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是一座空城而已。”马铮道。
“这样的想法好,你有此认识我们也就放心了。至于港口的事情你放手去做吧,不过在此之前先把方案制定好,然后上报到延安。”主席道。
“其实方案已经制定好了,我打算从军区抽调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南下山东,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控制海岸线,同时希望在山东站稳脚跟,将山东变成另一个绥察军区。”马铮道。
“你打算派多少人去,谁带队?”主席问道。
“最多一个旅,甚至于一个团,至于带队的主官,不是云鉴就是黄炳炎,或者是我自己!”马铮道。
“你不行,这里还离不开你,你想想绥察军区这么大的摊子谁能接替?再说了,山东的局势现在是危如累卵,小鬼子前段时间的大扫荡不但重创了我们,连国民政府苏鲁战区也打得鼻青脸肿的,主力已经撤进了山里,你们区区几千人南下,保不准就会被小鬼子吞掉。”主席皱着眉头说道。
马铮笑了笑说道:“主席,这个世界离了谁都照转不误,绥察军区虽说是我一手建立起来的,但并不等于说没有人能代替我,不能代替的话那不就成了小王国了吗?我敢保证,绥察军区就算是我不在也照样可以正常运转,小鬼子来了依然可以打的他们哭爹喊娘的!”
“至于山东的局势我更不担心,现如今日军第12军主力都在河南和安徽南部,山东境内的兵力少的可怜,正是我军南下的最好机会。再说了,我们当初到这里的时候才不到一百人,现在带着几千人南下还怕被小鬼子吃掉吗?”
主席依然坚定地说道:“南下可以,但是至于是不是需要你亲自带队还得重新考虑一下,现在的你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你了,不但我们八路军损失不起你这个福将,整个中华民族同样承受不起。”
接着主席又问道:“说了这么多,倒是忘了问你了,这件事情你和李澜清同志说了没有?”
“说了,昨天晚上说的!”马铮回答道。
“那她的意见呢,同不同意去美国?”主席又问道。
“先开始是不同意,还哭的梨花带雨的,很伤心。后来被我劝的同意了,现在正在交接手头上的工作。”马铮道。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送她离开?”
“我先派一个工作组过去打前站,随后等特科那边将她的新身份弄好之后就派她过去,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半个月之内!”马铮道。
“嗯,辛苦你们了,你们的牺牲国家和人民会记住的!”主席道。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六章:粮食危机(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四百二十六章:粮食危机(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中央工作组的视察还在继续,为了全面了解绥察军区的军事、经济以及地方政权的建设情况,接下来几天在马铮的陪同下,主席不但视察了绥察军区防区内的部队和各旗县的地方政权,还视察了兵工厂、被服厂、钢铁厂、炸药厂等等军工企业,甚至于连归绥的各大商铺票号都没放过,一并视察了。
通过长达十天的视察,主席等人对于绥察军区辖区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尽管绥察军区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相比而言成绩令人欣喜。
让主席等人惊讶的是,绥察军区打下绥远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竟然将这座塞北名城建设成了集军事防御、军工生产为一体的大型城市,比之中央在延安取得的成绩还要辉煌,着实令人惊讶。
唯一有一点让主席等人有些担忧,那就是绥察军区的农业生产方面陷入了困境。相对于手工业来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农业,战乱年代的粮食那是堪比黄金的存在,有时候你手拿黄金也不一定能买的上粮食。
但是绥察地区的粮食生产状况确实不大尽如人意,一方面是由于塞北的土质不适合进行农业生产,而且天气又极其干旱,就算是勉强下种,收成也不会太好。
再加上战乱不断,灾害频繁,所以去年就算是以生产粮食而闻名的土默特平原的收成也不太好。幸好马铮在开春的时候就指示各旗县的军政干部,明确指示他们一开春就带领老百姓修河挖渠,平整田地,务必抓好农业生产。
同时还以军区总部的名义下达了农业指导意见,今年绥察军区的防区内所有的土地都种植玉米、土豆等高产耐旱作物。要求即便是大旱之年,也要让收获的粮食喂饱肚子,哪怕这些粗粮吃起来口味很差。
但是反过来想想也就好了,这个年代还讲究什么口味,有吃的就算不错了。不过塞北的农业生产的现状还是让很让人担心的,毕竟绥察军区近二十来万军政人员都是要吃要喝的,要是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持续不断的提供给养的话,单单靠缴获是很难养得活如此庞大的一支部队,更难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对此,马铮对此一点也不担心,他很清楚制约绥察军区发展的并不是农业生产而是工业。最为中国北疆,绥察地区向来是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同时基础设施薄弱,铁路只有一条,公路网也不完善,所以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绥察军区的发展。
至于粮食生产固然是一个问题,但是以马铮后世得来的经验,绥察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以土默特左旗、右旗以及托克托县为代表的土默特平原更是粮食种植的好地方。只不过现在这些地方绝大多数还是属于草原,只有很少的地方开垦成了耕地,因此今年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地方全都开垦出来,只要完成了这个任务,农业就再也不会成为绥察军区的制约因素了。
其实现在马铮最担心的并不知自家的地盘,而是其他地区的八路军以及包括延安在内的陕甘宁边区的情况。以他对于历史的了解,在今后两三年内这些地方的状况可都不大乐观。尤其是在1941之后,边区经济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进入抗日战争以来最困难时期,首先便是财政危机。
众所周知,边区政府的经济来源很狭窄,一部分是靠国民政府下拨经费,另一部分就是靠辖区内的税收。但是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国民政府开始对边区政府进行经济封锁,再加上自然灾害,以至于边区政府的收入锐减,形势非常的严峻。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其中就包括调整财政政策、大力发展边区经济、增加税收、发行公债等措施。
然而这些措施固然有所缓减边区政府八路军的困难,但是却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由于大大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所以严重挫伤了边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甚至出现了人民群众大肆咒骂边区政府领导人的事件。
为此,党中央才会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现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已经表现出这种不好的苗头了,所以马铮认为有必要向中央建议一下,不然将会严重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
想想也是,在41年之后的两三年间八路军各部队都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物资生产上,人都用去开荒种地去了,那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打鬼子,因此这也让日子同样不好过的日本人有了喘息的时机。要是党中央早一点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话,早点想办法解决,到时候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被动。
既然自己知道这些事情,那自然不能藏着掖着,早点提醒也好让主席他们早做防范。不过这话该怎么说却是一个技术活,要是说的太直白的话,难免会让人生出炫耀的感觉。要是说的太隐晦,也达不到效果不是,好在一个偶然的事件给了马铮一个机会。
4月24日,这已经是工作组进驻绥察军区第10天了,这一个星期以来党中央经过多方位的视察于走访,对于绥察军区各方面都极为满意。从综合层面评价绥察军区的实力,他们已经远远超过了八路军。
如今的绥察军区已经完全成长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要部队有部队、要地盘有地盘、要物资有物资、要装备有装备。完全是一个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小型王国,比八路军分散四面的处境要强得多。
但唯一让主席等人担心的还是粮食的问题,毕竟刚来的时候他们就知道绥察军区的存粮已经见底了。另外主席等人还听说军区总部在这种情况下还拿出为数不多的存粮,当作种子发给当地农民,这更加重了绥察军区的粮食危机。
众所周知,这粮食生产是有一个周期的,春种到秋收一等就是几个月的时间。但人是需要吃东西的,没有人能不吃不喝等上几个月。主席很担心绥察军区怎么挨过这几个月的时间,要知道现如今陷入缺粮处境的不仅仅只有军队,绝大多数的农民也手里没有余粮。
缺粮的影响对于一支军队而言是致命的,没有粮食战士们就吃不饱,吃不饱战斗力就会下降。同时长期吃不饱的话更是可能形成营养不良,甚至于战士们会因此得病,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一旦有战争爆发,后果更是灾难性的。
老百姓缺粮的后果同样非常严重,现如今绥察军区全军区范围内缺粮,战士们吃不饱,农民们吃不饱,学生娃娃和工人同样在饿着肚子,短时间内人们还能用树皮野菜充饥,但是这些东西总有一天也会被吃光的,如果没有解决的办法的话,必然会引发骚乱的。
大家都很清楚,别管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也不管你是国民党还是**,老百姓认的谁能让他们喂饱肚子的人。吃不饱肚子,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老百姓照样不认可你。
然而,就在主席等人担忧的时候,马铮主动向主席等人汇报解决粮食的方案,请求批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解决方案(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四百二十七章:解决方案(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归绥。绥察军区总部。
听完小会议室里,工作组主要领导和绥察军区两位当家的齐聚一堂,听着马铮的汇报。
“粮食换战俘,你的意思要释放那一万多日本俘虏?”听完马铮的汇报后,朱老总一脸震惊地问道。
马铮点了点头说道:“主席,老总,前段时间我们一共俘虏了一万三千多日军和两万多日本侨民,现在这些人大多数都在我们控制的矿山上进行劳动改造。但是各位首长也知道,我们现在粮食极度短缺,自己都不够用,哪还有多余的粮食供应这些战俘,因此我们按照惯例和日本人进行谈判,以粮食换战俘。”
“马铮同志,你想过没有,你要释放的可是有一万多日军,这些人回去之后拿上枪就能组建一个师团。想想我们灭掉日军一个师团多艰难,这买卖的可不大划算啊!”主席吸了口烟说道。
“主席,您可能不清楚,这批被俘的日本兵都是来自于日军第四师团。而这个师团主要征兵地在日本商业气息最为浓厚的大阪,兵员中绝大多数的士兵当兵之前多是小商贩和手工业者,战斗意志极为薄弱,因此被日军大本营称之为日军中最窝囊的野战师团,正因为如此我才会敢一次性释放一万多日军俘虏!”马铮道。
“哦,这个第四师团还有这样一个别称?”主席惊讶地问道。
“呵呵,您不知道啊,这个第四师团可算是一朵奇葩啊!这个师团绝不同于日军任何一个师团,尽管这个师团的武器装备是日军中最好的,但是就战斗力而言甚至于都比不上第26师团这样的三单位丙等守备师团,因为他们的士兵缺乏战斗意志,打打顺风仗还行,遇到硬茬子可就不行了。”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徐州会战期间,当时已经处于徐州会战末期了,鉴于当时战事的发展,为了避免有生力量被日军围歼于徐州地区,老蒋命令参加徐州会战的部队向南向西突围。当时国民党主力一部突围后已是人困马乏,重装备也丢失了很多,战斗力锐减。在过鲁苏皖边境一条公路的时候,疲惫的中**队忽然发现路上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部队。”
“因为部队已十分疲惫,国民党部队发现敌军后惊惶失措,混乱地离开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区。奇怪的是,过了很久都没有日军追来,国民党指挥官惊奇之余派人打探,却见那支日军丝毫没有追击的意思,相反,日军还在公路两侧堂而皇之地烧起饭来,这支行为怪异的日军部队正是第四师团的南进支队。由于刚刚跳出日军包围,形势仍十分危险,中**队只好横下一条心,硬着头皮横穿公路而走,结果竟一路平安。”
“哈哈哈,还有这事儿,照你这么说这个第四师团还真是一支奇怪的部队!”主席笑着说道。
“那可不,这支日军简直奇葩到了极点,就拿这次和我们交手的经过来说吧。承德城里的日军第二师团都火烧眉毛了,但作为增援部队的第四师团却磨磨蹭蹭的在行动,不到两百公里的路他们走了整整一个星期,比蜗牛都快不了多少,在遇到我军的打击之下更是集体投降,连他们的师团长都羞愧的切腹自尽于五指山。”马铮道。
“但毕竟是一万多人啊,放回去难免不会放虎归山!”主席担忧地说道。
“放心吧主席,之所以将这些人放回去,除了我们急需粮食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我需要他们回去!”马铮语出惊人地说道。
“什么意思?”主席不解地问道。
“现在日军上下对于我军攻占承德很是不满,尤其是关东军,视之为奇耻大辱,不少关东军指挥官甚至于扬言大举入关,协同华北方面军绞杀我部。而华北方面军对此也颇为意动,所以我认为用不了多久,围绕着承德地区将会有一次大规模的会战。”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特科的同志前段时间就传回一个绝密情报,说是日军华北方面军正在制定一个针对你部的作战计划,似乎还有关东军参与,但是具体的内容现在还不得而知,如果所料不差的话,日军的进攻目标很可能就是承德以及冀东地区。”主席沉声说道。
“即便是日军要对承德动手,但是这和第四师团的这些俘虏兵有什么关系?”朱老总也开口问道。
“关系可大了,日军现在全线兵力不足,一旦第四师团的这些人回去之后必然会归建,毕竟这么短的时间内日军不可能将第四师团空缺的兵员补上。而一旦第四师团齐装满员恢复战斗力,必然会被当成进攻承德主力,有了这个第四师团在,我们打起仗来也轻松一些。”马铮道。
“我看你小子是极度看不起这个第四师团,你可别阴沟里翻船,须知骄兵必败。”主席提醒道。
“不会的,对于这支部队我们已经留了后手了,应该不会出现问题。”马铮道。
“那好吧,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我们也就不说了。况且现在确实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供养这些俘虏,放了也就放了吧,但是这买卖可不能亏了!”主席点了点头说道。
“亏不了,根据我们和日本人达成的协议,我们可以释放被俘的日本士兵和侨民,但是日本人也必须同样释放我们被俘的部队,比例是一比三。侨民则是一比一,如果身份特殊的另算。同时每一个普通士兵都要补偿我们500斤粮食,侨民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