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甜园福地 >

第115章

甜园福地-第115章

小说: 甜园福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都没办法淡定。

    阿圆邀请袁县令进卧房,这种时刻,就别弄那么些穷讲究了,还是共同分析一下形势最要紧。

    果然,袁县令带来的是一个灾难性的消息。

    不知道是谁,把朱阳县的旱灾归结到了辖地有怀双胎的妇人的缘由上去,竟然报到了登州府。

    袁县令接到的指示,就是严查此事,如果孕妇确实生下双胎,确实是旱灾的源头,那么,可以“便宜行事”。

    “便宜行事”,这四个字是官场上擅用的模棱两可的指示方法。

    袁县令或许可以凭借自己的官职网开一面护佑阿圆一条生命,但是,只要生下双胎,孩子的性命就不会保了。

    若不是事情紧急,袁县令也不会这样悄悄前来报信。

    “到底是为什么啊?生双胎碍着谁家的事儿了?非得要赶尽杀绝!”阿圆淡定了许久是心态,终于不淡定了。

    “我他娘的现在不缺钱,生五个孩子也能养得起,凭什么就把旱灾的缘故推到我的头上?”

    好吧,现在,粗话也出来了。

    朱阳县的旱灾一直在持续,水井里都是干涸的,这个新年一点儿热闹劲儿都没有,大户人家基本上都逃到别的县城里躲避了,剩下的老百姓,除了指望县衙安排的从邻县拉水拉冰的牛车马车,就只能从城外的犄角旮旯小河沟里砸冰往回运了解渴。

    这样相比起来,村子里的旱情倒是比县城里面轻些,但是,村子里的百姓指望的是田地,如今的冬小麦干的叶子都是枯的,再这么持续下去的话,返青是不可能的了,就算是除掉麦苗重新播种别的庄稼,那也是需要大量的水源来滋润土地的。

    袁县令重重的吐了一口浊气:“且不管这条规矩有没有道理,白夫人,我希望你有个思想准备,孩子即将诞生,开春的雨水要是还下不来,我们谁都无法掩饰过去,登州府那边正严密关注着这件事情,阿文纵使殿前顺利,一个旱灾的大帽子扣在头顶上,也未必一定就能保全你们母子的性命。老夫此番前来——要是——你能够逃到另一个地方隐居——也不失为一个暂时脱离险境的好办法。”

    这位父母官的话,说的有些个含混不清,上级的命令压下来,原来的计划都要调整,他也有一些措手不及。

    阿圆的预产期,应该是在二月十五左右,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使每天都躺着不动,那也绝对撑不到那个时候,双胎会早产,老大夫早就嘱咐过的了。

    而且,最悲哀的是,目前的身体状况,只要起来挪动运动,生产的炮声就会马上打响。

    白老二和采莲只能紧张的看着嫂子的那张肿胀的脸,别说是脸,手脚胳膊腿全都水当当的肿胀着呢!

    “多谢袁县令亲自跑来传信,阿圆感激的很,只是目前实在不方便挪动,我也不想就此隐姓埋名,再说了,本来就不想放弃两个孩子,走到哪里能容许双胎的存在?总不能真的丢掉一个孩子去。”

    阿圆的双手,温柔的抚摸过肚皮,那里面,是她的两个宝贝,无论多么艰难,她们母子母女会在一起。

    “白夫人,暂时送走一个也是保护自己的权宜之计,等以后有办法了,再认回来也是一样的!”袁县令都快苦口婆心了,只可惜,这个问题恰恰是阿圆的软肋。

    “说实话,我宁愿母子三人一块儿去死,也做不到舍弃任何一个,这件事情,就不要再劝了。”阿圆的眼中含了泪水,不是恐惧现实的磨难,而是回忆到了从前的自己。

    就算是只送走一个孩子几个月几年,你再接回来试试,母子母女感情绝对就不会那样自然,孩子所受到的伤害终生都难以弥补,这样刻骨铭心的经历,难道阿圆还会让自己生下来的孩子再经历一回吗?

    有时候人人都说那是一条捷径,偏偏你的心理底线在那里,绝对不会去走。

    短暂的沉默之后,袁县令起身告辞:“老夫所能做的,都会尽全力,实在拖延不下去的时候……”。

    他无法表达完整那个后果,于是放弃了表达,转而留下一句:“外面的人,都很好……”。

    白老二送了袁县令离开,阿圆的眼泪扑簌簌一颗接着一颗,外面的人都很好,是指白老大和阿福吗?承光你知不知道?你的媳妇和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可是头上的铡刀再锋利,也还没有马上铡下来,只要还活着,就要保护好孩子,保护好自己的骨肉,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老天爷把自己送到这个鸟不拉屎的异世,总不会仅仅为了让自己煎熬个一年半载就收回去,估计他没有那么闲!

    阿圆收了泪,在采莲递过来的热布巾上敷了敷眼睛,笑道:“今儿中午吃什么?说来听听。”(未完待续……)

    PS:厚颜给旧文做个推荐《重生之山青水秀》:

    剩女重生成9岁女童回到古代,在一个小山村种田养家,用双手和智慧带领全家致富,收获亲情与爱情。

第一百九十六章  迷糊阵法(上)

    “正月十五雪打灯”,是一句民谣,说的是正月十五这一天经常下雪,映衬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灯笼,非常喜庆吉祥。

    无论阿圆表现的多么冷静,又多么虔诚的祈祷着雪花的到来,今年的正月十五,却没有这种吉祥喜庆的映衬。

    天空上布满阴霾,可就是没有雨雪,让人的嗓子都犯了堵。

    气温稍稍回升,犄角旮旯小河沟儿里的冰块也保存不下来,慢慢儿的渗入了土里,再也挖不出半点儿干净的水来。

    早就放弃了洗澡洗衣服的老百姓,饮用水可没办法放弃,何况还要日日看着干涸的不见一点生机的麦苗儿叹气?

    袁县令的祈雨坛上昼夜人影憧憧也无济于事,生双胎的传说又一轮来袭,在朱阳县在迷糊阵在每一个或远或近的受灾的村子里面,窃窃私语演变成滔天的怒火,只需要再积聚几天几晌甚至几个时辰。

    三十里屯子的杨木匠派了个徒孙星夜报信,说是第二日就可能全村出动赶来迷糊阵抗议。

    李柱子的兄长也拍响了院门,李家村的父老乡亲也串联起了周围的村子,明日里声讨大军就要光临。

    再号召自己的雇工们拿家伙什打架吗?几十号人跟十几个村子抗争?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嫂子,我马上送你走!”白老二的额头上放了汗,这几天气温真的转暖了。

    “走?能走到哪儿去?”阿圆微笑,杏核眼里熠熠生辉:“别说我不能挪动,就算现在赶路。又能逃到哪里去生双胎?”

    那还能怎么办?难道一家人留在这里等死?

    明日的阵势一定不会小。这些愚昧不开化的劳苦大众。谁要是告诉他们,把自家的孩子献给水龙王就能保丰收,没准儿也能忍痛把孩子推到河里面去,何况被处决的只是别人家的女人和孩子?

    “这俩孩子好歹也撑过了八个满月,理论上来说,四肢健全了,大脑发育完整了,随时可以降临人世间了。谢谢你们保护了他们这么长时间,谢谢!”阿圆抚摸着肚子看过每一个在场的守护者:“明日里,你们保护自己就好,老二把银子都发到嫂子和大娘大夫的手里,随身的东西收拾利索,万一真的来了大乱子,大家提前就各奔前程,不需要顾念着我们母子。”

    采莲这一次没有大哭,守着炕边跟着微笑:“对呢二哥,先把嫂子们安置好。我们陪着嫂子和侄子侄女就够了。”

    白老二果真取来了银两,为三个帮助他们这么长时间的好心人分发。大难在即,真的到了分手的时候了。

    “可是万一夫人要生了怎么办呢?”魏嫂子眼泪哗哗的依然担忧着,她是想逃走不假,可到底跟阿圆姑嫂俩儿相处的时间久了,感情还挺深厚。

    “不要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相信我阿圆不是那种薄命的人,咱不但不是妖魔鬼怪,还最善于逢凶化吉遇难成祥,都放心吧!”阿圆镇定的挥手:“嫂子要是不放心,就暂时躲躲风头,等闹事儿的过去了,您再回来帮着我生孩子就行!”

    魏嫂子洒泪奔出屋去,等闹事的过去了,东家夫人哪里还能有命在?双胎本来就危险重重,再被惊扰被挪动,恐怕等再回来,早就成了一尸三命!

    两位大夫稳婆和魏嫂子连夜被砖窑上的雇工送走,白老二也把阿英三口叫了起来,嘱咐他们把牲畜圈到一起,离白家院子远一些,人也要在天明时撤离,这次事大,自己的安危要紧,就不要去舍命保护东家了。

    贾师傅家里也是灯火通明,白老二的通知同样是不需要去人理会白家的私事:“万一这次嫂子不能善了,请贾师傅把砖窑安置好,全交给卢夫人李薇。”

    白老二安置完一切能想到的事宜,才疲惫的回到了家中,他和采莲早就商量好了,大哥不在家,兄妹二人要舍命护佑嫂子的安全,最起码,不会丢下她独自逃生。

    白老三背叛亲人的行为被他们所不齿,所以,自己绝对不做那个为人所不齿的行为!

    采莲偎依在嫂子身侧睡着了,尽管形势如此恶劣,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还是感觉到安心,就像守护着母亲,聆听着母亲的心跳一样。

    屋子里的灯火整夜未熄,白老二也回房眯了一小觉儿,既然决定了要等待暴风雨,那就先养养精神,等到面对起来也轻松许多。

    是什么惊醒了他们的小睡?灾难的钟声已经敲响了吗?

    迷糊阵的村民,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游行”,什么叫做“示威”,来自四面八方的村子的村民就像洪水一样,正在迷糊阵村外不足一里地的红砖路上集合,领头的,就包括曾经共同在大舞台上搞比赛帮助青年人相亲的那几位里正。

    你无法想象,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聚集在此地,到处都是呼朋唤友的叫声,各自村子的村民很快就能辨认出自己的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队伍越发的壮大。

    这事儿有点像集体打群架!

    迷糊阵的村民早就慌了神,李叔敲响了祠堂的大钟,也把村子里的居民全部召集起来应对外敌的入侵。

    庄稼人内斗不稀罕,但又喜欢全村人一块儿去迎击外敌,这个时候就不再计较私人恩怨,对待打到自己家门口的敌人,绝对不能手软!

    除了砖窑厂和白家院子离村子较远没赶到,迷糊阵凡是能爬起来的人物也都上场了,手里抓着各式武器,嘴里叫嚷着。

    “他娘的,联合起来几个村就敢来找咱迷糊阵的事儿了?是看咱们村子富裕眼红的吧?里正大人,别担心,咱迷糊阵可不生孬种,谁来跟咱过不去,放开了门儿,关起来打狗,多少年迷糊阵不发威,他们早忘了咱这阵的厉害了吧?”

    “对对对!放进来,专门在他们分散的时候使劲儿打!叫他们在迷糊阵里面哭爹叫娘,看看谁还敢来试试?”

    村子里的几个长老,开始点兵布将,个个兴奋地胡子直哆嗦,多少年没遇到过外敌来侵了,迷糊阵的阵法可别失了传,教习小辈儿的又没人肯听,现在可有机会了,展示展示,一定会有人生了兴趣学下去。

    “先摆四门兜底阵,老王头去村口,带着村口那几家负责往里面放人,瞅准了位置躲起来,老李头去村东,从东头李家到王家都听老李头的指挥,二老李去西面,从西头到二癞子家全跟着二老李走,大老李去北方,剩下的那些户全听大老李的使唤,老哥儿几个,要是这阵势守不住,听我的钟响,就换成八门金锁阵,记住了没有?”

    威风凛凛的一个老头儿,站在最高处发号施令,砖窑厂上工的人员赶回来了。

    “我们东家嘱咐了,不需要去保护她,全听村子里的安排!”阿东和小五紧紧攥着拳头,声音响亮却带着一股子悲怆。

    老头儿胸脯一挺:“女东家讲道理,知道要以咱村子为重,好!”

    这个时候,不是应该主动把惹事儿的阿圆绑起来交出去息事宁人吗?不是应该埋怨白家给大家带来麻烦吗?

    事情就是这样荒谬的发生了,对于庄稼人来说,我自己村子里的人,我能欺负,外村人不行,外村人合伙儿到自己村子里来欺负,那更不行!这事儿根本不需要讲道理,只要你们敢成群结队来找某个村子的某个人的事儿,那就演变成了打了全村人的脸的大事儿,不问原因,一律集体抄家伙儿打回去再说!

    迷糊阵保留了多少年的阵法,为啥?不就是因为从老祖宗身上就留下了好争斗的基因?才布置了这么一个转悠起来根本找不到方向的奇怪地方。

    你要是不相信,看看这几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就明白了,刚刚还勉强从火炕上爬起来拄着拐棍儿,现在一说打架迎敌,全部精神的跟少年人似的,眼也不花了耳朵也不聋了,走起路来也不要人搀扶了,打群架去,比喝药扎针还管用呢!

    最威风的那个老头,对李里正下达命令:“里正带着砖窑厂的儿郎去各个路口的火龙眼上点火生烟,注意别点着了咱自家的柴禾!”

    却原来,迷糊阵的没一个路口和拐角处,都在隐蔽处设置了烧火口,积年的柴禾被深埋了一截,阵法上就叫做“火龙眼”,燃起来以后,可以烟雾缭绕很久很久。

    迷糊阵的祠堂,就是阵法的正中,祠堂的高壁上可容四五个人行走,那口传令的大钟,就位于高壁的一端。

    全村人都行动起来的效率是非常高的,转眼间迷糊阵上空就升腾起了滚滚的浓烟,迅速弥漫了每一个角落,村子里骤然看不到了人影和房子街道的踪迹,隔着半里地的距离,外村人只能望见一个烟雾缭绕的巨型方阵。

    任凭你来多少人,摸进来就别想走出去,火龙眼里面积年的柴禾,只会冒烟不会起火,除了本村人捂着湿布巾闭着眼睛也能走来走去,外来人,你试试?(未完待续……)

    PS:感谢小叶小草、ellekate、书友100106091608839、美味书虫、圣手著文章、197067、风风790830的粉红票,感谢lizzie110、淡雨思涵的平安符,感谢pei007和百厉千魂的留言鼓励,寂寞爱你们每一个!

第一百九十七章  迷糊阵法(中)

    如果阿圆知道这一幕,知道刚刚还要绑了她祭神的迷糊阵村民,此刻又在为了保护她而与周围村子的联合大军作战,不知道会感动成什么样子?

    她知道吗?她看到了吗?白老二和采莲此刻正在疯狂的寻找着大肚子孕妇的身影,甫一睁眼,阿圆就不见了,跟随着她不见的,除了厚厚肥肥的衣物,就唯有那一把冷冰冰的弹簧刀。

    “嫂子会不会进了村子?她不想连累别人,自己送出去随便别人去绑了?”采莲的嗓子嘶哑难辨,那种失去亲人的恐慌和绝望,把这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骇到了!

    “应该不会!”白老二心里也打鼓:“嫂子不是那样轻易认输的人!她离开,是为了我们两个不被牵连,却绝对不会自己带着孩子们去送死的!”

    那她托着那样硕大的肚子,又能走到哪里去?兄妹二人喊哑了嗓子,在干枯的艾草丛中,在砖窑厂的每一个角落,在河沿儿,寻找与呼唤。

    阿英三口人,加入了寻找的队伍,他们把牲畜全部围拢在一起带到了河沿儿,希望可以替东家保存下这些财产,听到白老二兄妹俩的叫声,才跑了出来。

    还有贾师傅一家人,除了贾家儿媳妇被留下照看孩子,其余三口人也分散到各处去寻找东家的踪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