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47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47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薇也是如此,夫君对孩子一向教育得严格,尤其是孩子们做错事时。不说两个儿子,就是女儿也是如此。他虽然很疼女儿,可女儿之前有次吃饭时一个生气就推倒碗筷,小小年纪就耍起小性子,当时夫君还一本正经地给女儿讲道理,从女儿嚎啕大哭一直到不敢再哭才算完。几次下来,女儿就没有再犯同样的错误。

    今天小鱼儿又把女儿弄哭,她还真有点担心夫君会打小鱼儿屁股——之前就打过,还不止一次。幸亏他没有用藤条,一般而言,藤条只起到吓唬作用。

    不久,方仁霄和小石头回来了。这下子,就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九岁的小石头比起三年前,身高已高了一大截,脸上的婴儿肥几乎消失不见,不是小时候那胖嘟嘟的样子,小石头如今身材瘦下来,五官越发分明,和顾青云长得越发相像,见过他的人都能很轻易地猜出两人的父子关系。

    小石头见到小鱼儿,忙走过去摸摸小鱼儿的脑袋,笑道:“小鱼儿,今天早晨哥哥要去看望生病的夫子,没法带你去,你可不要生气。这样吧,等你做完功课,午休后,今天下午我们去杏花街那边蹴鞠,你要一起去吗?到时你可以在旁边的球场上踢。”受顾青云的影响,有条件的话,两个小家伙总会在吃完午饭后休息两刻钟到半个时辰,这样下午才有精神学习。

    小鱼儿一听,顿时双眼发光,今天早上的郁闷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忙抱住小石头的胳膊,叫道:“哥哥,我去,我要去。”

    顾青云等人相视一笑。

    这下子,除了大名顾景,小名小丫的女儿还在呼呼大睡外,一家子人都到齐了。今天是休沐日,没有意外的话,大家都会尽量在一起吃饭。

    中午的鸡丝面很合顾青云胃口,他忍不住多吃了几口,饭后只能延长消食的时间了。

    吃完饭后,顾青云等人在凉亭内聊天。

    “老师,您的脖子如今感觉如何?大夫怎么说?”顾青云关心地问。去年开始,他就注意到方仁霄的颈椎和肩膀似乎不太舒服的样子,因为他老是转动头部和捶打肩膀。

    在为方仁霄按摩后,顾青云只感觉到方仁霄的脖子有些僵硬,想到他经常伏案工作,就找了几个大夫到家里给他看病。

    刚开始方仁霄还不肯,觉得自己没病,弟子是大题小做,但经过顾青云的耐心劝说还是同意了。事实上,他也有点怀疑自己的颈椎有点问题,只是之前一直没抽空去看,觉得只是个小毛病。

    最后大夫说了一通医学用语,按照顾青云的理解,和颈椎病差不多。这种病很难根治,只能靠平时的注意和锻炼,所以针灸、热敷、拔罐、按摩等手段轮着来,一段时间后,方仁霄终于觉得病情好转,脖子不再疼痛,松快多了。

    相比之下,顾大河和小陈氏的身体就保养得不错,大夫没检查出什么大点的毛病,让顾青云极为高兴,即使花了一笔钱也不能掩饰自己的好心情。

    此时顾青云这么一问,其他人也转过去看方仁霄。

    方仁霄对几人的关心很是受用,笑呵呵道:“比上次好转一些,没什么大碍,那大夫的医术有目共睹,你们放心,要不是青云已经交了银子,老夫都不用去了。”

    众人这才放心下心来。只要是休沐日,方仁霄都会到医馆里按摩针灸一番,主要是顾青云已经把半年的费用预先付清了,为了不浪费,他只好按时去了。

    五月二十一日下午,顾青云再次到皇家书院教学,如今小石头已经升到丙院,遗憾的是,今年他没有教丙院,反而下到丁院,教六岁到八岁的孩童。

    相比上一期的,如今他教的孩子几乎都是刚刚到六岁。

    比起丙院的孩子,丁院的孩子无疑更为难缠,熊孩子特别多,索性他们都知道来皇家书院的机会珍贵,家里还有一大帮兄弟在盯着他们的位置,所以即使是熊,也熊得有特色,熊得恰到好处。

    顾青云只相当于一个任课老师,见面的机会不多,不像专门负责他们各种杂事的夫子,被他们折腾得焦头烂额,三十多岁的人了,几年下来,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至于传说中的太子,他在书院几年,一次都没见到过,他被保护得很好,毕竟皇帝只有这么一个嫡子。不过今年初顾青云倒是在皇宫内匆匆见过一次太子,当时轮到他值守,皇帝有个问题要询问,正好是关于算学方面的,所以他就有这么一个机会,还恰巧见到太子一面。

    太子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少年,和皇帝只有五六分相似,面上严肃正经,颇有威仪。父子俩相处得很融洽,顾青云作为父亲,可以观察到他们父子俩还是很有感情的。

    看到太子的面容,顾青云就知道坊间传言太子在皇家书院读书是无稽之谈。

    令他高兴的还有一件事,太子地位稳固,说明局势不会动荡,对他们这些人就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毕竟他如今官职低微,又身处热门部门,很容易受夺嫡的影响,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皇权能顺利交接,对大家都是一件好事。

    这天的课堂,顾青云问起上次布置的功课。

    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纷纷举起双手,还些性急的都快站了起来。

    顾青云微微一笑,点名:“谭子茂,你来回答。”这是谭子礼的小堂弟,极为活泼。想到谭子礼还在翰林院待着,顾青云就点他来回答问题。

    这次的题目是如何用一百文钱买食物让二十个人活两天。他们学算学不久,题目出得不难。

    抢到这个机会,谭子茂得意一笑,环视一周才站起来,清清喉咙,口齿清楚地回答:“先生,昨天学生到集市用一百文钱一共买到了二十个肉包子,花了六十文钱,还有四十文,还买了馒头,和店主商量,两个馒头三文钱,便宜一文钱,一共买了二十六个馒头,最后还剩下一文钱。馒头和包子很好吃的,他们肯定喜欢吃。”说完后还从怀里掏出一文钱,左右展示,洋洋得意。

    “二十只肉包子和二十六个馒头,够二十个人活两天了吗?”顾青云赶紧问,内容都是简单的数学问题,主要是考察学生们的算数能力,顺便实践一下。

    “够了!”底下一帮孩子拖长了音调回答。

    顾青云再叫另外一个孩子来回答,听到他的答案是买什么稻花村的点心,其他孩子都认为不对,只能买五块点心分着吃,肯定不饱。

    那孩子一听就撅起小嘴,跺脚道:“我平时吃一块点心就饱了!”

    顾青云一笑,也就是不联系实际的结果了。

    之后,他认真第听着他们的讨论,或是赞同,或是否决,忙得不亦乐乎,课程气氛很是热烈。

    等顾青云和翰林院交接好工作后,他就正式调入户部。

    户部主管的范围是全国的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注1'

    户部的最高领导是户部尚书,正二品官员,姓封,身材矮小,刚过了六十大寿。据方仁霄所说,自己就是他亲自调进来的。当然,中间方仁霄肯定努力过,就好像方子茗的外调一样,他和夏尚同样去走过关系。

    每次想到这里,顾青云都极为感激老师对自己的爱护,相比他对自己的付出,自己对他的回报何其少也!

    户部除了尚书外,还有副官左右侍郎各一人,秩正三品;其下有浙江、湖广、江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十三司。各司设郎中一,秩正五品;员外郎一,秩从五品;主事二,秩正六品。此外尚有照磨所、广积库、内、外承运库、军储仓等职司,因此又分为民、度、金、仓四科。'注2'

    顾青云被分到云南司,领导有正五品的户部郎中一人,姓阮,五十多岁的人,面容看起来和蔼可亲,说起话来不急不缓。

    员外郎一人,姓詹,比他大个五六岁,是他们前一科的榜眼,和张修远是同年,家里是浙省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和勋贵、其他大户有联姻,关系背景极为深厚。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名主事,姓梅,四十出头的样子,算是年富力强,不苟言笑,神情很是严肃。

    顾青云如今是正六品的主事,他的年俸不变,先前在翰林院就是从六品,每年的年俸是四十九两,年终的养廉银是一百二十两,但方仁霄暗示,户部不同于翰林院,每年还会有其他收入,比如公使费等,每年都会剩余,这是可以分发给众官员的,算是隐性福利。当然,这是在正常范围内,不是违法犯罪。

    顾青云刚入职,大家对他表面上还是较为友善的。他如今还不熟悉业务,他所在司的阮郎中就让他专门主要负责一些日常公文的处理和消息的上传下达。

    对于做过翰林官的他来说,这个工作内容是极为简单的,有利于他熟悉户部的情况,还因为要和其他司打交道,顾青云很快就认识其他官员。

    方仁霄刚从这里的湖广司转出去,还留有一定的香火情,特别是方仁霄还和他说过户部人员的性格,还有他们身后的关系网,所以顾青云在户部还算是适应良好。

144|再写

    在户部的日子过得平静无波;顾青云还处于熟悉业务的阶段;加上他做事谨慎,小心做人;目前不会有哪个人想不开要和他作对。

    大多数人都是智商正常的,只有少数情商低点的人会找茬,不过顾青云没在户部发现有这样的人。相反;有些人还是人精;为人处世都让人非常舒服。

    顾青云所在的云南司不是一个好做的部门;如今的云南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开发;交通条件非常不好。“要想富,先修路”,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即使云南自然资源丰富,现在也开发不出来。尤其是那里还有一些土司;和当地的土司打交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云南司的赋税收入是非常低的;排在全国倒数一二名。每年的赋税能按时交上来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对于自己进入这个部门;顾青云心里没有怨言,他是新人嘛,资历最浅;不把最“艰苦”的活派给你;还能给谁?

    这段时间顾青云还没有正式接触业务,不过为了以后着想,他做完工作后,就开始翻开以前的档案,对云南的各种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只要不是机密的文件,他都会去看,并做下笔记。

    对此,阮郎中是视而不见的,没说反对,也没说赞同。

    他平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阮郎中、詹员外郎、梅主事,他们云南司有自己的一个小四合院,加上其他未入流的吏员、杂役等,其实他的顶头上司就只有两人,所以能管他的没几个。

    户部的事暂且不提,顾青云的书院兼职老师还是停下了。一个是户部规定不许官员在外兼职,第二个是他以后的工作肯定会更忙,很难抽出空来。

    不能做老师,外快收入少了不说,最主要的是以后要见小石头也只能等他放假回家了。不像以前,隔一天可以见一次,每次还可以给他带点吃的用的。

    幸好还有陆煊在,陆煊如今已是十四岁的小伙子,人长得高,精瘦精瘦的,全身肌肉锻炼得很精悍,跟小时候那个萌萌的团子差别极大,且他爹陆泽是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正三品高官,可以说三十多岁的陆泽如今权势极大,这个位置不是明摆着是皇帝的心腹吗?

    为此,顾青云都不大敢和对方交往密切了。

    陆泽那边似乎也是同样的想法,他们低调起来。没有大事的话,顾青云是轻易不会上侯府的。

    而且双方差距也大,顾青云总觉得自己凑上去的话,那就是抱大腿了。虽说他不避讳抱大腿,他没有那股清高的心气,可目前来说,陆泽能帮助到他,而他却很难回报对方。这样相处长久,自己就是索取的一方,再密切的话,以后的关系肯定会变质,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即使自己几年前救过对方,可那次相救也许他不出手,陆泽也许能自救或获救,而且这么多年对方对自己的关照,顾青云已经知足了。

    至于陆煊,对于他,顾青云的确觉得投缘,有感情了,这才一直保持联络。如今陆煊和小石头的感情极好,顾青云就更为满意。

    不是说他功利,在京城生活,有时候就得如此,顾青云总觉得比起以前,自己真的变了许多,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六月十五日这一天,天气依然极热,尤其是在京城这个大蒸笼里,随便动一动都会出满身大汗,加上如今的官服都是长袖的,没有夏装,他们得穿两层衣服,又因为官员得讲究仪表仪容,大家在室内也不敢脱掉外衣,只能尽量减少活动量,凉茶是喝了一杯又一杯。

    即使后面有冰可以使用,也因为他们的上官阮郎中是个胖子,比他们更怕热,所以有致一同的,大家把分到的冰大部分给他用了。

    他们在户部还好,即使热,还能有冰块用,顾青云觉得还能忍受。可像他们家,今年的天气尤其热,热的时间又长,冬天储存在庄子的冰已经差不多用完了,如今都是买市面上的冰块来降温,那个价格也极为感人。

    只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不像他身强力壮,年纪轻轻,还可以熬,其他人一个不小心就会中暑,因此家里冰块用得极快。简薇每天看到账本,都会心疼一会。

    好不容易,在今天,朝廷终于赐冰了。

    自从来户部后,顾三元和小满就轮流跟着他来上班,以防他有什么事要他们去跑腿。今天正好轮到顾三元跟来,一得到赐冰的消息,他赶紧去帮顾青云领回来。

    不过也因为太热,大家干活的效率降低,加上是年中,事多,梅主事一个人忙不过来,詹员外郎就主动分配任务给他,让他给梅主事分担一下,都是一些极简单的算术问题,就是复杂了点,还要细心对数据,万一有一点出错,那就前功尽弃,因此他做得极为用心。

    顾青云没用珠算,他还是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来算,有些较为简单的,直接就可以心算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经常接触算学的缘故,还是他训练得当,顾青云只觉得自己的心算水平比起前世强太多,四五位数的加减,他如今一看到数字就能直接得出答案。

    这是他前世没有的能力。

    他自己一个办公室,所以可以毫无顾忌地用出来,不到一个时辰就做完了,还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错误。

    做完后,顾青云没有主动拿去交给梅主事,而是在写自己的话本。

    是的,他又写话本了。最近家里的用冰量大增,还有孩子大了,每年的花费都不断增多,再加上最近遇到一个地理位置不错的店铺,他们就花了四百多两的银子地它盘下来,如今正打算出租。这样一来,家里的银钱就更为紧张。尤其是女儿出生后,顾青云看到其他人的闺女出嫁,嫁妆很多,那自己闺女的嫁妆也要开始攒起来了。

    如此一来,家里的钱就不够用了。

    顾青云很是郁闷,怎么他如今挣得越多,反而就越觉得缺钱呢?

    没办法,只好重操旧业,写起话本来。

    一直等到下班,顾青云把话本的草稿收拾好,放进简薇给他缝的布包,再把自己做完的工作交给梅主事。

    “顾大人,这么多你都算完了?”梅主事一向不苟言笑的脸微微露出惊讶之色,手中的动作却不慢,一一翻看。

    顾青云笑笑,道:“还好,复杂的工作都是梅大人你做了。”

    梅主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