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庶女的品格 >

第104章

庶女的品格-第104章

小说: 庶女的品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明隽任由她握着手,无奈道:“我问了,你就坦白吗?”
  她闭嘴了。
  周明隽主动牵住她:“走吧,送你回去。”
  “周哥哥。”孟云娴拉着他没动。
  “嗯?”
  孟云娴咽咽口水,认真的说:“虽说有些事情我做了许诺此刻不能说,但是有朝一日,你一定会明白的。”她努力扬出一个笑容:“我知道你所说的意思,我和你绝不会像父亲和母亲那样,我也想做你的妻子,只要你对我好一点就好啦,至于其他的,我都没在怕的,你又有什么好怕的。”
  “周哥哥,我会一直陪着你的,无论前路如何,你实在撑不住的时候,我也可以帮你撑,等我也撑不住了,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周明隽看着她的笑脸,心里最后一丝阴霾都尽数散去。
  他想一定还有什么事情是她隐瞒之内,他了解之外,但是无论如何,他懂得她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也对,我们来日方长,往后多得是机会来慢慢听你坦白。”
  这明明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孟云娴却听得心跳如擂鼓,脸颊烫如火。
  ……
  因为宫宴上昇阳的事情太过震撼人,所以很多人都去打探昇阳到底做了些什么,没想到这不打听还好,一打听,直接传开了。
  据说,是因为今年边境小乱频发,天灾也好人祸也好,总会所以一些流离失所无亲无故的人,都会在艰难的时候往寺庙那里求生,可惜小寺庙的容纳人数终究有限,所以他们只能一路往繁华的大城镇走,归元寺自来是香火最鼎盛,寺僧最为和善的地方,有些难民逃到这里,都被归元寺安置在了寺庙里。
  没想到消息传出去,跑到这里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是流离失所的人,甚至混入了在周边乞讨的叫花子,至少能在这里讨生活,比在外面受人白眼要强得多。
  消息总是越传越离谱,归元寺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无尽收纳吃穿不愁的欢乐窝,这可愁坏了寺中的僧人。
  归元寺就算再普度众生,也经不住这样无穷无尽的施舍,就在这时候,昇阳县主竟帮了归元寺这个大忙。
  归元寺历史悠久,占据的山头基本上都是归元寺的范围,但因为多年来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修葺寺庙佛身上,所以其他地方还有很大一片荒废着,至于开垦的田地种下的菜,只要能满足消耗就够了。
  昇阳自掏腰包,只要是来这里的难民,报上自己的籍贯出身,画押确定身份,就算是与她签订了临时的契约关系,每日以自己的劳力换取粮食,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归元寺开荒。
  这一下等于不要钱帮归元寺招揽了一大批的劳力。昇阳向来雷厉风行,从来没有那种优柔寡断的善心,因为这事儿她出面做了,所以舆论也只落在她一个人的身上,好坏都有她担着,她从不解释什么,可是寺中的僧人却看得明明白白。
  然而,开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开垦出来成为田地,除了日照之外,水源也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且荒山野岭的,仅仅是开路都很难,更何况开荒!?
  可是昇阳还真的办成了。在她的规划之下,所有牵过契约之人,但凡有力气,无论男女老少,都前去开荒,很快就在合适的位置开出了大片的梯田,暂时先种了一些好养活的时节菜。
  这里的田地和归元寺的是两种情况,归元寺的僧人自给自足,够吃就行,可是这里是流离失所之人为换一口饭奋力垦出来的,几乎改变了半个山头的样貌,变得整齐有序。
  菜是种上了,可是从种下到丰收,还有一个过程,也有很多的问题。
  好比如今大禹的农田多用龙骨水车来帮助灌溉,是通过类似龙骨骨脊的工具,靠人力和畜力来引水。但是龙骨水车多用于平原之地,是直接在水源地就近取水,取上来的水也是分流引流进入田地里。
  归元寺山上有水源,若要用龙骨水车引流灌溉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从水源地到田地的引流设施会非常的庞大,且维护的钱,会比建造的钱更多。
  山上的气候不比山下,早晚的温度很低,现在又是寒冬,引流的水槽道极有可能被冻坏冻裂,甚至连水流都会一同结冰,无法达到龙骨水车灌溉的效果。
  归元寺的僧人将挑水都当做了修行,这点小操劳不算什么。可是眼下是大片大片的田地,足够养活好多口人,所以,灌溉问题成了一个更累的活儿。
  谁都没想到,昇阳在这里竟然出了一个奇招——用风车来灌溉。
  如今正是寒冬,无论人力,畜力,甚至是水流本身的力量,都在这个时节被削弱,且那寒风若是厉害些,人都不想出门,一出门脸就像刀子割似的。
  昇阳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从归元寺水源处到开荒田地中建造了许多的风车,连接这些风车的并非龙骨水车那样的木槽,而是一种又软又韧的材质,这东西不暴露在外,而是埋于地下,顺脉络而走,直接延伸到了开垦的田地处才冒出头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直接将水源引到了田地,在通过对风车转动的控制,来决定引水与否,引水多少!
  这不可思议的风车只要转动起来,水就会被送过去,惊呆了不少人。大家都围过去议论纷纷,因为谁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
  这山上的冬日,除了寒风就是寒风,谁能想到风车也能引水?有了这东西帮忙浇水,便省了他们用人力去一点点的灌溉,最神奇的是这么远送过来,水完全不会被冻住,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连归元寺的僧人都赶过来看热闹了。
  然而,昇阳的动作显然没有结束,她亲自向住持求了一个人情,希望住持能放开山上其他荒芜之地,就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自己在这里建立新的山村,只要他们愿意,大可自食其力重新生活。地皮的钱她可以买下,至于现在开垦出来的田地,大可当做归元寺借给他们耕种的,可做字据立下。
  一旦他们能借此营生,有了盈利,可以将一部分的钱当做香油钱捐给归元寺。归元寺再详细记录每一笔钱的花销,如此一来,所有的难民有了归属,归元寺也不至于无尽损耗,是一举两得之法。
  归元寺开山数百年,多少年来也只占据这一部分,剩下的地方虽然属于归元寺,但是并未被十足利用起来,昇阳的提议不算过分,且她愿意主动出钱买下一块地给难民建造新的家园,也不算是强取豪夺。
  归元寺住持除了惊讶于昇阳此次的慷慨解囊,更对她在短短时间之内开垦荒地,搭建风车灌溉感到十分的震惊,常人根本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姑娘家能想出来的法子。
  她的种种举止与那些一般闺阁千金开个粥棚施舍一些衣物的善举全然不同,解得绝非一时之急。
  就在住持虚心请教这种闻所未闻的灌溉之法时,昇阳也毫无遮掩,大方告知,甚至表示在农耕上的学问还有许多,不止这一处。不仅是这里的难民,只要是农户所需,她都可以倾囊相授。正是此举,让住持对昇阳彻底的刮目相看,认定了她的大德大义之举。
  归元寺正式的开始收容所有的难民,再无后顾之忧。
  昇阳也得到了住持亲赠的经书与舍利子。
  事情传开之后,崇宣帝整个人都坐不住了。如今工部这一头关于农耕上的器具研究,还仅限于对龙骨水车的改造,如今更因为周明隽为了成婚不务正业,迟迟没有突破。
  昇阳这一出,直接打破了工部中的僵局,崇宣帝即刻就拉着昇阳见了工部的人,希望昇阳能将风车的道理说的清楚些,若是能通用全国,推而广之,于大禹的农户而言是福气。
  原本因为周琏而被抢走所有风头的昇阳县主,再一次成为淳王府中唯一被瞩目的人,谁都没想到,昇阳县主这样的金枝玉叶,竟然还会这些。
  事情很快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投奔归元寺的难民都将昇阳当做了活神仙,令昇阳名声大振。
  周明隽在看到那风车灌溉之后,当日便提笔一挥,将原本的龙骨水车发力的地方增添了一个风车。继人力和畜力之后,新的风力水车被呈到了崇宣帝面前。
  崇宣帝看后龙颜大悦,当即论功行赏。
  昇阳此次的风车灌溉立了大功,又有住持亲自上殿奉上的宝物,难民的感激,崇宣帝亲下圣旨,封了昇阳为郡主,易封号,为昇阳郡主。
  另一边,周明隽改的风力水车十分的精妙,能为农耕一事省下不少的力气,崇宣帝当即赏赐了他一栋与馥园相连的大宅,贺他新婚之喜,周明隽因此成为皇子中唯一一个成婚之时,得皇上亲允宫外开府的皇子。
  馥园是什么样的地方?
  山水缭绕景色怡人,馥园之内更是奢华无比,甚至是大禹专用来招待外宾的人。
  就在外面的人为昇阳郡主和五殿下的风光震惊不已议论纷纷之时,孟云娴正在自家的小院子晒冬阳享受日子。
  孟光朝亲自来送糕点,就看到绿琪站在一个大风车边上,风车轴上挂着许多的小点心,在二叔孟光辉的改造下,绿琪可以通过手动摇风车轮轴让风车转动。
  孟云娴窝在美人榻上,风车头挂的小点心正好能落在她的嘴边。
  于是,绿琪一边摇转风车,一边往风车上空了的地方添糕点。
  孟云娴拿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嘴里吃完了,转头一叼,就又能叼走一块糕点。
  孟光朝沉着脸走过去:“起来!像什么样子!”
  孟云娴懒懒的睁开眼睛:“父亲怎么来了。”
  孟光朝重重的将手里的糕点放下:“都快要嫁人了,要吃糕点就坐起来用筷子好好的吃,这样像什么样子!”
  孟云娴不以为然,坐起来笑道:“父亲都没试过,怎么会知道没意思,来来来,父亲也来试一试……”
  孟光朝非常抗拒,他觉得这样子实在是太蠢了!
  可是孟云娴哪里能放过他,直接按着人躺上美人榻,笑眯眯的放上新的糕点,让绿琪摇转。
  风车将糕点送到嘴边,孟光朝的嘴角抽搐一下,迟迟不动。
  孟云娴绘声绘色手舞足蹈的教他怎么用嘴叼起糕点,“转头啊爹,舌头伸出来,一叼就走了!”
  孟光朝几番犹豫下,扭头叼了一口。
  没想到这位置还刚刚好,风车真是将糕点送到了嘴边……
  “你们这是做什么!?”田氏的声音响起,孟光朝老脸一热,赶紧坐起来,局促的咽下口中的食物。
  孟云娴欢天喜地的跑过去将田氏拉过来,炫耀般的说连父亲都喜欢点心风车了,田氏像是看傻子似的看了一眼孟光朝。
  如今云娴出嫁在即,他一天比一天古怪也就算了,如今这个样子,真是蠢死了!
  因为太生气,田氏忍不住嗔道:“你要再这么蠢下去,送亲那一日不要与我站在一起!我嫌丢人!”
  说完,拉着云娴就要回房:“快来试试,你的嫁衣都做好了。”
  听到嫁衣二字,孟云娴的眼神满是期待,兴冲冲的跟着田氏进房了。
  孟光朝坐在榻上,看着母女二人的亲昵,心里的感情十分的复杂,末了,他又哼哼着躺了会去,扭头对绿琪道:“继续摇,放一块那个紫色的。”
  绿琪:……
  得知昇阳县主已经是郡主的身份,孟云娴略显意外,相比起来,绿琪反而平静很多。
  她告诉孟云娴,昇阳县主本就是王爷之女,又因为王爷身体的缘故自小养在宫里,受宠程度位同公主,从前她因为受宠,就能从庶女的身份变成记名嫡女,还册封县主,如今她可不是靠着什么投机取巧,而是实实在在的解救了万千灾民。
  非但如此,若是风车灌溉的法子能推广出去,大禹就能开垦更多的农田,到时候百姓丰衣足食,这功绩就不是赈济灾民,而是造福天下了。皇帝的宠爱本来就没道理,喜欢你时能把你捧上天,郡主之名而已,她担得起。
  听完这些,孟云娴笑了笑,不再追问什么。
  她现在可没有心情管这些。
  因为她的婚期终于到了。
  成亲之前,什么牛鬼蛇神都先边上靠一靠。
  再没什么比跟周哥哥成亲更重要了。


第129章 大婚
  二月初五,宜嫁娶,祭祀,订盟。
  年节的爆竹声尾音刚落,自荣安侯府响起的爆竹声接踵而至,将燕京城内外都炸出一片喜庆热闹。关于这位五殿下与荣安侯府大小姐的姻缘故事,早已经传遍了城中大街小巷。
  有人说,孟小姐因为揭穿了早已不复存在的平城伯府的杀人凶手,被当时的平城伯夫人报复,受了很重的伤,外出颐养三年。这三年的时间,五殿下从不介意两人的婚事被耽误,一直在京城里等着她回来。
  又有人说,孟家小姐其实根本就是侯府丢弃在外的一个庶女,还是一个手段比如今的昇阳郡主更厉害的小庶女,不但挣到了记名的嫡出身份,还借着自己和五殿下年幼都被流放在外的出身刻意接近,成了如今的五皇子妃。什么情深似海,不过是她一手策划,步步为营。
  然无论流言如何,到二月初五一早,京城东南西北四门皆开设棚发放喜饼与喜钱,无论是城中百姓还是偶然路过的商贾游客,都被冲入了这喜庆的氛围之中。
  周明隽虽然不是贵妃亲生,但是并不代表贵妃不看重,贵妃的娘家是镇国公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贵妃的授意,周明隽得了宅邸分身不暇顾及不上宅邸的装点修葺,是镇国公府出面帮他处理了宅邸修葺布置大大小小的事情。
  此外,田氏的娘家鲁国公府也不输于人,几位表兄表嫂乃至于小侄子都被派遣过来帮忙,尤其是表兄们,都是摩拳擦掌的要帮小表妹守门,不叫那周明隽轻易带走荣安侯府的宝贝姑娘。
  孟云娴很早就被叫起来,面对满满一屋子女眷的忙前忙后的折腾她,她端正的背脊都僵硬了。
  一只手轻轻地覆在她的背上,带来一阵暖温。孟云娴怔了一下,偏头望向身边的女子。
  这是孟云娴第一次正式跟大表嫂郭氏见面。
  大表嫂郭氏是御史千金,虽然大表哥田允修成家立室之后,被鲁国公府外放历练,但是郭氏并未放弃就此与大表哥分别两地,想都不想的与大表哥一同外任,因为事务繁忙,回朝之后还要先向述职,并未能得闲。
  “是不是很紧张!?”郭氏弯腰在她的耳边低声询问,唯恐她紧张,问的很小声,有种说不出来的体贴。
  孟云娴冲她笑了一下:“表嫂。”
  郭氏温和一笑:“不要紧张,我成亲那一日也被折腾的不像话,可是过了才晓得,那一日的热闹与开心,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第二次,所以别只顾着紧张。莫等到多年之后回想起来,才发现自己这一日只顾着紧张和发呆了。”
  郭氏的话让孟云娴紧绷的身子稍微放松了一些,没有刚才那么紧张了。
  郭氏知道孟云娴这些年在外面的时间比较久,便说起了自己与田允修上任之前图途径过的地方,这些地方孟云娴果然都清楚,两人一下子就聊开了。
  郭氏不好与她说太久,没多大会儿就被田氏叫过去帮忙了。郭氏前脚刚走,孟云芝后脚就来了,她带来些做的很精致小巧的糕点:“娴姐姐,饿了吗?”
  孟云娴连连点头。
  她一大早就被拉起来沐浴更衣梳头,从内到外都换了新的,无论妆容还是发式都比从前复杂好几倍,她别说是吃东西,就连动弹一下绿琪和母亲都要紧张半晌,又是补妆又是重新整理衣裳。
  孟云芝还是第一次见到孟云娴这样局促又紧张,忍不住笑起来:“我娘特地将点心做的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