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扬帆大明 >

第205章

扬帆大明-第205章

小说: 扬帆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轮到自己,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朱显波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一来邢强再出意外,四女那里无法交代,二来朱朝阳将来是要继承大位的,如果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谈何威仪天下。
    思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就是给邢强升官,并且远放。
    当朱显波的甚至抵达邢强府中时,邢强还是不敢相信,直接升为从三品,冠名为马六甲总督贸易参赞。专门负责东南亚的贸易往来和税赋征收事宜。
    这样,邢强就暂时的离开了京城,离开百官的视线,就算真的是宿命,要回到和谐后失去,也不至于让朱朝阳蒙受什么损失。
    安排好邢强,朱显波又挨个向宫中四女解释,朱显波觉得这样的解释可有可无,完全凭朱丹等人的心里状态。毕竟朱朝阳已经贵为储君,不管朱显波如何做,朱丹是会支持他的。周涛的冷静也让她明白,朱显波不是小人,现在也不是处理三人的时候。
    至少目前局面没有失控,孙晓跟和吴宝定也没有表露出**和野心。
    张蕾倒是一如既往的急躁,虽然她也不相信是朱显波所谓,但朱显波给她一分析,说是可能两人回到和谐后世去了,她还真的询问朱显波是否知道回去的办法。
    朱显波哭笑不得,不是自己贪恋权力,如今这种局面回去和谐后世?
    当然对于张蕾而言,对于大明的热情,在从海盗归来之后,基本就已经耗尽。相夫教子的生活过于平淡。宫中美女如云,自己的儿子又太小,无论大的小的,她都没有什么机会。能有机会回去,估计她还是第一个跳出来的。朱显波别无他法,只得允许张蕾前往庐山探访。
    柳春燕又是另外一种矛盾的心态,毕竟自己很快就要生产,朱显波适时的回来让她很是兴奋。没有什么比一个即将做目前更令女人幸福了。
    朱显波煞有其事的吩咐宫人为柳春燕母子进行表演,美其名曰为胎教,其实也就是为了分散柳春燕的注意力。一个孕妇整天想着回去和谐后世的事情总不是那么回事。
    当然朱显波这些动作在宫人太监们看来实属平常。皇出宫半年,回来后频繁出现在几位正宫府邸太正常了。
    其实夜深人静的,朱显波也在思考,孙晓跟和吴宝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除了私底下安排锦衣卫调查之外,朱显波也别无他法。
    唯一不能放松的就是对朝政的处理和对朱朝阳的培养。照着孙晓跟和吴宝定这种去法,说不定哪一天就轮到自己,一袭白光,就穿越回去了。
    越是这样,朱显波越发感到时光的紧迫。
    改革势在必行,黄种人要超越白人、黑人和其他人种,就在未来几十年和百年内。
    不求给后人留下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给后人留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超越白人的实力。
    在朱显波回京后一个月,新的俸禄表总算出炉,从无品、九品到朝中一品大员,俸禄度有所增加,其中七品到四品官员之间的俸禄增加幅度最高。平均每个官员的俸禄一次性增加百分之十五,并规定今后五年内,如果各项政绩达标,每年还能获得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俸禄增加。
    朱显波知道改革需要人来做,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无疑是最最重要的,只要国库还有盈余,给这些公务员们家电薪水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老百姓的生活这几年提高得也很快。
    不是所有的基层官员、办事员都靠贿赂,这样的涨薪幅度应该大大缓解一些基层公务员的生活窘态,也能提高他们对朝廷的认可度。
    当然下一步,朱显波要做的事情,或许会让文武百官们想不到,但是有一条是千古不变的,利益面前,能驱动一切力量。
    可能有些官员还趋于保守,但这么多次,这么多年一来,朱显波对于他们的待遇只在提高,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将来就算有反对意见,也不至于十分激烈。这一招,虽然很粗暴,但是很实用啊,很快也得到了证明。只要国库有银元,考百姓才不来操心官员是不是加薪了,是不是多了很多收入,他们更关心朝廷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
    涨薪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讨论新年的预算,和对于修建链接各行省的大道和海军开支的问题。

第413章 平稳过渡
    第七部 称霸五洲'第413章 平稳过渡
    ………………………………
    对于皇上每次回京之后都会有新动作,朝中文武百官也早已习惯。加上回京以后,朱朝阳就从朱显bō那里领到了任务,各部尚书也大致了解到皇上记下来要干什么。
    对于继续修建链接各行省之间的大道,在京的官员们基本上和地方官员达成了以一致,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官道对于沿途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当然也有人看到了修建大道对于朝廷掌控地方的微妙作用。
    而对于海军预算,大部分人只是提倡例行节约,毕竟目前国库收入有一般分就是靠海外贸易所的,没有海军的强大,这些收入在以前是不能的。
    但是在bō斯和澳洲的援助问题上,朝中官员还是暴lù;了他们的局限xì;ng。
    毕竟bō斯是异族,澳洲就更加无利可图。
    “朕亲自去过这两个地方,bō斯地处亚欧大陆之间,如果大明能和bō斯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今后bō斯就会成为大明与欧洲人争斗的最前线。而且印度大陆还有莫卧儿在,奥朗则布也不是善类。因此扶持bō斯十分必要。可能我们会损失一些银两,但可能得到的是当地民众和官员的拥护。
    将来发生战事,说不定大明还能实现就地征兵,补给。这样的买卖一定不会亏。而且我们投资的大部分区域只是停留在沿海贸易港口附近,发展了当地经济,对我们的饿贸易量也会增加。
    澳洲则是一块待开发的地区,这块大陆的跨度很大,和大明能够形成互补,将来我们甚至可以在那里设置行省,遇到灾害年份,对于那些流离失所的民众,一个建设好的澳洲无疑是最好的去处。当然还有一个值得大明投资的问题就是,澳洲的锑矿资源可能比大明大明本土还要丰富。
    在这些利益面前,朕相信诸位一定会有思考。总之大力发展海军是既定目标,但对于本土以外的援助肯定还是要有选择xì;ng的,目前看来bō斯和澳洲是值得的,不过朕今天不想就定下啦援助额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朕希望礼部、户部和兵部都派员参加两地的考察,回国后拟定一个长期的援助方案出来。”
    对于这样的决定,文武百官也不好反对,皇上说他自己去过,觉得很有必要,还要继续派人去考察,必要不必要还是等回来的人再说。
    “另外,鉴于目前大明控制的海域不断增加,朕决定成立专mé;n的海外通商贸易部,独立于先前各部委。→郑泰担任尚书一职,下设三个贸易队,分别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代表朝廷从事贸易活动。
    贸易队的规模每支贸易队不得低于一万料的排水量,贸易船只可以先行使用以前的贸易队船只,新型的贸易商船安排在广州生产,每船配备一mé;n武装大炮和十杆步枪。每个舰队配锦衣卫五名、监察御史台御史三名。
    今后贸易队的数量和编制由海贸部拟定。务必发挥资金和船只优势,增加朝廷收入。真正的靠海养海的目的能不能实现,贸易队的成绩只得期待。”
    对于成立专mé;n的贸易部mé;n,其实朱显bō早就跟这些警官们打过招呼,成立东印度公司当初的想法就是利用公司模式大力发展该区域的贸易,如今南亚海域基本平定,组建三支差不多分量的贸易队,相当于国家投资三个公司运作。
    当然组建一个新的部mé;n和选出三个贸易队的指挥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这一次,朱显bō让大家感到了意外,因为每一个舰队的总指挥都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久经海là;ng的海军将才,而是朱朝阳推荐的三名大太监。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朱显bō意识到,虽然历朝历代有无数阉党luà;n政,但是总体上,其实阉党对于皇室的忠诚度最高。因为他们没有家族背景的支持,要依附皇权之上,因此阉党可能会luà;n政,但是绝对不会反政,这也许就是先祖们信任郑和的原因所在吧。
    对于这样一个安排,郑泰心中其实也深感安慰,等于郑氏对明廷的效忠得到了认可。自己贵为一部长官,自然要更加努力替君分忧。
    当然朱显bō也不担心这些太监的控制能力,在后宫这个大染缸出来的人才,对付几个渔民和海军将士还是绰绰有余的,只有郑泰能够摆平他那些部下,三支、五支贸易队都会陆续建立起来。
    当然朱显bō最主要的不是担心这些贸易队赚不到钱,而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清一sè;的外行领导内行,刚开始是会有问题,但是随着队伍的磨合,这样的队伍内部集体腐化的可能xì;ng也许是最低的。
    尤其是三个指挥官,他们需要的财富远没有普通的家族人家出身的官员需要的多。喂饱一头羊比一头象,剩下的东西肯定有区别。
    当然朱显bō还有另外一个意图,就是希望文武百官们知道政局的平衡xì;ng。不管你什么流派,也不管改革进行到哪一步,皇室维持权力的均衡贯穿始终。
    而朱朝阳在文武百官中的地位又得到了巩固,当然今后宫中的宫nv和太监们看他的颜sè;可能都会两样了。
    安排好外贸部的事情,朱显bō又将工商司从户部独立,成立专mé;n类似于工商税务一体化的专业部mé;n,专mé;n负责管辖本土各类工矿企业和贸易船队的登记、管理和缴税事宜。
    总之一切都以发展经济和完善制度为基础。
    一个月后工商部也正式成立,肩负扶持工商业的发展和赋税的征收工作。
    安排好预算和两个新建部mé;n的人事的人事工走后,朱显bō又开始加大各部mé;n的工作督查。
    张蕾也从庐山返回,中途还转到去了趟华山,一无所获。
    回京京城的张蕾找朱显bōjiāo了几顿公粮算是暂时安静下来。
    而让朱显bō担心的事情还是不少,西伯利亚的边界线上经常会遭到俄罗斯人的sāo扰。很显然,在没有了大明这个劲敌的威胁之后,沙皇对于东部领土的控制还不是不够强悍。
    好在镇守西伯利亚的是吴三桂,朱显bō给他的核心任务就是沿贝加尔湖发展城市群落,将农田和城镇连篇,构成一条防御线。在此之西,派出巡逻不多和那些企图捣luà;n的俄罗斯刁民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只要不让他们在边境线长期定居,西伯利亚就是安全的。
    大致上各部政务督促一轮之后,朱显bō继续找来朱朝阳。
    “明年开始实行严格的轮换制度,包括各行省布政使和总兵,最低四年一次大轮换。不允许同一官员在相邻的两个省份连任。”朱显bō不是不信任自己的臣子,而是不想给臣子们犯错误的机会。“对于那些总督,比如新疆和西伯利亚等特殊省份,采取特殊办法。”
    “父皇,儿臣以为三大舰队指挥应该和当地港口的行政长官分离,舰队支单纯负责攻伐和海上巡防,港口的管理和建设应该jiāo给文官去做。”
    “嗯,这个可以考虑,只是战时节制问题,舰队的补给都要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你先物sè;一批文官,送到海军去锻炼锻炼。最终还是要将我们大明控制的贸易线上的港口好好建设起来。”
    其实朱显bō在南亚的时候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大明的攻伐速度过快,治理恩彩明显跟不上,而且各个港口之间的发展也必须做出选择。
    不是所有的港口都能建设造船厂,有些港口甚至连商船都不能造。
    时间过得很快,bō斯也有消息传来,伍丁终于被bō斯王室承认,大祭司的继承人给予正名。不过其中的故事也远非朱显bō能想象。
    bō斯王室和大祭司家族共同打造了一个奇迹。
    一个大明皇上从荷兰军营中救出lù;西亚的奇迹,当然这位皇上简装带上随从吃了不少苦头,救出lù;西亚之后,几人又在躲避战火的道路上滞留数日,后来回到了赫姆兹刚。
    lù;西亚与大明皇上日久生情,产生了感情,才有了lù;西亚怀孕的事实。而且lù;西亚向家族和皇室起誓,等产下孩子后悉心抚养,终生不再嫁。
    原来,伍丁成了lù;西亚,终生不嫁,好一个痴情nv子,好在他腹中有子,大祭司和bō斯王室也不会bī她再嫁。这个秘密,一般人是不会知道了,知道的人除了阿古丽和朱显bō,其他的人只怕闲杂人等已经被灭口。
    这样一来,大祭司家族的地位保住了,bō斯皇室也不需要费心思遴选新的继承者。那些对bō斯王室有反对意见的人也找不到借口了,因为他们大部分人不认识lù;西亚,更没有见过伍丁。因此伍丁成为lù;西亚,这个事实很顺利成章。除非荷兰人再将lù;西亚送回bō斯,那样,只怕全bō斯人都不会再相信可恩的荷兰人了。
    最重要的是伍丁肚子里的属于朱显bō的孩子终于保住了,只是苦了伍丁,一个nv人在伊斯兰世界里,年纪还这么轻,要终生不嫁,今后的路会有多苦啊。

第414章 地中海之旅
    第七部 称霸五洲'第414章 地中海之旅
    ………………………………
    鉴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海陆两军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朱显bō决定在未来的几年里除了必要的疆域开拓之外,将主要jīng力用于国内建设和政治改革。
    给公务员加薪只是第一步,第二部必须团结皇室周围的皇公贵戚,这些人是改革的最大阻力,也是皇室平时坚定的支持者。朱显bō打算策划一次公费旅游,由数艘军舰护航,加上运输舰改装成豪华游轮。对于笼络那些贵fù;们的心思是不二的选择。
    只有与这些王公贵戚们的家属拉进距离感,整个皇室才会显得和睦、和谐。这是朱显bō想到的另外一个办法。
    日本、马六甲和欧洲都是目标。
    考虑到旅游可能耗时比较长,朱显bō自然不能亲自带队。思来想去,张蕾是最佳人选。
    “其实你也有段时间没外出旅游了,现在大明有了这个条件,你可以将他们带往日本,澳洲、马六甲、bō斯湾甚至欧洲。”
    张蕾笑问:“你又想去地中海?不怕欧洲人捣luà;n吗?”
    “目前姚启圣和穆友前在印度洋上的高压姿态,加上对欧洲诸国的商船的友好态度,相信除了不识趣的荷兰人,应该没有人会阻拦大明的旅游舰队。”
    “嗯,那要问问这些夫人们喜欢去哪里。”
    “这个任务就jiāo给你了,不要怕huā钱,他们的夫君、父亲甚至儿nv都围朝廷cà;o劳一生了。人数上也不必局限太死。不过以他们的监视应该会听从你的意见。”大明自王妃以下,到七品县令夫人以上,姚伦对外国的了解,肯定无人能及张蕾。
    “如果是我做主,自然想去欧洲,去地中海游览一番。”
    “那你尽快吩咐下去,一来统计下旅游团的人数,二来好让锦衣卫和兵部派员参与护卫。”
    几日之后,张蕾来见朱显bō。
    “航线基本上能够确定,从天津出发经杭州、台湾、马六甲前往南亚,有条件就去欧洲。地中海是最终目的地。”
    “如你们所愿,朕会立即让礼部和兵部联系相关事宜。随行的大概有多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