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54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54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鸿胪寺?这相当于现代的外交部,顾青云想了想,回答道:“没想过,这不是由我决定的,得看上面的安排。”自己做的职业规划做得再好也无用,最主要的是,得看上官的安排。

    不过如果真能去鸿胪寺也不错,就是那里好似清闲了点,没有外宾时比礼部还闲。顾青云觉得等他老了快致仕时,去那里养老是个不错的选择。

    要不是方仁霄不会说异族语言,他早就申请调到那里去了。

    他又看了一眼谢长亭,见他还在喝酒,想到对方的酒量还是很好的,就没有劝说。

    “说的是,这种事谁也说不准。就说我舅舅吧,他都一大把年纪了,以前年轻那会多少小姑娘喜欢,当时我舅母早已去世,还有一些小姑娘想嫁给他,可他就是不肯成亲,现在好了,人家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不成亲,又没有孩子,以后多寂寞啊。”谢长亭似乎深有感触,“前段时间他生病,身边只有一位老仆照顾,要不是我正好去看他,我还不知道。”

    “欧夫子生病了?”顾青云皱眉,忙问道,“现在怎么样了?”

    “早就好了!要不然我不会跟你说的,他最讨厌生病时有人去探病了,你们去他一定烦。”谢长亭慢条斯理地解释。

    顾青云点头表示知道,不过还是决定回去后让小石头跟顾三元送些药材上门探望,怎么说都知道这事了。而且最近听小石头说,欧夫子对他很好,教他学琴和吹箫很是负责,两人相处得不错。

    至于自己,就不去讨人嫌了,欧夫子不大喜欢他,似乎不想和自己接触过多。

    两人又说起话本的事,谢长亭早就看过他的大纲,又在做最后的劝说:“你的话本结局真的不行,你忘记《梅花戒》了?当时的情况……”他露出一抹看戏的笑容。

    顾青云白了他一眼,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吧?

    “没事,不会有人知道的。”顾青云的表情很是轻松,“只要你不暴露出去。”这话本虽然是他解决经济危机写的,可为了让自己写得开心,还是按照自己设计的结局来,他认为这样最为合理。

    谢长亭看了他一眼,暗自一笑,没有再劝说。

    这一天,顾青云收到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还有二十几两的碎银子,这让顾青云想起前几天从衙门领回来的俸禄和养廉银,不得不感叹:写书真的比自己的俸禄还高,这才四个月的时间啊,而且前面一个月还卖不出多少话本,是后面这个月话本的销量才上来的,否则钱会更多。

    至于算学书?能不亏本就算自己强悍了,自不必提。

    正好现在快到春节,正是收礼和送礼的大好时机,毕竟是过年嘛,是个大日子,平时紧盯着官员的御史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大家都是一样的。

    顾青云自是要送,不是为了升官,而是为了不让人找自己的麻烦。上官、同僚,除了送礼,他还能收礼,送的人包括在地方上任职的同年、同乡、下属等。反正就是下属给上官送,地方官给京官送,同僚、同乡、同年互送。

    这些事情忙得他和简薇晕头转向的,还不能出错,觉得这个年还不如不过呢,可没办法,这是这时候的礼节和风气,非一人之力可扭转,只能融进去与光同尘。

    时间如流水,很快到了除夕,在过年前,庞喜林的处置方法下来了,是贬谪到云南某个小县城做县令,因为是小县,人口不多,就为从七品。

    顾青云知道这是很多人努力的结果,把贬谪的地点从海南改到云南,从主薄改为县令,白大人和庞喜林的师兄们在其中是出了大力气。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送去三十两银子的程仪。

    腊月二十六日,在皇帝举行封宝仪式后,各官署衙门也照例封印,大家开始过春节。

    春节一共有七天假期,也就是正月初一前后各三天。说是这么说,但是从腊月二十六日到正月十五日,还是有很多官员不用上班的。

    过年期间,京城一直举行大大小小的庆祝活动,而皇宫也有宴会,只是顾青云品级还低,除了大年初一要跟着大部队在太和殿广场给皇帝拜年,其他皇宫的庆祝活动都没有他的份。

    如此一来,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在家陪伴家人,不过一般还是只能在晚上才能闲下来。

    度过一个忙碌的假期,在拜年之间度过,家里的银子算是收支平衡。

    一直到正月初四,官衙开笔后,顾青云就得去户部值班,即使这个时候还没什么事要办,可还是得需要人值班。他今年刚进户部,是新人,所以阮郎中就安排他和梅主事。梅主事是老前辈,所以后面的十一天时间,他只来了三天,其他时候都得他值。

    至于其他比他品级高的官员,比如户部员外郎,就可以一直休假到正月十五日,这让顾青云暗暗想着,自己还得再往上爬一级,以后春节值班也不用自己来了。

    此时他就格外想念翰林院,虽然那里收到的节礼不多,可那里的人多啊,做庶吉士时,他们都有十个人,每天轮一天就行了。到了后面升为翰林编修,春节值班也很少轮到他,真是幸福。

    梅主事还算是好的,起码他来了三天,给自己三天的休息时间,而其他部门的新人,可能连续十几天都是同一人值班,除非他送礼去贿赂上司,这样才能逃掉春节值班的差事。

    当然,这是顾青云听说的,是不是真的他没有去考证。反正他自己是不会去做的。

    过了年后,日子又恢复了平静,等到三月初,正是春暖花开之际,顾青云一家正准备按照惯例去郊外春游时,就听到顾三元吞吞吐吐反对的声音。

    “叔,咱们最好不去,最近《白蛇传》都卖疯了,您写的内容太虐,有人有情绪,我怕有人猜出是您写的,找您麻烦。都是京华小报上闹的,他们在煽风点火。”

    三百多年后,某个论坛上。

    楼主问:今天大家看了中央台播放的《青云传》吗?里面饰演谢长亭的新人到底是男是女?我盯了半天确认他应该是男的,可会不会是女扮男装去扮演的?看起来好美腻,舔屏舔屏……我看演员表,名字好像是女的。还有,谢长亭长成这样真是女的?

    底下的一帮小伙伴纷纷抢答。

    历史狗:拜托,谢长亭本来就是男的好不好,野史上有他的记载,顾青云写的日记也有他的名字,里面就说到他面若傅粉,貌若好妇,当初年轻时就得到京城一票公子哥儿的追求,误认为他男扮女装,一直到了三十几岁还是显得很年轻,当时的贵妇还纷纷追问他的保养之术。

    男神看我:那他和顾青云是什么关系?我见他们关系很好的样子。他们一个是驸马,一个是官员,祖籍隔得那么远,电视上没有演出来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一出来就是好朋友。还有,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基情啊?星星眼。

    历史狗:呃,这个,这个相识的过程,好像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他们一开始就是很好的朋友。等等,我先去查个资料。

    胡说八道:基情个鬼,最讨厌你们这些腐眼看人基的腐女了,难道人家不能是好朋友关系?谢长亭的店子可是顾青云的御用书店,那家松竹书斋现在还存世,顾青云写的书都是谢长亭给出版的。

    男神看我: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么纯洁,哼哼,都是不纳妾的,都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哪有这么巧的事,肯定有内情!内情!

    我不姓顾:楼上的,不要乱说话哦,最好不要诋毁历史人物的名誉,顾家和谢家还有后人在呢,尤其是顾家,小心被人查水表。

    男神看这里:查水表1

    ……

    楼主:哭唧唧,大家不要歪楼,我只想知道谢长亭的扮演者到底是男是女?

153|蹴鞠(多加700字))

    “不必担忧,谁有这么多闲工夫单是去盯着别人?你把我看得太高了!”顾青云还是不以为意,他做事一般会考虑到最差的后果。现在最差的结局是掉马甲;那又如何?大家奈何不了他,最多是扎扎他的小人罢了。只是可能会导致他有一段时间走路要小心点,家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而已。

    “既然您都不怕,我当然也不怕。”顾三元一见顾青云胸有成竹的表情,顿时就安定下来,他走出去和方忠对了下眼神,两人继续安排出行车辆等问题。

    阳春三月的春光无疑是十分美好的,好不容易度过漫长的冬季,人们就迫不及待地换上轻薄的衣衫。郊外;今天似乎大半个京城的人都出来一样,热闹非凡。

    老家的来信说顾季山和老陈氏平安度过个寒冷的冬季,顾青云放下心来,只觉得晒在身上的阳光暖洋洋的,很是舒适;正好和孩子们跑累了;就坐下来歇歇。

    他的不远处;小石头带着小鱼儿在放风筝;方仁霄正在河边垂钓,简薇和连氏在小心地看着连滚带爬的顾景,她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着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小嘴早就咧开笑了起来,一双小胖手在辣手摧花呢。

    视线转移,看着小石头在跟小鱼儿耐心解释的样子,顾青云脸上的笑意加深,只觉得眼前这一幕无限美好。

    小石头小时候还是个熊孩子,想当初要送他到皇家书院时,他还坐在门槛上抹泪,撒泼打滚不肯去,没想到一转眼三年过去了,经过在书院的磨练,如今的他很有大哥风范,对弟弟妹妹很是耐心,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也懂得分享相让。

    不过想想这是皇家书院教出来的学生,顾青云又觉得正常。小石头这么小就进去读书,当初他们那一班三十个小孩子现在大多数还是同窗,毕竟是打小的感情,即使他的官位品级是最低的,可因为他之前的教师身份和名声,还有小石头自身的优秀,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发现小石头有被欺压的现象。

    如此一来,小石头的性格就没有长歪。

    “慎之!去蹴鞠,就差你了!”远远的,身后传来张修远那熟悉的声音。

    顾青云一愣,循声望去,只见张修远身穿一袭深青色的圆领袍,前襟已掖扎起来,下身是裤子,头部用幅巾包裹着,把头发束得紧紧的,比起平时的宽袖广袍,这身打扮利索极了,让他差点就认不出来。

    跟在他身边的是浙江司的王主事,相貌普通,身材高大,比他还高半个头,和他同样的品级,是张修远的同年,岁数和张修远相差无几。

    “你们来这里蹴鞠了?”等他们靠近后,顾青云大吃一惊,忙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草屑,“不是说要到皇家书院那里玩吗?为何跑这边来?”昨天散值时,他就听说礼部和户部要举行一场蹴鞠赛,每队十三个人,名额抢手得很。他们户部的人太多,不知是顾青云给人的印象不像是会蹴鞠的,还是因为他们云南司的阮郎中不热衷此事,这事在云南司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波澜。

    再加上他早已和孩子们约好今天带他们出来春游,就没有关注。

    对于这种活动,顾青云暗暗猜测,他的顶头上司阮郎中身材肥胖,挺着一个大肚子,很有官威,自是不会对蹴鞠感兴趣。

    至于为何户部和礼部的人要开展对抗比赛,大家为何突然对此如此热衷,那当然是皇帝他老人家突然间很喜欢看人蹴鞠了。在过年期间太子让人蹴鞠庆祝,皇帝看了后,龙心大悦,之后蹴鞠就更加流行。

    本来民间就流行蹴鞠,小孩大人都喜欢,现在皇帝他老人家一高兴,这下子,大家的业余活动就变成了这个,技艺高超的人受到大家热烈的欢迎。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皇帝既然喜欢,那他们这帮臣子就抓紧机会练球呗。以皇帝如今的性格来看,踢球踢得好不能升官,但绝对能提升他的好感度。

    谁都有一颗想做宋朝高俅的心。

    户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关系好,某次闲谈时说老是看别人踢球有什么意思,还没见过自己的属下踢呢,于是这一场蹴鞠赛就应运而生,算是一场友谊赛,是正式比赛的前奏。

    听到顾青云的询问,张修远顿时笑了起来,解释道:“我们早就去了,可是发现那里的场地被一帮小孩子占据,咱们是大人嘛,不好和小孩子抢,怪只怪事先没有打好招呼。之后就想着干脆来这里,这里的蹴鞠场经常有人来玩,地面很平整,还算凑合。”

    说到这里,他靠近顾青云,低声笑道,“最主要的是,这里人多。你知道的,蹴鞠比赛没有人看怎么行?”

    顾青云恍然大悟,理解地点点头。

    “你们户部那一队有个主事刚才一个没注意,把脚给崴了,还有一个今天不舒服没有来,现在就差一个,我想着你会踢,就自告奋勇来邀请你。”张修远解释。

    旁边的王主事则是一脸的笑意,语气状似埋怨道:“顾大人,你怎么不说自己会蹴鞠?要不是有千里兄说起,我们还不知晓呢。”

    顾青云拱拱手,笑道:“咱们户部蹴鞠的高手人才济济,我这点三脚猫的功夫还是当初在府学时学到的,平时在家只和孩子们闲暇时玩耍一下,根本就没正经练习过,不敢在你们面前献丑!”这蹴鞠队的名额可是很精贵的,他进入户部后才发现,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有背景,有些还深不可测,就更不会去出头。

    尤其是他最近的主要精力放在写云南发展的对策和翻译上,就没有费这份心思。

    “不管了,现在还缺少一人,没有你,这蹴鞠可踢不成。走,刚刚尚书大人已经知道你在这里,他也同意了。”王主事一听,虽然有点失望顾青云的技术水平可能不佳,可现场去哪找得到户部官员?还是年轻的?

    反正只要凑个数就行,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幸亏有下人看到顾青云来这里,不用去请外援,否则今天的比赛就有点扫兴了,不算正宗。

    免得待会赢了礼部,他们还不承认。

    顾青云一听,二话不说,只能同意。

    “我还带多一套蹴鞠服,咱们身形差不多,你穿我的。”似乎知道顾青云的忧虑,张修远直接开口。

    于是,顾青云赶紧和简薇说了蹴鞠的事,自己则被性急的梅主事匆匆忙忙拉走了。

    “快,你爹要去参加蹴鞠比赛,咱们赶紧去看。”简薇被顾青云突如其来的动作惊住了,随即反应过来后,就不由得眼睛一亮。

    话说,她还没见过夫君正式踢过球呢,往常只见他在家和儿子们传球玩了。

    和方仁霄夫妇、孩子们一说,大家都兴奋起来,赶紧收拾东西,风筝不放了,鱼不钓了,花也不采了,几人循着顾青云离开的方向疾步走去。

    这边厢,顾青云跟着张修远他们走过拥挤的人群,继续往河的上游走。

    到了上游,就有士兵在维持秩序,只见这里彩带飘飘,各种各样的帷幕围在一起,中间一大块空地就是蹴鞠场,周围乌泱泱的都是人。只是看大家的衣着打扮,就知道大多数都是官宦人家,所以没有下游的嘈杂声。

    大概是知道这边的消息,还有其他官员穿着便服,带着家属陆陆续续地赶过来。

    户部那帮子人一见到顾青云就松了口气,如蒙大赦。

    “顾大人,你可来了,太好了!今天真不知是运气还是不幸,咱们转战场地时还碰到尚书老大人他们来郊游,待会我们一定要卖力点。”众人纷纷压低声音道。

    顾青云苦笑,他都没和他们一起配合训练过,鬼知道自己能踢成啥样。万一自己是个拖后腿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