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盛世唐魂 >

第65章

盛世唐魂-第65章

小说: 盛世唐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烧火丫头就算了,不过如果咱们在这里加一根专门用来散烟雾的烟囱,你们觉得如何?”张毅一边说,就将一根筷子竖立在了矮桌上,道:“这烟冲就像竹一样,圆圆的,不过中间得是空的,直接从屋子里边在房顶上打个洞通向外边,如此一来烟雾便随着这烟囱排到了外边,而里边的人自然就不用再受烟熏雾绕的问题了!”

    “啊!。。。。”

    两人顿时就傻了眼,他们想不到的是原来烧火居然还能这样?

第161章 正确使用石炭的方法(三更)

    “可是少爷,咱们上那儿去找中间空的竹子啊?况且。。。。。”老钟有些为难,张毅的意思他能听懂,可是想要达到张毅口中的条件,他就觉得有些难办了。

    三叔公却不然,两只老眼不住的打量着房顶,然后又看了看张毅手中的筷子,最后发话道:“我估摸着能成!就算有中空的竹子也不顶用!”

    一边说他就站到了张毅的对面,指着桌子对老钟道:“钟管家,你看!这儿就是出烟口,虽然没有直接烧着的火苗,但是温度绝对不低,如果是用竹子或者挖空的木材的话我敢肯定要被烧着,如果是那样的话房子都能燃起来!

    不过我这儿倒是有一个法子,伯爷您看成不成?“

    锁着,三叔公就在门口找了两张瓦片过来,笑着对张毅道:“伯爷,您看,如果咱们把这瓦片做成两个半圆的,像竹节那样连起来如何?只要这缝隙用黏土封严实,然后再外面再用竹条箍好,如此一来便不再惧怕火烧的问题,而灶塘里的浓烟也可以顺着这口子通到外面去!”

    这一下就轮到张毅目瞪口呆了!

    简直没有想到啊!三叔公想出来的法子居然和后世的烟囱一模一样!如果不是确定三叔公他老人家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唐朝人,他甚至都快以为这位爷也是从后世穿越过来的。

    就冲着他这一手,不佩服都不行!

    当即张毅就朝三叔公竖起了大拇指,赞道:“成,肯定成啊!三叔公,您这法子如果要是不成的话恐怕也没其他的法子能用了!不过咱们还得看看那儿有石炭才好弄烟囱,如果量少不够烧的话,再好的法子也白搭!”

    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张毅心里却是在想,即便是泾阳没有煤炭,那么在整个关中地界上哪肯定是有的,只要找人打听打听应该不难。

    如果能先在哪儿买上一两座带有露天煤矿的山头,然后找人挖煤,那利润可就不小了!

    虽然不可能垄断整个煤炭市场,但是一但煤炭的使用得到了扑街,当家家户户都开始使用煤炭的时候,那么发财基本上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比如煤炉,比如蜂窝煤,还有专门烧热水的铁皮水壶。。。。。随便哪一样拿出来就算是不想发财他都不行啊!

    心里正在思考干脆要不去直接去山西,就听见三叔公哈哈大笑道:“伯爷,石炭这东西可不就在后山那边吗?不仅有,而且还不少,就孙神仙那边修道馆以前选的地基就因为有大量的石炭所以才换成现在的山腰,只要有人,咱想要石炭轻而易举啊!”

    听到三叔公说起了道观,张毅这才想起来为什么这么熟悉,却又老想不起来。

    原因就是当初去道观的时候,张毅曾经就见过这玩意儿!

    正如三叔公所说,原本道观是准备建在山顶的,当时他就跟着去过,而且还和孙思邈说位置相当好,朝可观日出,夜可听泾阳河流水涛涛。

    就是在那会儿张毅就看见过一块巴掌大的煤炭!

    不过也就是一眼,而且因为煤炭很小,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朝这方面想。

    可是听三叔公这么一说,感情那儿居然是一座露天煤矿!

    要知道,露天煤矿的采集难度可比井下煤矿的采集难度低的多,并且还非常安全,只要有人,拿着工具不停挖,然后运回去就行。这样的采集方式,几乎就和捡没有任何区别!

    “老钟,那座山是咱们家的吗?”张毅顿时就有些按耐不住了,于是赶忙朝老钟问道。

    “少爷,不是咱们家的!”老钟摇了摇头,说道:“那座山其实就没有主人!如果说有的话,那也是陛下!”

    张毅顿时就纳闷了,这么好的一座山怎么可能没有主人?

    看着张毅有些不解,三叔公就笑道:“没错,不仅是那座山,其实好多山都是没有人的荒山!伯爷,您别看山的地盘大,实际上根本就不能种庄稼,一来是山里经常有些个野兽啥的出来糟践庄稼,二来也是种粮食浇灌是个问题。

    这山高路滑的,一挑水还没挑上去,就洒了一半儿,然后剩下的半挑还只能打湿屁。股这么大一团,所以除了像孙神仙那样的医生之外,几乎就只有三五个猎户往里钻。这样的地方,您说来干啥?”

    听了三叔公的解释,张毅心里就淡定下来。

    既然山没有主人,那么一切就非常好办。只要寻个由头花上一点儿小钱去县衙购买,相信那位县令应该不会难为自己吧?

    更何况,自己可是为县衙创收啊,虽然对于这一点并不能写进县令的考评里去,但是能用一座几乎没有任何产出的荒山换取一笔铜钱上交给朝廷,也算是一笔资历。

    打定了注意,张毅立刻就朝老钟吩咐道:“赶明儿你就拿着你家少爷我的拜帖去找县令,把那座山给咱们家买下来!无论他是想要银子,还是要铜钱,咱们不还价,一个字买!”

    说着,张毅又看向了三叔公,笑道:“三叔公,这两天您也帮忙打听打听,在咱们泾阳其他什么地方的山也有这样的石炭,如果有您就直接让人告诉老钟,咱们统统都买下来!”

    “成!”三叔公当即就点了头,对张毅道:“明天我就让人在四乡五里的山里去找石炭,只要咱们的法子没有传出去以前,我估摸着价钱低一些也能买到!”

    能够代替柴火,虽然需要加上一根烟囱,在他看来绝对比柴火好使,甚至因为张毅的表态,他也后知后觉的发现了里边的利润。

    如果烟囱真的有用的话,那么这一次绝对能赚一大笔钱,到了那个时候庄子那还不富的流油啊?

    张毅自然不敢压低价格购买山头,实在是因为利益太大,他心里没底!

    要知道,煤炭的利益不小,到时候他一个小小的伯爵那什么和那些大佬去争?别说想房玄龄、杜如晦那帮子老鲨鱼,就算是随随便便出来两个世家大族,就能把他给捏的死死的!

    而价格就是最让人引起诟病的地方,如果压的太低往往就是活脱脱送人弹劾的证据,一个与民争利的帽子扣下来,他张毅就扣不住!

第162章 入学(上)四更,求月票!

    还是四更天,张毅就被允人给叫了起来。

    今天必须得去皇宫向学堂的先生报到,因为还有四十里的路要赶,如果不早些起床的话很有可能在辰时之前根本就赶不到长安。

    幸好不是上朝,否则的话时间还得提前,并且还要拿着李二陛下御赐的金牌坐着箩筐上城门。

    马车就这样一路上颠簸着前行,一大队的仆役、丫鬟也一个个的跟在后边,在漫天星光下摸索着摇来摇去。

    “少爷,您要不先搭条毯子先睡会儿吧?”允人羞答答的拿着条薄毯子轻轻的披在了张毅的身上,而且好细心的从车厢里抱出了一个绣花枕头放在张毅的脑后,道:“待会儿要进长安城的时候,奴家叫你!”

    本来就昏昏欲睡,昨晚一时兴奋,画了半宿的图,结果才刚刚躺下就被抓了起来。

    如果不睡一会儿的话,张毅就觉得今日恐怕就要受到责罚了!

    早就听说教授太子课业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李纲,对于这位大儒的脾气史书上可是记载的清清楚楚中直、方正!

    就这四个字,在张毅看来这位两朝太傅就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甚至很有可能就是那种一根筋,思想顽固不化的偏激小老头。

    虽然他自己也觉得,李纲未必就能教自己什么东西,可是人家名头摆在那儿,特别又是在这种尊师重道极其严格的古代,如果他老人家想打谁的戒尺。。。。。恐怕就算是李承乾也只能乖乖的把手伸出来。

    打过之后还必须得谢谢老师的责罚!

    想着想着,眼皮就开始打架,就在这摇摇晃晃的颠簸中,张毅就稀里糊涂的睡了过去。

    正如朱自清所说,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早晨的小睡绝对是百般风韵,温软在侧,华锦遮头,小小的车厢就仿佛打开了一条通向天国的世界,温暖而祥和。

    只是这样的良辰美景总是非常短暂,张毅正梦到和那位朝着自己微微一笑就消失掉的白衣女子拥抱在一起的时候,脑袋就剧烈的摇晃起来。

    “少爷,少爷,您醒醒,长安到了!”

    耳边想起了允人的声音,依旧是那种温婉中带着甜甜的味道,让人从心底里升不起拒绝的想法。

    睁开眼,允人那张带着笑容的脸蛋儿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这就到了?”张毅揉了揉眼睛然后艰难的坐直了身子,本想将还盖在身上的毯子给掀开,可是还别说正掀到一半儿又觉得冷,赶忙又盖了回来,然后对允人道:“怎么这么快?我怎么感觉才睡一小会儿呐?”

    允人顿时抿嘴一笑,忙着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的一张沾了水的细麻布,一只手扶着张毅的脑袋,另一只手帮着他洗脸。

    “少爷,您都睡了一个多时辰了呢!”允人道:“现在咱们早就进了城,城门卫那边的官爷好像和你认识,都没检查就放咱们过来了!”

    说话间,允人就已经帮张毅洗完了脸,然后撩起车厢里的帘子给张毅看,继续道:“刚才马夫说咱们已经上了朱雀大街,再走一小会儿就能到皇宫,您要是再睡一会儿可就误了时辰了!”

    听到允人的解释,张毅定睛一看,果然,外边可不就是朱雀大街吗?

    现如今天色已经蒙蒙亮,早起做生意的商贾,街道上的行人。。。。。早已经络绎不绝!

    好在有伯爵的身份做依仗,并且又是这么一条长长的队伍,路过的行人除了时而停下来指点着马车议论是哪位勋贵之外并没有出现挡道之类的情景。

    很快,也就一两柱香的功夫,马车就紧靠在上次和孙思邈进宫的那条巷子口停了下来。

    允人再次帮着张毅理了理身上的袍服,张毅就大咧咧的拿着腰牌进了门。

    或许是早就收到了张毅今日会进宫的消息,早早的就有一位太监等候在了门后,一见到张毅就忙着迎了过来。

    “哎哟!我的好伯爷啊,您可算是来了!”太监满脸欣喜,拉着张毅就往里走,一边走还一边道:“现在都快辰时二刻了,太子以及几位王爷、公主都早早的进了学堂,您要是再迟上一会儿,等到先生到了可就要挨板子了!”

    张毅知道,太监嘴里的板子其实就是戒尺,想到如果当着一大群人的面伸出手被打手心,张毅就有点儿不寒而栗。

    要知道,古代的戒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过去的。这个时候讲究的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戒尺上面出人才!

    若要使先生用戒尺打了学生,不仅不会有家长满大街的告你体罚,甚至还会专程请先生喝酒!在他们看来,只有严师才能教授好学生,至于学生挨打,那正是先生认真负责的一种表现。

    否则的话人家先生吃饱了撑的,谁没事儿管你学生上课到底是睡觉还是打呼噜啊?

    所以,如果真要是因为迟到被李纲用戒尺打了手心,张毅就算有一百张嘴,他还没办法跟人讲理去。

    穿过阁楼,走过巷口,七扭八拐的两人很快就到了一座不大不小的庭院跟前。

    庭院不大,不过却非常古朴,青石板铺就的地面非常干净,还没走进去就听到里边朗朗的读书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告辞了太监,一走到门口就看见坐在前面的小胖子正摇头晃脑的朗诵着孔夫子的《为学》。

    声音洪亮,抑扬顿挫,无论是吐词,还是断句,都有模有样!

    对于胖子张毅就非常注意,特别是皇宫里的胖子就更为注意。

    仔细的打量了这位胖子两眼,张毅就已经猜到了这位的身份。

    魏王李泰!

    除了他,张毅实在是想不出到底还有谁能有他这般块头,最关键的是这家伙还真和其他皇子公主不一样,无论是坐姿,还是神采,如果不是因为胖的话简直就是一位满腹才华的读书人。

    而李承乾则是坐在最后一排,因为身高的原因,也或许是因为自己是这些弟妹大哥的缘故,他总是非常注重仪态,看没看进去书张毅看不出来,但是这表演的性质却是一目了然。

第163章 入学(中)

    李承乾也发现了张毅。

    “栗子,你可来了!”李承乾朝着张毅微微一笑,然后指了指旁边的一张桌子道:“昨天知道你要来,我早就让人给你准备好了!”

    张毅朝着旁边一看,笑道:“那就多谢殿下了!”

    对于李承乾,张毅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感情绪,如果不是因为这货将来造反会连累自己的话,张毅甚至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人。

    无论是上次在春芳楼专程来看自己,又或者说现在居然会费尽心思来向自己示好,无论那一点看来其实都可以说是中规中矩,甚至还有些礼贤下士的味道。

    当然,能这么做的人显然是有别的用心,但是至少从这一点看来人家对你的重视程度就不低。

    李承乾朝着张毅点了点头,道:“栗子,你出来宫中进学,可要注意一下师长的癖好,特别是李纲先生,他最是刚正不啊,待会儿来你可切记不可冲撞与他,否则的话可就不好过了!”

    “哦?是吗?”张毅侧过头,装作吃惊的样子,问道:“难不成李纲先生是那种特古板的人?”

    声音有点儿大,顿时就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

    “皇兄,这人是谁啊?”一个穿着长裙的小萝莉朝张毅看了看,然后问想李承乾。

    其实不止是小萝莉,甚至整个堂中的人几乎都一副见了大熊猫似得的眼神望着张毅。

    他们非常好奇,眼前这人到底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是真的无所畏惧,居然敢说李纲先生特古板!

    “呵呵!”李承乾脸上有些尴尬,朝着张毅拱了拱手才对小萝莉道:“这位乃是泾阳县伯,张毅,前些日子父皇已经下旨,让他做皇兄的伴读,初来宫中有些不知规矩也是。。咳咳!也是正常的!

    不过你们几个小鬼头待会儿可不能乱说!“

    说着,李承乾就做出了一幅兄长的架势,扫视了一遍众人。

    众人顿时缩了缩脖子,不过张毅却是看的非常清楚,有一个人这时候却是露出了一幅不屑的神情。

    魏王李泰!

    张毅在心里记上了这个名字!

    在后世历史当中,这位魏王殿下一直以来就以聪慧自居,因为深受李二和长孙溺爱的缘故可以用目中无人来相容,无论对任何人都是一副高傲的样子。

    正因为聪慧,而且又受李二的喜爱,更是在其九岁的时候便被李二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

    除此之外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不仅不之官,封地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