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归词 >

第58章

归词-第58章

小说: 归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非要说出个好处来,那我只能用两句诗来形容。”秋词含笑说道。

    她一派从容温婉,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格外的稳重安静。

    老者已经迫不及待了,“是什么诗?你也写一个老头我看看。”

    秋词就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纸,提笔沾墨写下两句诗。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秋词的字不是特别好,仅仅称得上娟秀工整,可是她写的这两句诗,却着实惊艳了老者。

    小小年纪,却能悟出如此境界,实在是难得。

    老人家还能说是看尽人生沧桑,所以才会有这等心境,可是她一个年纪小小的女孩子,也能看得出来,还能用这两句诗表达得如此清楚明了,那可就了不起了。

    老者抚着他那长长的胡子不断称赞,“好好好!这诗好,太好了!”他一连赞了三个好,又有些疑惑,“你这诗是好,可是你这字……难道你师父没教你写字?”

    秋词骗他说自己有个师父,老者就相信了。

    “是我学艺不精。”她只好说道,“所以师父被我气跑了。”

    这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师父,还不知道要冒充多久。

    她不动声色的撇了宋煜一眼。

    “是该练练字了。”老者点头说道。

    他对字的要求很高,秋词这手字,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如果不是因为她有“师父”,老者觉得,他也能勉强收她为徒,好好的教教她写字。

    毕竟这个女娃子还是挺有灵性的,她棋下得不错,悟性也挺高,字丑一些,可以将勤补拙。

    宋煜是已经定了性,他下棋极好,字也是极好,只是锋芒太露而已,假以时日,他还会有更深的造诣的。

    老者将他视为忘年交。

    “你就在这里练吧。”老者对秋词说道,他直接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使唤起人来也很顺手。

    “你去帮你家小姐研墨。”他又指着浣溪吩咐。

    秋词被他这利索劲头给惊到了。

    她站在原地,有些不可置信。

    “怎么还不去!”老者看她不动,却是有点生气了,“你的字写得这么丑,难道不应该练练吗?”

    宋煜颇有些好笑的看着她。

    她那副呆愣的模样可不是时时都能见到的。

    她站在阳光底下,柔和的光线从她身后倾泻下来,为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这样的女孩子,更显得娇俏可爱。

    秋词觉得宋煜在幸灾乐祸。

    这样子他就可以随时监视着她了吧?也不必担心她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她努力的平复了自己的情绪,露出一向柔和的浅笑,对那老者施了一礼,“是,我现在就去练。”

    见她还算乖巧听话,老者这才满意了。

    他就坐在一旁,继续和宋煜研究棋艺。

    秋词一直练到晌午,写得手都酸了,老者才让她回来吃饭。

    宋煜很有风度的送她出门。

    “他什么时候走啊?”秋词嘟嚷了句,没事让她练什么字,真是气死个人。

    宋煜态度严肃,“你想他走?”

    这不是废话嘛!

    秋词翻个白眼,不搭理他的废话。

    “你可知道他是谁?”宋煜问她,脸色很是慎重。

    秋词终于察觉一丝不妥来,“他是谁?”

    “他是荆丹,当今陛下的老师。”宋煜说道。

    秋词大吃一惊,“荆丹?那他怎么会在这里?”

    宋煜便道,“十年前,荆老先生无意中得了一副上古残局,他日夜不停的冥思苦想,想要破解这残局,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破解之法,自此后,他就携带着这残局走遍了整个大周朝。

    “荆老先生爱棋成痴是众人皆知的,后来他居无定所,到处游荡,谁也找不到他,没想到这次却在竹西碰到他。”

    这实在是个意外。

    秋词一时间还有点回不神,她太震惊了。

    荆丹身份尊贵,就是上次到竹西来任评委的秦老先生,也要恭敬的对他行礼,喊荆丹一声老先生。(未完待续。)

132 回信

    荆丹身份尊贵,是个有钱也请不到的贵客。

    他学富五车,除了爱棋成痴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缺点。

    别人请都请不来,秋词却盼着他快点走。

    “让他指点指点你的字,你会受益匪浅的。”宋煜说道。

    秋词并不赞同他的话,又不是让你练字,你当然这样想!

    她是一个写了二十几年简体字的人,突然让她写繁体字,她很不习惯。

    而且她也从来没想过,要让自己的字更漂亮一些,她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的。

    “没点上进。”宋煜看出她心里的想法,直接说道,“你就当是练耐力好了,练武也是需要耐力的。”

    说到练武,秋词倒是比较有兴趣。

    写字也确实可以修心养性。

    她点了点头,有些无奈,“我知道的。”

    宋煜也不再多费唇舌在这件事上了,他看到秋词并没有戴昨天买的珠钗。

    “昨天买了那么多小玩意,你怎么不戴着?”他问道。

    “我是买来给采薇她们玩的。”秋词说道,“这些东西比较适合小孩子。”

    宋煜就知道她不把自己当小孩子。

    那她到底喜欢什么?

    胭脂?水粉?

    宋煜有心想问问,话到了嘴边转了个圈,最终还是没有问。

    短短的一段路很快就走完了,秋词对他施礼,“我先进去了。”

    宋煜颔首。看着她走进内院。

    秋词已经饿坏了,脑力活动也很折磨人,她吃了两碗饭,又喝了一碗汤。

    丫鬟们见惯不怪。

    小姐能吃才好,没看到她现在脸色红润多了吗?以前在侯府,她那张小脸青白青白的,整天病恹恹的样子,哪有现在好看?

    …………………………………………

    云铭送了一大袋的兔儿爷给秋词,隔天就收到了秋词的回信。

    她的回信中规中矩,无非就是多谢他的礼物。又礼貌的给他问好而已。

    云铭却反反复复看了三次。

    他又想。这个粗俗的女人真是会装,平日里会装,写信也挺会装的。

    他很仔细的看了秋词的字。

    娟秀工整,不见得多么的出色。却也不会丢了脸面。如果她能勤加练习一下就更好了。

    当然。能找个有名望的大师给她校字,那她的字也会更上一层楼的。

    不过她在竹西那个地方,哪里来什么大师呢?

    云铭也是京城有名的谦谦才子。他的字是得过国子监的老师傅指导的,虽然不能算是绝顶的好,却也能在京中排得上名。

    他想了想,提笔给秋词写了回信。

    礼尚往来嘛,既然她给他回了信,那他也应该告诉她一声,就说信收到了。

    虽然她是个粗俗的女人,可是他却不能把自己也变粗俗了,他一向都很有礼貌的。

    当然,也顺便问问她中秋节是怎么过的。

    中秋节那天他倒是玩得挺尽兴的,赵景恒雇了条上下二层的豪华大船,请了一众公子小姐们,在船上玩了一夜,又放花灯,又吟诗作对的。

    写信当然不能把这些都写上去,那也太哆嗦了,他不是个哆嗦的人。

    而且她在竹西,肯定过得很寂寞吧,他若是这样写,岂不是生生的打人家的脸?

    明知道她只能一个人呆在庄子里,却偏把这些场景写上,她看了难免会多想一些。

    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她虽然很粗俗,毕竟也是个女孩子,一个女孩子有家不能回,一个人流落在外,想想其实也蛮可怜的。

    云铭手中的羊毫就顿了顿。

    他是不是应该要安慰她几句?

    凝眉想了一会,他把案上那封已经写了一半的信揉成一团,扔到了一旁的纸篓里,又重新再铺了一张纸,提笔写起来。

    如此反复了好几次,他终于写好了,喊了阿木进来,把装好的信纸递给他,让他尽快找人送过去。

    “世子爷,贺四小姐来了。”

    阿木刚把信送出去,就有小厮进来禀报。

    贺秋雪?她来干什么?

    云铭眉头皱了皱。

    “贺四小姐是来还衣服的。”小厮似看出他的疑惑,又回禀道。

    他就想起来了。

    中秋节那天晚上,贺秋雪也去了,他们在船上碰到,当时船上风挺大,贺秋雪衣着单薄,抱着胳膊瑟瑟发抖。

    云铭是个谦谦公子,见如此就解了自己的披风给她,想来她是来还披风的吧。

    “这是小事,让碧云去就行了。”云铭摆摆手,他现在不想见贺秋雪,碧云是他的大丫鬟,管着他的日常物品,衣裳交给碧云理所当然。

    小厮领了命就下去了。

    贺秋雪是第一次来济国公府。

    以前她当然也想来,只可惜没有机会。

    这一次借着还衣服的当儿,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进来了。

    济国公府的外墙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进得院子,便见四周花团锦簇,院子里摆种着的都是各式奇珍异草,整个院落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花园。

    她曾听云君儿说过,云大夫人爱侍弄花草,各种名贵的花花草草种了满院,现在见到,还真是不枉虚名。

    她跟着带路的丫鬟走过了垂花门,又经过了几个小庭院,转到游手抄廊底下,每一个庭院都令她惊赞不已。

    这些小花园以山石点缀,高低错落的奇草仙藤布假满院落,更有假山清泉从花木深处倾泻而下,曲折蜿蜒,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如此一看,安平侯府的那些树木也就不算什么了。

    恐怕整个侯府的花草加起来,也比不过济国公府的一株牡丹。

    当然,云大夫人种的牡丹她是无法目睹的了,云君儿说过,她母亲在后院里专门开辟了一个院落,是用来种最最珍贵的牡丹的。

    这其中,有名满京都的蓝田玉、洛阳锦、首案红……

    不仅如此,还有最为珍贵的十八学士,云大夫人也种得很好。

    贺秋雪一边想着,一边跟着小丫鬟走。

    到了锦澜阁,小丫鬟顿住脚,恭敬又讨好的对面前的碧云问好。

    “碧云姐。”

    碧云是自小跟着少爷的大丫鬟,少爷很信任她,下人们都在偷偷的议论,将来碧云是要做世子爷的通房的。

    贺秋雪也见到了碧云,她举止大方,行为得体,含笑看着贺秋雪。

    国公府的大丫鬟,也等于是大户人家养的小姐一般,行为举止都不是一般的丫鬟可比。

    “贺四小姐,我们世子爷有要事在忙,您的衣裳交给我就可以了。”碧云温柔大方的对贺秋雪说道。

    …………………………………………

    ps:二更,求月票~~~(未完待续。)

133 分红

    贺秋雪心下一沉。

    云铭不想见她。

    她又不是蠢又不是笨,当然知道还一件衣裳不需要亲自过来,只要交给丫鬟就可以了,可她偏偏这么做了。

    她以为云铭会高兴见她的,毕竟中秋节那天晚上,他还亲自为她系上了披风。

    没想到他却打发了一个丫鬟来见她。

    碧云的态度很好,寻不到任何错处,对她也是礼貌有加。

    贺秋雪还是想要亲手把衣裳交给云铭。

    “云世子有事在忙吗?我可以等等他的……”她坚持要等云铭。

    碧云就笑道,“少爷一时半会抽不开身,就是他嘱咐我来招呼贺四小姐的,他不想让贺四小姐久等。”

    话都说到这里了,贺秋雪也明白了。

    她让丫鬟把衣裳交给碧云。

    碧云双手接过,对贺秋雪施了一礼。

    “我还要回去复命,就不送贺四小姐了。”她说道,“您慢走。”

    贺秋雪还没见到云铭,就被赶走了,心里实在不舒服,但又不能表露出来。

    她对碧云笑道,“碧云姐客气了,怎么能劳烦您呢。”

    碧云吩咐小丫鬟送她出去。

    贺秋雪转身走出了锦澜阁。

    碧云一脸嫌弃的把那件披风扔给她身后的小丫鬟,“一个庶女也敢肖想我们世子爷,真是不知所谓!”

    她又吩咐丫鬟,“把衣裳重新再洗一遍。”

    贺秋雪走出了济国公府。又上马车,还是有些不高兴。

    她的大丫鬟紫云赞叹道,“济国公府真是漂亮,就连一个丫鬟都如此与众不同。”

    碧云身上的气质让她惊叹,就是她们侯府的小姐,也不是每一个都有这样的端庄气质的。

    刚才她还想着与平时一样,和人家的丫鬟套套近乎,可是碧云身上的贵气,却让她却步了。

    她没有办法如往常一般走近碧云。

    贺秋雪愈加心烦。

    “别说了。”她烦躁的说道。

    也不知道那云铭是怎么回事,居然连见也不肯见她。明明以前他们挺好的。他对她的印象也不错,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开始不理她了。

    好像是上次在北岛骑马时吧?

    骑马的时候她也没做过什么事呀,也没有任何的失礼之处。

    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反复练习过的。确保不会有失礼的地方。可他怎么还不满意?

    贺秋雪眉头紧紧蹙起。

    她百思不得其解。

    ……………………………………

    梅可心也收到了秋词的信。

    她有些惊讶。

    秋词只是小时候跟着梅可仪认过几个字。她傻的那几年,并没有学过书法,也没有请先生特意教导过。可是她能写出这么好的字,确实出乎梅可心的意料。

    不说她会写这一手字,就是她能认得字,本身也很是令梅可心欣慰的一件事。

    “信是阿沅亲手写的吗?”梅可心问了送信过来的那个人。

    送信的人并不知道是不是秋词亲手写的,他只负责送信,并没有打听这个。

    “夫人,我们三小姐是聪慧的。”孙妈妈知道梅可心的心思,便笑着说道,“她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

    梅可心很是感叹,“她长大了,比以前更有主意。”

    只是她现在住在庄子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太太才会接她回来。

    本来这事情过了这么久,也该淡了的,可是那柳姨娘却总是有意无意的提起,说贺秋彤自从那次落水后,就落下了病根子,每到刮风下雨就头痛腿痛。

    而每次贺秋彤一生病,柳姨娘和纪姨娘就在一旁念叨,老太太免不得又要想起那件事。

    本该淡了的事,却被人屡次提起,老太太心中的那团火也还没有褪下去,梅可心想要为秋词说话也没机会。

    她怕她一开口,更会惹恼老太太,秋词回来的日子更是遥遥无期。

    “夫人,你别担心。”孙妈妈安慰她,“老爷还要参加明年的殿试,只要老爷回来,老太太就会让三小姐回家的。”

    对于梅可仪留下来的两个孩子,贺昌明还是疼爱有加的。

    原先他与梅可仪琴瑟相和,夫妻俩人相敬如宾,没想到梅可仪突然撒手西归,秋词又遭受巨变成了傻子,贺昌明一时之间也是接受不了,所以才选择了闭关读书。

    若是他知道秋词不但好了,还能无师自通的会认字,会写字,那他一定很欣慰。

    梅可心也觉得孙妈妈说得有道理,“就是不知道老爷什么时候回来。”

    “很快了。”孙妈妈握着她的手道,“殿试在三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