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虎狼 >

第62章

虎狼-第62章

小说: 虎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帮助这里的县丁吓跑小股的盗贼,若能如此也不错。”
    迟树得对此唯唯应是,黑保一则担心不留下一队士兵会压不住本地的地头蛇,万一新郑决定投降明廷,还会拿许平留下的人当脱罪的礼物。
    对此许平也已有成算:“我们已经把新郑城内的士人一扫而空,我们的大军又在近旁,他们会畏惧我们的,除非朝廷又有大军前来。如果真的朝廷派来大军,我们更要把所有士兵都集中在一起和他们交战,留一队兵在这里毫无意义,只会让本地人更加不安,毕竟我们贼名在外。现在要是有纠纷闹起来那也是他们自己人的事,不会怨恨我们闯营,只要我们严守大王的命令,对扰民的士兵严惩不贷,那百姓迟早会归心。”
    攻破新郑后,许平相信开封府各县城必然加倍警惕,再想这么轻易诈到城市就不会很容易了,他一面让长途跋涉的部队在新郑稍加修整,一面大力收集附近诸县的情报。
    许平下令将新郑县丁和民团召集到县衙前,当着县城里的百姓对他们讲话:
    “我是闯营大将军许平,之前在黄候新军的长青营任职。”许平看着面前黑压压的一大片人,说道:“新郑城内数千丁壮,被我带着十个人就拿下了城门,十个人啊!”许平摇摇头:“若我们不是闯贼,而是朝廷派来剿匪的官兵,你们新郑会有什么下场,城内父老有几人能够存活?诸位兄弟啊,你们身上肩负着新郑父老的性命安危,这种事以后可万万不能再发生了。”
    看着有些显得垂头丧气的新郑民团,许平提高声音说道:“要想保卫新郑父老,首先要勤加训练,我会留下人好好操练你们,而你们也务必要牢记:这里是新郑,是你们的家乡,不是什么开封、京师,你们一个倦怠,新郑就会化为灰烬,你们就会家破人亡!”
    说完之后,许平让那个还在养伤的瘸腿县令上来和全县的民兵见面,散会后,许平再次向自己任命的新郑县令交代道:“平日,在军营和士兵吃住在一起,不许住在县衙里、不许夺取民女或是民财,若是让我知晓——你干脆还是投官兵去吧……训练的时候不必藏私,把我教给你的源源本本地交给他们,大部分人不是傻子,你是不是以诚待人、是不是对他们有戒心、是不是拿他们当傻子哄,他们是能感觉得出来的。”许平让县令不要害怕麻烦,如果有什么难题、困惑就给自己报信:“好好练兵,有朝一日,我会需要你的这些手下在战场上为我效力……嗯,若是有人家想把闺女嫁给你,一定先向我禀告,若无大问题,我可以为你证婚。”
    “遵命,”之前的闯营老兵、新任的新郑县令,毕恭毕敬地对许平行礼:“大将军。”
    这支不满万人的闯军进入开封府地界后,明军的反应非常迟钝,可是说是几乎没有反应。河南境内的百姓胆小的逃亡,胆大的结寨自保,明廷对县城以外已经失去控制力。此时明军也没有出外协助征粮的任务,因此开封府既然没有派出任何野战部队迎战,各县地方官的唯一选择就是紧闭城门,希望这队闯军绕城不攻。
    确定没有野战部队的干扰后,许平就大模大样地开始进攻附近的县城。三月十日前,长葛、禹州皆轻松攻下,县令夏仲乾、陈鸣皆为近卫营所俘。近卫营采用的战术和以往闯军完全不同,他们没有鼓励流民攻城而保存本部精锐,却把火枪部队派到城楼下和城上对射,压制住守军后再用冲车撞开城门。
    河南农村人对明廷的仇视毫无疑问也影响到县里的人,县令仓卒组织起来的团练没有什么抵抗的斗志,而且也不愿意为县令这个外地人卖命。至于本地的士人,有些已经逃到大城市去,虽然闯营的追赃运动让官员很有抵抗的**。但许平奉行优待小吏的政策,见到新郑的小吏被继续重用后,这些地头蛇也倾向于在闯军势大的时候和闯营合作,基本上每次撞开城门也就意味着战斗结束。
    随着几座县城先后被攻破,近卫营来了越来越多报名投军的流民,不过许平总是安抚他们回乡种地。闯军控制区严格奉行不纳粮的政策。以往闯营的另一大兵力来源是解放囚犯,但是许平对此也没有什么兴趣,三座县牢狱里的杀人犯、强盗仍都关在里面,只有那些抗粮的农民被鉴别后释放。
    “闯王起义师,讨兵安民。那如何能把这些杀人越货的强盗放出来?更如何能收他们入营?”许平当着一大群部下,毫不客气地评价道:“或许这些山贼有些悍勇,刚才还有人劝我说什么黄候当年也用强盗为兵将,但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许平认为自己的情况和官兵很不同。说到底,官兵还是有大义的名分,罪犯加入官兵后就算是重新做人,也容易被军法约束。而闯营目前的形象很接近土匪,加入闯军后,士兵更容易变得无法无天而不是奉公守法,因此,许平坚持道:“我营只把老实流民当作兵员补充的来源。”
    三月十五日,近卫营抵达许州城下开始攻城,没多时,许平就发现自己遇到出兵来的第一个麻烦。
    “方狗官把南门堵上了!”士兵报告。
    许州守官方韦吸取其他几座县城失守的经验,用大石头把城门塞住,这让许平出师以来无往不利的撞门战术丧失作用。而且这座城市内,居然还有几门不错的火炮,它们给近卫营造成不小的损失,一天下来,三十多名打死打伤的闯营士兵里有半数都是伤在火炮下,这也是入河南府以来近卫营伤亡最惨重的一天。
    万幸的是城内守军也没有什么经验,他们把几门炮分散布置在四门,不然许平主攻的南门伤亡还要大。其它三门的守军远远一见闯军就开炮,或许这个行动确实起到壮胆的作用,不过他们不但没有给近卫营造成损失还让许平摸清城内的防御能力。
    听到攻城失利的消息后,许平就下令后退扎营。他判断其他三座城门也已经被堵住,没有用人命去确认的必要。
    接下里的几天里,许平致力于分析、收集情报,很快一张比较清晰的城防轮廓就出现在许平眼前。守官方韦是心学弟子,作为王阳明的门徒,他的行政能力大大强于一般的官员。被近卫营两个时辰就拿下的长葛县令就是个很好的反面例子:长葛城门被攻破,县官**殉国。县官原是个理学信徒,一直对王阳明破口大骂,除去儒家经典,他对钱粮一无所知。去年开封府临时征集棉衣,任务分配到长葛县,县令竟然急得差点上吊——因为他根本想不出到底该如何收集棉衣,无论是购买成品、收集原料自己制作还是要求商人提供充抵税金,他一条都想不到。当时方韦就调侃长葛县令道:“只是棉衣就要上吊,那要是宁王作乱又该如何?你以后别骂心学就好,至于棉衣我给你想办法。”
    河南烽烟四起后,其他地方官的作为基本可以被称为“坐以待毙”,闯军来了就关城门,闯军走了就把衙役放出去,继续催逼朝廷需要的税赋。可是这个方韦不同,已经组织过好几次名为诗会实为募捐的活动,每次都能想出点子,让富户或多或少吐出些银子。近卫营遇到的几门火炮,就是方韦用这些银子从南方购买回来的。
    “收集银两,自行派人到南方购买武器,并安全运回还没有引起河南府的不满。”许平也忍不住赞叹起来:“这个方县官很不简单啊。”
    周洞天一直领着参谋观察城防,他附和许平道:“每夜四门都有巡夜,各段城墙都有更替巡逻,总的说来,虽然还是有些粗疏,不过已经很不错了,以卑职所见,想来城内也会有布置。”
    对于把部队投入登城作战,许平毫无兴趣,近卫营士兵训练到如今这个程度很不容易,他不愿拿出和这种地方部队消耗。如果想把伤亡控制在两百以下,唯一可行的似乎只有设法打破城墙。这些天来许平从周围几个县缴获不少火炮,不过多是虎蹲炮这样的小炮,它们对城墙没有任何威胁。
    “近卫营的工兵队也组建多时了,正好该让他们练练。”
    现在近卫营的工兵队没有大型鼓风设备,所以只能在地表挖壕,因为有火炮的威胁,所以挖壕就定在夜里而不是白天。城里发现闯军掘壕后,明军也有了明确目标,从第二天开始就把四门炮搬到壕沟对面开始射击,在一整晚的胡乱射击中,先后有两次蒙进壕沟,给工兵队造成七人的伤亡。
    发现问题后,许平白天和参谋们研究了一天,确定把笔直通向城墙的壕沟改成“之”字型,这样随后明军的盲射就再没取得任何战果。
    工兵队进行土木作业的同时,许平连续得到三个好消息。第一个是开封府的反应,汴军没有出动部队增援许州的打算,开封府已经确认这是一支小股闯军,他们不认为万人闯军有太强的攻城能力,之前被攻破的县城也一概归结为守臣过于无能。
    第二个消息是钟龟年的商队送来的,同时还有一个坏消息——许平的舅舅渺无音讯,此外他证明了许平的一个担忧,新军又开始新一轮的换装。不过好消息是换装速度慢得有些出乎许平的预料,而且朝廷普遍认为新军首要的攻击目标还是应该放在山东——庙堂上关于出兵的争议根本不是秘密,因为没有任何人打算保密,各派都把这些争吵视为攻击政敌的武器。
    “很好。”许平出了一口大气,时间,是他急需的东西,在近卫营攻城掠地、扩大地盘和影响,并且锻炼部队的时候,许平希望朝廷继续为新军的用途争吵,最好能一直吵到天荒地老。!~!
    ..
第十一节 许州
    军备问题首先是军饷问题,九边需要军饷、杨嗣昌的剿匪军一年还要三百万,再加上新军的开销,朝廷已经不堪重负。wWW!
    其次是军粮问题,朝廷储备的粮草在去岁出动十万军队进攻山东时已经消耗一空,各地因为要供应杨嗣昌的剿匪军和地方保安部队,还要节流,因此户部已经明确表示难以支持新军再次大举出动,他们认为等到今年秋收后或许会好一些,而兵部认为可以让部队在作战区自行收集军粮。
    镇东侯坚决反对就地收集的计划,他提出一个宏伟的练兵、作战计划:那就是裁掉已经被证明没有战斗力并且损失惨重的鲁军和援鲁各部,集中力量供给新军,把它扩建到五万人,并给新军半年的时间进一步训练、装备,等到秋收后,一次出动五万新军进攻山东。镇东侯表示他有信心在半年内解决山东问题,他认为这也是最省钱的方法。
    不过这个计划遭到朝臣们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新军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五万有战斗力的军队掌握在一个人名下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鲁军将领在朝廷中也不是没有说客,而且这些军镇在听说朝廷有裁撤他们的可能后,已经发生多次哗变,朝廷为此严厉指责镇东侯不负责任的言论,并对那些将领加以安抚。
    至于第三个好消息,则让许平心情很复杂——新军又一次爆发大事件,镇东侯让心腹杨致远秘密物色了四个出色的年轻军官,成立了一个新的队。这四个队员就住在侯府,由镇东侯亲自教导。很快就有风声说,这是镇东侯在培养新一代营官,而其中除了镇东侯女婿外,全部是寒门出身的教导队优秀学员。
    无数人把这个消息奔走相告,新军中顿时大哗,第一次,新军有八位营官联名上书镇东侯,请求对优秀后劲一视同仁。当镇东侯拒绝扩大这个队的规模后,新军中怨恨沸腾,大批老将愤愤不平地抱怨着:“但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而事情的**则是队中成员韩大可在出门时杀,镇东侯当然非常愤怒,但参与此事件的几个将门子弟一口咬定是对方挑衅在先,一边夸耀自己的未来一边侮辱他们的母亲。
    这个消息绝对真实可靠,因为是一个队员亲口告诉的许平,现在这个人正坐在许平的营中:“许将军,打死韩兄弟的那些人,直得了一个停职待用的处罚,但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爬回原来的位置。”
    陈哲仔细询问过那天在食堂吃饭的其他教导队学员,搞清楚了口角的内容:“韩兄弟锐气十足,敢言敢为,在选锋营的时候就被那些兔崽子叫做‘第二个许平’,可韩兄弟私下和我说,他为此感到自豪,能与许将军齐名是他的荣幸。”
    许平默默不语,听陈哲仔细叙述过事情的经过缘由后,他已经不知道这到底能不能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许将军,新军里已经没处讲理了,请收留我吧。”
    “你真的打定主意背弃镇东侯了么?”
    “侯爷……我不想一辈子靠侯爷保护,我曾经想博取世职,光宗耀祖,但现在我已经死心了,新军里永远不会有我的位置,因为我不是将门出身。”陈哲摇摇头,除了当兵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再说,我不能和害死韩兄弟的人共事,我要为他讨还公道。”
    现在近卫营中除去少量许平的旧部外,只有很少的闯营老人,对李自成的这种心胸,许平是暗暗钦佩的,对方让他独自出军,也没有安排掣肘之人。固然许平可以把队伍拉跑,但许平无意再去投官军,也没有单干的打算,现在李自成的安排就让许平非常自主,能够充分发挥胸中所学、所想。既然许平觉得陈哲不错,他立刻就可以把此人任命为近卫营教导队的队官。
    “陈兄,从此你就是贼,不是兵了。”许平带着些歉意的说道:“河南百姓,听到兵来了,和听到贼来了,那可是截然不同的反应啊,而群贼之中,只有闯贼最能让百姓安心。”
    陈哲哈哈笑道:“自从我离开京师,就知道此身已经属贼,反正自古成王败寇,只盼能和许将军一起,有朝一日将我们自己从贼寇变为官兵。”
    “说到陈兄的仇人,”许平问道:“杨将军近来如何?金求德如此咄咄逼人,杨将军还好吗?”
    “杨大人……”陈哲一声长叹,缓缓点点头:“杨将军应该还好吧,杨将军是韩兄弟最敬佩的人,说杨将军就是正气和希望,也曾是我的。现在,我也是杨将军的敌人了。”
    目前新军还在与朝廷扯皮,不少人提议新军尽快派出一、两个换装好的营,开始蚕食山东叛军的领地,兵力不足的部分可以用其他明军进行补充。之前新军主力留在京师附近防备林丹汗的入侵,等到把山东叛军压缩到足够小的地盘里以后,再调新军主力前去,将季退思一举成擒。这个想法当然遭到镇东侯的激烈反对,他指出军队在外,即使不作战也会有很大的人员消耗,而且这种作战方式也会很费钱粮,毕竟参战部队需要更多的军饷和奖励。
    从朝廷吵闹的热度来看,许平估计新军几个月内都未必能出动。而既然定不下作战计划,自然也不会有相应的储备计划,很可能几个月后等朝廷最终同意镇东侯的计划时,却发现储备已经又被花光了。
    虽然满心期望着这样的局面出现,许平还是知道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对手身上,因此当他见到陆昱帆时最是开心。
    “许将军,这次是一千支枪,当然,还有刺刀。”
    检验过货物后,许平非常满意,都是崭新的优质枪支,刺刀也都做工精良。他下令把武器发下去后,请陆昱帆回营细谈,同时把银子给他。除了闯王给许平的军费外,他还在几个县的库房内收缴到三万两银子,加上没收的官宦家产,付完枪款后,许平还有七万两银子的储备。
    “给许将军的最后七百支枪已经买到,我走之前就已经安排妥当,现在应该在路上了。”陆昱帆心情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