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妾身由己不由天 >

第33章

妾身由己不由天-第33章

小说: 妾身由己不由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东宫十几年,深谙太子的心思,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贴合他肺腑的言语。
  太子果然平静了许多,咀嚼着程公公的话,越发觉得有理。
  程公公向身后悄悄一挥手,背着药箱的太医疾步上前,为太子处理伤口。
  “太医,殿下脸上这伤口,可要紧么?”
  那太医见着一地碎瓷片,和满殿宫人瑟瑟发抖的模样,心知这里方才定是一番狂风骤雨。
  他只想着快些处理好太子的伤口,而后溜之大吉,免遭池鱼之难。
  故而只道:“殿下放心,这只是小伤口。微臣开一些外敷的药,绝不会留下疤痕有辱殿下英名。”
  只要不留疤就好。
  作为储君,未来要坐在那把金龙椅上的人,决不能有丝毫的疤痕破坏完美。
  太子这一通发怒之后,也有些累了,摆了摆手,那太医识趣地退了下去。
  他向后靠在坐榻的栏杆上,白胖的脸松弛了下来,越发像一块发酵的面团。
  闭眼思忖了片刻,他忽而一拍坐榻,愤而起身。
  “虽如此,本宫也不能任由谣言四起,将脏水全泼在本宫身上!”


第86章 本王喂的
  沈风斓在病床上,足足养了两个月。
  有孕之人,体温原就比寻常人高,何况在盛夏天气,哪里耐得住?
  轩辕玦派人每日送冰山、冰盆来,放在屋子中间,让病床上的沈风斓不那么难熬。
  这样熬过了九月的秋老虎,萧太医命小童抱来了一堆艾草,放在内室之中。
  “若是情况不出微臣所料,此后便三天烧一次艾。”
  沈风斓腰上的伤非同小可,针灸了大半个月,才算彻底好了。
  萧太医那时就想烧艾,被沈风斓严词拒绝。
  那么热的天烧艾,好端端的人也要被烧坏,何况她一个虚弱的孕妇?
  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她能清楚地感受到,腹中胎儿有力的跳动,根本不需要烧艾保胎。
  真正需要保的是她好嘛?
  她会被热死的。
  一开始,每日隔三个时辰,萧太医就要来给她施针,每天夜里,她都要被生生吵醒一回。
  这么过了两三天她就熬不住了,“萧太医,你不是说睡觉有利于身体恢复吗?我就想好好睡觉,能行吗?”
  萧太医古怪地看了她一眼。
  “行。”
  后来萧太医夜里就不来了,沈风斓后知后觉。
  他为什么古怪地看自己?
  因为萧太医的两只眼睛底下,挂着老大的青黑。
  ——夜里不来施针?
  他求之不得。
  就连静清院的下人,也都古怪得紧。
  从前私下议论、编排沈风斓的那些婆子,分两批轮流向古妈妈告了假。
  告假去做什么?
  她们要去庙里拜佛,说是求菩萨保佑沈侧妃和她肚里的孩儿。
  梅兰竹菊几个小丫头也开始献殷勤了,围着浣纱、浣葛她们姐姐长姐姐短,就连年纪小的小衣也被称作姐姐了。
  最欢喜不过的还是红妆。
  她听闻绿翘被黑衣人灭口之后,有些后怕。
  但想到绿翘不仅是个狐媚子,还是个通敌的奸细,她就收了同情之心。
  她原就是个不会藏心思的人,为自己站对了阵营沾沾自喜。
  “瞧殿下对侧妃娘娘多好!大伙儿都传呢,侧妃娘娘只要平安诞下孩儿,一定会被封为正妃的!”
  她一语道破了众人的心思。
  不过真正古怪的,还是轩辕玦。
  她受伤初醒后,轩辕玦挂着一只受伤的胳膊,另一手给她喂粥,她还是颇为感动的。
  这一场大火中,她和他都受了伤,也算是共历生死。
  彼此放下了成见,真正在感情和利益上,达成了握手言和的状态。
  但是轩辕玦天天来给她喂粥,这她就不明白了。
  “晋王殿下,你的伤都好了?”
  要是没好就赶紧回去养伤吧,成天在她床前算怎么回事?
  轩辕玦桃花眼含着轻轻笑意,睨了她一眼,“不必记挂,都好了。”
  沈风斓:“……”
  看来晋王殿下不是很有眼色。
  轩辕玦把碗里的最后一口粥,送到她嘴边。
  过了最初阶段的白粥,厨房那边变着花样,给沈风斓做各种不同的粥,还有各种搭配的小菜。
  今儿的是虾仁干贝粥,粥面上洒了一点点油绿的葱花,配上香酿豆腐,既清爽又可口。
  这两个月喂下来,他的动作已经很熟练了。
  看着沈风斓越发圆润的脸,他心里竟然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这是本王亲手喂出来的!
  看脸也就罢了,看沈风斓显怀了的肚子,在被子底下圆滚滚的轮廓,那才叫有成就感。
  那可不仅是他喂出来的,还是……
  轩辕玦心情大好。
  沈风斓抹了抹嘴角,“殿下有意让人将那夜大火之事宣扬,如今已过了两个月了,可看出了什么?”
  黑衣死士身上找不到任何线索,那就索性将此事闹大,看看各路人马的反应。
  他这一计极好,市井之中人言可畏,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所有人都对此事表态的时候,总能看出些破绽。
  首当其冲的,便是东宫。
  “太子命人散布流言,说本王心狠手辣,不惜拿未出生的子嗣来演一场苦肉计,博父皇回心转意。”
  “如今晋王府灭门案,在街头巷尾又多了一种说法,叫做晋王杀妻灭子案。说是本王原就不愿娶你过门,无奈圣旨赐婚,索性借机杀你。”
  他三言两语带过,沈风斓还未痊愈,他不想刺激到她。
  沈风斓的眸子暗了暗。
  朝堂之上,太子被怀疑为晋王府一案的罪魁祸首。
  这并非轩辕玦有意散布,然而太子和晋王两方对立的情形是很明显的,他们怀疑到太子身上不足为奇。
  不论此事是不是太子所为,太子要为自己洗清污点,也是理所应当。
  不寻常的是,太子命人散播的流言,竟然效力广大,一夜之间扭转了风向。
  苦肉计?
  圣上的确冷落了晋王数月,他风光了二十年,骤然跌入谷底兵行险招是极有可能的。
  杀妻灭子?
  沈风斓下嫁为晋王侧妃的内情,很多人都知道,只是圣上有意隐瞒,不敢说出来罢了。
  就算不知道的人,也能猜出些许隐秘。
  若说晋王杀妻灭子抹除污点,也不是不可能。
  而这一番流言最最恶毒之处,莫过于句句直指圣上。
  苦肉计是欺君,杀妻灭子是不尊圣旨,但凡圣上有丝毫怀疑——
  轩辕玦,就完了。
  “以殿下对圣上的了解,他会相信这些流言吗?”
  说到底都是流言,谁都拿不出证据来盖棺定论,只看金龙椅上那位信谁罢了。
  她清晰地感受到,轩辕玦呼吸一滞。
  她的问题,让他很难回答。
  “自本王有记忆开始,父皇便对我宠爱有加,允许我种种任意妄为。若没有前番之事,我必会斩钉截铁回答你,他不会信。”
  可在太子下药陷害他之时,那个一向最为宠爱他的父皇,竟然完全不信他。
  也许是父皇老了,他开始忌惮皇子们的年轻力壮,唯恐君权旁落。
  所以他要打压这个,他一手扶持起来的皇子……
  “事到如今,我没有把握。”
  沈风斓对他的说法,微微讶异。
  ------题外话------
  晋王:沈风斓,你圆滚滚的肚子可不仅是本王喂出来的,更是本王一夜辛勤耕耘出来的~


第87章 他的成长
  初见轩辕玦,是大婚那日。
  他姿态闲暇,一身正红绣蟒吉服,衬得肤白唇红。
  一双狭长的桃花眼,眼尾翘起。
  邪魅,迷离,恣意。
  彼时他张扬轻狂不改,加上被圣上责罚冷落,一身的戾气。
  ——几乎都撒在了无辜的沈风斓身上。
  她讶异,是因为轩辕玦的成长。
  这数月以来,他已经逐渐接受了被冷落的事实,也不再怨天尤人。
  他从前对沈风斓有怨气,连累她受到皇后罚跪,现在褪去冲动,弥补自己的过失;
  他从前不屑斗争、算计,得到惨痛的教训之后,他已经学会了揣度人心、分析局势;
  他从那个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受宠皇子,成长为一个隐忍待发的闲散王爷;
  从一身绫罗珠玉的天之骄子,蜕变为手捧一碗清粥的素衣儿郎。
  这样的改变,是出乎沈风斓意料的。
  她看着他微微低垂的眉眼,睫翼轻覆,邪气的神态敛了大半。
  若是这样看起来,真是翩翩佳公子,如玉山上行。
  这一看,良久。
  轩辕玦注意到她凝滞的目光,仰起脸来,嘴角勾起邪肆笑意。
  “有那么好看吗?”
  值得她晃神看了这许久。
  沈风斓:“……”
  晋王殿下真是经不起念叨,一念就破功。
  “殿下要是不说话,会更好看。”
  轩辕玦无声地笑,比方才笑意更深。
  沈风斓不让他说话,那他就不说好了。
  ——看看谁会沉不住气。
  看着他嘴角加深的笑意,沈风斓这才意识到,她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来跳。
  她卧病在床两个月,对外界的消息一无所知,连市井流言都要通过说书先生的口。
  不让轩辕玦说,她还能听谁说?
  “咳咳……”
  她掩口咳了两声,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王府四周,龙骑营的兵士还在么?”
  轩辕玦笑看她,忽然觉得这样前后矛盾的她……
  很可爱。
  “还在。”
  他低眉柔声,没有如沈风斓想象的一般,非要她认错才肯开口。
  她也不自觉低了声音,“那么殿下觉得,那夜的死士会是太子派来的吗?”
  会是太子吗?
  这也是轩辕玦一直在想的问题。
  怎么想——
  都不该是太子。
  “不会。御前对质之后,太子的底牌已经摊开了,他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他的话正合沈风斓之意。
  “我也认为,若是太子所为,他的奇兵一定会出在殿下身上,而不是我身上。”
  两人对视一眼,隐约有了某种默契。
  轩辕玦道:“还有一点。太子派人散播流言不奇怪,奇怪的是,这番流言效力强得惊人。”
  一个被禁足东宫的太子,又刚刚折了东宫侍卫统领谭三,犹如虎失前爪。
  他怎能翻起这样的大浪?
  其中必然有人推波助澜。
  推波助澜者,便极有可能是真正的幕后主使。
  “殿下的意思是,有人乘太子的东风,要陷害殿下?”
  未必。
  轩辕玦斜睨她一眼,“为什么不是,有人要乘本王的东风,陷害太子?”
  也不是不可能。
  于他而言,复宠不过是时间问题。
  他比太子的优势更多,无论是才学智慧,品貌气度,乃至于是母族的支持。
  太子的优势,只有嫡出罢了。
  卫氏一族势孤,卫皇后不得圣心,太子的地位也就尴尬了起来。
  一旦轩辕玦复宠,他对上太子,未必没有胜算。
  那么在这其中借刀杀人的,极有可能是其他野心勃勃的皇子。
  “六弟年幼病弱,其母王美人出身微贱,母子两人在宫中向来是谨小慎微,只求平安罢了。”
  “除了他,其余的皇子都脱不了干系。”
  统共这些皇子里,沈风斓也只认识晋王和宁王。
  太子她倒是遥遥见过,其余的皇子原不起眼,她完全没有印象。
  不认识本人,还是听过些许传闻的。
  “我听说,这位排行第二的恒王殿下,和太子实际上同岁?”
  “是。”
  轩辕玦耐心为她解释,“恒王嫉恨太子,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了。明明是同年出生,被父皇硬生生压了一岁。”
  “那时卫大将军还在,卫氏一族还是风光无限。父皇要保证太子是毫无争议的嫡长,所以压了恒王。”
  沈风斓有些不屑,“这一压岂不适得其反?虽说立嫡立长是正途,立贤亦是正途,何必为此歪了心思。”
  太子不是什么好人,这恒王也不值得人尊重。
  轩辕玦道:“所以,恒王要借本王的东风铲除太子,是有可能的。”
  那宁王呢?
  “而宁王要借太子的东风铲除本王,自然也有可能。”
  到底是谁,还得慢慢查探才是。
  沈风斓素手托腮,一双明眸中染上深思。
  恒王也好,宁王也罢。
  她想不通的是……
  “你是不是在想,为什么死士不肯伤你性命?”
  轩辕玦一语中的。
  这也是他想不通的地方。
  见沈风斓点头,他揶揄道:“大婚那日,席上公卿贵族,仕宦子弟,莫不称赞沈侧妃的。”
  “三岁习字,博览群书,笔下字字工整。”
  “五岁背诗,不论是诗三百还是唐诗宋词,篇篇成诵。”
  “七岁弹琴,琴音铮铮,能引百鸟朝凤。”
  “十岁下棋,稳若泰山,赢得国手廖亭翁。”
  “才比班昭,貌胜西施,与平西侯家的小姐汪若霏,并称京城双姝。”
  ……
  其实这些并不是他在大婚席上听见的,而是这些日子以来,他派人细细查访得来的。
  才知道,原来沈风斓和他一样,都是幼年早慧。
  他向来不在女子身上留意,竟不知沈风斓有这等名声。
  说到底,她的名声,还是他坏了的。
  仕宦权贵之家,百年传承,都知道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
  ——至少有些话,不会放在台面上说。
  只是仍然禁不住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
  沈风斓轻嗤,“晋王府灭门惨案的教训,殿下忘了?”
  这些充满奇幻色彩的谣言,哪里能信。
  什么百鸟朝凤,什么京城双姝,便是真的,那也是属于原身的。
  与她什么相干?
  她不愿借原身的幌子,为自己贴金。
  “还有,请殿下少提那个汪若霏,我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题外话------
  静叶460书童评价了本作品
  梦里不知梦童生送了1朵鲜花
  书陌雪书童评价了本作品
  187**4229书童评价了本作品
  谢谢小可爱们的打赏以及全五星好评~
  另外伊人前天收到了一个三颗星的评价,我不能感谢无理由的差评,但我觉得这是读者的自由,我尊重。
  不过以后呢,还是希望小可爱们要投评价票就投五星,你一张三星的票把我文的整个评分都拉低了……


第88章 出嫁
  所有的流言,终归要止于时间消逝。
  沸沸扬扬的晋王府灭门案,历经数月,其间衍生了多种说法,越传越玄……
  最终归于平静。
  秋风乍起,卷起一地黄叶。
  沈风楼与木家小姐终于成了亲,为了颜面上好看,圣上破例提了沈风楼为四品翰林,赐封木氏四品恭人。
  沈风斓十分欢喜,虽然身子沉重不能亲自去道和,还是命古妈妈细心挑了几样贺礼送回沈府。
  木阁老德高望重,门生遍布天下,嫁孙女的排场自然不小。
  木氏倾了一半家财作为木家小姐的嫁妆,似乎要痛痛快快地出一口,木小姐被拖了三四年的气。
  成亲的排场盛大辉煌,让人不禁想起沈风斓出嫁那日。
  京中多少贵女咬帕感慨,多子多福,但女儿还是少生些的好。
  沈太师家和木家的地位自然难以比及,论起金银财帛的积累,他们这些仕宦大族未必比不上。
  亏就亏在家里女儿多了,嫁妆一分三四份,还能剩下些什么?
  这还是嫡出的女儿,庶出的就更别想了。
  沈风翎混在来观礼的女眷中,听到这些话,不禁咬着下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