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麻烦 >

第146章

麻烦-第146章

小说: 麻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案便这么为众人所知了。
    听着外面的传言,袁长卿不禁一阵失笑。这制造舆论原是他最常惯用的手法,不想竟叫别人学了去,且还叫对方抢了个先手。见也同样听到那种传言的珊娘满脸不高兴,袁长卿笑道:“不是谁先开口谁就会赢的。人心复杂着呢。”
    于是,紧跟着,便又有说书先生就着同一个故事,编出了一个不同的蓝本。只是这一回,那故事里竟没有明着指出任何一个罪犯。有的,只是那个倒霉催的、被人下了毒,然后又被人设计和死人放在一起的探花郎……
    恰如后世的人爱看悬疑剧一样,茶客酒客中也不乏那爱做包青天的。渐渐的,那前一个无法挑战智力的版本竟再没人提起了,常被人挂在嘴边议论的,则是这后一则更为曲折离奇的故事。甚至还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着案情,拍着胸脯打赌道:“那探花郎就是罪魁祸首!所有一切不过是他故布疑云罢了。”理由是:“他若不是心虚,就该呆在那府里等官府来人,然后趁势替自己辩白,偏他不敢见官,竟先行逃走了,可见是心虚的!”而那持相反意见的则反唇相讥道:“这哪能叫作逃走?!他在那府里都给下了毒了,这时候自是保命第一。不然等官府来人,不定他早成一具尸体了。且他若真想逃走,被小厮换出来的时候就该直接走人的,哪会傻到等大夫替他解了毒后再离开?可见那探花郎原是问心无愧的,不过是后来突然想到那府里的凶险,这才先一步离开的。要叫我说,那府里的大老爷才是罪魁祸首!定是他看自己儿子没出息,怕自家爵位叫那探花侄子抢了去,这才设下这么一套陷阱,偏叫探花郎的小厮误打误撞,竟绑了那二公子做了替死鬼。活该!”
    这个新年,各酒楼茶肆和说书先生们,竟是凭着这么个故事,一个个赚了个盆满钵满。那袁府四老爷一家,更是被各种流言逼得都不敢出门作客,甚至连府里的年酒都这么被耽误了。
    而对于袁长卿夫妇来说,便如李妈妈背后跟桂叔议论的那样,这两人“简直心大到没边”了。便是此时一个身上余毒未清,一个又疑似有了身孕不便出门,二人照旧在家里呼朋唤友,竟是搞得那每一场年酒都跟另一场绝不相同——事实上,以袁长卿的清冷,他乐得借着外面的流言跟珊娘两人关门闭户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珊娘却替他感觉委屈,坚持不肯“龟缩起来过日子”。
    何况,她嫁过来的头一个新年是在那府里过的,那年酒自是不需要她来筹备。等二人终于搬出来的第二年,她踌躇满志地计划各种年酒时,却因为她怀了袁霙而叫她的计划全盘落了空。第三年,那时候袁霙才两三个月大,头一次亲手带孩子的她一阵手忙脚乱,因此也没能顾得上她那已经在肚子里默默筹划了好几年的年酒。直到今年,她早早就排好了计划,想着在大公主等人面前显摆一下她那布置居室的爱好,却不想她竟又怀上了……上一次她是体谅着袁长卿头一次当爹,慎重过了头,才默默忍受了他的霸道,由着他把她“看管”了起来。这一次,她却是再不肯惯着他了,只坚持要办这年酒。而其实若珊娘真倔起来的时候,往往都是只有袁长卿作退让的,因此虽然他很是担忧,可到底还是依了她。
    照着计划,珊娘今年要请四场年酒。因着请客对象不同,她将家里的布置全都做了一番调整,叫恰好连着赶了她两场年酒的大公主和林如稚都是一阵惊讶。大公主笑道:“若不是你家房子布局未变,我还当你搬了新家呢!想不到你竟还有这一手。”林如稚笑道:“您也不看看她父亲是谁。”说得珊娘一阵得意洋洋。前世时她就喜好这个,只是平常居家过日子总不能叫她玩得尽兴,如今趁着年节,倒正好叫她过了一把瘾。
    大公主又将珊娘拉到一边,问着她道:“袁大真是取保候审的?”
    这倒确实是真的。见大公主皱着眉头,珊娘便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如今因为年节的关系,这件事也只能这样了。一切等年后各部开了衙再说吧。”
    珊娘并不知道,外面的那些流言,论起来不过是湖面上的一点小小风波而已,真正大的风浪,其实一直潜藏在水底深处。
    过完了年,各部门开了衙后,袁府的案件也就成了万众瞩目的大事件。也亏得炎风的那番布局,加上当时在场的许多袁氏族人和女眷们都亲耳亲眼看到听到了袁四老爷一家的表现,因此,很快就叫袁长卿洗清了嫌疑。
    而袁长卿的嫌疑洗清了,袁昶兴的嫌疑却是再没办法洗清了……
    虽然袁长卿因余毒未清一直在家里养着病,可他却并没有真正清闲下来,他一直在悄悄追查着袁府后面的黑手。于是,毫无意外地,他发现了整件事背后,那自四皇子府里伸出来的黑手。
    后世有个说法,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战友”。若那袁二真的按照四皇子的幕僚所设定的计划,一步步遵照执行,不定袁长卿这一次真就在劫难逃了。偏袁二自认为自己也很是聪明,看到六安时,便临时改变了计划。且自那年吃了袁长卿的一踢后,别人不知究竟,袁二自己却是知道的,他在闺房里再难展雄风了,因此,他简直是恨袁长卿入骨,又哪里肯按照原计划叫袁长卿一个人默默死去。于是袁二略减了一点毒…药的量,为的就是能在袁长卿奄奄一息之际当面羞辱于他。而叫袁昶兴再没想到的是,这两点变化,不仅救了袁长卿一命,也竟叫袁大毫发无损地从这件事里逃脱了出去。至于袁二自己,却因此背上了洗不脱的嫌疑……
    之前太子就承诺过袁长卿,绝对要替他做主的。如今真相大白后,太子自是不肯叫他手下的爱将白吃这一场亏的,便暗暗指示着下面的人,纷纷上奏章弹劾着袁四老爷。而就在袁四老爷被御史们弹得满头包时,那跟着袁昶兴的一个下人突然反水,把袁昶兴在祭祖的香上做了手脚的事给捅了出去。这一下,不管那丫鬟的死是不是袁昶兴所为,至少他下毒一事是再难逃脱了。只是,当京畿府的衙役们来拿袁昶兴时,和袁长卿一样在家里养着病的袁二却忽然踪影全无。
    于是,御史们再次群情激愤起来,那弹劾的奏章摞起来能把袁四老爷给埋了。内阁的阁老们更是联名向那号称病情好转的老皇帝上了奏章,要求削去袁礼的爵位,令他闭门自省,等待三部核查。这种情况下,便是老皇帝有心维护,也再难找到服众的借口,不得不违心地在圣旨上用了印。
    所谓屋漏逢夜雨,四老爷没了前程,儿子又下落不明,正满心愁烦时,袁氏族老们忽然找上门来。
    却原来,袁昶兴在祭祖的香上加毒…药的事传开后,这事立时引起袁氏族老们的震怒,加上袁礼也因此事丢掉了袁家死了无数人才得到的爵位,族老们更是愤怒不已,众人一致决定,要将袁昶兴从族中除名,至于四老爷,再不许参与族中之事。
    这些事,身体正在恢复中的袁长卿都只是默默旁观着,却是再不曾伸一伸手指——便如太子所说,将来他是要有大用的,因此行为举止上不能给人任何借口。既然有太子替他做了主,他便乐得缩在人后,做个被叔父祖母欺凌的“小可怜儿”。
    而事实上,袁长卿也确实不怎么关心那府里的是是非非,在他眼里,那府里已经等于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死人了。如今他更关心的,是珊娘。
    珊娘如今则很是肯定地认定,虽然怀孕的日期和前世不同,可她觉得,这一胎不定就是前世她那个脾气拧到令她胃疼的女儿。因为自她感觉到这一胎的存在后,这孩子就一直在跟她闹着别扭。每天的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便是要狂吐上一气。然后便是照着三餐继续吐。偶尔高兴了,喝口水还加吐一场……就这样,在吐着吐着终于习惯了的日子里,忽然有一天,这孩子决定跟她和解,竟是再不折腾她了。
    三月明媚的春光里,怀孕已有四个月的珊娘定定站在床前的脚榻上,低头默默看着微微隆起的腹部。
    袁长卿晨练结束后,一进卧室,便看到她这么傻站着,不由一脸紧张地过去问着她:“怎么了?可是又折腾你了?”
    珊娘摇摇头,“她不嫌弃我了。今儿早起到现在,竟一直没吐!”她抬头笑道。

    第179章 ·山雨欲来

    自去年秋天起,老皇帝就对外声称他的病情正在日益好转。那时候,太子从太医院里得到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点。而虽然太子已经暗暗把持了半边朝堂,可离架空老皇帝到底还有些距离,且还有个“孝”字压顶,老太后也不乐意看到自己的儿孙相争,所以,太子不得不又一次暂时蛰伏了自己的势力。
    而这一次袁长卿出事,背后竟牵涉到了四皇子府,这立时便叫太子和袁长卿警觉了起来。要知道,袁长卿并不是个爱在人前出风头的人,他更宁愿躲在后面出谋划策,因此,除了一些核心人物,朝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这袁探花有点名不符实。偏这一次竟是常年匿在人后的他遭了黑手……
    太子最为欣赏的,便是袁长卿那别人难以企及的抽丝剥茧的能力。只从他遭人算计这件事里,袁长卿就敏感地分析出,很有可能老皇帝的健康状况并不如他们所宣称的那样。而且,对他下手,很可能只是一套计划中的一部分,后面应该还有后续的动作。
    果然,自他出事后,整个腊月至正月,竟陆续传来好几个有名的太…子党也出了事的消息。有被发现马上风死在私寮里的;有被发现喝得酩酊大醉驾车掉进池塘里的;甚至还有一人当街遇刺,凶手声称是被他霸占了家产的……总之,不管那死了的还是侥幸活下来的,竟一时全都陷在极不名誉的处境里。
    至此,那些人的目标再明显不过了——显然,这些人是在有计划地剪除着太子已成型的羽翼。因怕突然死了许多大臣会引得朝廷震荡,所以这些人才给他们安排了这种种极不名誉的死法。大周向来有“为死者讳”的传统,如此不名誉的死法,怕是连死者家属都会觉得不该深查下去,朝廷更是宁愿草草结案,以免造成更大的丑闻。
    也亏得袁二的愚蠢,及时给袁长卿和太…子党们提了个醒,许多人都因最近的事而纷纷提高了警惕,不然只怕出事的人还会更多……
    且不说朝中的动荡,被袁长卿好好护在家里的珊娘自是感觉不到,她这会儿正安心享受着怀孕的乐趣。
    是的,满了四个月后,肚子里的孩子就再不折腾她了,且乖顺得简直跟她哥哥当时有得一拼。
    便在这个时候,十四娘夫妻两个进京赶考来了。
    在珊娘的印象里,十四娘仍是当年那个眼高手低一心想跟人比个高下的小女孩,所以当花妈妈引着一个胖胖的妇人进来时,珊娘吃了一惊。
    十四娘看到十三儿微微隆起的腹部时,也惊讶了一下,脱口说道:“你又怀上了?我怎么不知道?”
    顿时,几年的隔阂,以及之前还在娘家时,两人间的那点龌龊,竟就这么烟消云散了。珊娘也不客气地笑道:“瞧瞧,你不开口,我都不敢认你了。你这是胖了多少斤啊?”
    十四娘也愣了愣,然后忽地也释然笑开了,道:“十三姐姐竟还是这样,见面就戳人的心窝子。”说着,过来扶着珊娘的手臂将她扶上台阶,一边问着她“几个月了,大概什么时候生”,又道:“你竟也不写信告诉我一声儿。”
    珊娘拿眼睃着她道:“你给我写过信么?”
    二人对了个眼,便又都笑了起来。
    这时,袁长卿领着十四娘的丈夫毛晋进来了。这还是珊娘头一次看到这十四妹夫,见那是个白白净净的书生,不禁一阵暗自点头——那说书先生总爱说嫡母怎么折腾庶女,其实庶女嫁得不好,于嫡母脸面上也是无光的,便是要算计,也都是算计在暗处,哪里会在这种打眼的事上多弄手脚。何况十四娘一向惯会拍马迎逢,想来她嫡母待她也不差多少的。
    不过看得出来,这十四妹夫是个腼腆的,跟着袁长卿在堂上坐了一回,给了袁霙见面礼后,毛晋就坐在那里不肯抬头了。倒是十四娘,看来应该是家里主事的,那言行举止里竟是比当初在娘家时更多了几分利索。见着丈夫蔫蔫地坐在那里,十四娘便对袁长卿笑道:“我家这个是个书呆子,最爱看书了,我跟他吹嘘姐夫书房里书多,他早亮了眼……”
    说话间,果然看到毛晋猛地一抬头,那眼竟真是亮亮的。立时,珊娘就笑了起来,对袁长卿道:“你和妹夫去聊你们的吧。我跟妹妹说说话。”
    毛晋也赶紧向着袁长卿行礼道:“正是,这次科举其实我倒无所谓,不过是父命难为,倒是听说京里书多,还有许多外番进来的书,我们那个小地方不容易看到……”
    那二人讨论着出去后,珊娘问着十四娘:“你儿子女儿呢?”
    十四好福气,三年抱俩,虽然在珊娘后面成的亲,如今却已经是儿女双全。那小儿子只比袁霙小了半岁,所以两口子并没有将孩子带上京来,“家里公公婆婆宠得不行,都不让带呢,说是怕他们路上吃苦。”十四道。
    虽然这话的语气里带着抱怨,可也难掩一份她和公婆间的和睦。想着当年十四讨好老太太的功力,珊娘便知道,她公公婆婆怕也叫她收服了,因笑道:“看来你小日子过得不错。”
    “就那样。”十四带着几分暗藏的得意挥挥手,“姐姐当年总说日子是靠人过的,如今我才知道,这句话再有道理不过了。自己想过好日子,日子总能往好里过的。”许是怕珊娘心里还藏着疙瘩,她直言又道:“那时候年纪小,看着别人有什么,也不管那适合适合自己,便也想有。如今才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比如我家那个,书呆子一个,可对我对孩子都没话说。人还能求什么呢?”顿了顿,忽然一叹,道:“姐姐可知道十一姐姐的事?”
    “啊?”自出嫁后,珊娘就再没跟娘家有过什么来往(其实是袁长卿不待见除了五老爷一家外的所有侯家人)。那七娘跟十一娘从小就有矛盾,故而也不曾有过书信往来。珊娘总能从七娘那里知道家里其他人的事,却从来没听她提过十一娘的事,便问道:“她怎么了?上次三伯来京城时还跟老爷太太说过,十一娘在婆家极受宠的。”
    “得了吧,”十四又是一挥手,道:“也就她婆婆喜欢她。”又道,“当初老太太给十一姐说这门亲的时候,十一姐夫就没看上她。是她硬巴结着她婆婆,才结下的这门亲。偏去年的时候她婆婆没了,如今没人压制十一姐夫,十一姐夫就一个一个地往屋里拽人。她若不肯倒也罢了,偏还装个大度。这次我们路过她家时,看着她整个人都瘦脱了形,偏还端着个模样,看得人心里直发酸。”又叹道,“说实话,我看着十一姐姐那模样,心里忍不住一阵后怕,当初若是我真进了西园,不定就又是一个十一姐姐了,便是心里有再多的不痛快,也只能自己忍着憋着,哪能像现在这样的快意。”
    珊娘听了不禁一阵唏嘘——这明明就又是一个前世的她。心里不痛快却只能忍着、憋着,实在憋不住忍不住了,不是逼疯自己就是逼疯别人,或者把别人和自己全都逼疯……
    虽然之前珊娘已经替十四娘夫妻另外租了个院子,可因着好几年不见,且如今一个个也大了,渐渐的全都忘了小时候的龌龊,竟是相谈甚欢,珊娘倒不太舍得放十四娘走了,想留她在家里住下。如今的十四娘可不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