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19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19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好,能吃就好,咱们栓子是个有福的。”奶奶老陈氏摸摸他的脑袋,满脸慈和。

    顾青云故作懵懂地点点头。

    家里只有他每天早上能吃一碗鸡蛋羹,这是给他补充营养的。

    “爷,奶,吃饭了。”就在这时,九岁的大丫清脆的声音传来,她相貌清秀,面色微微发黄。其实不止是她,村里人都是这样,面黄肌瘦的。

    顾青云来这里后才发现以前看的电视,里面的人很多都是穿着长衫或长裙的,可他现在见到的都是穿着裤子和短褐的老百姓,要不是衣服样式不同,他都觉得和现代的差不多了,女子的衣裙也没有拖曳在地,只刚刚盖住鞋面,走路的时候还会露出鞋子的样式。

    在他看来,老百姓要经常下地干活,穿着宽大的衣袍很不方便,所以这种短、窄的衣衫应该是劳动人民专属的,而且都是麻布织成。

    在顾家,织布也是家庭的重要收入之一。麻布的优点是强度极高、吸湿、导热、透气性甚佳,缺点则是穿著不甚舒适,外观较为粗糙,生硬。

    大人们都是穿麻衣,只有小孩,特别是顾青云可以穿更加柔软的棉布,三位姐姐都是只有内里穿棉布,外裙还是麻布做成的。

    村里唯一穿长衫的就是大爷爷顾伯山了。

    大家洗好手脚后就围着一张长桌坐着,每个人面前都有两个大碗,一个准备用来装菜,一个是装饭的。

    这时,小陈氏和大丫就抱了三个有脸盆那么大的盆子出来,这里面就是红薯饭、青菜和野菜混合,水煮黄鳝。

    老陈氏轻咳一声,拿起勺子开始分饭菜。

    是的,顾家就是分餐制,用老陈氏的话说,大家一起吃的话都会一窝蜂地夹肉菜,你争我抢的,显得很没有教养。

    分好了饭菜后,你爱怎么吃就怎么吃。

    在顾青云看来,他奶奶应该是享受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听话的就给多点,不听话的就给少点。当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爷爷、爹、二叔三个主要劳动力饭菜是最多最好的,女眷就少很多,特别是三个姐姐就更少了,只刚够吃饱。

    分完饭菜后,大家开始慢慢吃了,这时候,顾青云碗里就会有爹娘夹过来的黄鳝肉。

    “爹爹,娘亲,自己吃,你们辛苦,我不辛苦。”顾青云摇摇脑袋,用小手挡住碗口。其实,他的小碗里也是黄鳝居多,几乎没有多少青菜。这是他奶对他的偏爱。

    “我喜欢吃青菜,给我青菜就可以了。”现在是三月份青黄不接的时候,青菜还没长好,村里人都是和野菜一起混合吃的,有蕨菜和荠菜,野菜虽然做得口感不好,但营养很丰富。

    大家一副“这小孩怎么那么懂事啊”的欣慰神情。

    顾青云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接受爷爷奶奶和爹娘的馈赠,实在是他们干的活多,万一吃不饱干活累出病了,他怎么办?在这个家里,在他还没长大之前,他能靠的就是他们了。

    至于三位姐姐偶尔投过来的羡慕眼光,顾青云就无视了。

    吃完饭后,老陈氏就宣布二婶李氏下午不用去田里干活了,留在家里做饭就行。

    其他人都没有意见,毕竟李氏已经怀胎三月了,这次怀像不是很好,今天拔草弯腰的时候就不舒服了。

    刚刚吃饱饭,干了半天的活,大家都会回自己的房里歇一会。

    林溪村是七山一水两分田,水田少,山多,荒地多,那些荒地都被些石子、野草覆盖着,所以大家分的宅基地也大,村子里现在人口又少,所以每家每户的占地面积都挺大的。

    顾家也不例外。

    整个农家小院是坐北朝南,分有前后院,都是用篱笆围成的,还围着种了一圈的枸杞树、金银花树,还有当地的一种荆棘树,荆棘树上的叶子和树皮都是刺,可以有效地抵挡牲畜,后院因为靠近山,就多围了一圈的木制栅栏,又种了一圈当地的绿竹。

    小院门口对着的正房有三间,左边是爷爷奶奶住的地方,还隔了一个小房做仓库,中间是堂屋,是待客和吃饭的地方,右边是厨房。

    左右厢房就是顾大河和顾二河住的地方,都是三间小房子。

    房子都是泥瓦房,本来屋顶是茅草的,自从一年前顾青云的身体不再需要吃药后,家里就存钱把茅草屋顶改成了瓦片,这样一来下雨就不会老是漏水了,整座农家小院看起来也规整了不少。

    据顾青云估计,整座院子占地面积有七八百平方米。

    顾家人很是勤快能干,后院是茅房、粪坑、猪圈、鸡笼、菜地,前院就种了葡萄、柿子树、桃树、李子树、枣树等各种能结果的果树,都是从山上移植下来的,多年来,要想吃水果就只能指望院子里的果树争气了。

    现在果树都长大了,每年还可以拿到镇上卖,多多少少有点收入。

    住的地方没有矛盾,离得比较远,所以大家可以说些悄悄话。

    此时,顾青云还和父母睡在一起,他的大姐大丫和二姐二丫住在隔壁。

    “哼,娘就是偏心弟妹,我怀栓子的时候还一直下地干活呢,大丫差点就生在田埂上了,现在才三个月还没显怀了,就说干不得活了,真那么娇贵的话,嫁给我们家干嘛?不会嫁到镇里?”小陈氏回房后就开始愤愤不平。

    二婶李氏是隔壁村的,娘家有四兄弟,唯独她一个女儿,是四年前进门的,因为有娘家有嫁妆,刚开始还和小陈氏互别苗头。小陈氏是老陈氏的远房侄女,关系也不是很亲近,但小陈氏嫁过来后,当时只有她一个儿媳妇,还是过了一段婆媳相好的日子,可自从李氏进门后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在顾青云大哥夭折,顾青云身体不好的时候,即使老陈氏表面上是一碗水端平,但小陈氏还是觉得爹娘更偏向二房。

    小陈氏和老陈氏的娘家都不在本地,当时逃荒的时候也失散了,现在还没能联系上。

    “娘这也是为了孙子。”顾大河把正在房里绕圈圈的儿子抓住,准备把他放在小床里睡觉。

    顾青云郁闷,他明明正在饭后散步好不好。

    “孙子?孙子,哼,谁知道一定能生孙子?要不是弟妹那年回娘家非要带儿子回去,还染病不治,你瞧吧,现在的顾家哪有我们这一房站的地?我一想到那年冬天栓子和二娃子同时发烧,娘和弟妹坚持要大夫先给二娃子看病我就心寒,明明我们栓子比二娃子病得还要严重。哼,不就是看我们栓子身子骨弱吗?结果最后活下来的还是栓子。”二娃子就是二房夭折的儿子。

    “好了,你别在孩子面前说这些。”顾大河看见眼睛亮晶晶的儿子就头疼,忙叮嘱道,“儿子,你娘说的话不要说出去。”

    顾青云猛地点头,小手捂住嘴巴小声道:“我谁也不说,爷奶也不说,我知道爹娘是最疼我的。”

    “我儿子就是聪明。”小陈氏很是欣慰,搂着他道,“在外面你就和你爷爷奶奶亲近点,但不要什么都说出去。”

    顾青云点点头。

    “你弟弟看起来是憨厚老实,可最后不也没意见的,大夫还说了,要不是他来早一点,栓子就救不回来了,当时大夫还是你去背回来的呢。”小陈氏下结论,“反正,我就希望弟妹这次最好生个女儿。”

    顾大河叹了口气,这又不是由他们说了算。

    “栓子他爹,我想了想,为了栓子以后过得好一点,还是得用点手段。”小陈氏突然小声道,见顾青云已经躺在小床上闭上眼睛了,就给他盖上小被子,现在还是三月份,天气还有些寒冷。

    “什么手段?”

    “你觉得我们栓子怎么样?他很聪明的,你教他写自己的名字,多久了他都没忘记,平时学数数也很快,大丫都没他记得快。”

    顾家在前朝是个小地主,有两百亩地,当时为了供养顾伯山读书就卖了一百亩,为了最大限度占便宜,当时顾伯山在学堂里学了后就回来教给弟弟,所以顾季山是懂一点字的,他生了儿子后也把自己记得的字教给两个儿子了。

    所以顾大河也会写几十个常用字,在顾青云有意识的诱导下,也把自己会的字教给他了。

109|构思

    所以说想知道自己长得好不好,就看岑侍讲对自己的态度。如果恶劣的话,恭喜你,你绝对是美男子!如果他对你的态度很好,好了,你应该相貌较为普通。

    张修远、楚瑜、谭子礼、方子茗都受过他的攻击,包括顾青云自己,也被针对过几次。不过顾青云谁啊,脸皮厚得很,就当做夸奖了。

    这方面张修远深有体会。

    不过他们这帮新科进士一到翰林院,张修远就得以解脱,现在轮到楚瑜他们。

    但顾青云觉得这岑侍讲还是很有分寸的,起码他很少说楚瑜,倒是方子茗和谭子礼经常会被嘲讽一番,从发型到衣服,还会作诗出来,把诗句写在翰林院的墙上。

    顾青云从头看到尾,觉得他的诗才真的不错,脱口成章。

    就是要麻烦翰林院的杂役天天擦墙壁,不过看他们那熟练的动作,估计已经习惯了。

    方子茗气了几次,跟顾青云吐槽后就淡定了,以后就无视。只有谭子礼,他的嘴巴也毒得很,经常作诗暗暗讽刺。

    两人一唱一和的,跟打球似的你来我往,只便宜了他们这帮围观观众。

    顾青云突然觉得翰林院其实还是很热闹的,不说其他的,起码他认为自己欣赏诗文的水平又提高一成。

    此时楚瑜问岑侍讲是否还在难为方子茗和谭子礼,想起岑侍讲的为人,大家忍不住暗笑起来。

    “还好,岑侍讲不是每次都有空闲时间。”方子茗放下筷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面无表情地说,“我已经习惯了。”

    谭子礼却眉头紧皱,轻轻地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大家不再说什么,岑侍讲毕竟是他们的前辈,不好在这种场合说太多。

    顾青云上了几天班后,还有两天就是九月初九,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家里早已备好菊花糕、茱萸等物。这一天和往年一样,官员都可以放假,加上九月初十正好是休沐日,就是两天的时间连在一起,让大家非常期盼。

    这次顾青云独立门户,已经有了要应酬的对象,起码这些节礼都要自己准备,而且还要提前。他现在交往的圈子很小,只是一干同年和同僚上司而已,基本上都局限在翰林院的圈子里。

    最多加多一个谢长亭,这是一个意外。

    和简薇商量好送节礼的对象,所幸简薇是接受这种教育长大的,只要知道他和哪个人的关系如何,就知道该如何增减礼物,让他不用发愁。

    “薇儿,有你在真是太好了!”顾青云真心实意地说道,见她坐久了,就扶她站起来,轻声说,“辛苦你了!”虽然他也在旁边帮忙,但最多是写个名帖,怎么安排礼物都是简薇在忙。

    本来慧香是个好帮手,可她现在也怀孕,简薇早已放她的假。

    简薇一听,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柔声道:“这些还算容易做,你在衙署里才叫辛苦。”

    顾青云摇摇头,接下来有方忠在,这些节礼他会安排人送去。

    两人走到凉亭这边,简薇走动一会就觉得有些累了,就坐下来休息。

    “今年的重阳咱们都不去爬山,老师和外婆还去吗?”顾青云说起闲话。

    “去的,外婆说还要去庄子,主要是带小石头去,不过这次要小心不让他再晒黑。”简薇突然笑起来,道,“你把小石头带回家一趟,让他变得又黑又胖,偏偏他还喜欢穿红色衣裳。这不,上次外公带他出去玩耍时,有大人取笑他黑胖黑胖的,不好看了。小石头就很伤心,他年纪虽小,但总能分辨出大人们是不是在取笑他。”

    顾青云一听,想起这两天闷闷不乐的儿子,也不由得莞尔。不过到底是小孩子,估计过个几天就会忘记,特别是想带他去出去玩的时候。

    两人刚聊没多久,小石头就从隔壁的方宅回来了。

    现在正是下午申时,是小石头给简薇肚子里的孩子做胎教的时间。

    只见小石头一路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见到凉亭里的顾青云和简薇,眼睛顿时一亮,叫道:“爹爹,娘,我迟到没有?”身后还跟着小满。

    小满见顾青云和简薇都在,行礼后就出去了。

    顾青云故意抬头看了看太阳,笑道:“没有,你很准时。”

    小石头霎时咧开小嘴笑了,他用袖子擦擦汗珠,在简薇面前站定,头一歪,就贴近简薇的肚子开始听动静。

    “弟弟没理我。”小石头颇为失望,又把小手放在圆鼓鼓的肚皮上,静静等了一会,终于等到了肚子里孩子的“拳打脚踢”。

    顾青云也蹲在小石头身边,两人一起发出惊呼声。

    “弟弟动了!”

    “他动了!”顾青云也很是惊喜,他刚才都摸了很久,可还是没有动静,没想到小石头一回来,肚子里的孩子就有回应。

    这运气!顾青云都快妒忌自己的儿子了。

    “兴许是个妹妹呢。”简薇这次怀孕怀相很好,皮肤红润白嫩,她觉得和怀小石头的时候不一样,可能会是个女儿。

    “妹妹也不错。”顾青云随口应一句。此时他们已经有儿子,所以他也不用和上次一样,小心翼翼地避过一些敏感话题。

    等和肚子里的弟弟打完招呼后,小石头心满意足了,开始背书,从《三字经》开始背起,还背完他会的所有诗词。

    没错,这是所谓的胎教了。其实这是简薇给小石头找事做,主要是这段时间随着她的月份越来越大,家人的关注力不由自主地分一部分在她身上,特别是她的肚子上。

    小石头一向是家里的中心,刚开始还会不习惯,有些委屈。商量过后,顾青云和简薇就用这种方法让小石头对肚子里的孩子怀有期待。

    顾青云现在都有点后悔了,当初就应该等小石头周岁后就继续生,这样小石头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独生子女”的独占欲,而且小孩子年龄差别很小的话,虽然可能会打打闹闹,但更有共同语言,一起成长,感情似乎会更好一些。

    当然,当时他以为自己不会再生了。即使生也会相隔很久,主要是简薇那次生小石头把他吓坏了。

    生孩子真是太可怕了!他活了这么多年,无论是前世和今生,都没近距离接触过女人生孩子。知道是一回事,接触是另一回事。更何况,简薇是他的妻子,同床共枕的妻子,还是为他生孩子,情绪自然不一样。

    小石头现在已经学完《三字经》,简薇开始教他《千字文》。

    一说起小石头的教育问题,顾青云和方仁霄就颇为头痛,两人都是进士,按理说教一个小孩启蒙是绰绰有余,可他们的时间实在是少啊。每次散值回家都已经是下午,等用完晚膳,就该散步消食,该睡觉了。

    虽说顾青云不会睡这么早,还会继续念书,可他不睡,小石头可要睡了。所以花在小石头身上的时间就很少。

    顾青云忍不住感叹,难怪这么多官员的儿子都不是自己亲自启蒙,都是送到族学去,实在是没时间啊。

    即使方仁霄比他空闲一点,可他对小石头那个溺爱的模样,小石头撒撒娇就笑呵呵了,哪能指望他对小石头严厉?

    顾青云有了自己的儿子后,总算是明白为何很多官员看起来英明神武,在官场有一番作为,可家里却偏偏出现纨绔子弟或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