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星沉三国 >

第17章

星沉三国-第17章

小说: 星沉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吩咐手下去找众人来见鲁肃,亲自给鲁肃端了杯茶,鲁肃刚刚才恢复了一些,看到赵信这个行为,有愕然了,心里波涛汹涌.
    赵信拍拍鲁肃的肩膀道:"子敬,放宽心,男子汉大丈夫胸怀四海,以子敬的胸襟、才学、人品天下哪里去不得!"
    鲁肃听到赵信这样一说,心中一动,渐渐平静下来.
    赵信道:"我已经着人去请荀文若、徐元直、张文远等人来此,一会你们好好聊一聊."
    此时这三人在赵信手下已经大大有名,尤其是荀彧,本来就名重汝南,闻名天下,如今更是了不得,不敢,徐庶和张辽也不差.
    鲁肃一听,马上精神一振,开始考虑待会见到这些人自己要如何应对.赵信一看鲁肃的样子就知道鲁肃大概在想什么,也不打扰他,自己静静的处理公务.
    一会,众人都来了,赵信给鲁肃介绍了众人.客气了几句之后,慢慢转到正式的话题,赵信在一旁看着鲁肃有问必答,应对自如,深感此人名不虚传,小小年纪便如此了得.
    谈着谈着,荀彧等人也不由对鲁肃的才学、胸襟大是赞叹.
    见谈的差不多了,荀彧忙出来对赵信道:"恭喜主公,今日又得一大才!"其余众人也连忙道:"恭喜主公!"赵信心中大喜,对鲁肃道:"不知道子敬肯不肯屈就?"
    其实鲁肃在知道赵信身份后,便深觉赵信为人宽厚,仁爱有加,真的是求贤若渴,而且观此人龙骧虎步,如今把豫州和淮南治理的如此之繁荣,便以赵信为可投之人了.加上赵信对自己的礼遇,恐怕文王对姜尚也不过如此了,心中就已经认定赵信了.适才又见了赵信手下文武,对赵信的感观又深了一层,可以说能遇到这样的明主是自己的幸事了.当下不再犹豫,以大礼参见赵信道:"子敬拜见主公."又与旁边众人重新见礼.赵信见了,大是欢喜,对鲁肃道:"子敬文武全才,不如先到文若手下去历练一番,等过一段日子再道军中来,不知子敬意下如何."鲁肃见赵信如此安排自己,便知赵信极为看中自己,当下道:"谨听主公吩咐."
    赵信道:"今日得子敬来投,我心中甚是欢喜,不如大家前去庆祝一番!"!~!
    ..
第三十一章 诛杀董卓
    WWw!长安,这日,吕布对王允道:"王大人,如今只你我二人,势单力薄,恐怕难以成事."
    王允道:"奉先放心,我早已有所准备,如今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等与我们同心."
    当下请二人来商议,四人歃血为誓后,士孙瑞道:"可派人到郿坞请董卓进宫议事,然后吕将军率人伏于宫内,等董卓进宫后杀之即可."
    王允道:"此计大妙,只是需派一名能言会道之人去郿坞请董卓."
    士孙瑞道:"董卓部下李肃,因董卓不升其官,而心怀怨恨,而且此人口才了得,如能要他入伙,必然成事."
    吕布道:"此人曾劝我投降董卓,如果他不从的话,我就杀了他."
    于是派人秘密的请李肃来,李肃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商量完毕只等机会来了,就要图谋董卓.
    汝南,徐庶进见赵信道:"主公,奉孝发来消息说,孙坚之侄孙贲引孙坚旧部来投,问主公如何办理."赵信问道:"孙贲,孙坚之侄,元直你知道此人吗?"徐庶道:"主公,孙坚死后,孙坚之子,年纪幼小,部众便由此人统领."赵信问道:"孙坚之子今年有多大了?"徐庶道:"主公,孙坚长子孙策,今年大概有十八、九岁了."赵信了解了这些情况,心想还是先收下再说吧,对徐庶道:"对奉孝说,先留下众人,不要去用他们,好生养着就是了."
    徐庶走后,赵信心想孙策如今已经十八、九岁了,恐怕过个一两年,甚至今年,知道其父孙坚的部众在我这里的话,就会来投了.原来是应该去投袁术的,可如今自己把袁术赶到九江去了,所以便来投自己了,看来自己是取代了袁术的位置,不过自己可千万不要象袁术一样的下场啊.如今袁术在九江,那以后江东又多了个变数了,此时江东各种势力林立,自己修生养息一段时间,恐怕就要进军江东了,不过之前还得把庐江、九江这两个势力解决掉.庐江太守陆康,搞搞内政还行,要论行军打仗可就差远了.自己对他应该采用怀柔的策略,自己还想把他的孙子陆逊搞到手呢,只是陆逊离成年恐怕还要很久,此事也急不来.袁术被自己弄的如丧家之犬,也不知道此人最近在九江如何了,不过,观袁术此人的气度、行事,恐怕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过段时间得好好谋划谋划进军九江的事宜了,不过,袁术此时如惊弓之鸟,恐怕自己这里一发兵他又逃了,得想个周全的办法,把袁术一网成擒.现在自己对形势的把握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准确了,这历史由于自己的介入而改变了很多,看来自己得好好和郭嘉等众人商议商议了.如今兵马已经练的差不多了,各城守将也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了,也是时候把郭嘉他们调回来了.让郭嘉回来的时候,顺便把孙坚旧部也带来,把他们安置在汝南,放到自己眼皮底下自己也安心多了.孙坚待他们极厚,要他们臣服自己恐怕不容易,况且估计孙策也快来了,到时后恐怕就更没办法了.想到这个问题赵信就头痛不已,难道到时要放他们回江东,然后让孙策一统江东,反过来又作为自己的对手么,这样一来恐怕到时自己会重蹈袁术覆辙了.不管了,先带来见见再说吧,到时分化几个人,如果孙策来自己这里,不让他去江东就行了.
    想得差不多了就把这些事吩咐下去,自然有人去通报郭嘉他们
    三月中,众谋士齐聚汝南商量今后的发展方向.一干谋士郭嘉、荀彧、荀攸、徐庶、田丰、鲁肃等人齐聚一堂,看着堂下这帮人,赵信那个心里乐啊,这三国的著名谋士恐怕已有一半在自己的麾下了.
    赵信道:"各位,如今我治下的各地都已经上了一定的轨道了,这是值得可喜可贺的,在座诸位都为我们的事业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在此我赵信对诸位深表感谢.这次我把诸位从各地请来,就是要和诸位商量一下今后的大事."
    对荀彧道:"文若,如今你对整个领地的情况都比较清楚,不如你来先说一下大概的情况,好让大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荀彧道:"是,主公,在主公的要求下,从去年我军新得寿春之后,我们便开始清点整个境内得人口.如今已有了初步得结果,整个豫州再加上淮南各地,主公治下的百姓大概有四百五十多万,豫州近年来人口渐增,尤其是汝南一地就达到一百三十万,南阳、信阳等地加起来有一百二十多万,整个豫州有两百六十万,淮南各地加起来有一百九十余万. 主公施行的屯田之策,如今整个豫州已经实行了一年,去年,豫州粮食大收,如今府库中粮草堆积如山,可支三年之用.淮南新得,还没有施行屯田之策,不过,如今已是春耕十分,今年主公决定要在淮南大力推行屯田之策,我们正全力准备在淮南各地施行.相信,如果明年收成好的话,我军可在三年内无粮草之忧.在教化百姓方面,主公在各地大力修建学堂,以及培养各种转业人才的转业学院,令百姓子弟进入学堂.如今各地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办的学堂也有了一定的数目,进入学堂中学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今后几年,等这批学生学成的话,我们再无人才之忧.在商业方面,主公大开方便之门,税收调的很低,如今境内的商人来自全国各地.主公重农亦重商,鼓励人们经商,领地内的商人也越来越多,境内的税收也增长了许多.去年豫州一境光商业税就达百万两白银之多,预计今年还会有所增长,加上其他各行业的税收,总共有三百万两之多,和淮南加起来有四百多万两,去年光盈余就有一百八十万两.有这么多的收入,别说如今我军只有十六万大军,就是有三十万、五十万,我们也养的起.另外去年总共买了一万五千匹马,战马占了一万匹,耕用的有四千匹,有一千匹优质种马,相信几年之后,产马可以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盐、铁方面,主公派人四处请来无数优秀的匠人,设了炼铁司,大力发展炼铁技术,如今我军的兵器有了很好的改善.在盐税方面,主公下调了很多,如今境内的盐价比其他地方便宜得多了,百姓称颂.境内百姓生活富足,豫州百姓更佳,豫州又以汝南为最.这就是我军境内的大概情况."
    赵信道:"如今我军各军都已经练成,马军有两万人,步军有十四万人马,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不过单以兵马的数量来说,还是有很多诸侯比我们多的."又对郭嘉道:"奉孝,你对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意见?"郭嘉俨然成为赵信手下的首席谋士.
    郭嘉道:"主公,我今新得淮南,正宜修生养息,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再往外发展,我们可以有几个地方考虑,向西,荆州刘表,向东,徐州陶谦,不过我认为我军应该向南,向江东发展,江东势力林立,平江东要比对付刘表和陶谦容易.而且如果我军得了江东的话,那么我们将有更加纵深的战略之地."
    赵信看向徐庶,徐庶忙道:"主公,奉孝所言甚是,我们刚刚逐走袁术,如今又掉过头来对付刘表和陶谦的话,很容易会犯了众怒的."
    赵信对鲁肃道:"子敬对江东的形势比较了解,子敬以为如何?"
    鲁肃对赵信召他来开这样的会议,心中已经很感动,赵信对自己的看中由此可知,这些人中现在就他鲁肃寂寂无名,其他的都名重一方,在赵信手下都很得重用的.所以鲁肃认为自己只够在旁边听听的,让他参加就是赵信的恩宠了,更想不到赵信会问及自己的意见.
    鲁肃忙道:"江东世家、阀族林立,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主公还需好好斟酌一番,如果我军进军江东的话,到底要怎么样对待他们也是个大问题."
    荀攸道:"主公,子敬之言有理,我们要未雨绸缪,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赵信对这个一开始就无条件跟着自己的荀攸,可是很看中,想当初,赵信初到洛阳,就在荀攸府中落脚,两人关系自然是极好的,一年没见他了,赵信不禁想开开他的玩笑,道:"公达,你何时看到我手忙脚乱的样子了?"荀攸看赵信的神色就知道赵信的意思,忙道:"主公英明得很,哪里会手忙脚乱,到时荀攸我经常会被主公搞得手忙脚乱的."
    赵信对荀攸道:"公达,依你之见,当选何地为佳?"
    荀攸道:"主公恐怕心中已有定计,我虽然驽钝,也知道奉孝所言有理."
    赵信道:"公达深知我心,元皓,你有什么高见?"
    田丰道:"我只知主公深通兵法,极得用兵之道,观主公麾下兵马,这天下还不是任主公纵横么,我也认为向南极好,得了江东之地后,以主公的英明,只需几年就可使江东大治,那时进可攻,退可守."
    赵信道:"那么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的大方向已经确定下来,诸位也回去好好考虑,有什么方略的话,到时呈给我.不过我们要向江东发展的话,必先要考虑庐江陆康、九江袁术这两个势力,庐江陆康好办,只是这袁术,我只怕他又会逃了,诸位下去也好好考虑一下有什么对付袁术的法子."
    又对郭嘉道:"奉孝,孙坚旧部都随你来了么,找个时间安排他们来见我."
    四月,长安,吕布、王允、士孙瑞、黄琬、李肃众人又聚集在一起.
    士孙瑞道:"前段时间陛下得了重病,如今刚好,不如我们趁这个机会除了董卓!"
    王允问道:"士孙仆射有何妙计快快道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见众人都热切的望着自己,士孙瑞道:"我们让李大人去见董卓,就说陛下病重,欲禅位于他,令他进宫来受禅,到时让陛下降诏,吕将军率人伏于宫内,董卓可诛!"
    众人都道:"此计大妙,只是到时李大人得向董卓道明,说吕将军在长安安排好了,这样才能让董卓放心进宫."于是众人就定下计来.
    一日,董卓在郿坞听人来报,李肃钱来见他.见面后,董卓问:"李肃,你来此何干?"
    李肃道:"如今陛下病重,欲禅位于恩相,故来请恩相去长安商量大事."
    董卓大喜道:"此言可真?"
    李肃道:"我如何敢拿这种事来骗恩相,难道我李肃不怕恩相斩我狗头么!"
    董卓道:"我若真成此大事,必定少不了你的富贵,只是司徒王允其意如何?"
    李肃道:"王司徒何意,我不清楚,只是我来郿坞时,听人道王司徒正在筑封禅台."
    董卓大喜,与李肃一道往长安去了.到得宫中,见身后众护卫都被挡在宫门外,不由犹豫起来.李肃忙道:"恩相放心,温候已经在里面布置好一切了."董卓这才放心进去,进去后见众人都佩剑执戈不由大惊,惊问何意,这时王允出来宣诏尽言董卓专权、威逼天子、残害忠良之罪.董卓见大事不妙,高叫道:"我儿奉先何在?"旁边转出吕布,一戟刺死董卓.出宫后,众人搜捕董卓余党,杀了李儒,把董卓弃市.
    有人来报王允道有人在伏尸哭董卓,王允一听大怒,令人把那人抓来一看原来是蔡邕.王允要斩蔡邕,吕布、士孙瑞等人连忙拦住.士孙瑞道:"伯喈高才,为一时之失杀之恐怕有失天下士人之心."王允道:"如此狂徒,难道要让他继续修史污辱我等么!"不停士孙瑞之言,便要一意行事.吕布拦住道:"王司徒恐怕不知道蔡伯喈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王允道:"管他什么身份,我一样要杀他."
    士孙瑞道:"王司徒,你难道不知道蔡伯喈跟平南大将军赵信结亲了么?"
    王允心里一惊,但也不愿就此被人看扁,仍要一意孤行.
    吕布怒道:"王司徒,你不知道那赵信的厉害,我可是深有体会,当初他以万五之兵大胜董卓二十万大军之事,难道大家都忘了么.何况,如今赵信麾下有数十万兵马,战将百员,谋士无数,若是惹怒了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不能杀蔡邕.如果要结好赵信的话,就把蔡邕给他送去,也可以留蔡邕在此要挟赵信."
    众人连忙称是,王允这才罢休,令人把蔡邕带下去监禁起来.!~!
    ..
第三十二章 筹划水军
    WwW。汝南,赵信官衙,赵信正在看视公文,门吏来报,有二人手持张郃将军之书来见赵信,赵信忙令人带进来.一会只见两条大汉走了进来,见到赵信忙参拜道:"在下蒋钦、周泰参见大人."赵信不禁一愣道:"什么,你们再说一遍."那二人高声道:"在下蒋钦、周泰参见大人."赵信这才相信是真的,呆了一会,马上道:"二位壮士快快起来."周泰、蒋钦二人起来,周泰取出张郃书信交给赵信.
    赵信接过也不急着看,对周泰、蒋钦二人道:"得见二位壮士,在下心中很是高兴,不知二位可愿意在我这屈就么?"
    蒋钦、周泰二人原来去投张郃,张郃见此二人勇力过人,可堪大用,心想主公见了必然高兴,于是让他二人带了自己的荐书来见赵信.二人得知张郃要荐他们到赵信手下,如何不欢喜,如今淮南这一带谁不闻赵信的英名,心想有了张郃的荐书,必然能成事,哪里想到赵信连张郃的书信都来不及看,便忙着招揽二人.
    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