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甜园福地 >

第138章

甜园福地-第138章

小说: 甜园福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一开始还担忧呢,那“狼桃”阿圆吃了没事儿,孩子到底行不行啊?可惜没来得及阻止,第一口就被塞到自己亲孙子嘴巴里了。

    那母子二人仔细的观察了四个孩子很久,发现真的没有问题。皇家小胖子有了三个小伙伴抢着吃东西。那劲头儿就更猛了。三下两下爬到了阿圆的身边,坐起来,抱着阿圆的胳膊讨要。

    练习了好大会子都没学会的爬行,此刻无师自通了。

    一盘子糖拌西红柿,四个小娃子就吃了一个底朝天,阿圆抱着空盘子跳起来:“不能再吃了,肠胃里第一次接受新东西,还不习惯呢。下次,下次多吃……”。

    三个福娃儿习惯了这种教育,立刻扭身爬自己的去了,原本还要继续纠缠吵闹的小胖子,瘪了瘪嘴巴,也慢慢儿跟着那三只爬走了。

    太后大喜,她老人家一直等着孙子大闹天宫呢,这小胖子,见了吃的东西就没命,谁阻止他继续吃下去就跟谁急。哭起来脸红脖子粗甚至脸色发青,吓得宫人们都不敢阻止。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吧,反正皇家不愁吃喝。

    这毛病,也是皇帝和皇后最头疼的事儿,眼看着儿子越吃越胖,体重超越了同龄人两倍还要多,等闲小宫女都抱不动了,却束手无策。

    半岁大小的娃儿,只想吃东西而已,你总不能为这个打他吧?何况你打他也没用,惹的哭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害怕的还不是你们自己?

    多少太医都给小皇子看了,都说这不是病,没事儿。

    除了,有损点皇室中人玉树临风的形象。

    本来嘛,还可以寄希望于孩子大了就能不贪吃了,瘦下来,可是一位老太医说了,这孩子的胃口已经冲开了,吃少了的话,会感到饿的。

    也就是说,想让孩子瘦,没门儿!

    皇室里最尊贵的大皇子啊,母亲就是当今皇后,理所应当以后可以做储君的地位,只能眼看着痴肥下去……

    可是此刻,太后和小皇帝同时看到了一线曙光,以往不肯动弹的肥小子又爬又玩,还在美食的诱惑中停住了口,没有接着大闹特闹,非要再吃上两碗再说。

    果然是福娃儿啊!太后喜得手指头打哆嗦,这个郡主认得好,有了这三个小娃子作伴儿,说不定胖孙子就能减下些肉去,当奶奶的,也有机会抱一抱正常体重的娃娃儿!

    小皇帝的心里也是九曲回肠,转动了好几个主意。

    待到三人正式入席,品尝到“狼桃”炒鸡蛋的滋味儿,果然与往日的菜蔬不同,最起码,那模样一看就有食欲。

    阿圆笑眉笑眼的提了新要求:“我专门留了几个熟透了的红柿子没摘,想做种子回家去种,行不行?”

    些许果子而已,有什么不行的?太后连连点头:“阿圆,以后呢,就把皇宫当成你自己的家,还有那个公主府,现在阿圆住的也算名正言顺,皇儿,就直接赏赐给她吧!”

    借住的成了主人了,阿圆那个乐啊,公主府好大好漂亮的,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天地,这次进京,可是收获太大了!

    皇帝的心里感伤了一下,倒不是为了舍不得那府邸,而是为京城中最有名的公主府的园林扼腕叹息,不知道过上个一年半载,又是铁器木器作坊又是养牛场又要种菜的公主府,还能保留几分原样?

    暴殄天物啊有没有?

    果然,对面那个眉飞色舞的女人嘴巴一张一合:“那我就在府里开出一块地来,专门种西红柿,什么时候太后跟皇帝弟弟想吃了,我哪儿就有!”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皇帝的嘴角又抽了。

    偏偏太后感兴趣:“什么时候都有?那哀家要是冬天想吃,你也能拿出来?”

    “怎么不能?”阿圆兴奋的站起了身子,手里比划着:“太后您不知道,阿圆在老家盖起了砖窑,可以烧红砖琉璃砖瓦,还可以养殖冬季蔬菜,砖窑的外间屋,什么蔬菜都能反季生长,等我把西红柿种子也捎回去,冬日里,包您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可是,那又太远了,等运到京城,非得烂掉了不可!要不——我在公主府盖一个砖窑?又可以烧砖又可以种菜——”,阿圆沉吟着,眉头微蹙……

    “嘣——”一声脆响,小皇帝的前额磕到了桌沿上。

    历时好几代名扬四方的最美庭院公主府,又要改建成砖窑了!

    “朕——朕给姐姐在外城圈地,建砖窑,爱建多大建多大……”,小皇帝有气无力的挥挥手,这是他为那座美轮美奂的庭院所能做的极致了。

    所以说呢,没文化,真可怕,虽然阿圆也算识字的了,但是,大家闺秀的那一套风雅根本学不来,那得十几年在酸腐的教育中浸泡,直透到四肢百骸,才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一朵花一片叶子哀哀悲泣,也才能宁可不吃不喝,都要保留住庭院中的一草一木……

    凡夫俗子的阿圆,欣赏美景归欣赏美景,为了填饱肚子,辣手摧花的事情绝对不会含糊。

    不过呢,要是在外城建砖窑的话,那倒是可以考虑保留公主府的文化遗产的,阿圆拱拱手答道:“说实话,我还真舍不得那些假山园林,建的时候得多费劲儿啊……”。

    小皇帝眼睛亮了,孺子可教啊!

    阿圆还有下文:“哎,想拆除的话,也会多费不少力气,不值,不值!”

    “嘣——”一声脆响,小皇帝的前额再次磕到了桌沿儿上。

    “是不是颈椎病又厉害了?皇帝弟弟,叫我看看!”眉飞色舞的阿圆心情正好,得了一个公主府,又得了一大片白给的地,别说按摩一下脖颈儿,做个足疗都行啊!

    想到足疗,内心感动万分的阿圆大嘴巴开始许诺:“太后,您的皮肤虽好,血色却不够,等晚会儿我给您按摩一下脚底,包您睡得香甜,明儿一起床,脸蛋红扑扑,今年模样是二十八,明年回到十八!”

    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脚底板那可不是皇族贵人们可以接触的,谁肯自甘下贱到给人洗脚的地步?太后也不行啊!

    可是,这么掏心窝子的话,还是让太后感动了,这个郡主虽然大大咧咧,但心里最是实诚,对自己,是真好啊!

    实诚女人的双手,再次熟稔的开始在皇帝脖颈上按揉,一边嘴里唠唠叨叨:“肯定又没听我的话!那些奏折不见得都是必须当天批改的,按照重要的普通的分出类别来,隔一会儿就得活动活动,走一走跑一跑都有用……”。

    一直都站在牛气哄哄的最高点上的小皇帝,其实听话的跟小狗狗似的,嘴角微勾着还闭着眼睛,喉咙里发着“嗯,嗯——”的回答。

    按完了脖颈儿,还捎带着把皇帝的眉毛额头捋了一遍,果然,整个脑袋都轻松的不得了,小皇帝笑呵呵的离开,回自己的宫殿拟旨去了。

    四个孩子,齐刷刷睡成了一排,肚皮上盖了同一张薄被,丫鬟们和宫人悄无声息的围坐在一旁。

    太后拉着阿圆的手掌,轻轻的拍了拍,两个人蹑手蹑脚的转去了内室。

    一国之母的压箱子底的宝贝多着呢,摆了满满一桌子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珠宝首饰。

    “看看,你这头上身上素净的啥也没有,这可不是一个郡主的样子,今儿起,好好拾掇拾掇再出门,这些首饰,都给你!”

    太后抚摸着一个最古老的首饰盒,眼睛里透出怀念:“这一盒,是哀家初进宫时,母亲所赐,那时候哀家还小,正适合无暇的珍珠头面……”。

    “这一盒,是生育皇儿的时候,太上皇赏下的,你别看它乌漆墨黑的,这是因为哀家刚刚产子,身体寒凉,太上皇专门让人打磨的‘托玛琳’宝石,配在颈间腰间指间,温暖如春……”。

    “托玛琳”?温暖如春?阿圆的兴致来了。(未完待续……)

    PS:感谢小祺祺祺祺飞的评价票,评价票好贵的呢,建议亲们不要投了,Joycf亲,不投了啊,现在的分数寂寞已经很满意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托玛琳

    PS:感谢SOi、千里琴书的粉红票,感谢褰裳灬、Joycf的平安符,天色晴朗,感觉生活无限美好呢!

    相传在公元644年,唐太宗征西时得到了一种宝石,用来刻制印章,就叫做“托玛琳”。

    延续到清朝,又称作“碧玺”,弥足珍贵的样子。

    再后来,阿圆的前世里,似乎是发现这种矿物质跟“电气石”有牵扯,利用了电气石可以发热增进血液循环的性质,制作出了护颈护腰护腿的自发热用品。

    至于其中具体是怎么操作的,阿圆不了解,但是,可以确信的就是这种石头,对于健身真的很有用。

    “我只要这一盒就够了,太后,皇帝弟弟的颈椎不舒服,正好可以用这些东西制作个小物件做治疗。”阿圆弯腰抱起装着“托玛琳”的首饰盒,乐呵呵的说道。

    看看这傻闺女,只要一盒子首饰,还是专门为皇帝着想的!

    太后愈发感动,也不多说,对身后的宫人摆摆手,那意思,晚会儿直接送到公主府去就得了。

    结果,当阿圆回到府邸,伴随着明晃晃的圣旨而来的,除了皇帝的赏赐,还多出了很多太后赏下来的金银玉石首饰,更让她欢欣不已的,就是几大盒子的“托玛琳”。

    现在,名头有了,公主府的门匾换成了“郡主府”,田地也有了,小皇帝一出手就是五百亩地,随便你怎么作去。

    到了晚上,新的礼物上门。皇帝让人征来的黑白花奶牛。足足运来十八头。直接就送到郡主府来了。

    一时之间,福瑞郡主的名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聪明的文武百官们也闻风前来恭贺,送来的礼物五花八门,有小道消息灵通的,打听到郡主大人最喜欢农家的牛羊等活物,于是投其所好,一下子。郡主府里鸡飞狗跳牛走羊跑……

    还有一件稀罕事儿,第三天,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上祭坛祈福时,三个福娃儿照旧各就各位,手里抓着玩具瞧着这些好玩的大人们。

    老道士一个没注意,那个天杀的马王爷就凑到了“小老二”跟前,贪婪的看着孩子那张跟自己一个模子出来的面孔,咧嘴笑了一笑。

    或许,是这模样笑起来太丑陋,或许。是当初在大殿之上,此王爷给小家伙留下不好的回忆了。总之,一直没有在祭坛上哭闹过的孩子,忽然“哇——”的一声,奏响了三重奏的首章。

    当然,随后冲天而起的,还不能少了另外两只同胞,三个孩子的哭声凄厉又愤怒,始作俑者马王爷,黑脸变成紫红,差点儿没呕出血来。

    就在众人谴责的目光注视下,老天爷也骤然变脸了,“咔——”一道霹雳电光,“轰隆隆——”一声炸雷,全部云集而至。

    一场没打任何招呼的大雨,倾盆而下。

    三个丫鬟再也顾不得规矩,冲出来抱起各自的主子往休息室跑,“小老二”尤不解恨,隔着碧儿的肩膀对马王爷挥手,清晰的一个字直砸向黑脸“爷爷”:“打!”

    自然,小皇帝可以随时撤进休息室,跟三个小家伙享受同等待遇,文武百官可不敢往屋子里挤,更不能往祭坛下面跑,只可以哆哆嗦嗦的跟着老道士继续拜倒在地,口呼:“苍天保佑,大宋朝国富民安!”

    偏老道士欢喜无限的不停发挥,跪在雨水里仰天大感慨:“福瑞童子,无姓无名,三星开泰,福佑大宋——”。

    这本是当初在大殿之上拿出来验证的偈语,老道士此刻反复嘟念的上瘾,没办法,身后同跪的文武百官,也得跟着喊啊!

    被淋得六透的文武百官,自然,得把这笔账算到马王爷身上,您老人家活腻歪了,非得在祭坛上招惹福瑞童子,干嘛挑一个打雷天儿,这要是老天爷发怒,一气儿把咱们都给劈了,到哪儿说理去啊?

    休息室里,倒是一片的温馨,阿圆在郡主府料理那些奶牛的起居问题呢,就小皇帝跟孩子们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啊——啊——”的叙谈着彼此以为会懂,其实根本不懂的语言。

    多么美好的祈福仪式啊!老百姓们最喜欢夏日的大雨呢,在干旱的北方,每一滴水都珍贵无比。

    据报,这场雨绵延了内城外城甚至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据报,大河小河里面都满满当当的了,足可以解决庄稼生长直至秋收的全部问题。

    据报,庄稼汉子们纷纷赞叹皇帝圣明,才能感天动地,普降大雨——

    阿圆的那五百亩地,也得到了雨水的滋润,原来已经在耕种的良田,让佃户们继续放心打理和收割,小五与白老二把战场转到了外城,具体布置规划砖窑厂的兴建地址和养殖场的围墙修葺。

    这么温暖的天儿,就那味道儿,那苍蝇,公主府里面的奶牛会成为京城一大公害,被千夫所指的。

    为啥呢?牛奶香香的,不是很受欢迎的吗?可是牛本身邋遢啊!

    当务之急,就是把奶牛妥善转移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不过,养殖场建围墙和牛棚的同时,文武百官们送的“豪礼”也陆续到了,阿圆很客气,除了这些农家饲养的活物,别的礼物,拒收。

    她还只是一个柴禾妞儿,没学会汲汲营营,现在所拥有的的东西就已经太多了,实在想不出多出那么些金银珠宝来去作何用。

    自己戴?她嫌累赘,插那么一头,还要不要走路了?给孩子留着?那还不如留些田地做个富家翁安逸一辈子呢!

    有田万事足的村姑,就这么大点儿出息。

    祭坛捧场的只剩下三个小娃子了,无良的娘亲完全大撒手,也投身到了外城的五百亩地中去,一个久违的少年,哭哭唧唧的赶来了。

    “嫂子,阿文不争气,在路上,感染了风寒,老是不好,耽搁了时间,让嫂子,受欺负……”,少年又瘦的只剩一个大脑袋,身上没有几斤肉。

    咱们的探花郎——白承祖同学回京了呢!

    白老二也跑来哭,就一个冷心冷面的女人,只揉了揉脸,疑惑的问道:“哭什么呢?这不个个都挺好的?”

    好什么啊?大哥不是黑心不要你了吗?

    哥儿俩很是掉了几颗泪,才让阿文席地而坐,讲讲周游四方的经历。

    远处的那个师爷跟书童,后面还有十几个人的样子,看起来,探花郎督查使的部队也在强大。

    小阿文始终在小心的观察嫂子的脸色,观察的阿圆都要恼怒了:“别瞎琢磨了!离了你大哥,我死不了,还活的更好呢!我看你够闲的,正好,我答应了太后做点定画液出来,你去办。”

    定画液其实不难配置,就是用1份的松香,溶于10份酒精中便成了经济实惠的定画液。

    需要提前制作出一个喷壶,再蒸馏出75%的酒精,把松香溶解,放入喷壶,喷在素描画的表面,就可以了。

    让琐碎的事体占据这个人小鬼大的弟弟的时间吧,老这么鬼头鬼脑的担心自己,消受不了!

    还有想给小皇帝做的护颈儿,交给了郡主府的一个细心又手巧的小丫鬟,把“托玛琳”缝进护颈里,可以稳稳的贴在后脖颈上,用水湿一湿,就会持续发热,舒缓颈椎的僵硬与疼痛感觉。

    “你先回郡主府,取了护颈再进宫觐见皇帝,教给他使用方法,记住了没有?”

    看看,人家好歹也是神童探花郎一枚,你现在也不是人家嫂子了,支使起来,还那么理直气壮的。

    不过,好像阿文还就吃这一套,看到嫂子神色如常,彪悍如常,反而放下了心,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