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剩女甜园 >

第3章

剩女甜园-第3章

小说: 剩女甜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故潜既娜肆耍硖甯飨罨芎托」媚锒疾豢赏斩铮灿星惺频模幌胝腋瞿昵嵊趾蒙模空獠皇窍执涣餍惺裁凑姘饽昙停思业焙竽付即罅耍只峄ǘ嗔饲慈⑺桓隼瞎媚锬兀慷醋约阂裁皇裁雌恋牧车埃蝗灰膊换嵩诠镎饷炊嗄甓际歉鲎钕碌鹊墓哉腋鼋鸸晷稣庋南敕ǎ钟晔且坏愣济挥械模苡姓飧鲎灾鳌

    既然出嫁是个难题,那么孙氏作为不太大方的大嫂,可能会因为大全的面子照顾她一天两天,但时间长了,难保她们这对挂名姑嫂不会起矛盾。她是外人,若因为她给大哥一家带来矛盾,林雨是很不愿的。怎么说,她能回来林家沟,都是因为前主记忆中那残存的一段亲情,而不管怎样,大全一家确实是她在这个陌生世界的一个依傍,但她实在不愿自己成为大全一家的负担。人有脸树有皮,她的骄傲,也不允许自己被人家当成拖油瓶。

    但是,凭借一己之力,如何才能赚钱呢?眼下就要深秋了,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收已经过了,在这农村,冬天就已经是闲季了啊,大家都“猫冬”,哪里还会有赚钱的营生呢?

    不待林雨从思绪中回来,就听房门一响,却是孙氏走了进来。

    “哎呀,你俩醒啦?饭都在锅里熥(tēng热)着,你们洗完脸就自己拿出来吃吧,我要和大壮他娘要上山,把地里剩下的倭瓜慢慢往家里倒腾。”

    “倭瓜?”林雨一激灵,问道:“可是那外皮金黄,个头很大的瓜?”

    “是啊!”

    “咱们什么时候有这倭瓜了?我没记得家里种过啊!”

    “也就是这四五年才流行种的。个儿大、好存放、又顶饿,现在都流行种这个!我不和你们说了,我要拿着土篮子先走了。”说着,孙氏利落地从柜上拿着头巾把头发包上,就要去外屋拿土篮子。

    “大嫂,我也去帮你!”说时迟那时快,林雨掀开锅盖,拿了一块熥好的玉米面馒头,啃了一口,就要和孙氏出门。

    “我也去!”太财有样学样儿,也拿了块馒头叼在嘴里。

    孙氏笑笑,“成!那大妹咱们就一起过去!”

    大壮的娘已经站在门口了,是一个黑灿灿的三十岁多的农村妇女,看起林雨来,两个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从上打量到下,让人很不舒服。

    “郑嫂子!”林雨朝着大壮的娘点头道。村里大多是姓林的,所以大家都称其娘家的姓氏。

    “嗯。”大壮娘用鼻音应了一下,又扯了一下旁边的黝黑的小皮猴,道:“这是你雨大姑!”

    林雨头上瞬间留下三滴汗,却也笑盈盈地应了大壮那“雨大姑”的叫法。

    而郑氏身后,还跟着一个怯懦的身影,比之郑氏母子算是白净了许多,见林雨眼睛直直的看向自己,就郑氏身后又缩了一下。

    “这是——”林雨问道。

    “这是大壮他小姑姑,叫珊丫头,十五岁了。”郑氏把身后的小姑娘拉了出来,道:“还不叫人!”

    “雨姐!”林珊扎着小辫儿,在头上绾着两个包包,眼睛有些小,说起话来,也是怯怯的。

    原来林珊也是住在哥哥家的未嫁女,林雨送给了她一个暖暖的微笑。

    林珊表情僵了一下,随即嘴角扯了一个弧度。然而还未来得及形成笑容,就被郑氏一个大嗓门打断了。“走吧!别在这门口磨蹭了!”

    林雨无奈地笑笑,跟着两位嫂子一起上了山。

    因为历云县在北方,靠近胡山国,所以也是山区。这里的村子大多是什么沟、什么岔、什么山之类的。老百姓的除了少部分麦田在山下之外,其余的田地都是临山而辟,走到自家地里,亦要走上一阵子。

    这些人都是上山下河惯了的,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依旧脚下生风,只是苦了林雨,在后面赶得辛苦。

    “哎,你小姑子这也太娇惯了,这才几步路,还能让咱给她落那么远!”郑氏捅了捅孙氏的胳膊,道。

    “大妹你快点,等你倒地方,都晌午了!”孙氏的大嗓门立刻响起。

    “诶!”林雨应着,又加快了脚步,其实总共也就落了十步八步,他们说话林雨也都能听见,但还是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继续紧紧地跟着。

    “我说,孙嫂子,后个儿就中秋了,明儿集市该去买两块月饼了吧?”郑氏边快步地走着,边问孙氏道。

    “一到年节,这钱就跟石子儿似的往外掏,不吃还不是那么回事儿!可这一块月饼就要三文钱,能买半斤白面了!”孙氏嘟哝道。

    “娘,我想吃月饼!”太财赶紧小跑追上孙氏,嚷道。

    孙氏一巴掌拍在太财脑袋上,“一天就知道吃!”

    见孙氏又打了太财的脑袋,林雨加快步伐,追上去把太财护在一边,怕他再说出什么惹孙氏生气的话。

    “大妹年纪也不小了吧?”

    见郑氏明知故问,林雨不太高兴。这天从一大早被她吵醒以来,就觉得这郑氏是个爱搬弄是非的,比自家嫂子的层面高多了,最起码自家嫂子还没她这么明目张胆。

    “二十九。”林雨淡淡地答道。

    “我就说嘛,你这年纪也不小了,难怪这么护着太财,要知道,你要是早嫁人了,孩子也该有太财这么大了!你看你,长的在咱们村里也是不错的,可不能一直赖在你哥哥嫂子家,女人呐,嫁人才是正经的。就说我们珊丫头吧,夏天的时候订的亲,就因为她一向乖巧,对方喜欢的很,给彩礼就给了五两银子呢!”郑氏得意道。

    林雨有些反感,这郑氏怎么就一直鼓动着让她嫁人,倒像是自己吃了她家的粮食一般!

    大抵孙氏也是讨厌别人说林雨是老姑娘之类的话,听郑氏又提起来了,立刻又说起别的话题,给岔了过去。

第七章 倭瓜

    倭瓜地在半山腰上,山上的气温更冷些,所以远远的就看见已经被秋霜打得发蔫的倭瓜地里,叶子都破败地趴在地上,显得那一个个金澄澄的倭瓜尤为突出。果然这倭瓜就是现代的南瓜!因为倭瓜都是随熟随摘的。这会儿入了秋,秧苗被打死,剩下的也不能再长了,所以就都要收回家。

    倭瓜地是新辟的,每家一亩左右。两家的地离了百步远的样子,一到地方,两家人就分列开来。

    倭瓜秧苗大,再加上藤蔓到处爬,所以整片地里都铺着交错的瓜秧,看不清是垄台还是垄沟。行走在里面,只能把脚插到一个个空隙中。

    孙氏拿着镰刀砍着瓜秧,林雨和太财就负责把倭瓜分到土篮子里。

    看着满地的倭瓜秧子,林雨皱眉道:“大嫂,这瓜秧怎么遍地都是啊?”

    “倭瓜就是藤蔓的东西,当然遍地爬了!”孙氏大抵是因为郑氏的话,心中还生着气,所以对林雨的态度也不甚友好。

    “可是你看,这扑了一地的秧苗,瓜却是很少啊。”

    “谁家不都是这样的?咱家还算是好的!肥追得多,瓜长得也比别人家好!”

    “大嫂,你看,这个秧,”林雨拿起一根藤蔓,道:“你看这根,这么长,上面一个瓜都没结,白长了这么粗壮!”

    孙氏这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道:“咋?你还会种瓜?”

    “在宫里的时候见别人给果树去枝,只留下几个枝结果,结出来的果子又大又好吃。如果留着那些枝干,不仅会抢了果子的肥料,还会让全树的果子都长的小而酸涩。所以,种瓜也是一样,留这么多藤蔓,它自然往疯了长,能让瓜吸收的也就少了。”

    孙氏上下瞧了瞧林雨,道:“好像是有那么点道理。不过,这些事你要和你大哥说,种地这样的大事,我可不能做主。”

    “诶!我回去就跟大哥说。”林雨笑着,其实她这个大嫂也没啥,尖酸了一些而已,也不是听不进别人的话。

    “对了,大嫂,这倭瓜咱都咋吃啊?”林雨蹲着往孙氏那边挪了一挪。

    “就蒸熟了就吃呗!要么就炖着吃!怎么吃不行?”孙氏又挥舞起镰刀,漫不经心地道。

    “那、咱们县里有没有用南瓜做的小点心卖?”林雨满怀希望的问道。

    孙氏睨了一眼林雨,道:“能吃上蒸倭瓜就不错了,哪还有钱去买什么劳什子点心!除了过年时候的年糕,成婚时候聘礼里的糕点,我长这么大都没吃过什么点心!再说了,点心多贵!有那钱,多买些米面,多吃点细粮,都烧高香了,还点心!”

    “不是,大嫂,你误会了,我是说,如果没有卖的,我们可以做一点,明天去县里卖啊。”

    “啥?南瓜还能做点心!”孙氏停止了手里的动作,瞪大眼睛问道。

    “对啊!什么点心不都是这些吃的做的?南瓜做的点心,比一般的点心都好吃呢!”林雨微笑道。在现代的时候单身久了,最喜欢研究一些看着漂亮、吃着又好吃的小点心之类的东西,因为工作之余,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供自己研究。

    “你会做?”

    “是啊!”

    “谁家不种倭瓜啊?你确定这东西会有人买吗?”孙氏将信将疑。

    “卖不出去咱自己留着吃或者送人都行啊!嫂子你放心吧!卖不出去,成本钱都算我的!”林雨调皮地眨了下眼睛。

    “这还成。”孙氏嘟哝道,嘴角不禁勾起了点点笑意。

    “还有啊,嫂子,咱们这儿月饼都是啥馅儿的?”林雨继续问道。

    孙氏看着林雨,问道:“咋?大妹你不是连月饼都会做吧?”

    林雨粲然一笑,道:“会是会,但是我还是想知道,咱们这里的月饼和宫里的有什么不同。”

    “咳!咱这边的月饼里面都是糖炒面和松仁、瓜子仁、花生仁、核桃仁、芝麻,也就这一种馅儿呗,这馅儿还不够香?那宫里的都是什么馅儿?”

    “宫里有什么馅儿的我倒是没怎么吃过,但是听他们说过,有一种叫南瓜月饼的,也是用的倭瓜做原料。”林雨小声道。

    “你说这月饼也能用倭瓜做?”孙氏也不由压低了声音。

    “是啊!他们告诉过我制作方法,如果成功了,咱们明天是不是也可以趁着中秋这会儿,到集市上卖一些,补贴家用。”

    要说林雨说做什么小点心,孙氏还真是不看好,毕竟没几家会有那个闲钱去买点心吃。可月饼就不一样了,后日就过节了,明天上街买月饼的人肯定特别多,要是自家也能捞一笔,那真是太美了!想到这里,孙氏的眼睛都变得晶晶亮了,直呼一会儿回去就让林雨做。

    “可是,嫂子,做月饼需要月饼模,要不然没那个形状,看着也不像月饼啊!今儿去县里买,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来得及!有什么来不及的!一会儿咱把倭瓜搬完,你告诉我这倭瓜该怎么弄,我就在家给你处理,你就带着太财去城里,该买什么,一并买回来!”孙氏利落道。

    “成!那咱们就快点干!”想到能赚钱了,林雨也充满了干劲儿。

    倭瓜地里恰如林雨说的一样,秧苗铺了一地,可瓜没有多少,大家忙活了大概半个时辰的样子,所有的瓜就都砍下来了,并且堆成了一堆。一共就七十多个,大大小小都有。

    孙氏把土篮子里面装的满满的,和林雨一起抬着。太财年纪小,拿不了什么沉的东西,就在怀里抱着一个,大家疾步往家里走去。

    别看倭瓜数量不多,可是三个人也搬了四次,花了一个半时辰才搬完。

    等到搬最后一趟的时候,是超重把剩下的都搬完的,所以到家的时候几人就直接躺在炕上,连动都不愿意动了。

    但是一想到还要到县里买做点心用的东西,林雨也就不敢再偷懒,赶快换了衣服,并告诉孙氏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就带着太财往县里赶去。

第八章 进城

    其实林家沟不算偏僻,林雨走得慢,步行也才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到城里。但总归是大姑娘,一个人荒山野岭的走也不是那么回事儿,所以孙氏说让带着太财,林雨就一口应了下来。

    农村人平时没个休闲,更没有闲钱去逛街,所以不到年节,村里人都很少进城。太财仗着年纪小,又赖叽,所以家里逢上年节,也能带着他进几次城。但是这次进城,太财明显高兴了许多,因为这次是和他崇拜的大姑一起进城。孩子小,就跟不知疲倦似的,在林雨旁边蹦蹦跳跳,欢快极了。

    一看见历云的城门,太财高兴地尖叫起来,林雨也抑制不住笑意,和太财一起往城里跑去。

    上次因为着急回林家沟,林雨也没怎么仔细看县城,这次一看,历云县不愧是边境县城,卖的东西十分丰富,吃的、喝的、穿的、玩的,应有尽有。

    太财更是一会儿看看那插在高高草束上的冰糖葫芦,一会儿看看摊主正耍着的提线木偶,一会儿又看看人家大碗里冒着热气和香气的**茶,应接不暇。但他还算乖巧,没嚷着要这个、要那个。

    人家都说七八岁是讨狗嫌的年纪,可太财不管在家里怎么作,出来都能表现得这么乖巧,林雨还是觉得很安慰的。

    两个人都是一大早起来吃了块馒头,然后又干活又赶路的,这也过去了三个时辰了,林雨都觉得自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何况是正长身体的太财?

    所以林雨选了一个馄饨摊,叫了两碗猪肉白菜馅儿的馄饨。

    太财从小到大也没吃过几顿馄饨,但凡年节能吃顿饺子都是很好的了,何况是馄饨?所以馄饨一上来,立刻就盛了一个,往嘴巴里送。

    只听太财痛苦地“唔”了一声,一个大馄饨就掉在了地上。

    林雨心知太财是烫到了,赶紧问道:“有没有烫坏?”

    太财捂着嘴,眼泪汪汪的,一句话也不敢说。

    林雨赶快把他的手拿开,温柔道:“快张开嘴,让大姑看看,有没有烫坏。”

    太财这才张开嘴给林雨看,舌尖都烫得有些白了。

    “很疼吧?”林雨心疼道。

    “不疼。”太财含混不清地答道。

    林雨叹息的摇摇头,让掌柜给拿了点温水。“来,慢慢喝几口,让舌头缓缓。”

    太财边喝着林雨喂他的水,边掉下了大颗大颗的泪水。

    “怎么哭了?还疼是不是?”林雨问道。

    太财又喝了一口,这才别开了头。道:“我刚刚以为馄饨掉地上了,大姑会打我。”

    “傻孩子,吃得急了些,也不是你的错,大姑怎么会打你?”说着,用手轻轻地把太财脸上的泪擦掉。

    太财瘪了瘪嘴,道:“大姑,你真好。”

    “行啦,吃馄饨吧。这次慢点吃,要吹凉了才能吃哦!”林雨笑道。

    “嗯!”太财重重地点了点头。

    馄饨很实惠,一碗里面有大大的十个,再加上加了白菜丝、水芹末、芝麻油和葱花的汤汁,甭提有多美味了,让林雨和太财直撑得慌。

    林雨向摊主打听了一下,知道点心铺子在县里一共有两家,都在这条街上。又打听了,这条街的街尾是一个大的农贸市场,每逢初一、十五就会摆大集,但是要中秋了,所以这次大集就改在了十四。大集上卖什么的都有,但如果要摆摊,需要明天辰时,到市场入口处的衙差那里买块对牌,对牌五文钱一个,占地一坪(约3。3平方米)。要是想要好的位置,就要去得早些。

    打听完了这些,林雨就向糕点铺子走去。

    两家糕点铺子离得不远,只半柱香的脚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