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144章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44章

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都,诸葛亮府。

 

     书房之中,诸葛亮手拿着汉中王的手书,眉宇之间多显苦恼之色。

 

     “军师,是否又是大王催粮的手谕?”案前正帮着整理公务的那人问道。

 

     此人姓董名和字幼宰,乃南郡枝江人,天下大乱之时举家西迁至益州,曾在刘璋手下为官,曾为成都县令,后因得罪成都权贵,故被刘璋外放至南中任太守,后汉中王得益州时,诸葛亮便推荐刘备征此人为掌军中郎将,协助诸葛亮参署大司马府事。

 

     诸葛亮叹了一声,“是n嗣,大王在陇山与曹操僵持不下,这一次不但是催咱们运粮往前线,还要再次征兵往陇西。”

 

     董和不假思索道:“关陇之战决系成败,我等自当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只是如今南中等地发动叛乱,如今又要加征益州本土男丁从军,只怕会造成人心不稳,和以为,这个时候,应当极力的征得益州士人的支持才是。”

 

     诸葛亮笑道:“幼宰此言正是我所想,戮已早有安排,就等那个人到了。”

 

     话音未名,侍从言蜀郡从事杨洪已到。

 

     诸葛亮便叫请入内,此时,董和恍然会意,不禁面露意味深长之笑。

 

     这杨洪乃益州犍为郡大族名士,先前李严为犍为太守之时,本郡第一把守的功曹即按惯例由大族出身的杨洪担任。李严上任之初,嫌本郡的治所不好,非要重造一个,这样的话,当地士民少不得要出财出役,这杨洪不想为祸乡里,于是在苦劝李严不从的情况下,递了辞呈。而李严非但不动怒,反而推荐杨洪担任了法正所掌蜀郡的从事。这一下子从蛮荒之地犍为的功曹变为中央的从事,可谓飞升。

 

     所以说,这杨洪虽是益州本地人氏,但却又是法正与李严一派的1日属故吏,身系关陇士人与益州本土士人的双重身份。

 

     而今汉中王要诸葛亮增兵,这增的兵自然就是益州兵,这自然要征求益州士人的意见,而恰在这个时候,犍为郡又发生了叛乱,李严要平定叛乱,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依靠由犍为本地人组成的郡兵,这就势必要获得犍为本地大族的支持。

 

     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诸葛亮必然要征求身兼益州与关陇士人两重身份,又出自犍为的杨洪的意见。(未完待续)

章二百六十八章 “围魏救赵”

    求下首订,这个数据对本书很重要,谢过。

 

     过不多时,杨洪入内,几人见礼罢,诸葛亮便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将刘备的手书递与杨洪参详。

 

     杨洪将手书恭敬的接过,捧在手中仔细的翻阅,一脸的聚精会神,光从外表来看,也看不出他的心思。

 

     过了好一会,杨洪将手书合上,诸葛亮便问道:“季休,大王的这封发兵之诏,你以为如何?”

 

     杨洪沉思了片刻,正色道:“陇西之地的得失,关乎北伐大计之成败,若不得陇西,则汉室不可复。唯今之计,益州上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大王此发兵之诏,还有什么可值得迟疑的?”

 

     杨洪这一席话,坚定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诸葛亮与董和听之,不禁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诸葛亮微一沉吟,便是笑道:“季休此言,令亮一时顿悟呀。以季休之才,从事之职实是屈才了,亮欲上表大王,推荐季休你取代孝直,接任蜀郡太守之职,不知季休是否愿意挑起这副重担。”

 

     杨洪一听,不禁面露惊讶之色,忙道:

 

     “法太守治理蜀郡,可谓井然有序,政通人和,洪不才,只怕难以胜任。”

 

     诸葛亮呵呵一笑,抚慰道:“我的眼光,季休莫非还怀疑不成。孝直治理蜀郡,自然是十分胜任,只是如今大王征战在外,少不了孝直的从旁谋划。蜀郡重地,诸般公务积压日久,急需处置,在这个时候,正需季休你这样才望兼俱之土来担此重任,还望季休你以国事为重才是。”

 

     诸葛亮言辞对杨洪是充满了器重,话说到这份上,杨洪只是不好再推拒,只是一时间仍是犹豫不决。

 

     诸葛壳知其担心什么,便又道:“孝直方面,我自会作书解释。我想孝直亦深明大义,不会有什么反对,季休就不必再犹豫不决了。”

 

     如此一来,杨洪便没有顾忌,遂慨然道:

 

     “承蒙军师看重,若大王果然以蜀郡重任相授,洪必竭尽全力为国尽忠。”

 

     “好好好,有了季休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诸葛亮一面安抚杨洪,一面看向董和,二人相视而笑,内中的心思,皆在不言之中。

 

     半个多月之后,第二批的数十万石粮草运抵陇山前线,随同而来的,还有从益州新征的两万兵卒,目下在陇山一线部署的汉军便达到了九万之多,整个陇西凉州地区的汉军兵力,则达到了十三万,再加上在陈仓一线牵制敌军的张飞四万兵马,刘备投于关陇战场的总兵力已增至十七万。

 

     益州加上汉中的总人口,目下最多不超过两百万,而这一次关陇大战所投入的兵力,已是接近一比十这个兵民比例的极限,可以说,这十七万兵马已经是刘备的全部家底。

 

     不过,援兵的到来,还有粮食的跟进,还是让身在前线的刘备和诸文武们松了一口气。

 

     随同援兵而来的,还有诸葛亮的推荐信,刘备一看便知诸葛亮的用意,但也不好随意就下决定,遂将推荐信示于了法正,问道:”孝直,孔明军师推荐杨季休接任蜀郡太守之职,你觉得此人可否胜任。”

 

     法正不假思索道:“杨季休做了多年蜀郡从事,我观此人颇有些才能,必能胜任此职。”

 

     法正既然也没有反对意见,刘备即便做了同意的批示,派使者回往蜀中。

 

     转眼又是一月过去,天气越发的寒冷,士卒们开始大规模的产生冻伤,尽管粮食问题数月之内不成问题,但士气的低落,却让刘备不禁有些担忧。

 

     这日,刘备视察抚慰过备营之后,便将方绍、法正等人召集到中军帐中,虽然抱着火炉,喝着烧酒,但刘备却是一脸的忧心忡忡,说道:“如今士卒因冻伤而倒下的越来越多,土气也是日益低靡,孤只怕再这么耗下去,非长久之计呀。”

 

     法正喝了一口暖酒,吐了几口白气,“看来曹操是铁了心打算跟我们打一场消耗战,他的背后有整个富庶的中原来支撑,粮草兵源都远胜于我们,若只这般僵持下去,确实不是件好事。为今之计,只有想办法让曹操后方生乱,不得不主动退兵。”

 

     刘备表情顿时激动起来,忙问道:“孝直可有什么良策吗?”

 

     法正沉思了片刻,“不如再派使者去东吴,请吴侯发兵攻打青徐,如果能在东方放这么一把火,估计曹操就不得不考虑退兵了。”

 

     方绍却笑叹道:“我觉得我们就不必指望吴侯了,前番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封其官职时,吴侯可是痛快的答应了的。如今我们在关陇拖住了曹操近二十万大军,可是吴侯却仍然按兵不动,他这回分明就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思,要等到我们杀个两败俱伤,分出个胜负之后才会有所行动。”

 

     刘备哼了一声,不屑道:”中正说得对,这个孙仲谋一向是狡猾之辈,求他是没用的。”

 

     法正又道:“那吴侯即是贪利之辈,正是想,如果我们能许诺将一部分荆州割让给他,他见有眼前之利可图,未必就不会动心。”

 

     “割地?”刘备对于法正的这个提议,显得有点吃惊。

 

     法正忙解释道:“如果能坐稳陇西,那关中早晚必是大王的,依正之见,如果能得关陇,哪怕是把荆州全给了孙仲谋部划得来,何况我们现在只是割几个郡而已,这笔交易应该值得做。”

 

     法正这建议若从全局而言,也确实有些道理,不过,他显然是没有过多的考虑到荆州±人的感受。要知道,如今攻打关陇,打得是法正的老家,获利最多的是法正这帮关陇士人,而割让荆州,牺牲荆州士人的利益,以此来帮助关陇士人坐稳他们的利益,这显然是方绍不可接受的。

 

     更何况,方绍由始至终对于孙权都怀有极大的戒心,所以,法正的话刚落地,方绍便道:“孝直此计不取也。荆州之战,关将军率领着荆州将士浴血奋战,牺牲了多少人才将荆州边界东拓至陆口一线,如今若反割荆州之地给东吴,哪怕只是一寸之地,也必会寒了镇守荆州的文武士民的心。而吴侯又是贪利之人,若是我们向他许以割地,便等于向他示了弱,若其得地之后,他非但没有进攻曹操,反过来趁机咬我们一口,那岂非更是得不偿失。”

 

     刘备点了点,“中正说得是,尺寸之地,皆乃将士百战而得,岂能轻易割与他人,只是,中正可有什么退敌的万全之策么?”

 

     此事方绍也思索了多时,原本是想着曹操用不了多日就会退兵,哪想到如今一耗就是数月,而刘备亦被逼得竟然考虑割让荆州以换取东吴出兵的地步,所以,到了这个份上,方绍也没得选择。

 

     “计策绍倒是有一个,只不过此计绍原是想在大王兵进中原之时再献上,这个时候用的话,可能有点早了。”

 

     方绍的话令刘备精神为之一振,急问:

 

     “原来中正果有良策,到了这个份上,就赶快说来吧。”

 

     方绍便道:“当初关将军北取襄樊之时,宛洛等地心向大王之豪杰便已振奋不已,如今大王起兵北伐,夺取陇西凉州,中原之地,必然已是群情振奋,暗流涌动。这个时候,如果令关将军率一军再度北上,做出攻打许洛的势态,而大王再派大量细作深入中原,联络中原豪杰义士,晓以大义,许以官爵,刻以印授,令他们起义兵响应。若然中原腹地突然变乱,曹操自是无暇西攻,必只有从速退后回中原平乱,则我陇西之困自然就解了。

 

     刘备听闻此计,不禁拍案叫绝,兴奋道:

 

     “中正此计妙呀,这正是‘围魏救赵7的妙计。”

 

     法正这时却道:“此计虽妙,但中原那些豪杰义士,毕竟势单力薄,只要曹操率兵东归,自然可轻易镇压,到时候,中原大地,必然又是血流成河呀。”

 

     方绍叹:“孝直所言,也正是绍之前的顾虑。若是将此计用在大王进兵中原时,内外响应,必可大获功成。而若这个时候使用,却只能解得眼下一时之困,却得牺牲掉大批心怀兴室的义士,到时大王再兵进中原时,恐怕就再难得到有力的内应了。”

 

     刘备这时候站了起来,目色带忧,来回踱步,显然,就此牺牲掉这么一批潜在的内应,对于争夺天下的大计而言,亦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在思索权衡了许久之后,刘备长吐了一口气,“正所谓有得必有失,若再这么耗下去,陇西都站不住脚,又何况进兵中原,为了兴复汉室的大业,做出点牺牲也是无可奈何,就令中正之计,速去给云长会发诏吧。”

 

     一月之后,淠县曹军大营。

 

     中军帐中,曹操正喝着烧酒,啃着鸡肉,心情十分之好。

 

     原因无他,因为根据情报显示,刘备军的士卒不习北方冬寒,正大规模的染上寒症,而由蜀地通往陇西的粮道,也因为雨雪泥泞,严重影响了汉军的粮食供给。

 

     所以,种种迹象都表示,刘备撑不了多久的,只要再耗上几个月,曹操相信刘备必然会不战自溃。

 

     正啃得有滋有味时,刘晔急匆匆而入,带来了一封许都夏侯懒发来的急报。

 

     “念吧。”曹操正吃得香甜,随口说道。

 

     刘晔展开帛书,凝眉说道:“夏侯将军来报,言关羽再度举兵北上,南阳、洛阳、河南等地叛乱四起…,,刘晔尚未说完,曹操手中的一块鸡肋拿捏不住,便是掉落在了地上。(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清洗

    又是一场大雪,陇山通道大半被封堵,固然曹军无法在此时展开进攻,但去往陇东的细作也无法及时的传回敌军的情报。

 

     面对着善于出奇兵的曹操,刘备在情报不通的情况下,自也不敢松懈,遂又加派了一批斥候,严密的监视陇山各处小道,以防曹操也玩一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花招。

 

     这日一大清早起来,刘备便连咳不止,头也感觉有点昏昏沉沉,似乎自己也染上了风寒,一传随军的郎中前来诊视,果然是如此。

 

     只因昨日已定下计划,说要去往南营视察,刘备怕军心有所动摇,便隐匿了自己的病情,冒着大雪风寒依1日前往南营,待视察了一圈回来之后,鼻涕便流得更重,头也更昏了。

 

     午后之时,在服过了郎中熬制好的汤药之后,刘备蒙了几层被子睡了整整一下下午,入夜醒来之后,身体才略微有所好转。

 

     这时,方绍与法正言有要事来见,刘备心念着军政大事,便强撑着病躯召他二人入内,不过,却是襄着被子,围着火炉接见的他们。

 

     他二人一见刘备此状,便知汉中王是生病了,心中不禁吃了一惊,方绍忙道:“大王,莫非你的身体有所不适么?”

 

     刘备轻咳了几声,苍白的脸上却带着笑容,淡淡道:“无事,只是稍染了一点风寒而已。你们不要说出去,以免让将士们知道,动摇了军心。”

 

     方绍轻叹了一声,“这个我们自有分寸,不过大王身系天下安危,还当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是。”

 

     刘备亦是叹道:“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不过要知孤也是身于北方,这点原本风雪又算得了什么,没想到居久南方,如今竟然有点不适应北方的冬天了,看来孤真的是老了啊。”

 

     ‘五十多岁,快六十的人了,你现在才发现自己老了啊,看来这心态还真是保持的不错。’方绍心里暗忖,他看着刘备那张脸,比在荆州之时,确实凭添了不少皱纹,看来岁月不饶人,英雄的黄昏终究还是逃不掉的。

 

     刘备感慨过后,便问道:“你二人这时来见孤,必是有什么要事吧?”

 

     这时,那二人方才反应过来,脸上便是露出了笑意,法正忙将一封奏报呈于刘备,笑道:“大王若是看了这份情报,身子因喜而愈也说不定。”

 

     刘备接过来细细一看,整个人腾的便从被窝里跳了出来,兴奋的叫道:“曹操退兵了!”

 

     没错,曹军是退了,在听闻中原叛乱四起的消息之后,曹操不得不艰难的放弃了夺回陇西与凉州的计划,留夏侯渊、张邰、徐晃、郭淮等率六万兵万镇守关中,自己亲率大军回往关东平叛。

 

     其实曹操早在五天前就撤了兵,只是因为大雪封山,细作通行不便,所以耽搁了这么久才将情报送到。

 

     一听到曹操撤军的消息,刘备乐得连一身的病也忘了,兴奋道:“既有中原的叛乱拖住曹操,孤何不趁势挥军东进,一举夺下关中呢。”

 

     刘备是一兴奋起来,又犯了贪心的念头,方绍便劝道:“大王,依我军现在的情况,自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