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星际强兵 >

第268章

星际强兵-第268章

小说: 星际强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什么?”沈诚闻不大明白的看着杨屹。

    “你觉得,在遭到袭击之后,雷凌族军团的指挥官会认为是硅魅联盟干的?

    “这……”

    “没错,硅魅大军就在这附近,而且雷凌族军团指挥官未必知道实情,但是只要战报传回去,万罗战皇就会知道在这里袭击雷凌族军团的不是库图姆的硅魅军团,而是我们,是人类联邦的军团。”杨屹长出口气,说道,“如果万罗战皇下了狠心,而且断定就是我们,他会立即撤走三个军团,然后摧毁矿渣星。到时候,我们就算侥幸逃走了,也肯定无法阻止雷凌族的舰队离开。更重要的是,如果万罗战皇稍微聪明一点就会封锁矿渣星,用我们威胁星魂女皇。别忘了,星魂女皇是通过我与人类联邦建立起了联盟关系。到时候,星魂女皇必然向万罗战皇妥协。就算万罗战皇不够聪明,或者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比如不知道藏在矿渣星上的是我们,也会让大部队按时到达。我们连三个雷凌族军团都打不过,又凭什么跟上百个军团交战呢?”

    “难道说,我们什么都不做?”

    “当然不是,如果现在还不作为,那就是等死。”

    “那该怎么办?”

    杨屹长出口气,说道:“其实,你的想法没有错。当务之急是设法减缓敌人建造营地的速度。说白了,只要这座营地建成,就算雷凌族的大部队没有赶到,那三个军团也能让我们付出惨重代价。只不过,我们不能直接发动攻击。战斗打响,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会被敌人发现。”

    沈诚闻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杨屹的意思。

    “我们来得及时,而且敌人防备松懈。”杨屹扫了眼四周的官兵。“事不益迟,我们现在就动手。”

    “怎么打?”

    “这是什么地方?”

    沈诚闻微微一愣,不大明白杨屹的意思。

    “这是矿渣星,而且我们已经摸清楚了这颗星球的内部构造。如果发生一次地震,而且恰好就在哭泣平原附近,就算凑巧了一些,敌人也未必产生怀疑。要知道,这颗星球早就被掏空了,地质结构很不稳定。”杨屹淡淡一笑,说道,“只要地震的强度足够高,遭到破坏的就不只是一座工事。”

    这下,沈诚闻明白了过来,其他官兵也明白了过来。

    杨屹没再罗嗦,首先站了起来。

    只是,还没等沈诚闻起身,杨屹就压了压手。

    “怎么了?”

    “其他人留在这里,我们上去看看。”

    沈诚闻先是一愣,不过随即想到,杨屹对原能波动极为敏感,肯定发现了什么,也就跟了上去。

    很快,两人回到了之前潜伏的地点。

    远处的山峰上,依然是灯火通明,依然有很多雷凌族的工程官兵在忙碌,只是跟之前不大一样。

    仔细观察了一阵,杨屹长出了口气。

    “发现什么了?”

    “来了一名军官,原能波动极为明显,而且把其他工程官兵组织了起来,应该是工程部队的军官。”

    “多高级别的军官?”

    “那家伙拥有一台高级原能转换器,至少是aaa级,也许是s级。”杨屹朝沈诚闻看了过去,“拥有这种级别的原能转换器,至少也应该是中级军官吧?”

    沈诚闻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是中级军官,那么这个家伙就肯定是一名老兵,说不定已经在雷凌族军团干了几百年,甚至有可能参加过上一次格林尼治战争。不然的话,拥有的最多只是a级原能转换器。”

    “你能肯定?”

    “至少在上一次战争中,雷凌族没有足够的s级原能转换器,只给将官配发,中级军官很难获得。”

    “也许,那家伙是工程部队的指挥官。”

    “有这种可能。”沈诚闻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只来了三个军团,而且我们没有发现重型工程设备,因此这些工程兵很有可能是军团的工程部队。这样的话,他们的指挥官肯定是一名中级军官。”

    “也就是说,由他负责整座营地的建造工作?”

    “如果他是指挥官,那就肯定由他负责。”

    “那么,他是否清楚建造这座营地的原因呢?”

    “这……”沈诚闻稍微迟疑了一下,才说道,“应该不清楚,他只负责工程建造,也就只需要知道建造什么样的营地,而建造营地的目的是什么,显然与他无关,上面的司令官也不会告诉他。”

    “他至少知道这座营地的具体情况。”

    沈诚闻点了点头,说道:“他不但知道,而且只有他清楚。简单的说,他比军团里的任何人都了解这座营地在建成之后有多大,以及各个设施的部署情况。如果要想搞清楚这座营地的布局,就得活捉他。”

    “看来,我们得好好策划一下了。”

    “活捉他?”沈诚闻愣了一下,不大相信的看着杨屹。

    “他最多只有一台s级原能转换器,而且是工程兵,战力不是太强,你不会对自己没有信心吧?”

    沈诚闻翻了下白眼,对杨屹的这番话很是无语。

    他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活捉一个拥有s级原能转换器的雷凌族军官,哪怕只是工程部队的军官,也绝不简单。(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章 疏忽大意

    来到工事最底层,看到现场情况,卡尔森的情绪也平静了下来。

    工程官兵没偷懒,也没撒谎。工程进度比预期的慢了许多,责任不在其他人身上,而是在卡尔森。

    简单的说,在安排任务的时候,卡尔森没有考虑周全。

    这就是,建造工事的地点并不理想。在工事的最底层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而且根本看不到底的坑洞,由此导致工事的地基不稳,也就使得接下来的施工受到了影响,甚至得推倒重来。要知道,这是军事工事,不是民用设施。再说了,即便是民用设施,地基不稳同样会出现质量问题。如果因为建造质量不达表,导致军团在战斗中遭受严重的损失,施工的负责人就要负全部责任,严重的还会遭到惩罚。更重要的是,如果工事没修好,就很可能在遭到猛工的时候被敌人摧毁。

    见此情形,卡尔森很是头大。

    施工时间本来就很紧张,现在又出了质量问题,确实麻烦。

    其实,这不是第一个出了质量问题的工事。

    在来这里之前,卡尔森已经处理了几起类似的情况,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推倒重来,绝不能因为赶时间忽视工程质量。

    现在,也只能返工。

    显然,这得耽搁不少时间,至少这座工事需要多花半天时间,也就意味着这支施工小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事比预定的少了一座。如果算上其他地方的问题,现在的人手根本不够用。

    想着这些,卡尔森忍不住叹了口气。

    虽然知道抱怨没有用,但是卡尔森依然忍不住暗自埋怨。

    卡尔森知道,这事怪不了别人,是他自己太过疏忽大意。竟然忽略了任何一名工程人员都不应该忽视的关键问题。

    这就是,地质结构。

    虽然矿渣性是一颗行星,不管是质量、还是尺寸都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矿渣星与类似的固体行星有很大的区别。这就是,在被废弃之前。矿渣星已经被无节制的开采了两百年。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根据相关记载,疯狂的开采行为至少导致矿渣星损失了百分之十五的质量。

    这是个什么概念?

    换成其他任何一颗星球,早就因为损失如此多的质量所导致的引力场改变而崩塌了。矿渣星没有崩塌,并不是因为地质构造特殊,而是在疯狂开采的时候,为了确保安全,矿工用各种方式加强矿道,由此使得矿渣星内部成为典型的蜂窝结构。也就更加牢固,没有因为质量损失而坍塌。

    只是,这种非自然产生的构造无法长期维持下去。

    说白了,人造设施都有使用期间。

    更重要的是,矿渣星的繁荣没有持续多久,而且在资源开采完之后就被废弃,至今已经有数千年了。

    什么样的人造建筑能够存在数千年?

    就算有,也算不上牢固。

    更何况。当初加强矿道,只是为了能够安全的开采资源。在大规模开采的时候,再大的矿脉都会被迅速开采完,因此在加强矿道的时候,根本没做长远打算,也不会有人傻到花大量金钱把矿道加强到能够维持数千年。

    矿渣星上的矿道至今还在,只是因为在过去数千年里没受到破坏。

    简单的说。现在的矿渣星其实就是一颗散沙般的星球。虽然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外来扰动就坍塌,但是当外界作用过于明显的时候肯定会引发地质灾难,地基坍塌其实只是最小的地质灾害。

    这就是卡尔森忽视的问题。

    其实,严格说来,责任也不在卡尔森身上。

    这就是。舰队司令部提供给卡尔森的资料根本不准确,全都是几千年前的,而卡尔森正是根据这些资料做了建设规划。显然,几千年前的矿渣星根本不是现在的样子,也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只是,卡尔森依然在自责。

    他不但是一名工程部队的军官,还是一名地质专家。任何搞工程的都得懂地质,而且绝对算得上专家。就算舰队司令部提供的资料不准确,做为一名专家,卡尔森也应该提前想到这些问题。更何况,做为工程部队的军官,更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要知道,军团作战毫无规律,在陌生地点安营扎寨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因为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就导致在建造营地的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显然说不通。再说了,司令部的指挥官肯定不会因此认为工程负责人没有责任。

    当然,责任是责任,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弥补。

    还好,卡尔森经验丰富。

    其实,现在遇到的问题只是暂时的,等到营地落成,这些问题都将烟消云散。

    这就是,只要营地落成,准确的说是用来维持营地的那台大型原能转换器到达,并且开始运转,就能利用原能来稳固地基。如果有必要,甚至能制作一个巨大的能量屏障把整座基地保护起来。在能量屏障的保护下,就算地基不稳也不是大问题,因此现在遇到的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只是,营地能在什么时候落成?

    按照标准程序,要在外围防御建起之后,舰队才会把维持营地正常运作的大型原能转换器送过来。这个建造程序有其道理,即只有完成外围防御部署才能确保营地的安全,也才有可能完成全部建造工作。如果外围防御部署不到位,那么在建造营地的过程中就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

    此外,大型原能转换器极为昂贵。

    能够维持一座能够支持一百个军团的要塞级军营的,只能是sss级原能转换器,即便是雷凌族,也没有富裕到能够随意使用sss级原能转换器的程度。更何况,维持一座军营所需要的不只是大型原能转换器,还有很多配套设备,比如用来制作能量屏障的发生器,生态系统等等。要想把大型原能转换器的价值发挥出来,就得把这些设备一同送过来,而且得同步完成安装与调试。简单的说,建造一座要塞级军营所耗费的资源跟建造一艘同等级别的战舰相当,甚至更多。

    外围防御工事没有建成,舰队司令部未必会把原能转换器等设备送过来。

    也就是说,卡尔森首先得完成外围防御工事。

    当然,也不是没有商榷余地。

    这里是矿渣星,远离前线,而且没有居民,也就没有危险。军团的标准建造程序是针对战争,并不针对和平时期。既然这里没有敌人,也就用不着太在乎外围防御部署,提前安装大型原能转换器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再说了,如果确实需要这座营地,舰队指挥官肯定不会在这个问题上为难卡尔森。

    说白了,为难卡尔森不会有任何结果。

    如果卡尔森无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派其他任何人来也是一样。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只能想办法解决。

    仔细思索一番之后,卡尔森做出了决定。

    在让工程人员做好返工的准备之后,卡尔森启动了随身携带的通信设备,向舰队司令部汇报了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包括提前把大型原能转换器等设备送来,让营地尽快运作起来。

    其实,这也是卡尔森最大的权限。

    虽然他是这里的工程负责人,也是这三个军团的工程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但是他只是一名中级军官,最多只能向舰队司令部反应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他的身份,还无法直接向舰队指挥官汇报。

    这也可以理解,如果任何一名中级军官遇到麻烦都去找舰队指挥官,就算是万罗战皇坐镇指挥,也会忙得头昏眼花。按照舰队的指挥程序,卡尔森反应的问题会由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军官做评定,然后发给负责相关事务的高级参谋,而高级参谋将根据评定级别,也就是紧要度依次处理。只有特别重要的事务才会转交给舰队指挥官,由舰队指挥官拍板。一般事务根本到不了舰队指挥官那里,在舰队司令部就处理好了。虽然程序有点复杂,但是依靠强大的光脑与众多的参谋,基层部队指挥官反映的问题会立即得到适当处理,只是能否及时得到回复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不管怎么说,卡尔森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当然,他也相信,既然建造军营的事情如此重要,那么他反映的问题肯定会受到舰队司令部的参谋重视,说不定会被送交到舰队指挥官手上。只要舰队指挥官依然认为有必要在这里建造军营,就会立即给出回复。当然,所谓的“立即”并不是马上,而是不像一般事务那样等上一段时间。

    也许,就这几天吧。

    想到这,卡尔森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一千年的和平盛世,让所有人都懈怠了下来。如果是在一千年前,也就是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中,这样的问题会马上得到处理。在一些重大会战中,高级指挥官甚至会亲自处理基层部队军官反映的问题。

    只是现在,卡尔森只能耐心等待。

    当然,在这几天里,他指挥的工程部队还能完成一些工事的建造工作,到那时候外围防线也差不多成形了。

    感叹归感叹,卡尔森没有耽搁多少时间。

    这只是一座工事,在军营的环形防线上还有数百座类似的工事,卡尔森并不打算在这里逗留。

    只是,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地面震动了起来,而且极为猛烈。(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 束手就擒

    地震!?

    不但卡尔森怎么想,其他工程官兵也这么想。

    虽然在这个时候发生地震也太凑巧了,但是卡尔森并不觉得奇怪。在此之前,三艘大型登陆舰在哭泣平原降落,而每艘大型登陆舰都有上千万吨,等于给这块本来就不稳定的地方增加了数千万吨的压力。随后,工程官兵还在平原中央建造了指挥塔。虽然建造指挥塔的材料是就地取材,只有很少一部分由登陆舰运来,并没增加额外的压力,但是指挥塔改变了这块地方的压力,也影响了地质构造。受这些因素影响,发生地震,哪怕是强地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不过,地震没什么好怕的。

    没等卡尔森下令,工事里的官兵纷纷启动了随身携带的设备,在原能的驱动下,从工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