这个第二兵团,按照一般的想法,这个兵团司令应该是杜聿明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