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363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363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路权的收回、到关税的收回,每一个中国人因“抵制”而参加这一个又一个运动之中,而正是这些运动使得国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作为国民的他们,竟然拥有如此大的力量。
    而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每每都将成归根于是“国民的抵制行动和举国一致的决心,使得政fǔ得已收回国权,帝国感谢每一个国民,正是四亿五千万国民铸就了中华帝国今日的一切”,对于国民,政fǔ从来不会吝惜赞美之词,而政fǔ的赞美让人们飘然了,人们开始享受着国民的权力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些权力是他们一直都曾拥有的,是天生而来的,只不过,过去他们未曾加以运用。
    亿万国民团结如一人,试问天下谁能敌
    在这种情绪的左右下,这些已经开始尝试到国民的力量,并因此享受了国民的荣誉之后的人们,开始明白,应该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有时候,这种情绪就是最强大的武器。
    “我们要求,帝国必须立即第一时间,向卑鄙无耻的日本宣战”
    “我们要求,在未打到日本本土,用武力让日本为其无耻的背信弃义式可耻行径付出代价之前,帝国绝不得与其媾和”
    “我们要求,必须通过律的行式,执行举国一致,日本未付出代价之前,任何敢言对日媾和者,一率以汉jiān论处”
    “我们要求……”
    在帝国咨议院前,民众的请愿代表,大声的向着帝国咨议院副院长杨度提jiāo着请愿书,没有字词的润sè,只有似命令似的话语。一个个要求、一个个惩处、一个个拳拳爱国之心,在这一片天空下的聚集着。
    而这拳拳爱国之心,却无疑在提醒着每一个人,庶民拥有的力量,提醒着每一个人,当他们背弃庶民之后,他们会遭受什么。
    “如果有一天,任何人背弃了他们,都将被送上断头台”
    站在帝国咨议院的休息室内内,隔着玻璃窗,看着窗外那些群情jī愤的民众,这句曾不知道听过多少次、却几乎未被证实过的话语,在耳边浮现出来,望着民众,陈默然禁不住发苦笑一下,作茧自缚是什么?或许正是现在自己应该体会的感觉,自己现在可不就是在作茧自缚吗?
    一直以来,自己鼓吹着国民意识,可最后呢?
    可在看到国民意识觉悟之后,自己在欣慰的同时,未尝又没有产生恐惧?可、摇着头不愿再考虑这个问题陈默然长叹一声,走一步是一步吧
    “陛下,臣以为,这场仗无论如何我们都赢了”
    一直站在陛下shēn后的张之dòng,突然自信满满的说道,这场海上遭遇战的大胜,第一次让他意识到胜利是指日可待的,甚至没有任何风险可谈。
    “陛下,臣以为,现今,帝国当一鼓作气,从辽东挥师朝鲜,以陆路横扫朝鲜,再集海军进bī日本近海,寻求决战……”
    在咨议院开会前,在这间休息室内的大臣们,无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每每一想到南海的胜局,他们就忍不住得意起来,什么今天进攻朝鲜,明天挥师日本本土之类的话语,不时的从他们嘴中吐出,面对胜利,任何一个大臣们都会提出自己的看,当然是乐观的看。
    “哦”
    只是笑应着,陈默然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们,偶尔的会在心里苦笑一下,当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觉得应该不惜代价寻求和平,而现在呢?南海的2舰战7艘,结果击沉对方包括两艘战列舰和一艘万吨装甲巡洋舰在内的四艘军舰,这场海战,海军不单赢得漂亮,而且鼓舞了士气。
    “想来陛下早有定策了吧”
    觉察到陛下似乎并无意立即给出回答,袁世凯不禁在心底嘀一声,随后他又朝着一旁的管明棠看去,只看到站在窗边的那位财神爷,半闭着眼睛,全是一副对这种谈话没有任何兴趣的模样,而他的这种神态,更是坚定了袁世凯心底的推测,于是他便朝前走上几步。
    “陛下,臣以为,在海战未得胜负之前,东北地区当以守势”
    袁世凯的一句话,只让陈默然多看了他几眼,这袁世凯未免也太。
    “袁部长,你这么说未免也太涨倭人志气,灭我等威风了吧”
    不待陈默然说话,立即就有人出言反驳道,而这倒是让陈默然在心底一乐,现在随他们去猜吧
    “陛下……”
    这时一位shì从官走过来,递给了陈默然一张电报纸。

第167章 怎么对待彼此(求月票!求定阅!)
    “如果今日不果断迎接挑战,那么,明天中国将不复存在用战争回应战争,用枪炮回应枪炮,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选择”
    没有任何疑问,在短短几分钟内,不需要演讲、不需要动员,不需要官员与咨议员们的勾通,会议召开不过十几分钟,在掌声中,由国务院提jiāo、陛下已经签字授玺的对日本帝国宣战书,便获得全票通过。
    “日本帝国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亚洲为其国策,今日日人衅起战火,中国实为不得不应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yù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去年为维持神圣之中立,不得不以武力悍卫中立,原期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然**成xìng之日本,执mí不悟,且更悍然于今日向我中国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
    十一年前,日人偷袭于丰岛于先、一年前,日人偷袭旅顺以后,今日,日人又偷袭我之战备未成之训练舰,日人之卑鄙由此可见一二。
    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必当忍无可忍。兹中华帝国正式对日本帝国宣战,并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近中午时分,在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市县政fǔ布告栏前,拿着布告的jǐng察一手拿着铁皮卷成的扩音筒,大声朗读着的宣战书。
    上一次中日冲突,虽冲突造成双方十数万人死伤,但两国从未宣战,而今日冲突刚起,两国即行宣战,着实震惊了不少人,不过有着南海“靖远号”大胜的好消息在那里撑着,市面上倒也不见húnluàn与恐惶,而在政fǔ的鼓励下,各个学校的学生更是在第一时间走出学堂,在市集上宣传的对日宣战与战时举国一致之策。
    而在这个时候,当青年学生们在那里高谈着爱国、抗战的时候,他们总是会提到靖远,一夕之间,靖远成为全中国无人不谈,无人不提的一艘战舰。
    “靖远号”
    南京的英国大使馆内,亚瑟?福雷德趴在资料册中,翻看着靖远号的相关资料,相比于大使们、参赞们更关注的是中日两的未来走向,以及这场战争的最终胜负对远东可能造成的影响,作为海军武官的更关注的却是靖远号战列巡洋舰
    而且伦敦的电报,也不断的强调着一件事,靖远号,必须要nòng清楚靖远号的一切情报和资料,尤其是南海海战的资料。
    “中国海军部公布了最新资料,靖远号被击中了至少178枚炮弹,其中8英寸个以上大口径炮弹27发,这就是“靖远”号在短短不到两个小时中所遭受到的打击”
    刚进屋阿尔克斯将手中的通报一展,满面尽是不可思议的之sè。
    “要知道它不是标准战列舰而是一艘“拥有战列舰的火力和巡洋舰机动能力”的战列巡洋舰。虽说它是一艘排水量在2万吨左右的战列巡洋舰,可我们都知道他的装甲并不厚,天知道,他是怎么撑下来的。”
    “优良的克虏装甲、出sè的设计以及良好的损管让它顽强的坚持下来。”
    亚瑟用一句回答了阿尔克斯的疑问,随后他又仔细看了一下中国海军部的资料,仅仅只看着这份简单的新闻通告,他就可以想象得出现在靖远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早就变成了一堆破烂。
    “我敢说,这一次,靖远至少会在船坞内维修半年以上”
    阿尔克斯不无自信的说道,接着他又指着桌面的靖远号的下水照片。
    “没准,现在的靖远,已经给重新打成了这个样子”
    “我不关心这个问题”
    放下手中的笔,亚瑟看着阿尔克斯认真的说道。
    “现在我只关心,中国人同不同意我们上致远舰,没准我们可以在未来的海战中,亲眼目睹致远舰如何发挥他的威力”
    在提及“威力”时,他甚至特意拉长了声音,现在各国驻华武官都已经申请进入中国海军作为观察员,而几乎每一个人都盯上了致远,不过并没有人选择靖远,毕竟谁也不知道现在靖远能不能赶上下一场海战。
    “你我现在都知道,靖远舰上都是一群新手,他们不过是刚刚接舰,可是他们在第六轮齐shè,便击中了石见,第十九轮齐shè击沉了它,我们现在对靖远舰有多少了解?”
    拿起烟灰缸边放着的香烟,深吸一口后,阿尔克斯又继续说道。
    “靖远号是致远号的最终改进型,比致远号更成熟,致远号在服役之后,碰到了很多问题,而靖远号似乎都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使用的是美国伯利恒公司生产的13。5英寸舰炮,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舰炮,而且使用提制新式软钢被帽穿甲弹,根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分析,石见号之所以被击沉,就是因为这种穿甲弹,再就是他的装甲比我们想象的更厚一些,另外再就是他的航速,可能在25节至27节之间,这是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情报”
    “应该还要算上,靖远号还拥有更为先进的观瞄、测距设备,中国人从我们和德国人那里购买了很多先进的甚至正处于实验阶段的设备,并且引进了专利,这些设备应该已经被其海军应用,而且从中国人的第二舰队改装来看,他们更倾向于加装各种设备以提高战舰的观瞄能力,先进的观瞄设备应该是他们赢得这场实力悬殊的海战的主要原因”
    亚瑟在替阿尔克斯做着补充时,又用铅笔在纸上记下这几点。
    如果说致远号的横空出世是震惊了世界海军界的话,而现在亚瑟和阿尔克斯两人绝不会怀疑,明天,当欧洲从醒梦中醒来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被靖远号的表现惊呆,到那时,中国人建造的靖远将会成为全世界所有战舰的典范,甚至于,足以让世界各国海军在面对靖远的时候,生出自卑感,甚至恐惧感。
    “现在靖远号已经用这场海战向全世界证明,任何前致远舰,在他的面前都只是靶子或许,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吧”
    亚瑟极为公允的说了一句,然后把手中的钢笔笔帽一拧,又继续发表着他的看。
    “说实话,我觉得的,中国人实在是太过于好运了两年前意大利海军界提出了建造全主炮战舰,再到我们提出“完美巡洋舰”,结果中国人却成的把这两种战舰的优点集于一身,而且在这场海战中,好运气一真伴随着中国人,这次“好运的东乡”恐怕是要碰到对手了,不过中国人看似占据技术甚至享有一定的数量优势,可实际上,联合舰队的优势更大,中国海军的军官数量不足,士兵训练时间较短,而联合舰队却不一样,他们的很多士官甚至训练十余年,而且经历过日本海大海战的考验。”
    阿尔克斯点点头,运气,在战争中运气战到一定的比例,有时候甚至两个实力悬殊的对手遭遇,运气甚至能起到决定xìng的意义,就像这场海战,在阿尔克斯看来,运气是占在中国人这一边的。
    “嗯,不过我觉得也许,中国人的运气会更好一些,要知道,海容号在被击沉前发shè的那枚鱼雷甚至击中了富士号的尾舵,这样的好运气,在世界海战史中也很少见”
    阿尔克斯不无认真的说道。
    “要知道,海战除去战舰的数量、火炮的数量和技术之外,运气往往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中国人的运气能一直保持下去,我觉得伦敦的政客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英国应该怎么协调未来日本需支付的赔款”
    阿尔克斯的话只是亚瑟哈哈大笑了起来,尽管亚瑟对日本海军击败中国海军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他不至于相信中国海军能够完败强大的联合舰队。
    “阿尔克斯,你要知道,那是联合舰队,击败了俄罗斯海军的联合舰队”
    “运气”
    阿尔克斯认真的吐出两个字。
    “我曾说过,日本海大海战,联合舰队的运气比俄国人要好所以,他们赢得很轻权,但是这一次,说实话,如果说致远能够发挥出与靖远不相上下的水准,并且有着和它一样的运气,那么联合舰队很难取胜”
    话声一顿,阿尔克斯又认真的强调道。
    “要知道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可以说,海战,赢得海战是他们获取胜利的唯一途径,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要赢,只有赢了,他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两个国家无论是谁赢得了的海战,都等于赢得了战争,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只要他们赢得了海战,甚至可以不需要发动耗费巨额军费的陆战,就可以赢得战争。”
    原本就不善辩论的阿尔克斯这时话语稍显得有些凌luàn,接着他又进一步强调道。
    “进无论是对中国或是日本而言,这两个近邻,就像过去英国和国,或者说现在的英国和德国,无论是谁赢得了战争,都会竭尽可能的敲诈对方,直至榨去最后一滴油,只有如此,才能尽可能的削弱对手”
    “就像普战争一样?”
    亚瑟的回答让阿尔克斯点点头。
    “甚至可能会比普战争时俾斯麦提出的要求还狠,如果日本赢了,以日本人的贪婪,他们至少会索要50亿华元的赔款也就是相当于中国财政5年的财政支出,十年前,日本人不是索了2。5亿两吗?那可是相当于清国4年半的财政收入。”
    贪婪
    贪婪是世人对日本最大的印象,在十年前的日清战争之前,清国仅只支付了两笔战争赔款,一次是英清战争,还有一次是英对清国战争,两次战争累计支付战争赔款以及赔偿商人损失,尚不超过3400万两白银,而日本却在一次战争中即索要2。5亿两白银。
    “那若是中国人人赢得了呢?中国人会向日本索要多少赔款?”
    亚瑟的反问只让阿尔克斯一愣,他愣了很长时间,最后只是喃喃说一句。
    “这个问题要看中国的皇帝陛下和大臣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正是日本,正是日本人的贪婪开启了列强对中国极尽勒索的先河”
    皇宫政务楼内,面对内阁的诸位臣工,陈默然第一次对“未来问题”作出了回答,这仅仅只是因为梁敦彦的那个“利用南海大胜余威,通过美国向日本传达媾和意愿”的要求。
    双眼直视着梁敦彦,板着脸,陈默然这会最好说的一句话,恐怕就是外jiāo部清一sè的软蛋,海军刚打赢一仗,他竟然就想着借机媾和,根本就不考虑一个现实问题,现在媾和对中国有没有什么好处,现在根本就不是媾和的时机。
    “日本,的确,日本是咱们的近邻,可这个近邻在十年前,可没轻易的放过咱们,这一仗,咱们一定要打赢,只要赢得了海战,胜利也就属于咱们了,南海的这一仗,打出了咱们的自信,所以咱们要继续和日本打下去,一直打到日本人服软,打到日本人接受咱们的条件,如果可以的话”
    话声一顿,陈默然的眉头一挑。
    “梁卿,难道说你不希望在马关的chūn帆楼和日本人进行谈判吗?”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内的气氛一变,所有人都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