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剩女甜园 >

第22章

剩女甜园-第22章

小说: 剩女甜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实打实的。我会努力,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第五十三章 汤子

    眼下还没到吃饭的点儿,林雨便忍不住吃了一碗。

    林珊见林雨吃的畅快,也想尝尝,可一闻这个味道,又有些退却。不过,林雨的肉酱做得好,那香气一直往林珊的鼻孔里钻,让她忍不住吞口水。

    “雨姐,咱们今晚晚饭吃什么?”

    “吃酸汤子啊!我弄了一大盆呢,够咱们四个吃了!”林雨很自然地答道。

    当看到林珊那皱巴巴的小脸儿时,终于笑了出来,“你一会儿尝尝就知道了,其实特别好吃!”

    “可是,那都是用坏了的苞米做出来的。吃了之后,不会得病吗?”林珊对那缸苞米的酸臭味记忆犹新。

    “没关系,这东西,吃得就是那个酸臭味。不过啊,这不是坏了,而是发酵了,就跟蒸馒头发酵是一样的!”林雨解释道。这酸汤子在现代可是满族特有的小吃,在东北,只有几个地方有这种美食,虽然不贵,但会做的不多。单说那往锅里甩汤条的功夫,就不是一般人做得来的。记得当初她学的时候,双手握不实,汤面常常从指缝里往外掉。而且因为攥的力度不够,不仅甩不出弧线,还都是一小截一小截的,即便如此,还弄得自己手忙脚乱,顾不上掉到锅里的小面条,最后成了一坨面饼。不过慢慢的,做得次数多了,也就学会了。后来她还常常和妈妈抢着攥汤子,把攥汤子当成了一种乐趣。

    小时候都是攥汤子的,但是到后来就有了压面器。把汤面放到压面器里,稍一用劲,压面器里就会同时出来七八条汤子,只要力度用的均匀,人人都可以压出长短相当、卖相较好的酸汤子。但是林雨一直认为,攥汤子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美。汤条与攥汤子的人,就像是彩带与舞者。那是力与美的结合,也是手艺与智慧的相契。如今,她要打开酸汤子的市场,这样的视觉美感是很宝贵的。若是以后经营得好,压面器就会应运而生了。

    晚饭没别的,就是酸汤子。

    太福和太财起先并不知道酸汤子就是那酸臭的苞米做的,虽然味道有些奇怪,但看到林雨给上面放上了葱丝和肉酱,都觉得诱人无比,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林珊知道真相,就有些下不去口。可看太福和太财吃的速度越来越快,大有狼吞虎咽的架势,终于忍不住问道:“太福,这面,好吃吗?”

    “唔嗯嗯!”太福嘴里塞满了汤条,只能含糊得应着,待都吞下去,才道:“刚开始吃的时候味道好像有点酸。但是配上了葱和酱,真是好吃得不得了!珊姑姑,你快吃啊!再不吃我们可都吃光了!”

    说话间,太福又吃光了一碗,开始盛他的第三碗了。

    林珊将信将疑地用嘴唇抿了一小口碗边儿的米汤,有点酸,和馒头的酸有点像。再嘬一口,酸中又有一股苞米的甜香感觉。林珊捧起碗喝了一大口,真不是坏了的酸臭味儿,这味道很独特,吃厌了苞米粥,吃点这个,觉得很顺滑、很舒畅。这下子,林珊也接受了,拿起筷子,滋溜滋溜地像太福那样吃了起来。

    林雨刚刚已经吃过一碗了,上桌又吃了一碗半。太福吃了四碗,太财吃了三碗。林珊吃得晚了,剩的少了,她把盆底都划拉到自己的碗里,也算是吃了三碗。这时候的碗都大,一碗顶现代差不多两碗。好在酸汤子是粗粮细做,并不占肚子,又好消化,不然林雨真不敢想象吃这么多,肚子会撑成什么样子。

    但四个人解决了这么一大盆的酸汤子,也还是吃多了。把碗筷送到厨房,收起了炕桌,几个人就都躺在了炕上哼唧。

    “雨姐,明天会不会坏肚子?”林珊还是很担心这个问题。

    “你吃都吃了,现在才害怕。”林雨笑她。“不过你放心吧,肯定不能拉肚子就是,我都吃了那么多呢!”

    “唉!真没想到,坏了的苞米还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林珊感叹道。

    林雨一翻身,坐了起来,正色道:“姗妹,你要记住,这是发酵,不是坏了。以后咱们还要靠这个赚钱的,你不要说错了,让别人误会了,还以为我们赚黑心钱呢。”

    见林雨说得严肃,林珊也赶紧坐了起来,道:“我知道了。我再不会乱说了。”

    林雨点点头,软声道:“我也不是凶你,咱们卖的是吃食,一定要保证品质。不是说不给人吃坏就是万事大吉,这是做人最起码的底线问题。谁吃东西都希望干净、放心,将心比心,我们也要做得干净,让人放心。是,咱们用的苞米是芯子坏了的。但是,咱们已经把芯子都剔除了,苞米粒上只有表面沾了一点,里面都是没坏的。所以,做出来的东西,我放心吃,我也放心给你们吃。而且以后也都是这样,做出来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咱们先吃,咱们吃好了才能让客人同样吃好,知道了吗?”

    “嗯。”林珊点头应着。

    “大姑,那你要往外卖的话,咱们明天还可以吃吗?”太财弱弱地问道。他觉得很好吃,还没吃够呢。

    林雨立刻柔和了线条,道:“太财喜欢吃,那多少都有!咱们想要卖钱,也得先把肚子填饱不是!明天大姑还给你们做!以后想吃什么,就和大姑说,大姑都会尽量满足你们的!”

    “大姑你真好!”太财滚了两圈过来,正好抱住了林雨的腰。

    “看给你懒得!”林雨轻拍了一下太财的肩膀,“歇差不多就去洗洗脸、洗洗脚,然后铺被睡觉!还有,睡觉之前要干什么来着?”

    “要把白天在学堂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回想一遍!”太财答道。

    “乖!去吧!”林雨轻轻推了一下太财的肩膀,他便就势起了身。而太福也起来,和太财一起去洗漱了。

    第二天一早,林雨就又做了一大盆的酸汤子,还额外盛出来一陶盆送到了戚千里家,毕竟他对在学堂里对太福和太财照顾着,让他尝个鲜也是应该的。

    ps。这两天写酸汤子,我也想吃了。我是吃货,吼吼~

第五十四章 片汤

    对于这次酸汤子的尝试,林雨觉得在味道、口感上还是有些瑕疵的。她准备下次再做的时候,把玉米再多泡几天。

    汤面不能一直在屋里放着,如果再次发酵,则会变得特别酸。若是夏天,就要拿出去晒干,冬天更好,直接拿到外面冻着就行了。

    汤面下面还沉着许多淀粉,这淀粉也是好东西,炒菜的时候嫩肉什么的都很好。林雨自打穿越还没见过谁用淀粉,就连前两次去食肆吃饭也没有用淀粉的。这大概也与北方的饮食习惯有关,北方多炖菜,也少能用上淀粉。不过倒是有做糕点的木薯粉、马蹄粉等根茎类的淀粉。

    淀粉是要晒干的。冬日里拿出去就冻住了,来年开春就会长毛了。所以林雨就在炕上铺了白布,专门烘干这些淀粉。

    “雨姐,这是苞米里泡出的白面?”自昨日吃了酸汤子,林珊也爱上了那种口味,却没想到,原来不仅麦子能磨白面,连苞米里也能出白面。

    听了林珊的话,林雨忍俊不禁。“这不是白面,这是淀粉。”

    “淀粉?不是用来蒸馒头的吗?”林珊好奇,看起来明明差不多啊!

    林雨笑着答道:“这可不是蒸馒头的东西。不过,用它做出来的东西,会像之前我做的马蹄糕那样,亮晶晶的!”

    “那这是做糕点的?”林珊对这个新东西充满了好奇。

    “是可以做糕点的,但是因为它成本要比马蹄粉、木薯粉低很多,咱们还可以把它做成蒸饺、片汤之类的主食,也是很好吃的。”

    “片汤?”

    林珊的反问让林雨也愣了一下,玉米淀粉是做汤面的时候同时沉淀出的。上层的是汤面,下层的是淀粉。片汤这东西在现代做的也不多,远没有酸汤子有名气。饭店、小吃很少有做的,想要吃正宗的片汤,基本都要回农村,让上了岁数的人用大铁锅给做。她也是小时候跟着姥姥学的,多少年都没吃过了。

    “那是一种特别好吃的东西。今晚就给你们做!”边说,林雨边把潮湿的淀粉用菜刀切成了一块块。自己做的淀粉很实、很硬,这样切成一块块之后,干了会很好储存不说,用的时候拿出来一块,用擀面杖擀碎就可以了。

    景皓已经十天没来了,自打那次烫伤,就一直是天星来的。林雨眼瞧着林珊眼里的期待越来越少,也慢慢放下心来。景皓不来也好,林珊如今对他还没到痴迷的程度,充其量就是觉得他好看、看见他会心跳加速吧?这样的情况,若是长时间不见,就会慢慢淡下去了吧。

    下午,见太福他们快回来了,林雨就把炕上的淀粉收了起来,又拿出两块捏碎了,加了一勺白面,用水稠稠的化开。

    林雨先把锅烧热,里面化了一大勺猪油,加上葱花爆香。之后倒水,他们这儿叫“嗤汤”,形容的就是往锅里倒水的那一声响,这声响之后,锅里就都是汤了。这时候把切碎的油梭子(猪油炼完之后剩下的肥肉渣)和切成丝的大白菜一起下到汤里,直到锅里的汤完全沸腾起来。

    往锅里加完调料,林雨把调成糊状的粉浆用勺子顺着锅边浇洒。这个动作其实很快,就像是把勺子一拎,粉汤就甩到锅上一样。所以,做片汤也叫拎片汤。由于锅是热的,所以粉浆马上附在锅边,没一会儿就烘干了,翘起了边儿,成了片状。这时林雨用锅铲把它们铲到汤里,就成为汤里的粉片儿了。如此反复浇粉浆,直到汤里有适当的粉片儿为止。

    粉片儿遇到开水,一会儿就熟了,所以,当所有的粉片儿都掉到了汤里,林雨用勺子搅了一搅,又香又稠的片汤就做好了。

    林雨把这半锅的片儿汤盛出来,又额外分出了一陶盆给戚千里,正好太福他们下学回来,林雨就让太福给送了过去。

    回来时,太福拿了一包糖,说是戚先生的哥哥送来的,沛沛一个人吃不完,戚先生就让拿回来一些。

    反正都拿回来了,就当是礼尚往来吧,林雨也没说什么,就给他们三个分了。

    太财一见有糖,立刻就要往嘴里塞,被太福一把拦下了,道:“马上吃饭了,糖留着明天吃吧。”

    太财看了看林雨,见她也是赞同太福的样子,便恋恋不舍地把糖装了起来。

    而这边,林珊也本想立时就吃的,结果见太福兄弟俩都不吃,她也不好意思地收了起来。

    林雨拌了一个萝卜丝的凉菜,酸酸甜甜的,配上片汤,正适合他们一屋子的妇孺吃。

    大伙都惊诧于这新出的美食。粉片儿亮晶晶的,又滑又嫩。荤油和油梭子配在一起,特别香。汤稠稠的,以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呢!喝上一口,好像整个口腔都变得绵绵软软的。

    “真好吃!”太福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是啊!大姑!特别好吃!”太财也嘻嘻笑着。

    “你们爱吃就好!”

    “雨姐,你真的很会做东西啊!我觉着吧,这个东西要是卖的话,会比昨天的那个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呢。”林珊也提了自己的意见。

    “大家吃着好就行。赶明儿我去买两口锅,我琢磨着,想去街边排个号摆摊。”林雨和大伙说了自己的想法。虽然他们都是小孩,但是也应该有了自己的想法。尤其是林珊,她虽然只有十四岁,但是在这个年代是可以定亲的年纪了,她住这里,很多事林雨需要她帮着做,她有权利提出自己的意见。

    “可是,雨姐你户籍是不是和大全哥在一起啊?”林珊问道。

    “我的户籍是单独的。没和大哥在一起。”

    “那雨姐只能买到一口官府定价的锅,剩下的就要高价从铁匠铺子里买了。”铁属于战备资源,百姓用铁锅、农具等可以从官府根据户籍买到相应人口数的平价货。如果想多几口锅,又没有足够的人,就只能花高价买了。这价钱就可能高出十几倍了。

    “嗯。明儿我去衙门和铁匠铺里看看,你就在家里把这几天扒出来的苞米泡上就行。”林雨应着。她差点忘了,自己是单独的一口人,这样,她买铁锅就会省下许多钱了。

    ps。这周没有获得推荐,要继续努力写好了才行。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第五十五章 准备

    第二天吃过早饭,林雨就穿戴整齐往衙门去。登记了一下,果然她可以买到一口一百五十文的铁锅,另外再要买,每口锅就需要二两银子了。也许是铁锅工艺没修鞋机那么复杂,价钱上竟然差了这么多。

    她又咨询了一下在路边开小吃摊的事宜。若是想有固定的摊位,则需要每月向衙门交两百文钱。林雨觉得两百文钱不是很贵,于是就在临近集市口的地方租下了一个摊位,这个地方不管开不开集,人都很多,是个好地段。

    离开衙门,林雨去了铁匠铺,买了三口锅,又买了三个铁炉灶,路过杂货铺,买了些瓢盆碗筷,剩下的事情,就是去木匠那里买板凳了。

    木匠那里的板凳和铁匠的锅一样,都是有现成的,林雨买了六条长凳,同样让他们给送到家。

    工具备下了,用人又成了问题。

    若是不忙,攥汤子、拎片汤,自己就行。若是忙的话,攥汤子就要自己,拎片汤就要让林珊做。可是,林珊干活动作慢,拎出来的片汤恐怕是前面的都煮烂了,后面的还没好。这两种活儿,都要求一个速度。用谁,才能保质又保量呢?

    林雨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林雪的婆婆。

    李母办事痛快,那时候替自己拦了丁家少夫人一巴掌,也足见她对自己真心。只是如今是冬天,自己雇佣李母,一是不知道她大冷天能否同意出来工作,二是于价钱上不少裁定。

    于自己,林雨也觉得这是个赌。她现在的钱不够开个店面,不管是糕点、肉干还是酸汤子,都不足以有撑起整个店面的实力,她一个人想干店面,未免有些异想天开。同时,她又不想与人合股。金钱之上,与人瓜葛越简单越好。摆摊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但是她也为自己担心。作为女人,在这天寒地冻的北方摆摊,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会不会太难了呢?但是走路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

    转天又到了赶集的日子。天刚亮,大全和老三就过来了,一起的还有老三的媳妇,林雨当年的发小李金花。

    太福和太财从来没离开家这么多天,平日里也不说想家的事儿,可一见到大全,还是忍不住欢喜,兄弟俩直往大全跟前儿凑。

    林雨也是欢喜,她就知道大全今天一定会来,倒是没想到李金花也来了。

    “今儿这么早咋金花也过来了?”林雨对她印象还不错,只是孙氏那时候说她是个缺心眼儿的。不过缺不缺心眼儿要接触了才知道,孙氏倒是喜欢转点心眼儿,娘家没得好、婆家没得好、连丈夫、小叔、小姑子,也没一个人觉得她好的。

    “我们老三说,赶集你这会很忙,我就跟来看看,你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地方。”李金花有点胖,笑起来眼睛眯眯着,很是和气。

    “今儿活儿是多了些,可巧你们来了。我在集市口租了个摊位,打算打今儿起每天去那摆摊儿卖点小吃。”

    “大妹你要摆摊儿卖吃的?不卖糕点了吗?”大全听到林雨的话,也出声问道。

    “最近研究了一点吃食,想看着好不好卖。”林雨微笑着应道。

    “大姑做的东西特别好吃!”太财赶紧向自己爹爹夸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