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生化大宋 >

第42章

生化大宋-第42章

小说: 生化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灵看着地图上夔州的位置,点头说道:“若想入川,夔州必取,依图所见,下一步是不是该攻取涪州和渝州呢?”
    “大帅所言不错,如果我军进展神迅,则可以敌军增兵之前拿下涪州,至于这渝州,乃是长江与涪水的交汇处,蜀国历来屯以重兵守备,若想攻下,怕得费一番周折。”
    “取下渝州之后,则我军舰船可出长江,沿涪水而上,取遂州,然后弃船上岸,由大路杀奔成都以东,与北面大军会师,合围成都。”
第八十七章 决心
    李灵思索片刻,道:“我军由归州而发,需多少日方可抵达成都?”
    刘光义掐指算了算,道:“如若顺利,当在三十天之内可杀到成都城下。Www;”
    李灵转而盯向地图,默然良久,忽然指着地图上方说道:“刘将军,依你看,北路军抵达成都需要多少时间?”
    “这……”
    那刘光义听闻要由归州而发西征蜀国,自然是将这一条征路线研究了个透,至于北面大军南下的那条路线,却未深察,一时之间自是无法答上。
    这时,那慕容延钊却站出来,不紧不慢的说道:“成都以北皆乃崇山峻岭,更有葭萌关与剑阁天险,与我们西路相比,难度却要更加大一点,据属下推断,最少需要四十天,不过……”
    李灵道:“不过什么?”
    慕容延钊略一犹豫,却道:“不过赵将军武略过人,能征善战,由他率领北路军,只怕不消三十日之内便可攻到成都。”
    当着自家主帅的面夸赞人家的主帅,这慕容延钊也真够不给他面子,不过李灵却知,身为一军之帅,此时此刻,更当要有博大的胸怀,容人的肚量,否则只会让部下们瞧不起。
    于是淡然一笑,道:“慕容将军言之有理,赵将军确实是我军当中数一数二的将材,由他统率北路军,自当无往不胜,直趋成都。既然如此,我军就更得加倍努力,力争早已进抵成都,以免误了与北路军会攻之机。”
    诸将军之中,也有不少原来隶属于赵匡胤麾下,自与李灵南征以来,觉得他们这位大帅虽然年纪尚轻,且非武人出身,但治军之明,用兵之神却是非同一般,更兼性情洒脱,平易近人,诸将对他却是多有钦佩。
    此时听慕容延钊在众人面前公然赞扬赵匡胤的才略,且语气之中,似乎将李灵与之对比,认为李灵差了赵匡胤不少,岂知李灵听罢,非但没有恼怒,反而也跟着赞扬赵匡胤,此等言行,诸将看在眼里,心下俱是赞他胸怀宽广,有大将风范。
    若论用兵之道以及政治手段,李灵心里确实也承认自己不如他赵匡胤,但不知为什么,他就是对这位历史上为文人津津乐道的宋祖感到不爽。
    别家开国皇帝面对为外族,无论国势如何,或是敌人多么强大,想着的都是以武力夺回祖先故土。
    可这位宋祖却是别出心裁,不敢和北边的辽人正面交锋,搞什么先南后北之策,想搜刮江南的财富,建什么“封桩库”,妄图用钱财来向辽人赎买燕云十六州。
    嘿嘿,秦皇在世,唐宗复生,只怕要笑掉大牙。
    倒是他那个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军事才能固不如赵匡胤,但到底有敢和辽人争锋的胆略,虽然说这家伙后来被辽人打得大败,差点连命也没了。
    “换作是我,只有用血与火来夺回故土,绝不会胆怯到以钱财换之!”
    单就这一点而论,李灵自信强过他赵匡胤百倍。
    什么会攻成都!此次番西征,老子一定要在赵匡胤之前攻下成都,平蜀首功,绝不能让你夺去了!
    暗自下定决心,遂道:“刘将军,你精通水战,我军溯流而上,该当如何排布船阵。”
    刘光义不假思索的答道:“当以机动性较强的游击小艇或是走舸为哨戒,负责侦察以及清探水路。又以主战车船斗舰为前驱,而马步陆卒则全部乘坐楼船,以为中阵,必要可登岸,由陆上对敌之水寨发动进攻。最后则是各色型号不一的货船,负责运送粮草锱重。”
    “好!”李灵一拍桌子,道:“就依你之言,由你为水师主将,韩通为副将,掌前军,我与其余诸将坐阵中间楼船,于于这后阵货船嘛……”李灵看了一眼长公主,道:“就麻烦殿下来负责押运保护。”
    其余诸将皆是齐声应诺,唯有那长公主却是一脸冰霜,陡然间站起身来,高声说道:“我要率所部娘子军加入前驱水师,管粮食这些小事,请你另派他人。”
    此言一出,大帐之内立时鸦雀无声,诸将皆是闭声不言,眼巴巴的望着长公主和李灵,心中皆是暗笑:“这下有好看的,殿下和他未来的驸马拧上了,一个公主,一个是三军大帅,看你们俩谁压得过谁!”
    李灵此种安排,本来是担心长公主的安危,不忍让她上阵犯险,所以才让她去后阵保护粮草货船。岂知长公主生性刚强,此番向周主求得随军西征,有一半的原因倒是想上阵杀敌,建立功勋。
    不料,她这位未来的驸马却把她安排去干些打杂的闲活,心中自是有气,当下也忘了李灵是一军之帅,直言不讳的便冲口违逆李灵的帅令。
    若是换作其他将领,敢如此冲撞,李灵必定下令拖出去打他几十军棍,可眼下这位却偏偏是他未来的老婆!
    教训不听话的老婆其实也没什么,关键是这个老婆她可是皇帝的妹妹,谁敢动她一根毫毛,那就是死罪,包括她的丈夫也不行。
    李灵企盼着众将之中有人能站出来打个圆场,但这些可恶的家伙们似乎齐了心的想瞧他热闹,个个默不做声,站得靠后的几人甚至还在偷笑。
    这帮忘恩负义的家伙!
    李灵没有办法,身为一军之帅,自当言之有威,如今管你是老婆也好,公主也罢,休想在我面前逞凶!遂脸色肃然,沉声说道:“粮草锱重,乃是三军根本,本帅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由殿下担负,自然是看中殿下以及你殿下所部娘子军的战力,难道殿下不敢担起这负重担吗?”
    长公主冷冷一哼,道:“重视我,我看是万分的不以为然才对,你为什么不干脆派我去洗衣做饭呢……”
    啪——
    李灵重重的一拍帅案,厉声道:“放肆,本帅奉陛下之命,统率三军,所下命令,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服从!殿下虽贵为公主之尊,但眼下却只不过是我帐下的一名将佐而已,难不成,你要违逆军令不成。”
    他这一怒,却是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震住了,当世之人,便是当今圣上也从未曾向长公主说过一句重话,而他李灵却是声情并貌的说了不止一句,虽然他不久之后就要成为驸马,但此种胆量,却也令人吃惊。
    诸将皆是绷紧了一根弦,眼瞅着接下来长公主该如何震怒。
    怒目而视。
    谁的眼神都不肯有一分退让。
    李灵是不能退让,而长公主却是不愿退让。
    令人窒息的气氛持续了良久,出人意料的是,长公主竟然忍下了这口气,退后一步,极不情愿的说道:“好,你是大帅,既然大帅有令,末将遵令便是了。”
    李灵松了一口气,道:“既然没有什么异议,诸位回营之后尽快做好准备,后日发兵入蜀。”
    此一言,诸将皆是一怔,慕容延钊道:“大帅,陛下不是吩咐于八月十五,约会北路大军同时发兵的么?而后日只是八月十日。”
    李灵一笑,道:“兵贵神速,要的便是出奇不意,我军如此大规模的集结以久,料想发兵的日期必会有所走漏,蜀军多少也会有些准备,而我却偏偏提前几日发兵,正可打他个措手不及。”
    慕容延似乎有些不赞同,又道:“陛下既然已定了发兵的日了,我们这般私自改动,怕是不太好吧,不如先派人去请示一下陛下。”
    李灵摆了摆手,道:“征战之事,当随机应变,只要是有利于我军之事,又何必太过拘泥,况且往汴京一来一回,待到有了消息,怕是九月十五也过了,所以本帅决定,后日发兵,不得有误。”
    这种事,捅出了篓子自也有主帅撑着,诸将见李灵坚持,却也不敢多言,各自散去,李灵又道:“长公主殿下,请你稍留片刻,本帅还有事吩咐。”
    长公主脸色明显还带着怒容,本想不听他话一走了之,但稍一犹豫,却还是留了下来。
    众人皆散,帐中只剩下了他二人。
    私会之时,李灵自然不能再摆出大帅的架子,遂换上了一副笑容,道:“殿下,脸色这么难看,可还是在生我的气么?”
    长公主一哼,冷冷道:“大帅威风八面,我怎敢生大帅的气呢!”
    李灵很沉得住气,上前几步贴近她,温言说道:“殿下,时值今日,难道你还不明白我的心意么?”说着,双手伸了过去,又想揽她入怀。
    “休要碰我!”
    长公主猛的挪开几步,怒目睁着他,道:“我自然明白你的心意,你不就是嫌我是女流之辈,上不得战场而已,故而才会把我打发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很认真的听她说完,李灵的面色露出几分失望的神色,却是轻声一叹,道:“殿下,你竟然会这么想,实在是小觑我李灵了。”
    长公主一怔,道:“怎么,我哪里说错了吗?”
第八十八章 煽情
    “殿下说得很对,在外人眼里,你是一个坚强、勇敢、不屈的女战士,但在我眼中,你不光是一个战士,你更是我李灵所爱的妻子,我心中最为牵挂担忧的那个人,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来捍卫你的安危,只要有我李灵一息尚存,我绝不容许你受到半点伤害。wWW!所以,我宁愿选择自私,自私的抛弃了一员勇猛的战将,自私的让你去押运粮草,只有这样,我才能心安,才能全神贯注的去为大周而战,为陛下而战。”
    煽情之言,虽然有些夸张,虽然连李灵自己都起了疙瘩,但确实是出自肺腑,诚之所至,原本怒容满面的长公主,脸色渐渐缓和下来,眼神中,隐隐流露出了几分柔情。
    李灵见有成效,却是深吸了一口气,道:“至始至终,我对殿下只有关切之意,并无半点瞧不起的意思,殿下若不信,我可对天发誓,如若有半句谎言,当叫我天诛地……”
    在他的映象当中,每当书中的男主角要对天发下毒誓时,基本上所有的女主角都会为之感动,阻止男主角发誓。
    果然,长公主也不例外,却见她身形一动,已然飘至他身前,雪白如玉的手掌轻轻的按在了他的嘴上,柔声说道:“你不用发誓,我信你。”
    嘴角微微一扬,不出所料。
    他脸上露出喜悦之色,紧紧的握住了她的那支手,道:“殿下,你不生气了么?”
    长公主摇了摇头,道:“我明白你的心意,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只不过……”
    李灵一手搂住了她的纤腰,将她用力贴向自己,笑道:“只不过什么?”
    长公主面庞生晕,略微低下了几分额头,羞于直视他,道:“我的师父于蜀国之主有仇,当年我学成下山之时,师父曾有嘱托,若他日大周伐蜀,要我替师父杀尽蜀军,斩落蜀主首级以报当年之仇,师父待我恩重如山,我自然不能不答应,这也是我此次执意要随你西征的原因。而现今你却要将我闲置一边,如此一来,我怎能对得起师父当日的托负!”
    什么怪师父呀!竟然会对徒弟提出这么变态的要求!
    李灵思前想后,却道:“既然这样,咱们也不好对不住师父他老人家,这样吧,你不善水战,此番南征,凡有水战你便去押运粮船,若遇上登陆而战时,我自会挑个时机令你率军出战,你觉得怎样?”
    长公主面露欣喜,道:“如此甚好。”
    “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你说。”
    “无论如何也要保重自己,绝不能让自己受到任何伤害。”
    长公主知他关心自己,心中自然欢喜,却是婉约一笑,道:“你放心吧,我一定会保护好自己的。”
    李灵这才满意,见她本是冰霜冷淡的脸上薄染红霞,眼神之中尽是柔情,心中一动,却是低头吻去,长公主心头小鹿狂跳不止,虽然有些紧张,但心中却是极为渴望,双眸微合,仰起头来欲要迎接他的深情之吻。
    “莲子羹来喽!”
    一个清灵的声音,关键时刻,一人端着一个大碗急匆匆的奔出进来,打断了激情一刻。
    二人一惊,下意识的彼此退开几分,李灵搔着头,尴尬的看着闯进来坏他好事的那人,讪讪一笑,道:“阿草。”
    阿草似乎没注意到帐内还有另外一人,直接冲进来将碗放在了案桌上,道:“总算是说完话了,我在外面等了好久哩,哥哥,阿草亲手做的莲子羹,很香……”边说边转身,却是发现李灵身边还站着一位英姿不凡的女将官,于是是盈盈一笑,道:“原来人还没走完呀,哎呀,正好,我做了好大一碗,这位姐姐,你也一块来尝尝吧,清香可口,很舒服哩。”
    长公主的脸色颇为难看,连正眼也没瞧阿草一眼,只是冷冷的向李灵道:“她是谁?”
    李灵脸色迅速的恢复自然,道:“她啊,叫阿草,在破朗州时帮了我大忙,阿草爷爷去世了,所以我就认了她做义妹。”转而又道:“阿草,这位就是我常向你提起的长公主殿下。”
    阿草上下打量了长公主一番,笑着说道:“阿草见过殿下,殿下,你果然长得好美呀,就跟一朵水仙花似的,难怪哥哥他那么喜欢你。”
    长公主陡然间发现李灵身边竟然带了个陌生女子,心中本已惊怒,现下知道她只不过是李灵的义妹而已,却是宽心了不少。
    此时阿草又赞她长得美,她虽然有巾帼之风,但到底是女儿家,听旁人赞她美貌,虽说脸上不以为然,但心下却是颇为高兴,遂道:“你不是已经有了个义妹么?怎么才不久就又收一个,原来你还有这个嗜好,哼,我竟没瞧出来。”
    李灵一怔,莫名其妙的说道:“殿下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又收一个’呢?”
    长公主道:“你府中那个叫苏轼的姑娘,你不是曾说过她是你在易州收的义妹么,怎么,忘了吗?”
    李灵恍悟,呵呵一笑,道:“苏轼妹妹救过我的命,阿草妹妹帮我破了朗州,且她们都是孤苦伶仃之人,我认她们为义妹,照顾她们,既是有缘,也是报答她们的恩情,哪里会是什么嗜好呀。”
    李灵说得句句在理,长公主却也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如果他是认个义弟什么的,别说两个,就是一百个也没什么关系,但偏偏认得是义妹,女人们对这一点自是非常的敏感,此时听李灵语气,似乎对他那两个义妹只有兄长般的情怀,故而也放下了心。
    无话可说,遂道:“算了,我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吃你的莲子羹吧,我回去准备了。”言罢转身离去,头也未曾回一下。
    阿草耸了耸肩,道:“哥哥,你的这位公主殿下可比较凶哩。”
    李灵一笑,道:“有些人是刀子嘴豆腐心,有些人是豆腐嘴刀子心,外表往往给人的都是假象。”他说着坐了回去,捧起那碗莲子羹大吃起来。
    阿草对他说得话半懂半不懂,她性情纯然爽约,既然想不明白便抛在了脑后,伏在案上,一手撑着脑袋,很有兴致的欣赏李灵吃着自己做的莲子羹,脸上尽是满意的笑容。
    “好吃吗?”
    李灵狼吞虎咽,点头赞道:“阿草,你的手艺真的太好了,这可是我吃过的最香的莲子羹。”
    阿草很是高兴,道:“是吗!那就赶快吃,吃完这碗我再去端一碗来。”
    李灵一口气吃了个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