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第10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浚�
可以说,在中国进攻新西兰的前半年,美国是卖了命的在加强新西兰的防御。从战略态势上来看,新西兰的位置相当的关键,只要美国能够守住新西兰,那么今后反攻澳大利亚的话,就会有一定的优势,缩短上万公里的路线。但是,只要新西兰一丢了,那么美国就将失去整个西南太平洋战区。很显然,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这也就能够理解美国为什么会拼了命的增强新西兰的防御力量了。
其实,当时美国的决策者已经认识到,随着澳大利亚军事逐渐平定,中国进攻新西兰是必然的事情,而此时,以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以及中美两国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投入,很明显的,美国在西南太平洋上已经失败了,根本就无法抵挡住中国的下一轮进攻。即使,此时美国在西南太平洋上投入再多的防御力量,在没有强大海军的支持下,新西兰是绝对收不住的,最多,也就给中国制造一点麻烦,减缓中国的战略进攻速度,让美国获得喘息的时间。当然,增强新西兰的防御力量,对美国国内民众来讲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在连续一年多的失败之后,美国确实需要一些实际的行动来提高民心士气,来增强国内民众对战争获得胜利所怀有的希望。而在美国大部分的政府官员看来,新西兰也许会丢掉,但是这里绝对是用来改变美国国内现状的一个好地方,如果在新西兰打好了,那么美国国内的士气就会出现很大的改变,甚至会出现彻底的改观!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美国暂时停止了在其他战场上的大规模行动。首先,陆军基本上放弃了在哥伦比亚的进攻行动,而是将所有的主力部队都调往了新西兰,其中第2远征军就辖有3个陆军师与1个海军陆战队师,兵力达到了12万。而指挥第2远征军的是美国陆军名将蒙特利尔将军。另外,美国还在新西兰部署了其他的陆军部队,在中国进攻新西兰之前,美国部署在新西兰的地面部队数量已经达到了20万左右。虽然,这一数量仍然远远少于当初部署在澳大利亚的兵力,但是新西兰的面积只是澳大利亚的几十分之一,而且,在此之前,美国部署在新西兰的地面部队数量不过区区数千人!而到顶峰时期,美国派遣到新西兰战场上作战的部队数量超过了35万。可见,美国是拼了老命的在新西兰组织防御!
海军方面,第3舰队在第二次中途岛海战中被中国海军彻底的歼灭了,按照原先的计划,美国是想先确立了在大西洋上的统治权之后再重新足见第3舰队,但是现在美国等不到夺取整个大西洋的制海权了,就匆忙的从大西洋舰队抽调了1/3的兵力,组建了第3舰队,并且让第5舰队也增强了作战力量。为了防御新西兰,美国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其他一些战区的进攻行动,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美国当时有多么重视新西兰这个战略要地。
空军方面,在中国进攻新西兰之前,部署在这里的战机数量占到了美国战术空军总量的1/3左右,如果不是中国持续的对美国本土进行轰炸的话,美国还会继续提高在新西兰的空中力量。按照当时中国获得的情报,美国不但大规模的扩建了以前的机场,而且还在新西兰的南北两岛上修建了更多的机场,以容纳空军的战机。如果按照机场的容纳能力的话,美国完全可以在这里部署5000架作战飞机!而战役进行到最关键的事情,美国陆续向新西兰补充了至少2500架作战飞机,这极大的增强了美国在新西兰的防御力量。
从美国大规模动用陆海空三军来增强新西兰的防御来看,美国已经将这里列为了首要防御的地点,甚至不惜牺牲其他重要战区来增强新西兰的防御。比如,俄罗斯原本计划在05年6月,夏季到来的时候在欧洲平原上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当然,俄罗斯的进攻是必须要得到美国支持的,不然以俄罗斯的力量,难以取得多好的成果。但是,美国却在此之前,将原本应该运往俄罗斯是作战物资的2/3都送到了新西兰去,从而让俄罗斯放弃了这次战略进攻,而将其改为了一次战役级别的进攻行动。在哥伦比亚,美国已经开始按照战术分配,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扫荡哥伦比亚游击队,以及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国家派遣到哥伦比亚的部队,但是正因为大量的作战物资,装备,以及原本应该出现在这里的第2远征军被调派到了新西兰去,所以美国只得放弃了这次规模最大的扫荡行动。而也就是在新西兰战役爆发之前,哥伦比亚游击队在阿根廷等国家的大力帮助下,重新控制了近1/3的国土,并且扩大了游击战的规模。
毫无疑问的,美国已经发现自己的战线拉得过长所带来的问题。现在,美国开始集中力量在主要的战场上了。欧洲战场上,俄罗斯虽然无力继续发动进攻,但是却可以顶住欧洲国家的反击,至少在一两年之内,俄罗斯不会失败。而哥伦比亚战场上,美军虽然都已经退回了大城市,但是主要的控制权仍然掌握美国的手中,只要兵力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那么美国很容易在哥伦比亚重新获得优势。而非洲战场,美国出了守住南非与西南部非洲之外,几乎放弃了在其他地区的行动。大西洋战场上,美国也没有对阿森松岛发动进攻,默认了中国在南大西洋存在的事实。
此时,美国也感受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麻烦,中国仅仅盯住新西兰不放,就导致美国在整个战场上被迫的将仅有的一点力量都集中到了这里来,从而放弃了在其他战场上的进攻行动。而正是因为美国开始将力量集中到了新西兰战场上来,这才为中国在其他战场上创造了机会。
在新西兰战役开始之前,欧洲国家拿到了大笔的中国援助,甚至有部分中国军队已经以志愿军的形式投入到了欧洲战场的战斗中,从而导致欧洲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先处于战略防御的欧洲国家在缓过气来之后,终于在局部地区转入了反攻,甚至在一些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比如,罗马尼亚基本上已经收复了丢失的国土,而且还越过了科德雷山,攻入了摩尔多瓦境内。北线,波兰解放者组织的游击战规模扩大了至少两倍,在各个地区袭击着俄罗斯侵略军,其人数在半年时间之内就由15000人发展到了50000人以上。而在德国战线上,德军终于打通了前往柏林的通道,将大量物资送入了柏林守军的手里,加强了柏林的防御,也瓦解了俄罗斯攻占柏林的企图。另外,俄罗斯的先锋部队也被挡在了莱茵河一线,没有能够占领整个德国,更没有攻入法国。中部欧洲山区,希腊军队在参战之后,基本上已经解放了奥地利,并且攻入了捷克,正在向斯洛伐克进军。很显然,从欧洲三条主要战线上来看,南线上,罗马尼亚军队已经夺回了战争主动权,正在进行反击。中部山区战场上,随着希腊大军的到来,俄罗斯已经失去了进攻的力量,甚至在部分地区被迫转为防御,局势岌岌可危。即使是在西部欧洲战场上,法德也已经站稳了脚根,并且在局部地区进行了反击。虽然,整体上,俄罗斯仍然控制着西欧战场上的大局,但是要想越过莱茵河防线,攻入法国境内,那却是办不到的事情,而且柏林迟迟没有能够打下来,这更大伤俄罗斯陆军的元气。在这座城市里,已经有25万俄罗斯军人倒下了,照这么消耗下去,俄罗斯永远也不可能到达北海海岸!
南美洲战场上,阿根廷在联合智利与秘鲁之后,挑起了南美洲战场的重担。从南美洲战场的战斗开始之后,阿根廷没有向中国要一份支援,而中国向阿根廷提供的也仅仅是一些技术以及情报方面的援助,阿根廷就在这里挡住了美国大军的进攻,这一点,极大的缓解了中国的压力!而当美国放弃了在哥伦比亚的进攻行动之后,阿根廷立即加强了对哥伦比亚游击队的援助,同时派遣了大批部队深入到哥伦比亚的丛林与山区,与游击队配合作战。在05年期间,阿根廷一共向哥伦比亚战区输入了25万吨的武器弹药,另外还输入了上百万吨的生活物资。而这还仅仅占到了阿根廷向哥伦比亚输入的作战物资的5%左右。到06年,这个数字翻了三倍!而正是在阿根廷的全力支援下,哥伦比亚游击队沉重的打击了美国侵略者,在各个地方消耗着美国的力量。而且,游击队也在05年开始进行反击,从南部的丛林与山区里走了出来,开始进攻一些中小城市,其中以攻占哥伦比亚历史文化名城卡利的战斗最为经典,数千美国士兵被消灭在这里,严重的打击了美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当时,一支活动在哥伦比亚北部地区的游击队甚至越过了边境,进入巴拿马地区,破坏了巴拿马运河的一个水闸,导致运河在一周之内无法通航。这些行动,都充分的说明,美国在增强新西兰的防御力量的同时,其他战场上的形势已经急转直下了!
而在非洲战场上,美国停止了对毛里塔尼亚的支持之后,阿尔及利亚的军队已经取得了主动权。而且,就在05年中期,埃及与利比亚宣布参战,并且派遣部队协助阿尔及利亚作战。在导致北非战场上的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05年底,阿尔及利亚军队就在埃及与利比亚军队的帮助下攻占了毛里塔尼亚中部重镇阿塔尔,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进攻行动。虽然,此时阿尔及利亚与埃及,利比亚在进攻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但是这并不影响北非战场上的局势,此时毛里塔尼亚政府已经在考虑投降了!而中部非洲战场上,坦桑尼亚军队也已经越过了边境线数百公里,正在朝刚果(金)中部地区进攻。虽然美国并没有降低在西南部非洲地区的军事投入,但是在整个战场上,刚果(金)的政府军根本就不是坦桑尼亚军队的对手。
大西洋战场上,中国大西洋舰队一直在阿森松岛附近海域活动,以完成封锁前往刚果(金)的海上航线的任务,并且数次与美国海军舰队发送冲突。而此时,美国大西洋舰队已经被严重削弱,虽然在兵力上仍然比中国大西洋舰队要强大,但是至少有一半的战舰要保持对欧洲大陆的封锁,所以美国大西洋舰队已经无法在南大西洋与中国舰队作战。而在05年的下半年,中国大西洋舰队就拦截了数百艘商船,并且将这些商船全部押往了阿根廷,编入了自己的运输船队,同时严重的打击了美国的海上运输力量,削弱了美国的全球干预能力。如果从成本上计算的话,大西洋舰队所拦截的这些船只,以及运载的活动的总价值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大西洋舰队本身的价值!同时随着美国大西洋舰队的退缩,中国已经开始常识恢复前往西欧的海上通道,虽然几次尝试都以失败结束,但是毫无疑问的,美国在大西洋上的制海权已经被削弱,而中国投入到大西洋上的力量却在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兵力对比必然发生逆转!
新西兰,一个原本就不受到重视的地方,现在却对整个战争的局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美国控制澳大利亚的时候,新西兰只能够算得上是一个中转站,当时驻扎在新西兰的美军只有5000人左右,主要都是后勤方面的人员,以保证从美国到来的船队能够在这里停靠,并且补充物资,然后再继续前往澳大利亚。而现在,美国一再提高新西兰的战区等级,以加强在新西兰的防御力量,即使美国已经认识到了新西兰的重要性,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国要加强在新西兰的防御力量,却是一件很艰难,而且耗费巨大的事情!
从海上航线来讲,由美国本土开来的船只需要航行上万公里才能够到达新西兰,就算以最快的滚装货轮的速度来计算,光是花在海上航行的时间就超过了20天。而以美国快速运输舰的速度来计算的话,也需要10天的时间!而中国在占领澳大利亚之后,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就能够通过海运将部队运送到新西兰战场上去。显然,从这条后勤补给线的长度来看,美国在新西兰的防御就太吃亏了。另外,中国战术战机完全可以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机场起飞,对新西兰进行轰炸,而远程轰炸机则可以从东南亚地区的机场起飞,攻击新西兰的任何目标。所以,在进攻新西兰的时候,中国不需要调动战略空军,而海上战斗全都在空军的掩护之下进行的,因此也不需要海军有过大的投入。但是,美国却做不到这一点,其部署在新西兰的空军全在中国空军的打击之下,但是他们却无法对中国在澳大利亚的空军进行全面打击,更不可能攻击东南亚地区的中国机场。同时,美国海军必须要在中国空军的打击范围之内作战,这严重的影响了美国海军战斗力的发挥!
新西兰只是一个拥有不到1500万人口的小国,而且本身的资源并不丰富,但是,现在却成为了中美两国争夺的焦点。从05年6月开始,中国就有计划的轰炸新西兰的军事目标,到战役发动之前,中国空军已经向新西兰投射了数万吨的弹药,打击了上万个目标。虽然美国工兵保证了大部分军事目标的正常运做,但是大部分的民用目标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在战役爆发之前,已经有500万新西兰人通过各种途径前往了美国或者加拿大,有的则干脆去了巴西这一类的中立国家。显然,新西兰人都已经失去了胜利的信心,那美国怎么样呢?
第七章 龙腾虎跃
正文 第七章 龙腾虎跃
在第二次中途岛海战中,美国第3舰队被全歼,这对整个美国的士气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按照当时美国的战区划分,第3舰队是负责西南太平洋战区防御的,因此,第3舰队的损失,更是严重的影响到了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行动,这一点,在前面已经做过了详细的介绍!
澳大利亚战役之后,美国发现他们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战力量严重不足,最为严峻的是,美国此时在西南太平洋上根本就没有一支象样的作战力量。而要防御新西兰,就离不开海军的支持,如果失去了舰队这个重要的屏障,那么仅仅依靠空军与陆军,是难以支撑起西南太平洋上的防御的。特别是,现在中美双方都失去了太空侦察能力,而且还在不断的摧毁对方新发射的卫星,而这就更加显出了海军内舰队的重要性!
为了加强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防御,美国紧急从大西洋舰队抽调了1/3的兵力,并且将新建成的数艘主力舰都集中到了一起,重新组建了太平洋第3舰队。这是一支拥有5艘航母,5艘战列舰的庞大舰队,其中3艘航母与3艘战列舰是直接从大西洋舰队抽调过来的,官兵的素质比较优秀,都经历过战火的考验,有一定的作战经验。而另外两支航母编队的官兵则是最近才结束培训的,其战斗能力还值得怀疑!
为了改善舰队参差不齐的现象,第3舰队在圣迭戈完成了组建之后,就前往珍珠港,与驻扎在当地的第5舰队进行了一个月的联合演练,同时美国也想以此来迷惑中国方面,让中国认为美国将在中太平洋上展开进攻,而迫使中国加强中途岛的防御,削弱中国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投入。
很显然,美国这一招确实起到了作用。原本部署在关岛,准备南下的第11舰队被迫转往了中途岛,以加强中途岛的防御,同时部署在琉球岛的第14舰队也被调往了关岛,错过了新西兰战役的前期战斗!这一来,中国在新西兰战役初期,在西南太平洋上投入的海军兵力之有两个主力舰队,即第12与第13舰队,拥有的航母6艘,战列舰6艘。而从总体的作战能力上来看,这并不比美国新建的第3舰队强多少!
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