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463章

主宰江山-第463章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在陈汉,陈汉的官体官制中却有着这方面的对应规定,在官场和军队等体系中,给了他们难得的尊重。就这一点上,马良骥对陈汉的感觉比对满清好多了。

    而现在这好感度就更高了。虽然在正月初一遭受了很不愉快的一幕,皇帝还是给天方教背书洗白了么。

    说真的,这真的很让马良骥感动啊。

    皇帝啊,九五至尊,统御万里江河山川的天下之主。生命怕是和权利一样是被天子最最重视的事情了,被行刺、威胁,对方还要吆喝着造反,这是在戳皇帝的死穴。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而皇帝这么快就能‘大人不记小人过’的站出来来给天方说好话,说公道话,感动,绝逼的感动。

    在场的百十名阿嗡,这一刻流泪的不止马良骥一个。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此刻站在他们上首,道貌岸然的为天方教说话的皇帝陛下,就是这一切的主使者呢?他们又怎么会知道,陈鸣废了这么大的劲,掀动起一场‘骇人听闻’的极端爆炸袭击事件,主要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他们这些中国的天方教民呢?

    陈鸣的目标对准的是几个月后即将到来的奥斯曼帝国特使,顺带的压一压吴学礼。

    因为陈汉在与奥斯曼帝国有了国家层面的联系之后,最初的甜蜜过后,一些矛盾和不适应也随之涌出。这些问题当然不是指的中国,而是指奥斯曼帝国。

    陈鸣对奥斯曼人的了解并不深,他的出发点是在国家层次上,中国与奥斯曼人完全是天然的盟友嘛。

    但是中奥亲密以后,经济问题也变成了一个不得不重视的方面。

    越来越多的中国货物开始涌入奥斯曼帝国,并且由于很多武器的分配,作为一个外因,却造成了奥斯曼军队内部矛盾的大迸发。

    对于奥斯曼的禁卫军来说,城市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与他们也是密切相关的。

    在这个半世俗化的国家里,教团和禁卫军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现在中国的进入,正是侵犯了这两股势力的共同利益。

    后两者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说是同一股力量!

    自从进入西十七世纪,曾经是整个欧洲陆军榜样的奥斯曼禁卫军没落了。他们的名声很差,‘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名头响亮。因为这些禁卫军世代居住在伊斯坦布尔,又因为在西的1591…1592年,为了庆祝天方教的千禧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正式将贝克塔西教团的长老以及八个托钵僧纳入禁卫军体系。从而使得贝克塔西苏菲教团与禁卫军结成了同盟。随后没有过多久,这些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俊伟军与教团的密切关注下,学会了各种艺术、手艺和制造业技术,他们就像当年北宋的东京禁军一样,与城里的手工业行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煳不清,这自然会削弱其团结与战斗力,故出现了许多次的战败。而驻扎在伊斯坦布尔之外的禁卫军,也往往在后期就同化到当地社会中,比如在叙利亚、伊拉克、北非都出现过此类情况。

    随着禁卫军的腐化与败绩的增多,尤其是在与俄国的战争中连遭惨败,奥斯曼帝国不得不考虑革新军务。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将国事交由首相达乌德易卜拉欣帕夏治理。达乌德首次在政府和军内开展了西方化的尝试,自法国引进印刷、消防、造船等先进技术,并按照法军模式改组帝**队。但是禁卫军也是有自己的意志的,西的1730年,由禁卫军领导的一场叛乱推翻了苏丹艾哈迈德三世的统治。在奥斯曼帝国的中后期,有很多素丹在位时就被废黜,或在位时就被杀了,有些还是被残杀的。这些通常是禁卫军的叛乱和后宫乱政共同导致的惨剧。也是禁卫军这个利益团体的态度表现。

    可是死了一个苏丹还有第二个苏丹,奥斯曼帝国需要解决自己的武力问题,禁卫军不能在这一点上表现出让奥斯曼人惊喜的希望,那么奥斯曼帝国的军事改革之路就永远不会走到尽头。

    他们聘用外**官来训练禁卫军。但禁卫军已经纪律松弛,毫无战斗精神,很难适应新战术。于是奥斯曼政府就又不得不考虑进一步的改革,即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军队。

    中国递来的橄榄枝正好是一个机会。当中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和正在谈判新式军队教官、新式军事院校的建立等一系列条约的时候,禁卫军再一次感受到了危机,他们对中国持敌视态度。因为新式的军事院校建立起来后,政府就完全可以重新培养官兵,撇开了禁卫军另起炉灶了。

    再加上进入奥斯曼市场的中国货物也大大的侵占了手工业行会的利益,所以奥斯曼帝国中很是有一股敌视中国的力量存在。

    当中国‘欺压’日惹苏丹国的消息传递到伊斯坦布尔的时候,一股浪潮就已经翻腾了。等到吕宋的天方势力被中国抹平的消息再度传到伊斯坦布尔的时候,教团和禁卫军掀起的大浪都从六级上升到八级、九级、十级了。

    这一消息在年前被反馈到陈鸣的手中,那可想而知此次的奥斯曼使团来华是带着一定程度的不友好的,陈鸣自然不会在奥斯曼人的风浪面前后退半步。

    奥斯曼禁卫军?呵呵。

    一支和拥有着民间巨大影响力的教团搅合在一起的军队,也怪不得会被后来继位的苏丹给彻底血洗。

    塞萨洛尼基的“血塔”,这是陈鸣对于奥斯曼帝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印象之一。

    而刚刚成立的奥斯曼新军也真的是威武霸气,一举将整个禁卫军体系彻底荡平。只是可惜,这支新军在这次成功平叛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出色发挥,最终使国家沦为“西亚病夫”。

    奥斯曼苏丹的这次雷厉风行,在后世哪篇文章里被跟后唐明宗诛魏博牙兵并到了一块,唐明忠可是下诏,悉诛其家属于魏州的,让陈鸣记忆犹新。就是穿越十几年了,也没有遗忘。

    那么如何应对奥斯曼帝国掀起的这阵波浪呢?

    陈鸣的做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在国内掀起一波巨大的舆论声势来,而他作为超然一切的皇帝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到天方的这一边……

    从统治一个国家的角度上看,是一个皇帝完全正确的选择么。

    这不算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办法,但是与奥斯曼国家之间的交往中插进来教团的一脚,这太不美好了。

    要不是中奥之间的军事合作才刚刚一个开始,奥斯曼人的新军还没有见到影子,陈鸣真会大力支持奥斯曼苏丹铲平这些毒瘤。

    而且这样一来,陈鸣在怒刷国内天方友好度的同时,也可以为中国在南洋大力清扫天方教的影响力提供一个借口啦。(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二章 圣战

    四月初,赤道附近的气候还没有升到一个让人忍受的地步,二三十度的气温在海风的吹送下显得并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乘坐着一艘西式大帆船在万里波涛上行驶了好几个月的赛利姆本穆罕默德穆拉德打望着前方。据他在锡兰荷兰人那里得到的消息,中国在苏门答腊岛的最西端小岛韦岛开辟了一处贸易港。

    这座小型活火山岛屿,位于靖海,处在靖海群岛的最南端海域,是去年时候才进入中国人视线的。出乎意料的是,这座不大的岛屿竟然有着成为一座天然良港的条件。

    中国人随即就以蛮横的姿态占据了那里,然后开辟了沙璜和巴罗汗港口,沙璜扼马六甲海峡的西北口,巴罗汗则是一个渡运港口,是苏门答腊岛西部的亚齐王国国度班达亚齐与韦岛间的运输中心。

    这个亚齐王国,赛利姆是知道的,一个很虔诚的天方国家。是东方天方学术文化中心,为南洋地区嘉敏到麦加朝圣的起程地。

    此次赛利姆启程出使中国,随行的船队中携带的就有好几位顺路回国的亚齐人。

    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官,在俄罗斯、奥地利两国工作多年的一个外交老手,提起韦岛的事儿来,赛利姆远没有随行的那几个亚齐人表现的那么愤怒。

    冷静是外交官最基本的一个素质。更何况,现在的世界不就是弱肉强食吗?

    当初奥斯曼帝国强盛的时候,他们也把整个欧洲压得喘不过气来。

    而那亚齐王国当初强盛的时候,不也几次吊打葡萄牙和荷兰,进攻马六甲,征服马来半岛上的彭亨、吉打、霹雳、尼亚斯岛及英达腊普腊,其势力扩大到苏门答腊岛的中央高地米南加保地区?

    赛利姆从个人的职业角度上看,很容易接受这种现实。

    中国人还只是夺取了韦岛,以他们现在的力量,就是对班达亚齐直接直接发起进攻,亚齐王国不也一样要受这么?

    自从亚齐王国衰落以后,米南加保逐步挣脱亚齐的羁绊,马来半岛诸国由于得到荷兰的支持也摆脱亚齐的控制。亚齐对胡椒贸易的控制也早早被荷兰打破。

    一切就像坐上了滑滑梯,国势下滑的趋势止都止不住。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沙璜港口白茫茫的水泥地上,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

    驻守沙璜的中国官方对于赛利姆一行的到来表示了追隆重的欢迎,虽然他们对于赛利姆一标人为什么不去槟榔屿而来到沙璜很是奇怪。

    而赛利姆呢,作为一个老牌外交官他从对面中国人的表情和态度中嗅到了一股不一般的气味。

    眼前的这些中国人对待自己一行虽然非常上心,但这隐隐之中透漏的却又一股敌视。这是怎么回事?

    赛利姆觉得自己在彻底了解东方的政治社会之前最好是什么也别做。但他忘了整个使团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样乖觉,而且这个使团中的人有的是倾向于教团和禁卫军的**分子。

    “赛利姆帕夏,赛利姆帕夏……”

    奥斯曼人也不是什么大海上的民族,赛利姆很不喜欢船上的晃悠悠,每天他都会翻看他在国内收集到的所有中国资料、信息,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代的,直到他整个人困得眼皮子睁不开了,才会去睡觉。

    晚上,船舱里静悄悄的,赛利姆点着明亮的蜡烛,鼻梁上架着一副眼睛,正在艰难的理解着中国明王朝的规章制度。奥斯曼帝国当年跟明王朝还是有一些交集的,《明史》记载,嘉靖三年、嘉靖五年、嘉靖二十二年、嘉靖二十七年、嘉靖三十三年,鲁迷曾五次遣使。“61人数最多时达九十多人。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被明朝人称为鲁迷。

    在明代前期,由于地跨中西南亚的帖木儿帝国横空出世,丝路两端,明朝和奥斯曼帝国的交往受到阻碍。直到帖木儿帝国灭亡之后,奥斯曼帝国才开始了正式的向明朝遣使。这些使团来访,都是在奥斯曼帝国吞并埃及、攻战大不里士和巴格达之后,在一代雄主苏莱曼一世执政期间所进行的。

    这是奥斯曼与中国仅有的一点交集,奥斯曼放所有的资料都成为了赛利姆着重研究的重点。虽然他知道这些资料早就不适用于这个时代的中国了。

    中国的开国皇帝,抡起功绩,灭满清,打俄罗斯,击西班牙,压制荷兰,扫荡日本、朝鲜和整个南洋,或许是没有碰到强劲的对手,让他的这些功绩先的有些成色不足,但他在西方世界,已经早早被冠上了‘大帝’的称号。

    他自从起兵以来,屡战屡胜的事情,破灭敌人的一次次优势兵力的进攻,更让他被很多军人推崇。

    中国大皇帝未来的成就不会比苏莱曼大帝差了。

    虽然中国的地理环境注定了它不可能像二百年前的奥斯曼帝国一样,对整个西方世界都造成了无比沉重打击。但只要中国人能把俄罗斯给揍趴下了,那就是奥斯曼帝国最好最有利的消息。

    赛利姆也不希望看到中国将无数的钱财花费到遥远的美洲,在锡兰的时候,当他听到中国人出兵数万进攻万里之外的美洲加利福尼亚地区的时候,头都要懵了。

    敲门声响起,门外还有急促、慌乱的唿叫声,是自己的随从胡达班达。

    赛利姆内心升起不好的预感,他放下手中的书籍,将船舱门打开。就看待胡达班达一脸汗水的在门外,见到赛利姆后急忙说道:“赛利姆帕夏,米尔扎带人在码头跟中国人打起来了。”不但是打架,还出手动了刀子。现场见血受伤的有十好几个,只是胡达班达不知道而已。

    赛利姆的脸色立刻变了,眼睛里放射出利剑一样的光芒。

    米尔扎?那是使团护卫的副手,是一个出身禁卫军的坚定**分子。使团副使之一巴耶塞特的铁杆支持者。

    先天上就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米尔扎的赛利姆,第一反应就是米尔扎有意挑事,故意给中奥之间制造不和谐的隔阂。

    而实际上这事儿,赛利姆还真没冤屈了那个米尔扎。

    这件事儿的起因是码头上中国人开的旅馆饭店,中国人开餐馆么,哪有不带酒的?而且现在印度白奴那么有名,这地方距离印度又不远,酒楼里不但养的有印度舞女,而且数量还不少。只要愿意花钱,随时都能把人带进房间里去。

    而亚齐这一块本身就是很虔诚的天方教区,韦岛也是如此。这天方文化本来就禁酒,再加上穿着相对暴露的印度舞女整天在店门口晃来晃去,当地的教民就十分的看不过去。可是形势比人强,中国人比韦岛人强大的太多了。当地的长老不但没露头,还竭力劝阻当地居民和阿嗡不要去挑事,要忍耐!

    说什么:惟有坚忍的人,能享受完全的、无量的报酬。

    忍耐虽然痛苦,而其果实却是香甜的。因为,忍耐是天方的美德。

    当我们面对各种磨难的考验时只有忍耐,同时祈求广恩的真神使自己尽快地从困境中摆脱出来,绝对不能烦躁和失去控制,而应当冷静,因为冷静能出智慧,并且要拒绝自卑、忧郁和失望,更不要因为时运不济而郁郁寡欢,因为愁肠满腹是会把人的精神搞垮的……

    可惜这些话只能是沸水中添加的凉水,而不是抽调火柴的手。

    双边的这一矛盾自从中国人在沙璜立足之后,那就已经存在了。

    如果没有奥斯曼人,没有外来者撑腰的韦岛人,久而久之就会适应上了这些,就好比巴达维亚生活的土着天方教民一样,对这些事情一点点的习以为常。

    但是现在不是有了奥斯曼人了么。而且长老正好不在,长老去班达亚齐了。

    奥斯曼可是天方的第一强国,屹立在天方几百年了,一次次重创着西方人,是一个强盛强大的国家,它的苏丹是天方的哈里发,是众苏丹之苏丹,是众君主之君主。是《古兰》的保护者!

    在这个虎皮还没有被彻底戳烂的时代,奥斯曼帝国就好比第一次阿片战争之前的满清,靠着巨无霸一样的块头,还能唬着不少人。

    而且刚刚在单挑中将奥斯曼人揍趴下的俄罗斯人,转眼就被中国干趴下了。

    脸面无光的圣彼得堡说:俺先前在奥斯曼的身上废了太大的力气了。这无形中就又给奥斯曼人刷了一层金粉。毕竟北极熊陆军的强大是整个欧洲都有目共睹的,奥斯曼人的军队就算弱了俄罗斯一筹,那也不可小觑不是?

    整个欧洲,单挑俄罗斯,没有别人帮手,有几个国家敢说自己能支撑的下来的?

    奥地利,还是普鲁士?还是英国人,或者是西班牙?

    都不敢说。

    除了高卢大公鸡!

    那么做一个横对比较,奥斯曼人的军事力量还是不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