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83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83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三人看了也以为他只是在练字。

    下午,何秀才只到他们班讲了半个时辰的课; 布置完作业后就放他们回去了。

    顾青云发现这私塾管的也不是很严; 要科考的话,多半是靠学生的自觉; 私塾的老师只是指点你怎么去读书,想要科考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应该读哪些书,你现在还欠缺什么等等; 很多时候都是你自学; 如果有了疑问再去问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只是一个镇上的私塾; 老师只有一个; 学生有十几个,貌似也只能用这种方法了; 单看他的上学时间就知道了。

    换成现代的时间是早上8:00…12:00; 下午是2:00…4:00,其余时候都是靠自学。

    回去的路上; 顾青明和顾青云交流了下学堂的情况。

    “大家大都学习很认真,只除了几个贪玩的。”顾青明对此很有感触,道; “和我以前一样,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不知道珍惜。”

    顾青云看他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 觉得很不习惯。不过想到大堂哥现在能发出这样的感叹,看来真的是大爷爷教育有方啊。而且今天下午他都没和自己讨论《国色天香》的剧情,看来真的没有沉迷其中。

    真是太高兴了!

    好不容易走到家,消受了一番姐妹们对他的关怀后,顾青云喝下一碗鸡蛋水,觉得脚板有点痛了,想着晚上一定要泡热水缓解一下才行。

    他走去顾伯山家里,一路上遇到其他村民,大家都笑眯眯地和他打招呼。

    “栓子,从镇上回来了?”苗大朗家的看到他后,很是热情地打招呼,“栓子以后就是秀才公了,这可是我们林溪村的大好事啊,以后和别的村吵架我们也不怕了。”

    顾青云一囧,还是微笑地点点头,回道:“是的,刚从镇上回来。”心里很是奇怪,怎么她对自己那么热情了?以前都是和普通村民一样的。

    到了顾伯山这里,顾青云就简单地把今天的事情说了一下。

    听说顾青云能有所进益,顾伯山很高兴,他拍拍顾青云的肩膀,笑道:“好好读。”

    顾青云用力地点点头,见顾青明不在身边,其他人也不在,就把今天他们去书店的事说了一遍,忧虑地说道:“大哥他不缺钱,我实在不该和他一起去抄书,这样会不会影响他学习?”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把事情告诉顾伯山,起码要他有个防备。

    顾伯山皱眉想了会,道:“我会注意这个问题的,而且谁说他不缺钱了?他要是像我一样多考两次不上,那也缺钱!不过你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本末倒置。”他知道对方的情况,没有说不让他抄,毕竟这是很多寒门学子挣钱的一种手段。

    顾青云当然点头答应了。说了这个事情后,他心里放心多了。

    傍晚家里大人们都下田回来了,对他就是一阵嘘寒问暖,好像他出了一趟远门似的,老陈氏还把他抱在怀里好好地揉搓了一顿。

    “行了行了,让栓子好好说说话。”顾季山见老陈氏没完没了的样子,心里有点嫉妒了,忙开口道。

    老陈氏撇了他一眼,还是把顾青云放开了。

    “夫子挺好的,很有学问,他考校我后就把我放在甲班。”顾青云实话实说,道,“三位同窗年纪都差不多,比我大五岁,他们都很和气,没有欺负我。”

    顾大河一听,就向顾季山解释甲班和乙班的区别。

    听说这是准备可以下场考试的,大家都很高兴。

    “这么说,栓子现在就可以入场考试了?那不是说他很快就是秀才公了?”李氏一脸的兴奋,抱着怀里的小儿子,笑道,“狗剩以后长大了也要和大哥哥一样,读书厉害,也做个秀才公,是不是呀?狗剩,是不是呀?”

    怀里的小家伙被逗得咯咯咯地笑,小腿乱蹬,口水横流。

    “不懂就别乱说,说出去都会笑死人。”顾二河皱着眉头看她,“现在科考的时间已经过了,第一场县试要到明年二月份才开始,还有十一个月呢。”

    李氏闻言有点尴尬,她幽怨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勉强笑道:“都怪我都怪我,日子都记错了。”

    “知道自己错了就好,在外面不要乱说,要让我知道你在外面挑起是非,我就把狗剩抱过来自己养,省得你把他给带坏了。”老陈氏瞪了她一眼,打蛇打七寸。

    自从栓子的身体大好后,她就对他疼爱无比,其中未尝没有小陈氏的缘故,毕竟这也算是她的娘家人了,当然要护着一点。

    而且前几年李氏有了儿子,她才给了她两天的好眼色,她就不知道姓什么了,当时都说了孩子还小,不要带回娘家参加那个什么成亲礼,这又是鞭炮又是喧闹的,很容易把小孙孙吓到,结果她不听,硬是要回,结果呢?孩子染病不治。

    所以现在即使有了两个小孙子,在她心中,栓子还是最重要的,有她在,谁也别想伤害到栓子的利益。

    今天栓子一去镇上,看他和大哥家的孙子一起背着书箱,不大一会,村里的人就都知道他们俩要去镇上的私塾念书了。为此,这事还在村里掀起了一股波澜,现在还在酝酿中呢。以她的经验,明天事情就会闹大,肯定很多人来家里问东问西的。

    “去年你同窗那个叫赵文轩和何谦竹都入场了,两人都只通过了县试,没通过府试,今年他们好像没去考。”顾大河见气氛有点尴尬,就起了话题,道,“我打听到的,何谦竹是何秀才的族中侄子,他们都是桃花镇何里正的族人,关系还算亲近。”

    顾青云一惊,桃花镇也是有几个大姓的,其中一个就是姓何,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他们家族好像出了几个人才。

    “有一天我们姓顾的也像他们一样就好了,族中有两个秀才,一个是私塾先生,一个是里正,族中还有人经商出色,在桃花镇这个地方,就稳如泰山了。”顾季山叹道,抽了一口旱烟。

    顾青云默然,是啊,好像大家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不安感,即使现在吏治清明,但还是担心一个小吏能给自家带来麻烦。他知道,这是前朝最后十几年的混乱给老一辈的人留下了惨痛的回忆。

    “爹,我今天送完栓子后就顺便去了一趟县城,买了粗盐后,就找一品香的掌柜了解了下牛市的事情,他说确有其事,过几天牛贩子就到我们这里了,他让我们如果想买的话就要准备好银钱,应该会比较贵。”顾大河见他爹陷入沉思,就继续说道。

    粗盐,他们因为要的量比较大,一向在县城里买,比在镇上少花十几文钱。

    顾季山他们精神一震,都紧盯着顾大河。

    顾大河却在沉思。

    老陈氏眼一扫,见大丫她们都听得很认真的样子,就指挥道:“都愣在这里干什么,赶紧去做菜烧水去。”

    二丫嘴巴动了动,想告诉她奶,她们都把这些弄好了,可还没来得及说,就见大丫朝她使眼色,于是就很顺从地出去了,顺便还把三岁的堂弟狗蛋也带出去了。

    顾大河这才又说道:“而且掌柜还说近段时间有些地方的鸡发生瘟疫了,鸡蛋和鸡明显减少,就让我们增加这个月的份额,他的价格也随着市价,加两成。”

    他说了个鸡蛋的数字。

    顾青云一算,就说道:“那这个月差不多有1200文的收入。”本朝是1000文钱兑换一两银子,当然实际上可能会有所波动,不过波动不大。

    “每次鸡瘟,只要我家的鸡群没染上,钱都会赚多不少。”李氏吸取了刚才的教训,想了想才答道。

    她的话让大家都露出笑容,虽然有点不厚道,但自家能多挣钱的感觉很好哇。

    “不过我家还有那么多鸡蛋吗?”小陈氏看了一眼老陈氏,柔声道,“娘,不够的话,是不是和以前一样,向村里人买?”

    “是要买的,加上我们以前腌制的,还没卖出去的,可能还差一点,到时老大媳妇,你就去村里找人买,按照惯例。”老陈氏吩咐道。

    小陈氏点点头,知道她的意思,按照惯例就是先找和自家关系好的,比如顾家的其他几房人啊,然后才是村里其他和自家走得近的。

    “卖鸡的话,现在有52只,还有35只母鸡在生蛋,我看了下,可以卖出2只老公鸡,还有10只老母鸡,它们都不能生蛋了。”顾青云想了一会就建议道,因为他经常去看鸡群,非常了解它们的情况,大家也就同意了。

    说完这个事后,大家的心情颇好,老陈氏就问起了大丫的亲事。虽然家里的很多事情她都一把抓,但是对于孙女的亲事她是不插手的,都由着自己的儿子儿媳做主,省得以后过得不好遭埋怨。

    这就是顾青云比较佩服他奶奶的一点,自己奶奶有时候觉得很霸道,但在有些事情上,她又放得宽,刚柔并济,把两个儿媳妇都管得比较服帖,为此村里的老妇人还向她取经呢。

    “哎,你们说以后大丫她们嫁了后,家里咸鸡蛋的秘方是不是就被带过去了,我们到时还能不能挣钱啊?”李氏突然想起这个问题,忙问道。

    众人一愣。

    顾青云无事可做,就特意观察了下,发现何智兄妹俩因为人小腿短,凳子又比较高,因此他们的双腿是悬空的,可是这么久了,两人的小短腿还是稳稳的,不见寻常孩童的晃荡,不由得感叹对方的家教。

    只是一个秀才家的孩童而已,这让上辈子和这辈子都是草根的自己情何以堪?要是他,肯定不会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

    心里有了计较,顾青云自省了一会,发现何小娘子好奇地瞅着自己一眼,复又转移视线,不久又好奇地看一眼……几次之后,顾青云嘴角微微莞尔,冲着她就是一笑。

    何小娘子一愣,也忍不住抿嘴一笑。

    顾青云觉得这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挺可爱的。

    过了一刻钟后,何秀才和顾伯山才联袂进屋。

    何秀才先把何智兄妹俩打发出去了,这才对顾青云和顾青明开始考校。

    他问的问题都不难,两人都顺利答出了。

    何秀才神情严肃的脸露出满意之色,这才正式收下他们,众人开始移到隔壁的书房行拜师礼。

    顾青云两人先要叩拜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何秀才,三叩首。接下来就是举行开笔礼。即便他们都已经开蒙了,但还是要有这个仪式的。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改错别字。

    看完大家的留言,精神振奋,我还以为大家觉得厌烦了。大家放心,我会原来的想法把结局写好的。多谢大家的支持!*罒▽罒*

第197章 现状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 否则要等12小时。  当晚,顾青云洗完澡刚准备背书的时候; 他爹就进门了; 主要跟他仔细说同窗们的事。

    顾青云这才知道,赵文轩家是镇上的; 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带着他。他们以前也不是桃花镇的,是七年前从外地迁来的; 因为赵文轩的娘亲刺绣手艺高超,所以能供得上他读书; 在镇上也站稳了脚跟。

    至于赵玉堂; 他家中是经商的,家在县里和镇上开了两家布店; 卖的都是价格较高的布匹; 生意很好。

    本朝规定,商人是有等级的; 从一等到五等; 根据纳税数额来划分,最高等级的就是一等皇商; 只要上等级的,名下的土地不能超过一定的亩数,以防有些商人赚够钱就买房置地; 挤占平民的生存资源。

    此外,商人的后代也是可以科考的,只是会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像一些小商贩; 只要纳税的数额没到一定的地步,就可以买房置地,户籍还可以是“农”。

    总之就是打击大的,保护小的。

    顾青云看到这一条规定后,非常惊讶,貌似前世他没听过古代有类似的规定啊?难道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了?

    不过他又很佩服顾大河打听事情的能力,他才刚进私塾呢,自家的老爹就把情况都打听清楚了。

    “爹把这些告诉你,是想让你多个心眼,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注意不要冒犯他们的避讳之处。”顾大河神情温和,摸摸顾青云的脑袋,道,“爹就希望你能多交几个朋友,这样聊天说话也有个伴。”

    顾大河想起了自己儿子常常一个人待在房里读书的情形,这才忍不住开口。

    只恨自己没给他多生一个兄弟,要不然也不会经常一个人孤零零地待着,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顾青云微微一愣,抬眼一望,见顾大河眼里的慈爱几乎都要露出来了,忙低下头来,低声答道:“爹,你放心吧,我能和他们好好相处的。”这世上既有那些狠心的父母,也会有爱孩子的父母。前世他等不到,今世他等到了。

    虽然早就过了渴望父爱母爱的年龄,但能被自己的父母喜欢着,心里怎么会不欢喜呢?

    家里只有一个男孩真是太好了!顾青云很是自私地想着。

    看来变成男儿身也是有好处的。他觉得,慢慢的,自己对男性身份倒是接受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一定能适应好自己的身份。

    起码不会弄得精神崩溃或精神分裂。

    临睡前,他回想起今天私塾的一切,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

    对了,明天看能不能借夫子的书读一下,今天看到他的书房里有好多书呢。顾青云提醒自己,应该看看前朝开国皇帝的事迹,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个穿越者。

    第二天,因为听说了昨天在街上吃饭的事,老陈氏和小陈氏一大早就爬起来给顾青云做饭了。

    他吃了一碗干捞饭,加上一个煎鸡蛋,一小碟油汪汪的青菜,摸摸肚子,已经八分饱了。

    “云弟,你准备好了没有?快点,待会儿迟到了。”堂屋外面传来了顾青明着急的叫声。

    顾青云撇撇嘴,这家伙也太兴奋了吧?这一大早就跑过来,不就是第一次独自去上学吗?至于这么失态吗?而且见他神态正常,难道昨晚没被大爷爷抓到把柄?

    “放心,我都算好时间了,肯定能按时到的。”来到古代十年,顾青云早就掌握了看时辰的技能。

    “还是去早点好,第一天正式上学。”顾青明快步走进来,忍不住催促道。

    “小明,不急的。”老陈氏从厨房走出来,打了个哈欠,自从娶了媳妇后,她都多少年没起过那么早了,还有点不习惯呢。

    顾青云接过老陈氏递过来的饭盒,外表是翠绿色的,用竹子编制而成的,重量轻,模样精美,他怀疑这个都能用来接水,实在是编得很密实啊。

    打开一看,里面是两只鸡蛋饼和两个包子,正散发着热气,这是他的午餐。毕竟不能老是出去吃,这样会花费大。精打细算的顾家可不会如此浪费。他打听过了,学堂里中午有热水,可以用热水混着吃,其他乡下的孩童都是如此对付的。

    “奶奶,以后只要准备两个饼子就行了,不用那么麻烦的。”顾青云柔声道,“我也吃不了那么多,以后让我娘来准备就行,你啊,就多睡会。”

    老陈氏一听,脸上的皱纹顿时笑成了一朵菊花,一个劲地点头道:“好好好,都听栓子的。”

    见顾青明在旁边催个不停,顾青云这才告别走了。

    三月的早晨还有点冷,顾青云摸摸长衫里面的薄棉袄,脚步忍不住加快。

    走在半路,顾青云突然问道:“大哥,你知道夫子的名字吗?”

    顾青明一愣,摇摇头,很是奇怪地说道:“好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