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星辰妖皇传 >

第114章

星辰妖皇传-第114章

小说: 星辰妖皇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的图上。上半部笼罩于一团迷雾之中;下半部茫茫星星点点。密密麻麻。星辰不知凡几。俱是暗淡一片。只有正中稍下一颗星亮着。
    陆久仔细辨别位置。。觉正是地星。心中顿时略有所悟。有了一些猜想。欲要证实。还需观日后事态验。
    多思无益。陆久收好星辰图。揪住朱九阴的衣领化作流光投向地星。
    封神战后。人间地星灵气匮乏。各大教派。以及一些小门小派。只要能力足够。纷纷将道场迁入地仙界中。
    二百余年时间。地星再难寻见一位天仙以上修为。
    人间修行中。明面上一阐教和佛门为尊。并立于东西两方。阐教势力以昆仑山玉虚宫为。另有阐门十二金仙留下的道统若干;佛门有藏传教一脉。显密两宗。还有叛教投入佛门的慈航普贤文殊等人。传下普陀寒山灵隐等诸多中土寺院。
    暗中的势力。有截教孔宣精研五行。以五行演化“仁义礼智信”。传下儒门一脉。斩出孔雀真身——孔丘孔仲尼。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其门下七十二贤达。个个不凡。力渐起。
    更有早年陆久布下的暗子。只是还不到浮出水面的时候。
    陆久带着座下四弟子朱九阴驾云一路东向。来到东海万顷碧波之上。感受着熟悉的蓝天碧海微腥的海风。不觉一阵心旷神怡。
    飞临蓬莱岛遗址上空。陆久静静悬浮。青衫猎猎。清风挽起脑后的长。只见漆黑墨中白色带飞舞。
    “老师……”朱九阴轻声呼唤。
    陆久闻声醒过神来。身形缓缓飘落。临近海面。足下荡起一道气劲。分开海水。领着朱九阴潜入海底深处。
    穿透重重幽暗的海水。朱九阴陡然觉的身子一暖。滚滚热浪扑面而来。四下望去。只见火红一片。到:都是翻腾的岩浆。立足的地面。暗红炙热。雾气蒸腾。
    正诧异与海底还有这一番奇景。朱九阴耳边传来陆久淡淡的话语:“九阴。此地乃是地煞之火穴。正好调节你体内阴气。你安心在此地潜修。飞升后可去寻你师兄闻仲。不准向旁人提及出身来历。”
    “是。弟子谨尊师命。”朱九阴声应下。
    “嗯……”陆久微微颔。取出剩下的一团西方庚金和陆压自西昆仑带回的奇异石头道:“你且退开些。
    待为师为你祭炼一件法宝。”
    朱九阴依言推开。目中掩饰不住阵阵喜意。
    陆久张手摄来大团地煞之火。悬浮与身前。又将庚金和石头投入其中。招来大片
    |行将三揉捏在一处。在神念的操控下细细调整其结。
    不多时。一柄黝黑的九齿钉半空悬浮。陆久手中印诀连转。为其布上密密麻麻的符咒印禁制。流转不休。泛起阵阵祥云瑞气。
    停下动作。陆久淡淡扫一眼。九钉能吸引灵气。虽然不如先天之宝。却也颇具妙用。寻思着四弟子为尚浅。不适合使用过强的法宝。陆久心中请红云出手的心思一闪而逝。
    九齿钉缓缓飘飞。朱九阴双手接过。谢过陆久之后捧在掌心细细把玩。舞动几下。清音阵阵。吸引着遭灵气急速聚拢过来。
    见四弟子喜欢这兵器。陆久淡淡一笑。而后又道:“为师往人间界一游。你好自为之。”言罢。身化蓦消失不见。
    “弟子恭送老师。”朱九阴欠身相。
    不提陆久在人间游历详情。单说朱九阴在地煞火穴潜修。不过短短三年时间。在九齿钉的帮助下。体内阴气过剩的困扰尽去。昔日粗豪面相尽去。反是成了一副阴柔中年男子模样。
    这一日。元神异常跳动。朱九阴心中明白。飞升的时刻已然临近。擎出兵刃。纵身越出海面。只见青色云彩八方而来。
    不过是小小升仙劫。五行天劫****并未出现。只是趋来东方青木劫降下。朱九阴心下一松。紧了紧手中齿钉。自信满满。
    忽然些古怪地想到:老师他……不会是连这个都算计到了吧?十多年的相处。朱九阴虽然还不知道陆久的身份。却也明白自己这老师算计无双。
    仗着手中西方庚金炼制而成的九齿钉。金克木。朱九阴轻松度过升仙劫。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经过天劫洗身。朱九阴正眯眼享受着通体仙气盎然地畅快。这时。天光大开。一位金甲神将自虚空走出。一手捧卷轴。一手持大刀。仙兵之上符文流转。朱九阴眼睛瞥了在看看自己的大刀。不由咧嘴而笑。
    金甲神将左手驻刀金色祥云之上。右手将卷轴举过头顶。喝道:“高天上圣大慈仁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圣旨下。下界散修朱九阴跪领!”
    朱九阴心中大吃一惊。玉皇大帝。三界的统治。在他心目中。就是最高神祗。闻言慌忙凌空曲膝。静旨意。
    金甲神将的意一笑。朗声宣道:“大天尊圣谕:下界散修朱九阴。刻苦修行。历过天劫。功德圆满。特敕命上天界为官。”
    “朱九阴领旨谢恩。”虚空三叩朱九阴接过圣旨。在金甲神将的引领下行向南天门。
    跨入南天门。朱九阴顿时咂舌不已。只见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那巨大的南天门尽是琉璃'玉砌成。两边摆开数十员金甲神将。一个个执戟悬鞭。持刀仗剑。入的内间。又见几根大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
    朱九阴为环境所慑。悄悄问金甲神将道:“这位神将。不知陛下封我什么官职?”
    金甲神将不过一介毛神。哪有资格知晓这等事。心中颇为不耐。又不好罪将来的天官。无奈答道:“上仙。小神实是不知。”
    朱九阴眼珠一转。又问道:“敢问神将。九天应元府如何去?”
    金甲神将神色一变。肃然问道:“上仙打听九天应元府作什么?”
    察言观色之下心中一凛。朱九阴以为二师兄闻仲与此人结怨。故作随意道:“贫道与九天应元雷音普化天尊有过一面之缘。欲前往拜望。”
    金甲神将立时换上一张亲热笑脸道:“上仙原来与天尊有旧。待小将为您引路。这边请。”
    “不是要去朝见陛下吗?”九阴见他变脸之快。心下鄙视:原来是溜须拍马之徒。只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含笑跟上。
    金甲神将连忙答道:“上仙有所不知。往天宫去不过走个过场。寻上一处偏僻宫殿暂歇。静候陛下诏命。
    上仙与天尊有旧。自然无须如此。”
    领着朱九阴来到九天应元府门前。金甲神将恭敬道:“上仙请自行入内。小将地位低微。不便进入。”
    言罢。金甲神将告辞离去。飞奔向天宫。通过层层通报。终于见到玉皇大帝。连忙将朱九阴的情况奏上。
    “与闻仲有旧?”玉皇大帝喃喃自语。皱眉问道:“你是在哪里接引朱九阴上界?”





    第二卷 人间劫 第三卷 地仙事 第二百一十八章 寺事事寺
     更新时间:2009…10…11 15:35:56 本章字数:3450

    上回说到玉皇大帝询问天将朱九阴何出飞升。
    金甲神将伏的小心翼翼的奏上:“启奏陛下,乃是东海内进千里处。”
    那不是蓬莱岛遗址吗?玉皇大帝心中一突,兀自沉吟不语,品味着朱九阴和闻仲的关系,忽然念头一闪:莫非是闻仲门下弟子?
    闻仲乃是肉身成圣,不受封神约束;实力高绝,又是天庭一方势力的首领,玉皇大帝对他并没有绝对的控制力,一直心存顾忌。
    更为重要的是,闻仲还有一个圣人老师,妖皇圣人,亿万妖众的皇者。
    沉吟良久,玉皇大帝终于下定决心道:“太白金星,拟旨。敕封朱九阴为天蓬元帅,执掌天河八十万水
    “陛下三思。”太白金星出言劝阻道:“天河水军兵权,万万不可交到来历不明之人手中啊。”
    玉皇大帝幽幽道:“如果朱九阴不是闻仲弟子,八十万水军能翻起什么大浪吗?”
    太白金星默然片刻,缓缓摇头。
    “如果朱九阴是闻仲弟子,没有八十万水军又如何?”玉皇大帝似在询问太白金星,又像是在问自己。
    太白金星茫然无语。
    玉皇大帝轻轻挥手道:“去宣旨吧……”
    九天应元府内。师兄。”朱九阴向高踞上首的闻仲施礼,打量着这位二师兄,不觉将他与三师兄比较。
    如果说杨戬的气质是冷漠,饱含无尽杀气的冷漠;那么闻仲就是威严,透着浩然正气的威严。
    闻仲扫了朱九阴一眼,认得是蓬莱岛一脉筑基星辰法诀。微笑着延请他入座道:“都是同门兄弟,四师弟不必多礼。日前得三师弟传讯,方才知老师又收了弟子,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只是不知,适才为何不直言相告,推说什么旧识?险些叫为兄失礼。”
    朱九阴干咳一声,颇为尴尬,刚才险些进不得门来。苦着脸拱手告罪道:“二师兄莫怪,只因老师严令。命小弟不得透露出身来历。”
    闻仲微微一愕,一时搞不清陆久为何要下这样的禁令。只是,老师圣谕不容违背,当下颔首道:“既是老师吩咐,四师弟务必时刻谨记。若有人问起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以旧识告之。”
    朱九阴讪笑道:“小弟记下了。”
    这时,门徒余庆来报,太白金星在门外求见,闻仲眉头微皱,出言吩咐道:“请他进来。”
    不多时,太白金星进得大厅,向闻仲施礼道:“见过天尊。”
    闻仲手不抬、身不动,淡来,可有要事?”
    太白金星扫了朱九阴一眼,将玉皇大帝圣旨托到面前。恭声道:“禀上天尊,大天尊有旨意下于朱九阴上仙。”
    “嗯,放下吧。”闻仲的语气依旧淡淡然,心中通亮如明镜。自己这四师弟都找上门来了,若是玉皇大帝还没什么动作,也坐不到这三界至尊的宝座。
    朱九阴暗自咂舌,这位二师兄的威势气派果然够大,连三界至尊的圣旨都敢这般不理不睬。
    太白金星神情没有丝毫不妥,放下圣旨躬身告退,似乎理所当然。朱九阴察言观色之下更是惊讶无比。
    闻仲展开圣旨淡淡扫过。轻笑道:“四师弟,大天尊封你为天蓬元帅。执掌天河八十万水军。”
    “什么?!”朱九阴惊讶非常,不可思议道:“陛下封我这么大官位?还掌握八十万大军兵权?”言语之间,满是惊喜之意。
    闻仲见状。有些明白陆久为何要下那样的禁令,于是淡淡道:“四师弟无须如此。不过是大天尊拉拢师门和为兄的小手段罢了。”
    朱九阴出声问道:“我们师门很强大吗?”想起自己那高深莫测的老师,还有眼前的二师兄和远在青峰山的三师兄,忽然觉得自己问了一句废话。否自有老师告知于你,为兄不敢多言。”闻仲的语气不咸不淡,又捏着圣旨正色道:“这天蓬元帅尽管去做,只是有一事,为兄要说于四师弟知晓。”
    朱九阴肃然道:“二师兄请讲,小弟洗耳恭听。”
    闻仲言道:“如今天庭局势复杂,为兄就不再一一详述,日子久了四师弟自然知晓。多听多看,少说少做,四师弟千万谨记这八个字。”
    “小弟谨尊师兄教诲。”朱九阴拱手应下。
    “嗯。”闻仲微微颔首,语气转柔道:“若是遇上难事,捎个信来九天应元府即可,天庭之事,为兄还能为四师弟担待一二。”
    朱九阴拱手谢过,心下暗自诽腹:连玉皇大天尊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何止是“担待一二”这么简单……
    此时,人间界正值春秋时期,诸派学说皆大放异彩。
    陆久在人间游历三年,体悟红尘百态,元神心境精进一日千里。自从接收了来自盘古头颅的讯息之后,对于大道,陆久不再迷茫,更不会彷徨。
    辨明了大道的方向,信心前所未有的膨胀,陆久行事越发有妖者风范,抑或是说,更加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心灵在这种放纵下,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这一日,陆久游历至西子见一颗火红色流星悄无声息的滑落天际,落到前方不远处。
    “星君下凡?”陆久心中讶异,掐指一算,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是火德星君罗宣欲为新识好友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出气,遣座下神将来烧燃灯古佛传下的道统——灵隐寺。
    陆久前世是江南人,不愿灵隐古刹被毁于一旦。行事不过心之所至,至于罗宣、燃灯之流,在他心中并无分别——蝼蚁罢了。当下戏谑一笑,化作头戴斗笠,手持竹竿的年轻人,来到灵隐寺山门前靠墙席的而坐。
    临近正午时分,一位姿容秀丽的姑娘,穿着一身红绸衣裙,手撑一把小阳伞,乌溜溜的大眼睛东张西望,匆匆跑向寺门。
    堪堪进入寺门之时,陆久一竹竿点出,将姑娘逼出门外。红衣姑娘不肯罢休,不停的试图闯入。
    陆久面上挂着一抹邪异的笑容,手中竹竿东窜东档,西窜西档,弄得红衣姑娘面红耳赤,汗下如雨。
    香客们见一位邪异青年当众调戏美貌女子,纷纷起哄。
    陆久邪邪一笑,挥手道:“此事与你们无关。”
    这时,寺内行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僧,只因修为浅薄,只道陆久调戏良家女子,乃上前合什道:“阿弥陀佛。小不可肆意妄为。如此行事,玷污佛祖,定会沉沦阿鼻的狱。”
    陆久手中动作不停,回头邪笑道:“小和尚,你们的佛祖管不到我,休在我面前呱噪不休。”
    “阿!弥!陀!佛!”老和尚心中动了无名之怒,高声诵念佛号按下,直将一众香客震得眼冒金星,只有陆久和那红衣女子充耳不闻。
    陆久打着呵欠问道:“小和尚,你是有寺好,还是没寺好?”
    此言乃是以南方俚语发问,老和尚听不真切,怒极反笑道:“阿弥陀佛,小施主说笑了,自然是无事(寺)为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陆久顿时一愣神。老和尚以为陆久不听劝言,复又诵念道:“阿弥陀佛,小施主,多一事(寺)不如少一事(寺)。”
    “多一寺不如少一寺……”陆久喃喃自语,忽然止住手中动作,将竹竿和斗笠扔到一旁,露出邪气的面容,狂笑道:“老和尚,此言大有道理。自然是多一寺不如少一寺……哈哈哈哈……”
    既然和尚都不在乎,陆久更不会多事为佛门消灾解难。兴之所至,坐管闲事;心之所任,袖手不理,果真当得一个“妖”字。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和尚见陆久“受教”,顿时大感欣慰。又见的目光中满是戏谑,登时摸不着头脑,愣在原的一头雾水。
    红衣女子挤入大雄宝殿,转眼间便消失不见踪迹。至正午时分,寺院中的房舍忽然燃起大火,风助火势,火助风威,霎时间将个灵隐古刹烧成一片火海。
    众香客奔逃而出,陆久见了,嘴角的邪笑越发浓郁。
    众僧奔走疾呼,或是担水,或是施法救火,皆无济于事,顿时哭天喊的声大作,乱作一团。何故?无他,盖因此火乃是三味真火。法力不及,熄灭不得。凡水泼之,如火上浇油一般。
    老和尚心中大急,催动全身法力亦灭不得大火。瞥见陆久离去的背影,猛然想起陆久方才所笑。
    “多一寺不如少一寺……多一寺不如少一寺……”
    老和尚喃喃自语,顿时恍然大悟,心下后悔莫及,连声呼唤告求陆久回身相助。
    陆久充耳不闻,他是何等身份?混元圣人,亿万妖众至尊皇者,即便是游戏红尘,岂能为了区区一间小寺庙流连圣驾?
    若不是存着心底最深处的香火情,怕是看都不会看上一眼。此番虽然未曾保下灵隐古刹,可坐视佛门少一间寺庙,也不失一乐。





    第二卷 人间劫 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