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妾身由己不由天 >

第65章

妾身由己不由天-第65章

小说: 妾身由己不由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浏览的速度不逊于晋王,账册上的一条条内容都记在了脑子里。
  而后她将账册平放到桌上,朝着莫管事道:“这个户部尚书朴珍前,难道在户部就没有一个帮手,可以单打独斗这么多年吗?”
  莫管事原以为她看得迅速,必定看不出什么东西来,没想到她一开口就把自己问住了。
  他迟疑了片刻,不知如何回话,只见晋王殿下点了点头。
  “还有这个东宫属官谭三,他已经被发配充军了,关于他的罪名可以挖得更深一些。”
  一个远在千里之外,几乎等同于死无对证的罪人,用他来给太子泼脏水,再好不过。
  沈风斓补充道:“对,譬如有些只知道是东宫所为,却抓不住具体经手人的,都可以想想这个谭三。”
  只要是东宫的人就行了,具体是谁,矛头都一样直指太子。
  莫管事听得一愣一愣地,站在原地回忆了片刻,才将方才他们说的都在脑中罗列齐了。
  “是,老奴这就去同相公们说。”
  莫管事口中的相公们,就是在晋王府外书房,负责这些文书账本的人。
  他恭敬地拿起桌上的账本,转身退下的时候,听到沈风斓慢悠悠的说了一声。
  “莫管事真是年纪大了。”
  他立马将脊背挺得直直的,快步朝下跑去,楼梯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生怕听见她后面跟上一句,殿下身边也该换个得力的人了。
  沈风斓在后头哈哈大笑。
  云旗和龙婉也跟着大笑,隐隐约约听见龙婉奶声道:“傻……”
  看来连龙婉都知道,莫管事被沈风斓耍了。
  这下晋王殿下都掌不住笑了。
  龙婉犹自在那拍手笑道:“傻……傻……傻晋王。”
  他蓦然变了脸色,阴沉沉地看着沈风斓。
  “这话是你教她的?”
  沈风斓一脸无辜,“怎么可能呢?晋王殿下幼年早慧,聪明不凡,妾身怎么会教龙婉这种话呢?”
  一个自称,瞬间暴露了她的心虚。
  她朝着一旁的浣纱道:“快命人下去查访,到底是谁教大小姐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抓到了,一定狠狠打一顿!”
  晋王殿下眸子微眯,看着她表演。
  他将龙婉抱到自己身上,看着她,一字一句问道:“婉婉,告诉爹爹,谁说的傻晋王?”
  龙婉咧嘴一笑,乖巧又诚实地一扭身子,胖乎乎的小手指指着沈风斓。
  “娘。”
  沈风斓:“……”
  说好的养娃坑爹呢?
  怎么成了坑娘?
  晋王殿下哼了一声,“方才是谁说,抓到了这人,一定狠狠打一顿?”
  “他们会叫爹,也是我教的,总可以将功抵过吧?”
  沈风斓讨价还价。
  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岂能轻易让她抵债。
  “功不抵过。”
  晋王殿下一口拒绝,随即又道:“不过,可以换些别的来抵。”
  譬如说,可以让他从那张硬榻上,挪到床上来睡。
  用这个来抵过,他才能觉得划算。
  沈风斓漂亮的眼珠子一转,几乎把他的心也揪着转了一圈。
  他蠢蠢欲动,她领会深意。
  “殿下的意思是,让我为如何借此账册扳倒太子,献上一计吧?”
  晋王殿下:“……”
  沈风斓的脑子里,就不能有些旖旎的念头吗?
  最后,晋王殿下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好,和沈风斓探讨了一番正事。
  一件在沈风斓眼中是正事,在他眼中大煞风景的事。
  奶娘进屋把两个孩子抱出去,像是知道他们有要紧事商谈似的,他们不吵不闹,乖乖被带离了屋子。
  沈风斓道:“殿下打算如何揭发此事?”
  事情的真相是一回事,如何让圣上对太子的愤怒达到巅峰值,那又是另一回事。
  这其中关键,就在与谁去告诉圣上,如何告诉圣上。
  “殿下自然是不能去的。这样大的事情,太子罪证确凿,如果由殿下去说,反而叫人以为是党争陷害。”
  一旦众人目光的焦点,从太子贪污户部银两,转移到党争上,那就混淆了事情的本真了。
  他略一思索,“按照惯例,这件事应该由户部侍郎来首告。户部的两个侍郎都是本王的人,选一个口齿伶俐的便是。”
  这个想法虽然最合乎规矩,但是过于中规中矩,并不能发挥事件最大的效应。
  沈风斓道:“就没有更好的人选了吗?更得圣上信任,或是位置更加关键的人。”
  晋王殿下抬起头来,淡淡道:“有却有,只不过,不是本王的人。”
  “殿下的意思是,我父亲?”
  沈风斓苦笑地摇摇头,“别说我只是殿下的侧妃,便是殿下的正妃,父亲也不会为我冒这个风险的。”
  只要是有关于皇子的事,对沈太师而言,都像是跗骨之蛆。
  皇子们拼命想贴上他这个一品太师,而他甩都来不及。
  一旦沾上,在圣上面前还能不能维持中正的形象,那就很难说了。
  就算他知道太子贪污是铁证如山,为了避嫌,也不会挺身而出的。
  “沈太师是最好的人选,但他不会做。至于定国公或是高轩,对你的宠爱是出了名了。只要一站出来,旁人便会觉得他们是为你,而帮着本王斗太子。”
  现在朝堂之上,党争之风如此炙盛,想让人相信此事的真相,并非易事。
  像沈太师这样有中正之名的人,实在不多见。
  几乎是一瞬间,两人同时想到了一个人。
  “詹世城?”
  自从正月开朝,詹世城在殿上参奏了晋王一本之后,圣上就记住这个人了。
  他区区一个京兆尹,得以屡屡入御书房觐见,可见圣心。
  如果由这个人来检举太子,不仅圣上会更加重视,朝臣们也会更加相信此事是真。
  毕竟詹世城的“愚蠢”,人尽皆知。
  “詹世城近来,和殿下走得颇近。殿下可有法子,让他担下这个担子么?”
  他笑道:“老詹那个人的性子,反而是本王去找他,他才会疑心。你放心吧,只要设法让他看到这本账册,没人请他他也会去朝上告一状的。”
  就像他当初,为了京城中几个摆摊的升斗小民,就敢在御前告晋王殿下一状一样。
  ——
  连日阴雨绵绵,京兆尹府中无大案要案,詹世城闲坐在窗前,捧卷细读。
  这本书倒不是什么论语孟子,也不是史记兵法,只是一本寻常的传奇小说。
  里头不仅有传奇志怪故事,还有平常男女的感情故事。
  自打他的夫人,因为他不肯接受侯爵,与他闹别扭一气回了娘家之后。
  不出一年,就缠绵病榻过世了。
  夫人不仁,他却不能不义,为嫡妻守孝三年这样的规矩,他牢牢遵守着。
  不仅没有续弦再娶,也从未寻花问柳,连府中稍有姿色的丫鬟婆子都遣散了许多。
  就怕自己春心萌动,不能把持。
  如今三年守孝已过,他好似也习惯这种一个人的日子了,未曾想过再娶。
  直到那里在京郊,马车里走出的翩翩少女,勾走了他的心魂。
  他从沈侧妃的口中得知,那是吏部侍郎家的大小姐,南青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他好像终于明白,自己那一颗心,为何沉吟至今。
  因为他始终没有遇到,那个令他动心不已的人。
  她站在沈侧妃身旁,明艳华彩并不能及上,那位京城双姝之一的女子。
  虽不耀眼,自有一番小家碧玉的秀丽,一颦一笑,万分可爱。
  一笑就笑进了他的心底。
  他自少年时期过去后,就没有看过这些谈情说爱的话本子,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信手就翻出来看。
  一面看,一面想着南青青的笑颜,不禁傻笑。
  正当此时,窗外飞进来一个影子,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圆筒形。
  詹世城见多识广,很快反应过来,这可能是一颗火药。
  有人想炸死他?!
  他灵敏地一翻身,朝桌后一躲。
  那颗圆筒状的火药并没有炸开,空气中仍是清新的味道,带着窗外春光的气息。
  他慢慢直起了身,朝那东西看去。
  竟是一本被卷成筒状的册子,看起来厚厚的一本。
  他连忙上前拾起,再朝窗外一看,哪里还找得到掷物之人的行踪?
  这册子里头,到底是什么?
  既然有人特特投进他的窗中,那他就打开看看便是。
  他麻利地拆下外头细细的麻绳,将那册子打开,油墨的香气扑鼻而来。
  这显然是一本新写就不久的册子,里面记着一笔笔的帐。
  詹世城眉头一皱,彻底打开那本账册。
  这东西是何人做的帐?
  真是做得惨不忍睹!
  有的帐没有来路,有的帐没有去向,有的帐甚至连用到哪里都没写清。
  谁家要是雇用的这样的账房先生,那可就倒大霉了。
  他耐着性子又往后翻了几页,忽然抓住了某些头绪,思路越来越清晰。
  这似乎,是朝臣之间勾结、收受贿赂的账册。
  他快速地浏览一遍直到过半,册子里抖出了一封信笺,他连忙拆开一看。
  “此账册,为东宫与户部尚书朴珍前之间,贪污国库银两的罪证。某虽有心为国惩治此等蛀虫,无奈力弱。闻得詹大人乃忠正之臣,只能寄望于大人,免教我大周再受虫害。”
  这封信,看得詹世城眉头直跳。
  他记得,卫大将军战死玉陵城那年,大周境内有一场虫害。
  侵蚀了中原地区,大片良田。
  许多州府几乎是颗粒无收,许多安居乐业的百姓成了流民。
  流浪在逃荒路上的饥民,吃草根挖树皮,甚至有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
  这一场巨大的虫害,才使得大周国力衰落,粮草不足,被胡人找到可乘之机意图侵占玉陵城。
  若非如此,卫大将军或许就不会死,他的兄长詹世勋——
  也不会死。
  这个书信之人,想必对他的身世有足够的了解,所以用虫害来做比喻。
  这个比喻,让詹世城感同身受。
  田野间的蛀虫是侵蚀庄稼和良田,朝廷上的蛀虫,却能消耗国库于无形。
  这等禄蠹,人人得而诛之。他气愤地一拍桌子,恨不得现在就进宫去告御状。
  忽然想到,今日朝中休沐。
  又老老实实地坐回了椅子上。
  不成,上回一时冲动弹劾晋王,闹了个大笑话。
  这回他得小心谨慎些,查实了账册上的内容,再去御前说话。
  这样想着,又认认真真翻开那本账册,一一梳理里头的关系……
  就在京兆尹府派出人手,暗暗调查太子和户部的这些糊涂账时,晋王殿下也躲在暗中施以援手。
  詹世城也不笨,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够,许多关键的信息查不到,便找来沈风楼和陈执轼相助。
  他们两一个是不入朝的公府世子,一个年纪尚轻官职不高。
  好在父辈位高权重,借助他们的威权,替詹世城查清了不少问题。
  他们两既是詹世城的好友,又是为人品性上值得信任之人,詹世城对他们查到的消息,丝毫不感到怀疑。
  虽然这其中,许多信息都是晋王府提供的。
  “大哥,你说,咱们帮着晋王这么蒙骗老詹,会不会太不讲义气?”
  夜幕初降,小巷子中,轻车简从的二人并肩行走。
  陈执轼为人一向光明坦荡,霁月清风。
  对詹世城的这些许隐瞒,都让他心中不自在。
  与其相比,沈风楼就随分从时得多。
  他劝道:“我问你,咱们给老詹的那些东西,可有丝毫是假?”
  陈执轼愣了愣,“假却不假,晋王给的那些,咱们也查证过……”
  “既然如此,你还担心什么?是觉得咱们收集太子的罪证,等同于帮着晋王党争?”
  沈风楼笑道:“只要这罪证是真的,咱们一不徇私枉法,二不添油加醋,有何不妥?难道明知东宫贪污国库银两,见之不理,才是我辈之举吗?”
  揭发东宫贪污事实,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并非党争。
  沈风楼这一说,他心里松快了不少,面色也好看了些。
  “大哥说得对,是我想多了。便是晋王殿下想利用我们,斓姐儿知道此事,她也不会肯的。”
  他心里对沈风斓极为信任,沈风楼看在眼底,心中不免伤神。
  陈执轼对沈风斓的心思,他并非一无所知。
  难得的是,他有这样的心思,却极力隐藏不让其他人烦恼。
  像陈执轼这样的好儿郎,若是成为他的妹婿,亲上加亲,那就更好了。
  可惜,沈风斓已经出嫁,还有了那一双好儿女。
  他这辈子只能做陈执轼的表兄,做不了“内兄”了。
  “哈哈,近日为老詹这事忙活,不辞辛苦。咱们也该敲他一顿才是!”
  他故意岔开了话题,一手搭上他的肩膀。
  陈执轼哈哈大笑,“老詹连夫人都还没娶呢,大哥忍心敲诈他的老婆本吗?”
  沈风楼故作市侩道:“无妨!此事一了,你还怕圣上不赏他?”
  兄弟两个并肩而行,朝着詹世城的私宅而去。
  不大的宅院,处处透着整洁利落,就连草木都修建成最便于打理的形状。
  这些日子为了查此案,他们兄弟两个来此宅的次数,几乎跟回家的次数一样多了。
  詹宅门庭不大,仆人也不多。
  他们驾轻就熟走了进去,忽然听见内院有异响。
  “怎么回事?”
  沈风楼敏锐地察觉到,那声响的不对劲,便问身边的老苍头。
  那老苍头茫然地瞪大了眼,“老儿不知道,老儿出来迎接二位公子的时候,还是好好的。”
  沈风楼二人对视一眼,拔出佩剑,朝着内院中冲去。
  果然,夜色的掩映之下,几道黑衣刺客的影子,在院中穿梭。
  詹世城一手持着一个圆形的盾牌,另一手持剑,有条不紊地和刺客周旋。
  沈风楼一挥手,他们身后随行的护卫,便和他们一起冲上前去。
  刺客想来极其熟悉詹府的情况,知道詹世城是个一穷二白的清官,没有钱请那么多护卫,所以来刺杀的人并不多。
  正好,沈风楼他们带的人,也不多。
  两方一下子打成了势均力敌,左邻右舍都响起了窸窣之声,似乎外头也听见了这边的动静。
  这样拖延下去,一旦有旁人再来助阵,这些刺客讨不了好。
  见势不妙,为首的打了一个呼哨,五六条黑影朝房顶一窜,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詹世城奋力朝上一跳,无奈高估了自己的身手,又沉闷地落到了地上。
  “真是怪了,近来京城之中,怎么这么多刺客?”
  前些时日京兆尹府才接到报案,到京郊收拾了一波刺客的尸体,足有三十个。
  眼见追赶不及,詹世城嘟囔了一声,恨恨地丢掉了手中的盾牌和剑。
  陈执轼好奇地朝地上看了一眼。
  原来那个圆圆的盾牌,是一个木制的锅盖。
  那剑也不是剑,而是一个炒菜的勺子。
  他不禁笑了起来,“老詹,你这东西从何而来?”
  “我正在给你们做菜,那起子小人就从后头偷袭进来……”
  詹世城累得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忽然一拍大腿,急道——
  “不好,我的菜糊了!”
  ------题外话------
  号外号外!
  看到小可爱们对文中某些人物疑问很大,伊人吃饱了撑的建了一个群,小可爱们可以加入讨论。
  群号571307626
  群号571307626
  群号571307626
  群名在水一方,敲门砖为文中任一角色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