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红楼-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秀才精神一振,身体微微前倾。
柳安宜微微一笑,从容的道:“陆府尹贪污河堤银,这已经是朝廷公论。但他贪墨的银子,背后还有人。我希望子桓能够在国子监中鼓动舆论。”
至于,其他条件,这位京城狂士性情耿直。他还是不要当面说的好。日后会兑现。他也是东林一脉。
韩秀才也不傻,知道柳大人将他当枪使,但他学了“屠龙之术”正愁没有施展的地方。而且,他很讨厌硕鼠。既然背后还有黑手,他义不容辞。
当即,韩秀才慨然的道:“在下定不辱使命!”
…
辛亥年顺天府、永平府院试,九月初一上午唱名发案。今科案首为宛平县罗向阳,治礼记。士子入提学衙门拜见,谢大宗师朱衣点额。
两府童生总计录取106人。闻道书院28名童生参加考试,进学20人。如此高的录取比例,令闻道书院的大名在九月一日当日就传遍京城。
这则消息与前些时候流传京城的半阙“沁园春…恰同学少年”汇聚在一起,在极短的时间内发酵。闻道书院的一众生员们,立时成为京城士林中的名人,各种拜访、交游的名帖如飞而来。
九月初二,两府新进生员在沙提学的主持下分配去府学还是县学读书。然后,簪花夸街至府学学宫,游泮入宫。
完成入学礼仪后,众生员,都是脱去先前的拘谨,脸上尽是放松的笑容,喜气洋洋。生员们相互拱手而拜,与同案攀谈,序齿,平辈相交。
闻道书院的罗向阳、乔如松、庞泽、卫阳、许英朗等人出尽风头。众生员纷纷询问大水之时的情况、事迹,赞叹不已。特别是贾环以九岁之龄主持全局,令人敬佩。
正说的尽兴时,双鹤书院的士子章魄冷哼一声,引起全场生员们的注意,朗声道:“诸位同案,在下和闻道书院的院首贾环略有恩怨,有几句说个诸位听听。
第一,贾小友今科不来参加院试,生病云云,我是不信的。多半是这一两个月以来荒废课业,不敢下场罢!
第二,若他是真生病,在下要笑他一声:傻子。救灾固原重要,功名更加重要。他累的生病,我看还是爱出风头的性子作祟!
否则,书院有山长、讲郎、同学,何以让他九岁的少年主持全局?
第三,我等在此游泮采芹,成为生员,他还是童生功名卧床养病。在下想着,心里很痛快!”
章魄说完,明伦堂里的众生员顿时哗然。有人声援道:“章兄真性情也!”
有人回击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旁边的好友提醒道,“嗨,慎言。那是章大学士的嫡孙。”
一百多名生员各种反应都有,议论纷纷。
不得不说,章魄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是啊,九岁的少年主持全局,有点夸张吧?若是,他们在场,恐怕还是要选择以功名为重。名声,只要不坏名声即可。
但闻道书院的20名生员异常的气愤,救灾中,贾环的表现有目共睹。大家都很尊敬。如何容的章魄污蔑?大骂章魄。
章魄冷笑一声,拱拱手,一副不屑于争辩的样子。
这时,正好大宗师沙提学进来训诫。此事就此揭过。
但闻道书院的20名生员中心中义愤填膺,要不是在学宫中,真是要上前动手,扇章魄两耳光。小娘养的,大学士的嫡孙又如何?
…
身在闻道书院的贾环并不知道顺天府学宫中发生的事情。
九月二日傍晚时分,他在厨房中宴请在院试中铩羽而归的公孙亮、张四水、姚纬三人。柳逸尘、秦弘图做陪客。
厨房院落正厅里的圆桌中摆放着大碗的红烧肉、辣椒炒鸡蛋、烧鱼、豆腐、青菜鸡蛋汤、肉包子。简单,但菜量足,正值饭点,令人食欲大开。
但圆桌边的气氛有点沉闷。昨天傍晚就回来的大师兄公孙亮抑郁的长叹道:“诸位,来,痛饮一杯。同是天涯沦落人。”
众人纷纷举杯痛饮。
贾环喝着茶水,颇有点无语。以公孙师兄的文章水平,书院中了20人,不可能没他。可惜,大师兄的科场霉运又发作了。有些话,他还得等两天再问公孙师兄。
吃过饭,贾环几个没参加院试的同学,将公孙亮等人各自送回寝舍。贾环回了偏厅,点了蜡烛,给龙江先生写了一封回信。感谢他捐赠1000石粮食。
第二天一早,贾环将书信给等候在东庄镇龙江先生的徐管家,在只重建了一小半的东庄镇上逛了逛,和相熟的人们聊聊天,给他们一些建议,然后回书院去见山长。
…
九月六日,天晴。下午时,香山脚下,豪奢的别院中。
一处明厅中,龙江先生一身闲服,倚红偎翠,两名美人服侍着他,欣赏着香山脚下的秋景。檀香袅袅。
徐管家等在厅外。
侍女通禀了一声,龙江先生吃了一杯酒,慵懒的道:“老徐,进来吧。”
徐管家进来,他是跟随龙江先生多年的老人,说道:“大爷,双鹤书院的杨山长带着章相的嫡孙章魄来访。”龙江先生在家中排行老大。老爷还建在。他们下人都是这么称呼。
“什么事情?”
“双鹤书院在水灾中毁损严重,他们想要请大爷捐资修缮。我想着劝学的事情总是好事,留他们在偏厅里,特来回大爷。”
龙江先生醉眼斜睨,挥手道:“不见!也不捐资!你将他们打发走。”
徐管家脸色为难,他以为他家这位大爷是喝醉了,劝道:“大爷,多少要给章相几分薄面。”
龙江先生狷狂的大笑几声,讥讽道:“章相的面子?老徐,章相很快就没有面子了。昨天京城来信,韩子桓鼓动国子监监生800余人请命,要求严查河堤贪腐案。顺天府府尹陆新翰是章相的门生。”
徐管家多少有些官场见识。不应该吧?即便是门生,如何影响到宰辅这个位置?
侍奉龙江先生的一名美姬嫣然一笑,妩媚多姿,娇语问道:“老爷何处此言?”
龙江先生道:“今上欲废南书房久矣!”
喝了一杯酒,龙江先生醉醺醺的对徐管家道:“章、李两位大学士的恩怨由来已久。这少不推手。前年发酵的户部贪腐案。今上用勋贵势力介入,贾小友的舅舅王子腾步步高升。李吴江丢掉户部左侍郎的位置。
章大学生看似胜一手,实则更加危险。韩子桓,东林出身。他这次鼓动国子监监生请命,背后少不了李吴江的推动。章大学士的位置即将不保。我离他远点更加妥当。”
徐管家似懂非懂,但明白这其中的风险,行礼退下。
…
双鹤书院位于距离香山不远的卧牛镇。从香山脚下的别院出来,双鹤书院的杨山长一脸的凝重。
七八月时的京西水灾,京城西郊的三大书院:闻道书院、白檀书院、双鹤书院损失惨重。白檀书院损失最为严重。书院被毁、讲郎、弟子死伤数十人。
双鹤书院被水淹没,人员没有损失,但书籍、书院损失很严重。他欲重建,需要大量的银子,可却没能从龙江先生处得到帮助。要知道龙江先生可是捐赠了闻道书院1000石粮食。
马车徐徐前行。
章魄道:“山长,要不我回家去一趟。”
杨山长点点头,道:“也好。”
…
章魄当天下午就从书院返回京城。晚上见到他爷爷章大学士,将事情说了一遍。
章大学生轻声道:“这件事放一放。”
章魄不明所以。四个月后,章家被抄,牵连无数。章魄随父流放三千里。(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从头越(一)
闻道书院中秀才的同学都要返乡探亲,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而后,要办理入学(县学、府学)等事宜。得了空暇才能回书院。一般都是一个多月后。
是以,贾环并不知道章魄骂他的事情。过了些时日韩秀才来信才知道。等到第二年知道章家被炒,章魄被流放,只是付之一笑。
韩秀才来信,说起他的屠龙之术施展威力,又问起组织、文宣工作的一些细节问题。贾环回信告之。
这些都是日后的事情,在雍治九年秋,九月初,贾环还在努力搞清楚一件事情:山长张安博究竟是否有意重新出仕?现在有一个好机会。
东庄镇在九月初七晚来了一群跋涉而来的饥民,约有200多人。0当即给书院安顿下来。贾环上午在东庄镇上闲逛时,得知这一情况,中午去找西厢厢房里找叶讲郎。
叶讲郎刚吃过午饭,惬意的在窗边的茶几处喝着消食茶,见贾环进来,笑道:“又去镇上逛过?坐。”
贾环这些天时不时的来叶讲郎这里串门聊天,话题随便聊。不过今天贾环想要聊点正经事,坐到茶几边,“先生,弟子有件事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叶讲郎笑呵呵的道:“我不让你问,你就不会问么?说吧,什么事情?”
贾环道:“弟子想问问,以先生看来,山长究竟就没有重新出仕的想法?现在有个好机会。”叶讲郎和山长的私交很好。
“哦?”
“眼下洪灾已过。大灾之后有大疫。我们书院这里防备的不错。但实际上,可以写个条陈,推广开。以这样的功劳,立足朝堂,应该是可以的。只是需要有人将这个条陈呈上去。山长在朝中有人脉。他要是愿意,就可以呈上去。”
叶讲郎捻须沉吟,缓缓的道:“以我的看法,山长还是有心做些事情。”又补充一句,“你去和文约谈一谈。”
文约是大师兄公孙亮的字。
贾环点点头。如果山长不愿意出仕,他写好条陈给山长就不美。所以还是要先问问。山长对他还是很不错的。极其的信任、支持。
他前些天提交给山长的新的重建书院、东庄镇的大计划,山长看都没看,径直表示同意,说:“你放手去做。我相信你。只是要注意休息。等身体养好后,将精力放到举业上来。”
现在有这样的好机会,他自然要代山长筹划一番。
…
贾环去上舍找公孙亮时,得知他去了山上的潭柘寺散心。大师兄科场专走霉运,确实心情很压抑。
将晚时分,回来的公孙亮到贾环居住的西厢偏厅中找他。偏厅陈设简单。点着蜡烛。贾环正在缓笔写字。公孙亮一身青袍士子衫,还是翩翩君子的模样,就是面容憔悴,精神头不高,问道:“贾师弟,你找我有事情吗?”
贾环起身给公孙亮让座,将对叶讲郎说过的话说了一遍,然后道:“公孙师兄,你觉得山长会是什么想法?”
公孙亮作为山长张安博的关门弟子,对恩师的想法还是很清楚的,斟酌了一会,道:“恩师今年六十又四。还是想出来做些事情。那日救灾时,恩师的感慨你也听到了: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只是,恩师在朝中的朋友屡次推荐都没有成功。蹉跎之今。只能教书娱情。”
我擦。这意味着阻力很大啊。贾环想了想,道:“姑且试试看吧。”
贾环从书桌边抽出一叠订好的纸张,这是他这两天整理好的防疫条例。防疫的事情,书院救灾时他就写好了的。只是没有系统的整理出来。当时,山长还吩咐他要整理。可惜后来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先是窑工,后来病倒。最近才开始做。
“哈,贾师弟,你还在养病,就不要做这些复杂的事情了。”公孙亮接过来翻了翻,看着贾环俊逸的字体,摇头劝道。
“也没多废脑子。只是整理,补充了一些东西而已。”给关心着,贾环笑着解释一句,和公孙亮一起出门去曲水院找山长张安博。
曲水院格局雅致,幽静。可惜给窑工住过后,近乎残破,有些狼藉不堪。
晚间七八点许。山长张安博还没有休息,在书房里读书,见书院里最得意的两个弟子来访,笑着让他们落座,“文约,贾环,所来者何事?”
贾环将防疫条例奉上,道:“山长,我以为这份条例要推广开,最好还是要由朝廷出面,我们书院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
山长张安博是个宽厚的性子,不擅长实务,但不代表他糊涂,深深的看贾环一眼,伸手虚点了点贾环,“你啊…”
他这个弟子性情、能力都是一流的,上上之选。但就是没有兼济天下的想法。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无关的人,管都懒得管。这实在是让他有点摇头。
山长张安博收下防疫条例,喝口茶,道:“我与朝中何大学士是好友,这份条陈我会力促推广开。”功劳在不在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可以减少瘟疫的发生。
贾环就笑了笑。
山长张安博道:“文约,你最近也没心思读书。不要外出散心了。帮贾环把书院、东庄镇重建的事情完成。”
公孙亮答应下来,“好的,恩师。”
…
闻道书院、东庄镇的重建,一直是按照贾环的思路在进行:以工代赈。简单的说,就是让乡民、窑工们以劳动来换取粮食。
同时,贾环鼓励他们搞副业。现在才九月初,种粮食肯定来不及了。但是在田地里种种蔬菜,养鸡鸭鹅猪还是可以。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伐木,重建住处、修筑道路,已经清理尸体,防疫。
按照贾环的规划,闻道书院重建,要将土地面积扩张三到五倍,将东庄镇东的土地都涵盖进去。东庄镇的重建,要将10里外的刘家湾涵盖进去。
东庄镇原本的常住人口不满一千人。而现在仅仅是乡民、窑工加起来的人都有一千人,还要算上闻道书院近两百人。
而贾环自信能够扩张计划的原因,就是闻道书院的存在。今年闻道书院中了20个秀才。闻名京城。这相当于后世的重点高中。要依托于重点高中打造一个小镇,还不容易?
教育产业是一块大蛋糕。
贾环的赚钱计划就蕴藏在东庄镇的重建计划中。当年上……海有谚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后来浦东寸土寸金。对于掌握了类似于市政规划权力的贾环来说,要赚钱很容易。
公孙亮第二早上睡眼惺忪的来找贾环。贾环已经吃过早饭去东庄镇上溜了一圈回来。和公孙亮就在闻道书院的大门口商量。
从京城延伸出来的官道,从10里外的刘家湾向西指向约50里外的雁堂村。那里有煤窑。而官道西北向的刘家湾、东庄镇、闻道书院这里只有山路。贾环的意思是将这一大片土地都涵盖进去,建立一个以书院为体系,毗邻官道的繁华小镇。
贾环的思路很大,公孙亮有点咂舌,想了想,道:“贾师弟,咱们是不是要跟官府商量商量,得到许可再动作。”
贾环就笑,“官府进来我们书院还分什么利益。总不能赈灾一回,权当做了善事吧?皇权不下乡,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
再说了,我了解过。江南那里,就有很多这样自发汇聚起来集镇,都是有当地的豪族、商会包税。完成税收,官府根本不管。我们现在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
当然,会有很细节问题需要处理,但有足够的土地、空间来回旋,一定可以解决。公孙师兄没忘记书院还欠着银子的事情吧?”
“啊…,当然没忘。贾师弟打算怎么解决?”
“以房屋、店面、土地等置换。我们现在掌握着粮食。可以兴建足够多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