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宋朝好丈夫 >

第176章

宋朝好丈夫-第176章

小说: 宋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清康却不担心这个。

    在他看来。穷山恶水出刁民,乡下人械斗的理由多了。

    他受了王世强之命,让人去给城里的陈文昌传消息,看他要不要回京城,还是按原计划跟着使团去西夏?

    接着他微一沉吟,反倒小声提醒着王世强,道

    “东家。夫人毕竟是世家出身,不论成氏或是楼氏,在京城里的人脉……”

    他嘴里的夫人是楼鸾佩。

    王夫人和郡夫人斗了这一场。在小地方上靠蛮力赢了,在朝堂上靠人脉又赢了。

    这就是在提醒东家呢。

    想和离?

    做梦!

    就连姚清康也觉得,如王夫人这般的家世背景,王世强休妻太吃亏了。

    而且。娶了公主都未必有楼大小姐这样的手腕。

    王世强写着骂王世亮的书信。随意抬头,淡然道:

    “郡夫人自然有办法。”

    “……”

    姚清康琢磨着,他这话里的意思是:

    郡夫人她还没有出手?

    ……

    “嫂嫂。”

    这几日,赵德媛到楼府来得勤快,她在宗室里打听了不少消息,

    “我听说,官家要给二皇子开阁延师,虽然只是个名目上的。但皇后在推荐的师傅名单里放上了陈山长的名字。”

    季青辰吃了一惊。

    谢皇后看重陈文昌是意料之中,但因为陈文昌不出仕。所以她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他还可以做做皇子师。

    谢皇后这样安排,当然是为了给二皇子在士子清流里拉人气。

    “难怪陈纲首不愿意涉入其中,伏虎暗中来求我,这也算是长了脑子……”。

    和立太子比起来,太仓县为了一个小吏职的斗抢只是一件小事。

    “陈山长还在西南?不是已经从吐蕃回来了?”

    季青辰这一问也就是白问。

    她深知陈文昌管理这些庄汉佃户时,全都是等着管事来报帐。

    管事要是有事求他,他也不会拒绝。

    但这样抢官位闹出械斗的事情要去求他,那就是找难看。

    她要指望陈文昌路过成都府时和王世强说说这事,陈、王两家自行解决,这事本就应该由太仓县的县官作主,按旧例把押司这不入流的吏职定给章家老大。

    那更是不可能。

    这事太小了。他们都会推给楼云。

    因为这的确是楼云家亲戚之间的矛盾。

    夏天的知了在树荫里鸣叫着。

    因为天气越来越热,楼府里也在河道家港边搭了河房。

    窗外开满了接天的碧叶白荷,清凉袭人。能进这三间河房的家仆,都是她的心腹。

    莫婆子在内的妈妈们恭敬低头,实则一个个都竖着耳朵,等着她拿个主意。

    她能看出这些唐坊妈妈们脑子里的想法:

    太仓那就是唐坊。

    唐坊就应该是大娘子说了算。

    什么陈家、王家,什么王宣抚使夫人,还有什么皇后太子的,那算是什么?

    “嫂嫂可以和兄长商量……”

    赵德媛喝了一口荷叶凉汤,放下冰盏建议着。

    她和肖抚宁是手帕交,但陈老夫人从泉州到了京城里做老祖宗,她们的来往就少了。

    她知道肖氏在这事上是拿不了主意的。

    陈老夫人就更不用提。

    至于季青辰和楼鸾佩,这两人她都在明州城打过交道。

    她就觉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还是楼云出来打个圆场比较好。

    “……”

    季青辰扯着嘴角难看地一笑。

    提起楼云她就恼火。

    “来人。”

    当着赵德媛的面,她只能招了楼玲,让她去看看楼云回来了没有。

    楼云本来是被她赶在前宅书房里独守空房的。

    结果,那家伙必定是听说了伏虎来求帮衬的事,知道现在她有事要和他商量了,他更是躲得不知哪里去了。

    反正陈文昌不在京城去了吐蕃,他不用吃醋担心,所以天天跑得不见人影。

    美其名曰是为了听夫人的话,在外面认真交际。

    当她不知道?

    他就是怕夹在她和那楼妹妹之间受夹板气。

    “嫂嫂,兄长和王大人现在都是支持立二皇子为太子,嫂嫂要是与王夫人失和。这岂不是叫贾贵妃如意?”

    赵德媛到底就是宗女出身,在京城呆了这几年,果然是个能商量的人。

    这也是季青辰不想冒然处理这件事的原因。

    她得和楼云说好了再去太仓。

    尽管她一直在怀疑,楼鸾佩是故意给她难看,警告警告王世强吧?

    ……

    楼云当然不在府里。

    他回来时,听到楼铃来寻她,说是夫人要去太仓处理这件事。

    他马上就怀疑,夫人是要回娘家呢还是要甩了他呢?

    他不是已经很听话了,每天顶着老婆阴冷的眼光,按时逃出府去交朋友。

    “和夫人去说,今天不成。”

    又过了一天,楼铃又来问。

    楼云仍然是那句。

    “去和夫人说,今天不成。”

    连着过了七八天。

    季青辰开始暴跳如雷。

    “哪天才成?!”

    楼云一听到老婆生气,他又出门交际去了。

    他还很委屈,季青辰嫌弃他不会交朋友,是不是因为陈文昌太会交朋友?

    她在心里一对比,他就成了上不了台面的鸡肋了?

    太让人伤心了……

    ……

    “那位弹劾我的侍中御史曹大人,现在在府里花厅?和云相公在饮酒?”

    “是,夫人。”

    季青辰一身正装,准备去前宅书房抓到楼云时,听着了楼叶的禀告。

    她总算觉得气平了,暗赞楼云这事办得好。

    她想了想,让楼叶去和楼云暗暗知会了一声:

    她出去敬一盏酒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楼叶跑得飞快,不一会儿就来禀告道:

    “相公请夫人过去。”(未完待续。。)

    ps:  抱歉了。关于文里技术升级的事,详细写没必要。太简单写有点跳跃。大家当成玩笑吧。多多包涵了。另外,感谢亲们投的粉红和月票,这个月挺多的。谢谢。

    感谢亲们一直以来没有间断的推荐票。鞠躬感谢盟主md12 的打赏。

306 夫妻同命

    侍中御史只是七品小官,曹大人也很年轻 。

    但言官的麻烦在于,官虽小权却重。

    他们有权“闻风奏事”的意思就是,只要听到了不好的风声他就可以骂你一顿。

    因为要他们拿证据这本来就不太可能。

    比如,王仲文王安抚使当初在明州城养官伎,人人都知道。

    但这能捉…奸在床拿到证据吗?

    这时代没有针孔摄像头。

    最后决定弹劾结果的,还是要看朋党的势力。也就是朝中帮你说话的人多还是少?

    当然,官家烦不烦你最重要。

    于是文安端仪山阴郡夫人骂是被骂了,也就是到皇后殿请了罪就完了。

    反正她也没实缺官职,不用避位在家里反省。

    “曹大人,请。”

    花厅里的宴席精致却也平常,楼云举盏而笑。

    他动了不少人脉,才客客气气把这九十五级官品里比他矮了十七八级的小侍中请来。

    曹侍中知道楼云是宠臣,也知道楼夫人曾经做过皇后的女官。

    但太仓那一边的归正人真是太不讲究了。

    大宋各县州的刁民也偶有械斗,但太仓乡民拿出来械斗不是军械,那也比普通厢军、禁军的军械强多了。

    不骂一骂还真是要造反了不成?

    更何况他娶的妻室是王老御史做的媒,娘家姓左。

    王中丞告老,如今的御史中丞正是出缺的时候。

    ……

    珠帘缓起。人影悄现。

    季青辰换了一身郡夫人的朝服,戴着六翅珠帽冠走了出来。

    “曹大人。”、

    “下官不敢。”

    曹侍中低头侧身,举着酒盏应了楼夫人一盏敬来的酒。

    季青辰歉然道:

    “家仆失教。在地方横行不忌。实是我打理家宅的疏忽。”

    曹侍中本来还要讥讽一句,内室夫人出堂来见外客,实是也算不上守礼。

    然而看着她身上的朝服,也知道说她早就防着他这一句。

    她那一身暗红色织鸟纹的朝冠朝服都是郡夫人服色,可不是诰命夫人服色。

    “再者,我与曹大人也并不是外人。”

    楼云微微笑着,侧眼看向了季青辰。像是替妻室引介了亲戚一般,

    “曹侍中的母亲曹老夫人,本是明州楼氏的族女。算起来还是我的姑母。”

    “原来如此。”

    季青辰早就打听过了,这时也顺水推舟认了曹侍中这个夫家的远亲,“原来是叔叔。”

    “……堂嫂。”

    曹俊艰难地唤了一声,勉强行了个家礼。

    季青辰觑着他那难看的脸色。自然觉得小小出了口气。她看了楼云一眼,楼云不动声色地回之一笑。

    这小子明显想和她这个郡夫人拉开一些距离,奈何他既然是楼鸾佩四姑母的儿子。

    那他也就是楼云的堂弟。

    “过几日,我正要回明州拜见几位叔父——”

    季青辰离开前堂时,听到楼云和曹侍中说着家常闲语,安排着一起回家去探亲的日程。

    明州城很近,三天就有一个来回,楼云受过楼家的恩。他就算是想翻脸也不可能闯进王世强的后宅去质问楼鸾佩。

    但他可以回家去告状。

    ……

    “行了,我们准备出发去太仓吧。”

    有了楼云和这些御史打交道。她去太仓处理事情,自然没有后顾之忧。

    楼鸾佩毕竟是大家闺秀。

    她比她季青辰讲体面,等闲不出内宅,交往的也是官家女眷。

    这样,楼鸾佩就必须要透过王世亮和叔伯、姨妈、堂兄弟这些亲戚关系来办事。

    但楼云不需要。

    楼云在明州楼氏只是旁支,但他是正儿八经的升朝官。

    楼氏族亲无论如何都会对他另眼相看。

    楼氏的长房无子,这就是楼云的机会。

    季青辰坐了河船,一路驶向了太仓。

    途中她还叫人递了信给二郎,说她去了太仓,那边的事他不用出面。

    她知道太仓县的县官姓左,是个王世强资助读出来的左氏子弟,所以她也不去县衙门里以势压人。

    在太仓河码头,她直接换了小船,去了唐坊耆老的家里。

    太仓一县里溪流、水道纵横,小渔船搭货到港口做小生意的人很多。

    港口里的海船远不及唐坊当年多,但也渐渐有了几十条泊在港内。

    除了把田地租出去给佃户开荒种粮,唐坊人都习惯地占了河道、港口附近的地。

    他们盖屋子、盖货栈、开商铺。

    “大娘子?!”

    她进了当地的季氏大货栈,如今的大掌柜季洪还吊着一支在械斗中受伤的胳膊,板着一张马脸在算帐。

    突然间见得她的身影,季洪大喜迎了上来。

    因为王夫人是云相公的亲戚,章家老大又不是唐坊的人,二郎一直压着这件事不让他去京城里拜见大娘子。

    他本来以为大娘子不会管这争官职的事了。

    没料到莫婆子这样大的脸面。

    他一边叫着伙计沏茶送茶点,一边又催着一路派人分头去唤,叫道:

    “快去知会各位耆老,说大娘子来了。”

    季青辰也没有别的话说,就让迁到太仓的九位唐坊耆老们算了算各家名下的田地。

    除了各府的田庄子,唐坊每家每户也有几十亩的地。

    这是当初她用唐坊公帐上的钱买下来,分到各家名下的。

    最近几年,各家各户少不了也用私房钱买了一些地。

    总而言之,大家确认了唐坊的地很多,散布在了太仓六个乡。

    作为农户总代表的耆老们一起出发,去找了嘉定乡的乡长,告诉他:

    朝廷不让械斗,乡里乡亲伤了和气也不好。

    章家老大当押司,你们不服,那大家就竞争上岗。

    ……

    “糊涂了不是?这只是听着新鲜罢了。”

    楼鸾佩坐在内宅里,眉毛也不抬地笑着。

    她慢慢啜了一口夏日里的热茶,这才道:

    “妈妈你替我下田庄子里看收成时,不知道这些吗?乡书手升任押司,都是要在县下各乡里挑选。看看乡书手每年征税完成的数额、劳役的安排、还有识字算帐的能力。这难道不是择优之选?这又和什么竞争上岗有什么区别?这不过是同一件事,按他们唐坊的说法不一样罢了。”

    “是,大小姐。老婆子糊涂了。”

    楼鸾俩的乳娘于氏本来还有些担心,现在一听觉得很对,顿时喜笑颜开。

    嘉定乡的乡书手于老三,那可是她娘家的侄儿。

    这孩子也能读会算,办事能干,除了嘉定乡不如昆山乡大,他怎么就不能当押司了?

    “大小姐,姑爷那边……”

    成管事在站在正房门外,毕竟心里有担忧。

    他是于氏的儿子,和楼鸾佩、楼云是一般的年纪。

    于氏嫁的丈夫是楼鸾佩母亲陪嫁过来的娘家人,也就是楼大公子病逝前的随身管事。

    当初就是这乳兄弟,帮着大小姐办了去成都府考神童试的假户籍。

    没料到居然弄出了私奔事。

    他是一心想去成都府拜见姑爷,为大小姐辩解几句的。

    “不用了。百年是个精明人。他只要算着和离后他不会吃亏,他就要和离。但他要是算着和离后他吃了大亏,他自然就不会和离了。”

    楼鸾佩叹了口气,迎着于氏心疼她的眼光,笑着,

    “妈妈,我当初选了他成婚,就知道将来少不了这样的事。只是没料到这几年的夫妻做下来……”

    她没料到,王世强对她如此狠心……

    偏偏对那季氏念念不忘。

    逼得她不得不如此保住自己的正室之位。

    明州楼氏,岂有下堂之妇?(未完待续。。)

307 巡回演讲

    “大小姐,要不要老身去和云哥儿说一声,让他家的季夫人退让几步?”

    于氏忍不住想当然,

    “她那样的外夷人能嫁给云哥儿,那不是她祖上积了德?”

    “……”

    楼鸾佩没有出声,她只是放下了茶盏,看着了盏里的茶雾。

    平常她吃的都是福建茶场里的团凤茶。

    楼云在进楼家之前就开始和西南商队有来往,做一些小生意。

    他和西南土司搭上线开了关记货栈,还是他去了江北边军之后了。

    她出嫁后的每一季,关记都会送新茶到明州家里,再转到这里过来。

    但这一季的团凤茶没有来。

    听说关记的帐目现在是送去后宅给楼夫人看了。

    “不要去打扰楼大人了。我这次没有提前知会他。想来也叫他在家里被季夫人埋怨了。”

    楼鸾佩还没收到楼云回明州城的消息。

    楼云确实也没料到楼鸾佩一声招呼不打,就找了关系弹劾了他的老婆。

    不但是他意外,朝里的朋党们也都挺意外。

    因为这时机太准,趁的就是御史台中丞出缺,群龙无首的时候。

    否则楼云早就半路把这样的弹劾拦下来了。

    没人认为这是楼鸾佩的眼光准,大家都以为是王世强的眼光准,开始怀疑这是不是王宣抚使和楼学士失和的迹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