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将军烈-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时候、张巡、南霁云和雷万春等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利用燕军攻城之际突然大开城门,出动了城内仅有的两千骑兵,出其不意地破坏了城外燕军的全部攻城井栏、投石车、弩炮等重型攻城武器,还大量杀伤了燕军,燕军被突袭之下溃败而来,围城之势缓解,尹子奇不得不退兵三十里。
鉴于睢阳城的危机局势,得到消息的来瑱当即率马守业、韦渉等人北上增援,三路人马合兵一处,共三万余人。
尹子奇很快得到消息,当即留下李怀仙、杨宗望、令狐潮等人带兵继续围困睢阳,他自己则统率十万精兵南下迎战来瑱大军。
尹子奇在蔡河和包河之间的中部设下埋伏,以以逸待劳。来瑱大军探哨被山林阻挡,没有发现尹子奇伏兵的,当来瑱、马守业和韦渉等人率兵抵达时发现了不正常,想要率兵撤退时,但时间上稍微有些晚了,尹子奇亲率骑兵冲杀而出,唐军军令不统一,将校各行其是,将士们一片混乱,尹子奇大军冲上来时抵挡不住,纷纷溃败,来瑱、马守业和韦渉等人一路狼狈地逃到临淮才稳住阵脚,清点大军才发现三万大军过去,回来时已经不足一万。
遭此重创的来瑱、马守业和韦渉等人已经无力主动进攻,增援之事只能搁置,来瑱一方面下令征兆兵员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向朝廷和赵子良上书,禀报战败过程请求处罚。
而尹子奇正与来瑱大军大战时,睢阳城内发生了巨变,以吴王李袛为首的一些武将决定突围而出,向彭城方向撤退,张巡、许远等人则认为应该坚守待援,不到万不得已,寸土也不能丢,但吴王李袛和他麾下一些武将决心已下,不顾张巡和许远等人反对,带着三前人向东突围而去,同时突围的还有贺兰进明。
留守在睢阳城外的燕军大将李怀仙、杨宗望和令狐潮等人也没想到唐军这个时候还敢突围,要知道城外可是有着十几万大军,这些兵马并不是纸糊的,但偏偏李怀仙等人没有防备,竟然被李袛、贺兰进明等人突围成功,虽然损失了绝大部分人,但李袛和贺兰进明这些主要人员却是成功突围而去,一同随他们突围成功的还有数百亲兵。
睢阳城内原本就不足一万人了,李袛好贺兰进明突围时又带走了三千余人,此时睢阳城已经不足六千守军,还都是饿得面黄肌瘦,士气低落。
转眼之间到了四月十八,尹子奇击败来瑱大军返回睢阳,继续挥兵攻打睢阳城,张巡、许远等人苦苦支撑、城墙上堆积的尸体都没有时间处理。
又是猛攻五天之后,睢阳城终于支撑不住,东面城墙被燕军全部攻占,城门被打开,大量燕军涌入城内,睢阳失陷!
张巡、南霁云、雷万春、许远等主要人物全部被俘。
ps:大家好,我的新书《血染大宋》已发布,请读者大大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链接/info/1004906925点击、收藏、推荐票都是一种支持,谢谢!(未完待续。)
第719章 颍川之危
四月二十三,陕郡,郡守府。
赵子良召集将校官员们商议攻打函谷关的事宜,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准备,大量的后勤辎重和重型攻城器械全部运抵陕郡,攻打函谷关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也足够了。
军议刚刚进行到一半,还没有商议出一个攻城的好办法,门外走进来一个校尉下拜禀报道:“启禀大帅,山南节度使鲁炅将军已至元帅府门外!”
攻下陕郡之后,赵子良曾派人去南阳与鲁炅见面,让鲁炅来陕郡或派信任可靠之人来陕郡商讨从西、南两路围攻洛阳之策,赵子良原本以为鲁炅身为南阳方面最高指挥是不会轻易离开南阳的,没想到他亲自来了。
在资历上来说,赵子良比鲁炅高太多,战功方面鲁炅虽然颇有战功,但与赵子良一比根本就不够看的,不过人家跑遍而来大半个河南过来也不容易,赵子良还是决定迎一迎,他起身对元帅府前门校尉吩咐道:“你去领他进来!”
“诺!”
前门校尉走后,赵子良走到大堂门口等待,没过一会儿工夫,就见前门校尉领着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五十多岁老将向议事大堂走来,这老将就是鲁炅,身高只怕有七尺多(唐代度量),全身皮甲,白须飘飘,就这卖相确实不错。
鲁炅本来是不认识赵子良的,但是赵子良站在议事大堂门口那气势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那是一种睥睨天下英雄的气概,那雄伟的身躯几乎挡住了整个大门,鲁炅马上就肯定这就是赵子良!
鲁炅也没想到赵子良竟然会亲自到议事大堂门口迎接他,这种礼遇在鲁炅看来已经是对他极为重视和尊重的,否则以赵子良的地位和威望根本无须这么做。
赵子良正想走下台阶,鲁炅立即在台阶下拜倒:“云麾将军、山南节度使鲁炅拜见大帅!”
赵子良走下台阶笑道:“我早就盼着鲁将军来陕郡,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快快起来,咱们进大堂说话!”
“多谢大帅!”被赵子良搀扶起来的鲁炅跟着赵子良进了大堂。
赵子良命人在他的右侧下首位置搬来一张椅子让鲁炅就坐,又给鲁炅介绍了在场的将校和官吏们。
寒暄完毕之后,赵子良对鲁炅说道:“刚才我等正在商议如何攻打函谷关之事,鲁将军既然来了,也提提建议和想法”。
鲁炅连忙道:“不敢,不敢!”
赵子良对鲁炅和其他将校官吏们说道:“我的想法是攻打函谷关和汝州同时进行,我军在这里攻打函谷关,而鲁炅将军、王思礼等人率兵由方城北上进攻汝州,同时命颍川太守、防御使薛愿率兵协助,命颍川防御副使庞坚留守颍川,鲁炅将军那边是否已经最好的挥兵北上的准备?”
鲁炅道:“大帅,末将来之前南阳方面已经开始做准备,等末将回到南阳,应该就可以挥兵北上了!”
赵子良问道:“这次你部可以出动多少兵马?”
“留下两万人守方城和南阳,我军可出兵十万!”
赵子良考虑了一下,点头道:“好,薛愿那边应该可以凑出两万人左右,以十二万人攻汝州应该是足够的,你的十万人准备如何组成?”
鲁炅说道:“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襄阳节度使徐浩等人手里兵马不多,加起来也才不到一万两千人,但是这次不带他们北上又不行,如今我们反攻了,仗好打了,功劳多,不带他们又说不过去,因此这十万人当中必须给他们留个空位,另外我部原有七千多人,再加上王思礼将军的两万人,我决定留下一万五千人和另外五千原属于毕思琛的人马守卫方城和南阳,把之前收降的叛军全部带走,这八万叛军经过这两个月左右进行重新整训和更换了大量的将校之后应该可堪一用了!”
赵子良道:“我担心的是兵员组成越是复杂,越容易导致战力下降,毕竟你们属于联军性质,如果军令不能统一,不但不能打不了胜仗,还可能被叛军利用。这一点你自己知道就行了,一定要注意搞好军中团结!这样吧,我再多给你一点时间,让你把军中事情都理顺,把准备都做好。一个月后的今天,攻打潼关和汝州的战事同时进行!”
赵子良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玄宗早已经下旨让鲁炅统领岭南、黔中、山南东道的军队对叛军作战,但是何履光、赵国珍、徐浩等人的官位并不在鲁炅之下,而且这些人又都是文官出身,文官一向瞧不起武将,鲁炅要他们这些人完全听命只怕不容易。
鲁炅道:“末将遵令!”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鲁将军你先在这里住两日,我还有些事情要找你商量,不会耽误你返回南阳准备大军北上的事情!我会派人给你安排食宿”
“那一切就有劳大帅了!”
这时王灿快步走进大堂向赵子良抱拳禀报道:“大帅,紧急军情,四月初八,叛军大将尹子奇率十万精锐大军在睢阳以南的蔡河和包河之间伏击了率军北山增援的来瑱大军,来瑱大军大败逃回临淮,三万余人只剩下一万不到!”
“四月初九,尹子奇正伏击来瑱大军之时,睢阳城内的吴王李袛、御使大夫贺兰进明等人擅自率部突围,三千多人死伤殆尽,仅有吴王和贺兰进明等人带着几十个随从亲卫逃向彭城,张巡、许远等人只得率五千多人继续固守睢阳!”
“四月十一,尹子奇率部返回继续围攻睢阳,激战五昼夜,张巡、许远等人兵力疲惫、士气低下、又多日未进食,大量将士无力作战。十六日,睢阳城被叛军攻破了,张巡、许远、南霁云和雷万春等主要官员和将校全部被俘!尹子奇劝张巡等人投降,张旭等人誓死不降,十八日,张巡、许远、南霁云和雷万春等人全部被斩”。
王灿一口气把所得情报全部说完之后,整个议事大堂内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但是很快,将校和官员们都开始低声议论起来,在场将校官吏当中有不少人都与张巡、许远、南霁云和雷万春等人有交情,他们对叛军把这些人都杀很是愤怒,又同情又觉得可惜。
赵子良此时没有心情去对张巡、许远、南霁云和雷万春等人的死去悲伤和感怀,他立即走到旁边挂着的地图前查看起来,伸手指在睢阳的位置上,又移到颍川的位置上说道:“以前宁陵、睢阳一带在我军手中,颍川还可以与睢阳互为犄角进行增援,颍川有南阳睢阳的增援也可保无虞,但是如今睢阳被叛军攻破,叛军尹子奇部就可以放心挥兵西进攻打颍川,因为彭城和临淮目前都没有出兵的能力,不能牵制尹子奇,尹子奇二十多万大军随时可以扑向颍川,颍川的位置太危险,鲁炅将军,只怕薛愿无法增援你了,不但如此,我还要抽调王思礼的两万人去增援颍川!”
鲁炅有些舍不得把王思礼的两万精锐抽调走,站起来说道:“大帅,王思礼的两万人是我军中最精锐的,如果把他这两万人抽调,那我军这边的战力就大打折扣啊,这次攻打汝州总不能全部使用那些投诚过来的兵马吧?”
赵子良走到鲁炅身边说道:“鲁将军,我知道你的意思。咱们这些筹划全局的人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局部,眼光太狭窄了会妨碍你的视线,你看地图,尹子奇手里有三十万人马,而薛愿不到三万,一旦颍川被攻破,尹子奇在颍川就可以和汝州的安守忠、田乾真连成一线,到时候你们南阳方向面临的压力会增加十倍以上!可是如果薛愿有足够的兵力拱卫颍川,你手里的兵就算再查,你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打汝州,我不要求你把汝州打下来,我只要求你给汝州城内的叛军造成压力和恐慌,而且我也不打算让你强攻汝州,你看如何?”
鲁炅见赵子良这么说,他就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答应道:“好吧,既然大帅这么安排,末将就遵命行事!”
赵子良点点头,问王灿:“王难得那边有没有消息传来?”
王灿道:“前几天有了王将军的消息,他们已经翻过了中条山、王屋山和太行山抵达了济源西北部,但是兵马损失比较严重,出发时一万八千人,从山中走出来时只有一万五千人了,而且粮食几乎吃光,许多兵士因为在山林中行军遇上连续大半个月的大雨生病死在了山里,还有很多兵士因为要减轻负担,把甲胄也给扔了,今日上午收到消息他们正在攻打济源城,只是战事结果还不清楚!”
赵子良立即道:“立即联系王难得,只要有他们的消息立即禀报!”
王灿答应道:“末将明白!”
王难得这一步棋对于赵子良来说极为重要,安庆绪重建了函谷关让唐军向东推进的计划受阻,强攻函谷关必然会伤亡惨重,不到万不得已,赵子良不打算强攻,王难得这次损失了三千人,如果能攻下济源,损失这三千人是值得的,一旦攻下济源,洛阳背面就会受到唐军威胁,唐军如果一鼓作气沿着黄河北岸向东推进,在洛阳的燕国君臣很有可能全部被堵在河南而不能北归,济源如果失守,必然会导致洛阳的安庆绪君臣的恐慌,函谷关的作用就大大减弱了,有可能不攻自破。
ps:大家好,我的新书《血染大宋》已发布,请读者大大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链接/info/1004906925点击、收藏、推荐票都是一种支持,谢谢!(未完待续。)
第720章 离间
考虑到颍川可能遭到叛军尹子奇部的猛烈进攻,赵子良不得不与鲁炅约定把进攻的时间提前十天,给鲁炅二十天的时间做准备,这使赵子良经过深思熟虑过后做出的决定,不管这段时间内,王难得能不能拿下济源,他都必须在二十天后向潼关发起进攻,以挽救因睢阳被攻破之后带来的劣势。
军议结束之后,赵子良派人给鲁炅后安排住宿,众将官吏们都已经离去,只有王灿还留在大堂内。
“王灿,你还有何事?”
只见王灿拿出一封本折子递给赵子良,赵子良疑惑地接过折子问道:“这是什么?”
王灿说道:“田承嗣在函谷关布防,他感觉函谷关的兵力和守城器械都不足,因此写了一份奏折给安庆绪,希望洛阳方面增派一万人马和大量的物资,田承嗣派出的信使在前往洛阳的途中被我们的人截获!这就是那份奏折”。
“哦?”赵子良打开折子看了看,确实是田承嗣写给洛阳方面的折子。
赵子良拿着折子在大堂内走来走去,摸了摸下巴,对门外喊道:“来人,去请杜参议过来!”
杜甫原本正在安置从长安赶过来的家小,听到赵子良派人来找他,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到大堂。
“大帅,您找我?”
赵子良抬头一看,连忙招手:“杜子美,来来来,你看看这个!”
杜甫走过去接过折子翻开看了看,抬头疑惑地看着赵子良,问道:“大帅,这是田承嗣写给安庆绪的折子,怎么会在这儿?”
赵子良道:“你先别管它怎么会在这里,我叫你过来就是想问问你,你能不能把田承嗣的笔迹模仿出来?”
杜甫一头雾水:“当然能,杜某当年学习书画之时对临摹略有涉猎,模仿笔迹只是小事一桩!”
赵子良很高兴,手下有人才就是好,这种高技术含量也只有杜甫这样的人才能搞定,于是说道:“这样,你以田承嗣的名义给我写一封信,内容就是关于他带兵投诚之事在条件方面与我讨价还价”。
杜甫恍然大悟:“大帅是要行离间之事?”
赵子良摆手道:“这事你知道就行了,别跟任何人说,要是走漏了消息,这计就不灵了!”
杜甫点点头表示明白,又问道:“这信到了安庆绪手上,他能信吗?”
站在旁边的王灿说道:“如果是从前他可能会不信,但是现在就不一定了,如今叛军势力大减,处处受到压制,屡战屡败,安庆绪此时最是忧心的时候,他们内部也开始人心浮动,就算他不信,也保不准他手下大臣会给他上眼药,要知道田承嗣与叛军其他将校和大臣的关系也不是很好,有人巴不得她倒霉呢!”
杜甫什么都不说了,立马坐在旁边的书桌前按照田承嗣的字迹开始书写起来,以他的文采和文笔平时很快就可以写一封书信,不过这次他足足用了半个时辰才写完这份书信。
写好之后,赵子良拿起来看了看,这封书信写的不错,安庆绪只要看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