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渐渐的,徐淑的手伸入了棺中!
这具烧焦的尸体,虽然曾被曹操精心派人用药物和宝器处理过,还未腐烂,可烧焦的模样终究很是骇人。
可徐淑却仿若未觉,扑在灵柩的边沿,宽大的白色长裙拖在地上,仿佛将灵柩给围绕,木然地握住了尸体的右手。
“老公!你放心,我会将王征培养成才,待楚国安稳后,便将一切都交给他,再来找你!我们说过要生生世世都在一起,现在才两世,你可要守承诺,一定要等着我!”
她的声音很低,就仿如风中的呢喃。渐渐飘散。
她的手。也握得越来越紧!
突然。她的手狠狠一跳,猛然间松开,瞳孔随之越来越大,直直地盯着那具烧焦的尸体!
不对!不对!手不对!
她仿如发现了什么天大的秘密,猛然直起身躯,随后双手皆伸进灵柩中,将自己的手与那烧焦的手正对到一起。
刹那间,她满目愕然。心中产生万千个念头!
这尸首不是他的,这手掌大小不对,完全不对,这不是他的尸体!
难道曹操送来一具假的尸体?
不,不可能,曹操没有那个必要,也没有理由这么做!
可如果他死在那一役,曹操必定挖地三尺也会找他的尸身,曹操送来这个,必然就是已经认定这是他的尸身!
而现在这具尸身却不是。那就是说……
徐淑的脑中电光火石般想过这些,心中那朵火焰越烧越烈!
他肯定没死!
可为什么这么大动静他却没有现身呢?
对了。他肯定还没有脱离危险,搞出这个假尸身,是为了金蝉脱壳!
没错的,一定没错的,虽然不知道他怎么让曹操相信这是他,可这绝对符合他的性格和手法!
刹那间,徐淑的身心被莫名的惊喜给占据,她顾不得其它任何事,更仔细地观察起这具烧焦的尸体来。
恩!果然,虽然身高体型相似,可两只手掌的骨骼大小全不对,脚骨也不对,他的脚骨更长些,他的鞋子都是我亲手做的,不可能错!这不是他,这不是他……
随着徐淑心中越来越肯定,她真是有些忍不住要大笑出声来,好在她反应很快!
不行,现在不能露出破绽,若他还身处险境,现在暴露出来,让曹操察觉,后果难料。
想通这一节,徐淑很快就深呼口气,让自己脸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激动迅速收敛,换做了很伤心的样子。
因为她刚才埋着头,一直在灵柩里翻弄,所以谁都看不到她脸上的表情,反而让人感到有些困惑。
“奉孝,王后不是疯了吧!刚才她那样子,似乎在折磨楚王的遗体?”沮授忧心忡忡地低语。
旁边的郭嘉绕是再聪明,也猜不出什么来,只能苦涩地回道:“但愿王后只是一时受到刺激,太过激动,能很快恢复过来。”
这不仅仅是他们的疑问,也是很多人的疑问。
“姐姐!你……”
赵雨等女都忍不住出声。
徐淑似乎也察觉到不妥,随之抬起头来,还装作恋恋不舍地看了眼棺材里的尸体,这才挥手将沉重的棺盖合上。
“送楚王回宫,全国哀悼三日!三日后暂且寻风水宝地入葬,待将来修建好陵墓,再移墓!”
“诺!”
随着她的声音,一切又恢复了初始的模样,庞大的队伍在悲哭声中,缓缓返回王宫……
这场浩大的迎接,让襄阳解禁,也让那些细作终于得到机会脱身,将襄阳发生的一切,快马加鞭传到了各方。
一日后,正在南阳宛城召集众谋士议事的曹操得到消息,脸色很是平淡。
“想不到徐淑竟然也有这等魄力,如此一来,楚国还真就未必会迅速分崩离析。不过,楚王已死,楚国群龙无首,又无可控制局面的人,暂时已不足为患。现如今便任由其内斗消耗,待孤回师平定并州,稳定北方,再做徐图。”
“主公此言甚是!”荀攸抚须一笑,接着说:“且不说楚国还能否崛起,至少数年内必成衰弱之势,如今理当尽快平定并州,然后夺取雍州之地,如此方能剪除后患,安心南下,将其一举平定。不过,臣以为,也不能这样任由楚国缓缓恢复,当借助他人之力。”
“哈哈哈!!!”
曹操爽朗大笑,显得极为开心。“孤亦正有此意。”
荀攸心领神会,随之出声谏言:“那主公不如请奏朝廷,即刻任命孙坚为大将军,总镇扬州、荆州、交州三州之地如何?”(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七章 野心的膨胀
“大将军?”曹操似笑非笑地侧头看向荀攸。“公达,今日可是你有些大意了!”
“主公,您是指……”
荀攸一时没理解曹操想说什么,干脆直接询问,他明白曹操其实很享受这种感觉。
“如今时局,一个大将军岂能让孙坚满足?焉能让他心中有些迫不及待?”曹操微微笑道。
“嗖!”
荀攸的目光瞬间变得愕然,随之慢慢变得复杂,他从曹操这句话中,突然想到了很多!
可是他很快就让自己平静下来,深吸口气:“主公莫非想上表天子,以孙坚为王?”
“怎么?有什么不妥吗?”曹操望着荀攸,皱眉问:“只有封王,才能使得孙坚迫不及待,甚至渴望更进一步。因而,当孤平定北方之际,其必设法全心图谋失去楚王的荆州,以成大势。”
“如此,方能使得楚国始终处在内忧外患之境地,我等则只需遥作掌控,便可得到宝贵的时间,待平定并州,励精图治两三年,挥百万大军南下,何人能敌?”
“主公之策甚妙!”
荀攸聪明的先恭维一句,才定了定神,深深地凝望着曹操,以不肯定的语气说出自己想法:“可是,主公此策虽妙,却意味良多,主公以为,封王之事是否为时过早?”
“你以为呢?”曹操的眼睛突然眯起,非常平静地与荀攸对视,看上去似乎就是随口一问。
可荀攸这会儿却明白了,曹操已经下定决心。而且是很强烈的决心。不可更改。现在这看似随意的询问,其实是在试探自己。
其实,这个问题荀攸不是没想过,相反很早以前就想过,只是曹操的手段很深,许多时候让人摸不清究竟是否有那个意思,而从现在的对话,他已经明白曹操的真实想法。
事实上。他本身对于曹操的想法,是没什么意见的,甚至是偏向于支持,可他知道,肯定有很多人不支持。
因为他能看出,曹操执意要给孙坚封王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为了促使其与楚国交战,如果那样,未必一定要封王,虽说封王的效果更好。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对曹操平定天下也是不利的。
至少从今往后。所谓天子,所谓朝廷就彻底遭到废弃,孙坚将可以名正言顺,以王者之身教化百姓。
相反,曹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却是那些因朝廷名义而聚集起来的内部势力。
因此,若单纯从谋划出发,肯定是弊大于利。
可曹操却这般执意,即便在他用“是否为时过早”来婉言提醒后,还反口探问,足以说明一切。
那就是曹操自己已经想称王!
荀攸心里对此并不反对,只是觉得还是有些早,只因为曹操的情况与楚国不同。
曹操麾下除了心腹,很大一部分是靠着“挟天子而令诸侯”聚集起来的,其中更是有好些人,一直相信曹操只是想做个权臣,最终还是会将汉室江山交还天子。
不管天子究竟立谁,但终究还是大汉,曹操就好像伊尹、霍光那般。
可如果曹操称王,那么顷刻间,这一切就会变成笑话,等同于告诉所有人,其实他也想推翻大汉的统治。
那么,可以说,当曹操封王的那一刻,就是大汉真正灭亡的时候。
可以想见,朝中很多人都不会答应!
荀攸此时心中最肯定的一个,就是那个年龄比他小,却有王佐之才,一直尽心竭力为曹操坐镇后方,掌控大局的叔父——荀彧!
可是以曹操的性格,若是下定决心,那么就肯定是要彻底肃清内部的一切。
荀攸甚至感觉,曹操突然升起这个想法,应该是与楚王的死有关,当楚王死后,曹操以为自己最危险的敌人已经不在,他不必担心自己在肃清内部的时候,天下大势却突然失控,因此才决定早早称王,一劳永逸。
脑中电光火石般思考着种种,荀攸的回答却也不慢。
“主公,臣虽以为时日有些过早,但若主公决心已下,臣自当遵从。”
其实荀攸推测的一点不错,曹操历史上很迟才称王,就是因为顾虑当时的局势,毕竟赤壁之前,还有皇室宗亲刘备、刘表和刘璋等人手握重兵,再加上孙权。
虽然他不惧刘表等辈,可却不想逼得他们联合起来,也不敢妄动自己的根基,担心为对方所趁。
不然,后来如何能有荆州的不战而降!
若他早称王,灭汉之心昭然若揭,荆州刘氏根本就不敢投降,那不明摆着送死吗?之所以投降,就是被曹操只做权臣,不反汉的表象给迷惑了!
特别是后来赤壁战败,刘备崛起,孙刘联盟,更是让他急于团结所有力量,恢复和增强实力,因此一拖再拖,直至局势稳定。
可现在,楚王死了,楚国内忧外患,单单剩下一个孙家,却还想着取荆州为屏障,成就大势。
因此,他认为,短时期内根本没有真正能威胁他的势力,从而决定趁早肃清内部,剪除后顾之忧。
这想法完全没错,当然,前提是楚王真的死了,楚国真会乱成一团!
曹操此刻听到荀攸的回答,非常高兴,当场大笑不止,亲自起身上前抓住荀攸的手,语重心长地道:“多年来,孤一直引你为心腹,这才实言相告,怕是太过突然,有些吓着你了!”
“主公言重了,万般皆有定数,大汉气数已尽,今日之局亦是天意!”荀攸微笑着回道。
没想曹操却随之叹了口气,发自内心地喋喋自语:“公达,其实这也并非孤之本意,当年若非见天下诸侯个个阴险狡诈,各为私利,孤又如何会走到今日,若论清廉治政,忠君为国,天下之人,早年又有几人能及我?一切只因心死而已!”
曹操这番话倒是发自肺腑,可惜荀攸信不信,就没人知道了。
不多时,戏志才、程昱和众多军中大将也先后赶至厅内,曹操面色如常,很快与众人定下了返回冀州,准备讨伐并州的各项事宜。
聚议简短而直接,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各自散去。
曹操唯独留下了曹仁。
“子孝,有件事孤欲你去做,只是此事需要机警些,你可有自信办好?”
“主公且说说看,末将若能,绝不推脱!”曹仁面对曹操那是死忠,语气非常直接,也非常肯定。
“你且附耳过来!”
曹仁越加迷惑了,却还是听话的将头凑了过去。
随着曹操在其耳旁轻语,曹仁的眼神越来越惊讶,到最后已是目瞪口呆,许久都没回过神来。
“主公,这样真的好吗?”曹仁有些不确定的问。
曹操眼放寒光,拍了拍曹仁的肩膀。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二人心怀不轨,必除之!”(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八章 谁的危机?
“鞠义!鞠义!”
曹仁面色匆匆地追着前方一人,不断挥手,隐隐有些惶急。
“嗯?”
鞠义离开议事厅就直奔城外军营,此时已距本部营寨不算太远,听到后方传来呼唤,不由驻足回望,陡见曹仁行色匆匆,不由奇道:“子孝?不知何事如此着急唤我?”
曹仁满脸急切,也没急着回话,径自上前拉着鞠义的胳膊就走。
“究竟什么事儿?这么神秘?”鞠义奇怪地问。
“听我一句劝,快跟我走吧!找个僻静的地方再说!”
鞠义不明所以,但还是被曹仁的神色搞得有些紧张,不自然地加快步伐。
直到行至营外不远的一处空地,曹仁才深吸口气,停下脚步,急切地问:“鞠义,当初设局围杀王旭那夜,你是不是有意松散阵列,放走了楚国将士?”
曹仁话音还未落,鞠义已是心中一跳,隐隐产生不好的预感。
其实这些天他已经担心了很久,那日他本没想做得那么明显,仅是念在情意,单纯给予张靖等人一刻钟,欲看天意而已,没想韩莒子却领会错意思,有意松缓阵型,还助其脱困。
这件事他已经担心很多天,可见曹操一直没有提,就以为那晚没人发现,不曾想今日曹仁却陡然提起,当然吓出一身冷汗。
“什么?子孝这是何意?我岂有背叛主公之心?”
“哎呀!你就别骗我了,那天的事已经被主公知道了!”曹仁急切地说。
完了!
刹那间,鞠义心中一凉。有种大祸临头的感觉。可还是不肯相信。担心曹仁是在试探他。
当即略带薄怒地质问:“子孝,你究竟什么意思?”
曹仁闻言,脸上也微微显出怒色,愤然道:“鞠义,我是见你我朋友一场,这才冒险前来告诉你,你莫非还以为我试探你不成,实话告诉你。我刚才偶然听到主公的密议,正说要让刘备捕杀你!我来,本是希望你速速寻找脱身之策,毕竟朋友一场,我敬你是条汉子,这才冒险救你一命。”
鞠义沉默了,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好啦,别瞎站着了,快带着你自己本部兵马逃吧!”曹仁着急地说。
“逃?我能逃去哪儿?那日犯下的过错。我也很无奈!”鞠义此时终于信了,可声音却是说不出的苦涩。
“唉!我知道。你也是重情重义的汉子,是念在当年与王旭之情吧!”曹仁叹着气说。
“你怎知晓?”
“刚才听主公推测的,他知道你早年与王旭的关系。”
话说到这里,鞠义更加相信了,因为曹操对当年的很多事都一清二楚。
“唉!行了,别磨蹭了,快走吧!迟了,我怕自己改变主意,今后战场相见,你我可就是敌人。”曹仁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鞠义脸色阴晴不定,踌躇片刻,却是猛然摇头:“不行,你如此待我,我安能一走了之,不能这么拖累你,我去请罪!”
其实,鞠义说出这话的时候,曹仁身躯微微有些颤动,似乎有些犹豫,可惜焦急中的鞠义并没有看到。
“算了,不用管我,你走你的!”曹仁摆摆手,接过话说:“你放心,就算主公知道我放你走,也不会杀我!毕竟我是他的从弟,这也不算什么特别重大的过错,最多算是私放要犯,只要大家求情,他不会杀我的,最多受些责罚!可你不同,你是战场通敌,导致整个战局功亏一篑,要满门抄斩的,若是你死了,你鞠家连个后都没有!”
这时候,鞠义真的迈不动腿了,显然曹仁直接说到了他的软肋。
想到曹仁与曹操的关系,再加上曹仁在曹家、夏侯家族的地位,确实不会有性命之危,他才泪眼模糊地深吸口气:“子孝,大恩不言谢,这份情谊,鞠义永远铭记在心。”
“现在还说这些何用?你快走吧!”说着,曹仁看了看四周,才又接道:“还有,当心刘备!”
“什么?刘备?为什么?”鞠义不解。
曹仁解释道:“你有所不知,你的事就是刘备告知主公的,那夜刘备身在你阵中,察觉到了,刚才就是他给主公说了以后,让主公推测出前因后果,并且他还谏言说,你手握重兵,麾下部曲也精锐,因此不能强抓,要诈你受缚。”
说完,曹仁还满脸愤然地骂说:“说实话,这刘备成天假仁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