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那条洋流,后者从南明州一直贯穿到美洲的最南端,顺着洋流继续向东,可以通过麦哲伦海峡穿到大西洋去;而要是转向北,则能顺着洋流一直奔到赤道附近,在那里转向西,就可以直接回南明州的东海岸了。
这简直就是封闭式的大回旋线路,就像被赤道以北的太平洋一样,赤道以南的太平洋也一样是一个大‘圆圈’。
这个红蓝相间的线路图还勾起了陈鸣一丝记忆深处里的碎片,挨着南美朝北的那条洋流似乎是叫秘鲁什么什么,秘鲁寒流么?
差不多就是这个名字,这洋流是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流淌的么。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线路的‘贯通’,可以让陈汉的军舰从南明州南端出发,直接去扰袭南美的南端区域了。甚至还以到美洲的东海岸去打个酱油。而战舰如果向西去,依旧是西风漂流带,也可以到好望角去再打个酱油。
打通了这条‘线路’,南明州南端的南极岛的战略意义也就迅速的增高了。这个被海外勘探三局的以极不负责任的‘精神’冠之以‘南极’的岛屿,在中国的官方定义中有一个很高大上的诠释世界南方的尽头。打这里往南去,一直到冰天雪地的冰川世纪,也再没有看到陆地。
他们应该都没有到过南极,只是看到一座座冰山,被严寒所迫,就不得不打道回府了。
反正之前的南极岛也没什么意义,就像原时空位面里的‘天涯海角’,不过是一个旅游的噱头罢了。
陈汉正在南极岛的南极港建设一座相当有规模的聚集地,这里是陈汉在未来几个年头里重点经营的一个港口,虽然现在大金山的开发已经如火如荼,怕是很难用正常手段招募到愿意去南极岛南极港的移民。但这难不倒朝廷。
朝廷一门心思的往里头送人,是一般人就能选择不去的吗?
南极港是一个良好的避风港口,他南西北三面为山环绕,只有东面朝海。气候与江浙沿海相当,一年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春季和秋季较为温暖,但傍晚较凉。仲夏时,日间有超过15小时都是阳光普照的。
或许等到整个南极港建成的时候,陈汉与西班牙的战事早就结束了。但,做皇帝的就要把目光放远一些,不要只看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未来的东西美洲战争,必然会有南极港的用武之地。
秦友梓有些头重脚轻地从袋鼠号的甲板上爬了下来,他并不是一个旱鸭子,但江南水乡跟大海上的惊涛骇浪相比,可是没有可比性的。
从本土来南明州的时候他一路上就晕头晕得厉害,他之前在河仙镇任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经常下水。这一回打河仙镇回到广州,再从广州来到南极岛,他一样是运船的厉害,这么多年了也一样没啥改变。此番长途航行,他大部分时间都躺在袋鼠号船舱室内的木板床上,以做修养。现在到了南极港的码头上,脚踩着坚实的陆地时,他整个人完全是重生重活了第二次。
一块来此的士兵在军官的口令声中于码头上列阵,他们大部分人的精神看起来都还不错,远远比秦友梓这个即将上任的信南极镇一把手精神,秦友梓嘴角不由得扯出一丝苦笑。在忠心的随从搀扶下,他被送到了南极镇城内的公署休息,至于袋鼠号上的人和物质,就只有委托给一块来的国防军队官主持了。
南极镇经过了初步的修建,已经有了一座城市的基本模样。得益于砖窑厂和水泥厂的竣工投产,在最近的半个月里,南极镇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南半球的冬季了。
但天气却不算多冷。南极镇的维度跟华北差不多,可是冬天的气候却像江南,气温几乎没有零下过。最冷也有四五度,这个气候是可以继续赶工的。
首先是南极镇城区的建设。
南极港周边并且缺少石灰岩,否则也不会在这里建筑一座石灰窑。虽然南极镇不需要建造老旧的城墙工事,但港口和炮台都需要大量的水泥。尤其是后者,那要开凿的就全是大理石了。
被运送到这里的劳改营和劳工们,近期最大的任务就是在采石场安装火药,放炮炸山,在开采石灰石烧制石灰水泥的同时,也将大块的石头加工成大型的条石,再一块块运的送到港口去。
这种大块石头无论是用来修建地基还是墙体都十分得适合,不仅港口灯塔和炮台需要,公署、兵营、仓库和学校、医院等等,都需要这种石头。
为此,公署在两处采石场的开发上,都是不惜工本的。以至于劳改营和劳工们不得不硬着头皮进山,将一车车、一块块的石灰石和大型条石开采出来,然后用牛马沿着铺设的小路一车车的拉到港口。
这些条石的大规模使用让没有城墙的南极镇的防护力有了一个质的提高。诸多的公共设施在危险真正来到的时候都可以作为调包使用。以至于当地的移民们都想要用这种石块来为自己造房子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么。
保不准那天开打的时候,南极镇就遭受了灭顶之战。
砖木制造的房子可是经不起折腾的,不要说是火箭弹的亲密接触了,就是一个铁弹都能轻易打穿它。细思之,还是牢固的条石可靠。
当地驻军,海防营的营官曾经向墨鹄的总督府表示,当地公署的这种建设方针纯属浪费。
南极港三面被山岭围绕,只有东面向海,海口处还有多个小型岛屿,只要妥善的将之利用起来,把海口给封死了,锁住那狭窄的进出水道,敌人根本就无法攻击到深处海湾内部的南极镇,除非他们放弃从海湾陆地登陆,转而从别的地方绕行进攻。不过那样一来问题更大,这意味着他们最少也要穿越五十公里长的山路密布着高山显岭和葱葱树林的山路,这纯粹是作死。
因此,在驻军看来,把宝贵的条石用在修筑公署、医院、学校等等方面,纯属浪费。更不要说是老百姓修筑民居了。
要是敌人都打进港口里来了,外围的堡垒被一个个拔除或是包围了,公署就算是用铁汁浇筑的,又能顶个卵用?大势已去也。
南极镇四周连绵的山势和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就是它最好的屏障,大军根本难以成规模偷袭,作为守军,它们只需要考虑东面的海路防备即可。真的没必要在南极镇内再花费巨大的人力去修筑一处处石质建筑,那些都是次要建筑,用砖窑出产的砖头就足够了。只可惜,军方的声音在港口和城市建筑上是很小。
不过公署的主官也不是不明白事理之人。南极港湾口处的几座炮台意义极为重要,控扼海湾、拒敌于大门之外全靠它们了。因此,公署也拨了一个劳改营给他,后来又给他塞了三百多个棉兰老岛的奴隶。这总计小千人的劳改犯和奴工在监工的指挥下,一面在选定的炮台地址处伐木、清理场地,一面开始修筑炮台。
到现在为止,几处炮台还没有见到踪影。就眼下的人手来说,不废上一两年的时间别指望港口外围的炮台立起来。
现在各处炮台位置上建立起来的只有四十多个炮位,同样的,四十多门最小是十五斤炮的大家伙也被安放了妥当,整个南极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御能力了。
未来的南极镇肯定会不断地补充进来人手和物资,四十多门重炮的最终进化版本也是全封闭的炮台,整体防御的火炮数量还会更多,同时陆防堡垒、驻军营房、仓库和航海灯塔也将陆续修建起来,总之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城内的房屋建设是不可能用条石的。包括即将建造的民用仓库、医院、学校等设施外,都是用砖头,顶多是竹筋混凝土。
几排整整齐齐的居民房屋也已经修建完毕,除了少数几栋房屋是‘特事特办外’,总数大约有一百套,被一条十字相交的碎石子路分隔为四个居住片区。后者是开采石矿的时候的伴生品。
这些房屋目实话说是远远不够满足南极镇内居民的居住的。南极镇的移民已经有一千多人,将近两百户了。而且这一百户房子就都是给移民住的吗?
没看那西北的一块都已经开始修围墙啦?
那块是给政府机构和人员居住的,能非给移民的只有七十五套,而每一区中又有一套是公社房,实际上的房屋只有七十二套,都只有整个移民数量的四成,而移民在南半球的冬季过去后,又会重新来到的。
所以大部分人现在仍然只能挤在狭小的木板房内,居住条件可能比之劳改营和奴工也高不到哪去!
至于什么人能分到房子,很简单,看积分簿。这个最公平,几乎是岁的得分高谁就是最积极的,谁的得分高,谁就有房子。清楚明了。
移民们每日工作也是极辛苦的。他们这些日子以来要么在开垦田地,要么在开挖沟渠,或者是埋设地下排水管道。
另外还要砍伐木材,修筑饮水渠,挖井……,总之没一刻得以清闲。
而唯一支撑他们干下去的动力就是陈汉宣布即将分配给他们的土地了。
这里有着肥沃的土地和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按照规定,每人五亩地,那么每户家庭少则可分二十亩,多的都三四十亩,所有得的收益按照还款期限和政府分成,三年、五年或者更长时间内还清贷款。之后,每年只需缴纳20%的土地收获就行。如此持续三年,三年后,再所有税赋参照国内标准。
虽然开始的几个年头,甚至是前十年,政府对于分到田地的移民们的剥削比较大,可什么事儿都要有一个对比。他们在国内都是失地农民,对于土地的所有权极为看重,一块土地的所属权能深深地刺激着他们的神经。陈鸣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多收点钱呢?
他又不是真正的大款,不用发愁开销?他现在也没有钱。那么,趁着移民们处于亢奋期的时候多收取一点税赋,等到这个亢奋期消褪后,再恢复税赋的正常,明显是有益于财政收入么。
而且这些移民只要努力去劳动,至少粮食是不愁吃,这对比他们在本土时候的生活可好的太多了。
何况这些移民还能另外向政府租种土地,同时他们还能继续廉价购买五亩土地,如此一人十亩土地,这样一来等于每户家庭最多可以拥有高达五十亩的耕地了,这在本土时候是移民们所绝对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这个时候他们对政府的拥护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前期的高剥削,高压榨,并没有从根本上让移民生起对朝廷的不满,那陈汉如此做的后遗症就几乎不用去考虑了。
陈鸣是通体的详细考虑之后,才同意的财政部这一措施,最大的赚取利润,在不伤及民心的情况下。
第七百九十一章 人是怎么作死的【求订阅】
南极岛的矿产是极丰富的。
后世的这儿,农业根本就不算什么,采矿业和畜牧业才是这里的产出大头。
一年几百万吨钢铁产量和白钨矿开采,再加上几十万吨的精煤,以及锌、锡、铜、黄金和白银等物,数万吨羊毛和几十万头肉牛,这才是他们产出的主体。南极岛这地方总人口也才五十万,虽然是在‘世界的尽头’,但人均产值也还是让同时代的兔子可望而不可及。
不过现在不同于21世纪,中国根本不缺铁矿,南极岛的铁矿还是继续安稳的埋在这儿的土地中吧。
倒是这里的金矿、银矿,是矿产部勘探队铁了心的来追寻的目标。
大金山的被发现给了矿产部无穷无尽的信心,所有人都坚信,出现了那么一处大金山的地方不可能只有那么一处金矿。
大金山让一个勘探大队的人都发了财,光是头十年的‘福利’就足够其中的一些队员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了。这就给整个勘探队伍又开了一个好头,竖立起了一个再好不过的榜样,先有祥州金矿,再有南明州金矿,黄金刺激着无数人发疯的来探寻。
翻山越岭,他们不怕;深山老林,他们不哭。
一切都是为了黄金。
南极岛南极镇的一个探矿小队的人就是如此的一拨人。在南极岛得到开发的第一个,他们就随队前来‘工作’了,这一阵儿倒是从南极镇的周边找到了一处不大的煤矿,还有一个中等的铁矿,只是这个储量似乎不怎么大的铁矿石的含铁量是真心高啊。
几乎都不需要精选,直接便能扔到炼铁炉里。
最近他们又在距离南极镇二三十里的山中发现了一处铜锡矿,后者就在一座近千米高的山岭的边上。看似距离不近,但这矿场又临近柳州河。
柳州河是南极镇边上的一条大河,发源于南极岛的中部,向东南向流淌,最终汇入南极湾。只从地图上看,南极湾就像是被这条河‘劈’开的一样。而因为第一个发现这里的海外勘探三局的探险队队长是柳州人,所以这儿就被命名为柳州河了。南极镇的船只溯流直上,完全可以直接抵到这个铜锡矿边。距离虽不近,运输却方便,这个具有相当丰厚的铜锡矿储量的矿场还是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的。
帕索斯苏格拉底,汉名又叫苏拉,早上起来围着住处跑了一圈,然后又拿井水洗了把脸,神清气爽地朝着南极镇招待所的院门走去。
这儿说是招待所,其实就是一处普通民居,外加一个农家小院罢了。地儿是不小,但很空旷。
招待所里没有别的什么人,只有他们勘探队的人,十个人几乎把整个招待所给塞满。
院子是一块约二三百平方的夯实平地,收拾得较为干净、整洁。右手方向有一口水井,贴墙,左右都还留着一道两步宽的没有夯实的土地,种着有几颗小树和两畦冒出头的青菜。并不扎眼,反而很让人觉得有种田园生活气息。
招待所不远的地方就是一家买早点的摊位,只要是从山里头回来,探勘队的人就没谁愿意早起吃饭。可是招待所只有在饭点的时候才有饭,不然就只剩下冷馒头、饼子了。
虽然这些东西对比勘探队在山里头工作时的吃食,并不算差,但帕索斯是一个葡萄牙裔啊。
再是已经习惯纯了东方食物,他的胃口在‘休假’的时候也不能容忍继续去吃凉馒头就咸菜,他早上几乎都会起床,然后去吃一顿吃呼呼的早餐。接着回到招待所了,继续补觉不迟。
几只老母鸡正带着大群小鸡在庭院里觅食,甚至你还能听到招待所后面猪圈里养着三四头正哼哼唧唧的肥猪。也许已经到了例行的早上喂食的时刻,它们一个个都叫唤得很厉害。
就在这时,一个留着短发,穿着一双木拖鞋的小个子中年人,提着一大桶黄呼呼的东西骂骂咧咧地向后头走去,显然是要给猪去喂食。来人抬头,就看到已经洗刷好的帕索斯,脸上立刻露出了亲和的笑容:“苏先生,早上好啊!”
“早上好。武田。”帕索斯也对着中年人笑着点头。
这一个日裔。
就像帕索斯一样,一个已经拿到了红本本的日裔中国人。虽然都不是纯正的中国人,可两人却操着一口都不算是生疏的汉语在对话。
苏拉是一个纯正的葡萄牙裔,出生地是澳门,他的家族在澳门生活了一百多年。听他的父亲说,苏格拉底家族往上数三四代人,就没有跟华人通婚的。但是在当年那个人生抉择口跟前,他的父亲却选择了向东走。
所以,他有在十一岁的时候又有了一个新名字苏拉。
今后他的儿子、女儿,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