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85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85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这个时空已经四年了,他是传说中的“胎穿”,早产儿,才7个多月就出生了,以古代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他能长这么大是多么不容易了,要不是他有成年的芯子,估计真的活不过去了。

    以他现代的标准来看,他生长的顾家真的是太穷了!

    最重要的是,他这一世是男的!男的!男的!

    因为事情很重要,所以要说三遍。

    前世她父母在她三岁的时候离异,作为拖油瓶的她跟在外婆身边,离异的理由是她身为一个女娃,不能传宗接代。她父母都是当地市里单位的人,当时计划生育政策抓得严,在不能生二胎,又舍不得工作的前提下,最后牺牲的只有她了。

    爷爷奶奶不喜欢她,爸妈也不想带她,这会影响他们找第二春,最终也不知道怎么协商的,她妈为了一笔抚养费才答应接手,离婚协议书一签,她就从市里被送到村里的外婆家。

    外婆对她还不错,毕竟她只有妈妈这么一个女儿,现在独自一个人居住,有个外孙女在一起也有个寄托。可以说,活到二十几岁,她只在外婆身上感受到什么才叫亲情。

    就这样慢慢长大,和父母每月的联系只有那一张卡里打入的数字,等她到市里读高中的时候,才第一次踏入爸妈的新家。

    她爸妈离婚后很快各自再婚,这次两人还是生了女儿,这个消息当时令小小的她非常高兴,她还以为他们还会再折腾呢,可惜这次不知为何,两个家庭都继续地生活下去,没有分开。

    年幼的她曾经很不解,现在想来,大概是有感情吧,没感情的话什么都是借口。而她,身为没感情的产物,两家人都很不待见她,妹妹们也没有把她当成姐姐。

    大家相处得很不愉快,她没有受虐的倾向,之后再也没上过门。

    父母给她提供的抚养费只到十八岁,她学习很努力,高考考上本地一所重点大学,大学办理了助学贷款,生活费可以靠自己打工得来,勉强可以完成学业。外婆那里虽然要给她钱,可是她哪里忍心要,她年纪大了,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的养老金。

    磕磕绊绊完成学业后,一毕业就考上了当地乡镇上的政府公务员,当时想着可以离家近照顾外婆,没想到好日子才过了几年,外婆摔了一跤突然离世,她办完丧事后,伤心过度,昏睡过去后就莫名其妙到了这里。

    幸亏她在那个时空没什么牵挂,助学贷款也还完了,攒的钱也给外婆办了丧事,没给其他人占便宜。

    没办法,如果她死后还留下一大笔遗产,那她肯定会死不瞑目的,她可不想把东西便宜那些所谓的“亲人”。

    在这边出生后,身子骨弱,她全身都疼,特别是脑袋,当时她还残余着一些前世的记忆,所以吃起东西来特别乖巧,无论是奶还是药都照吞不误,只偶尔弱弱地哭几声,装一下婴幼儿的行为。

    就这样,她长到了四岁。

    重新学习语言后,顾青云还是没有摸清现在是哪个朝代哪个地方,只留心大爷爷顾伯山曾经说过现在是洪正十年,这里是越阳郡林山县林溪村,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林溪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村子里只有三十几户人家,二百多人,这里的地域偏僻,应该是在南边,具体的以后才能慢慢打听。

    林溪村不是同姓居住,是由顾、苗、李三家大姓混合而居的,都是从外地迁来的。

    十几年前,江南遇到百年难遇的洪水,良田被吞噬,房屋倒塌无数,百姓和牲畜被淹,大灾过后有大疫,活下来的人就更少了,当时可以说得上是十室九空,大家都逃荒去了。

    这场大水直接把一个朝代给葬送了,新建的皇朝才十年,现在才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

    当时朝廷鼓励百姓在林山县开荒定居,还有优惠条件,三年免税,第四、五年半税,之后才正常交税。据爷爷说当时他们的家乡已经被洪水和泥石流淹没了,干脆就响应朝廷的号召,直接在新成立的林溪村安定下来。

    爷爷的哥哥顾伯山是童生,直接被任命为村长,这也是顾家没有喊着要回乡的理由之一。

    于是,在本地安居下来后,顾家经过一系列的建房、开荒、买田,家资所剩无几,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幸亏本朝新立,现在是鼓励农桑,轻徭役薄赋税,大家日子还勉强过得去。

    顾青云刚开始变成男的还觉得生不如死,虽然前世不懂事的时候还恨过自己为什么不是男孩,但她也没想过有一天真的会变成男孩!

    不过自从有一次她见到本村的一个小女孩被家人卖给人牙子,她的父母在一边笑着数钱后,顾青云就不寒而栗。

    幸亏自己是男孩,一般而言,男孩总不会被卖的,要卖也不会是第一个。

    他暗自庆幸。

    在这个和古代类似的朝代,顾青云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他本来还有一个大他一岁的哥哥的,因为一场风寒就去了,他母亲因为伤心走路不注意,摔了一跤后早产了,大夫说以后也很难再生育了,幸亏他是男孩,要不然这个家指定不成样子。

    他家现在是三代同住,户主是爷爷顾季山,现年47岁,农夫兼职木匠,偶尔有一定的外快收入。

    奶奶老陈氏,46岁,泼辣能干,在家里除了爷爷,其余人等都要听她安排。

    老两口生有三子一女,小儿子还没成家就因为瘟疫去世了,女儿嫁人后因为逃荒现在也不知所踪,还没联系上。

    现在只有两个儿子在身边,大儿子是顾青云他爹顾大河,今年26岁,娶妻小陈氏,生有二女一子。

    二儿子顾二河,今年20岁,娶妻李氏,生有一女,现在李氏正在怀孕中,已经三个月了。

    所以在孙子一辈,顾青云就是唯一的男孩,他在家中的地位可想而知,绝对是爷爷奶奶和爹娘的宝贝疙瘩。

    其实,顾青云早产下来后,因为身子骨不好,花了不少钱,几度发烧都差点丧命——即使他一直很努力保重身体,可家境就摆在这里,药都差点吃不起了,幸亏大爷爷顾伯山借钱给他看病,中间顾青云差点被爷爷奶奶放弃了。

    因为他一岁的时候,二叔生了个比他健康许多的儿子,当时爷爷奶奶的重心就转到堂弟那里了,花在他这里的银钱就少了。幸亏他还有一个好爹娘,幸亏他娘不能生了,对于家里唯一的一根独苗,顾大河夫妇看的跟眼珠子似的,顾大河一有空就到镇上打短工,小陈氏拼命地在家织布,赚来的银钱都给他买药吃。

    家里本来赚的银钱要交公的,但对于顾大河夫妇俩的行为,爷爷顾季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说话,家里就不再提。

    顾青山非常珍惜自己的小命,即使这个朝代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他都想好好活下去,难得有这样的机缘可以重生,能在三岁的时候全部记起前世的记忆,他一定要好好珍惜,保重自己的小命。

    特别是他的小堂弟在一年前去外婆家,一不小心染病,回来还是不治而亡后,他就深刻地领悟了一个道理:管他是男是女,活得久才能拥有一切。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我终于还完债了!喜大普奔!

    怕你们等急了,先发上来,待会改错别字。

第199章 生气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 否则要等12小时。m。 乐文移动网  顾青云看了一眼厨房,只看到三丫的小鞋子一闪而过; 知道她们在偷听。

    “这个不怕; 到时叫大丫她们把咸蛋卖到其他县或镇就行了,现在事情还没发生; 说那么多浪费。”老陈氏拍板。

    于是,这个话题就那么过去了。

    顾青云只觉得有点憋闷; 家里的女孩们真是太……难道这也要提防?无法形容,可大家都是习以为常的样子。于是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

    当晚; 顾青云洗完澡刚准备背书的时候; 他爹就进门了,主要跟他仔细说同窗们的事。

    顾青云这才知道; 赵文轩家是镇上的; 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带着他。他们以前也不是桃花镇的,是七年前从外地迁来的; 因为赵文轩的娘亲刺绣手艺高超; 所以能供得上他读书,在镇上也站稳了脚跟。

    至于赵玉堂; 他家中是经商的,家在县里和镇上开了两家布店,卖的都是价格较高的布匹; 生意很好。

    本朝规定,商人是有等级的,从一等到五等; 根据纳税数额来划分,最高等级的就是一等皇商,只要上等级的,名下的土地不能超过一定的亩数,以防有些商人赚够钱就买房置地,挤占平民的生存资源。

    此外,商人的后代也是可以科考的,只是会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像一些小商贩,只要纳税的数额没到一定的地步,就可以买房置地,户籍还可以是“农”。

    总之就是打击大的,保护小的。

    顾青云看到这一条规定后,非常惊讶,貌似前世他没听过古代有类似的规定啊?难道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了?

    不过他又很佩服顾大河打听事情的能力,他才刚进私塾呢,自家的老爹就把情况都打听清楚了。

    “爹把这些告诉你,是想让你多个心眼,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注意不要冒犯他们的避讳之处。”顾大河神情温和,摸摸顾青云的脑袋,道,“爹就希望你能多交几个朋友,这样聊天说话也有个伴。”

    顾大河想起了自己儿子常常一个人待在房里读书的情形,这才忍不住开口。

    只恨自己没给他多生一个兄弟,要不然也不会经常一个人孤零零地待着,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顾青云微微一愣,抬眼一望,见顾大河眼里的慈爱几乎都要露出来了,忙低下头来,低声答道:“爹,你放心吧,我能和他们好好相处的。”这世上既有那些狠心的父母,也会有爱孩子的父母。前世他等不到,今世他等到了。

    虽然早就过了渴望父爱母爱的年龄,但能被自己的父母喜欢着,心里怎么会不欢喜呢?

    家里只有一个男孩真是太好了!顾青云很是自私地想着。

    看来变成男儿身也是有好处的。他觉得,慢慢的,自己对男性身份倒是接受了,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一定能适应好自己的身份。

    起码不会弄得精神崩溃或精神分裂。

    临睡前,他回想起今天私塾的一切,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

    对了,明天看能不能借夫子的书读一下,今天看到他的书房里有好多书呢。顾青云提醒自己,应该看看前朝开国皇帝的事迹,看他到底是不是一个穿越者。

    第二天,因为听说了昨天在街上吃饭的事,老陈氏和小陈氏一大早就爬起来给顾青云做饭了。

    他吃了一碗干捞饭,加上一个煎鸡蛋,一小碟油汪汪的青菜,摸摸肚子,已经八分饱了。

    “云弟,你准备好了没有?快点,待会儿迟到了。”堂屋外面传来了顾青明着急的叫声。

    顾青云撇撇嘴,这家伙也太兴奋了吧?这一大早就跑过来,不就是第一次独自去上学吗?至于这么失态吗?而且见他神态正常,难道昨晚没被大爷爷抓到把柄?

    “放心,我都算好时间了,肯定能按时到的。”来到古代十年,顾青云早就掌握了看时辰的技能。

    “还是去早点好,第一天正式上学。”顾青明快步走进来,忍不住催促道。

    “小明,不急的。”老陈氏从厨房走出来,打了个哈欠,自从娶了媳妇后,她都多少年没起过那么早了,还有点不习惯呢。

    顾青云接过老陈氏递过来的饭盒,外表是翠绿色的,用竹子编制而成的,重量轻,模样精美,他怀疑这个都能用来接水,实在是编得很密实啊。

    打开一看,里面是两只鸡蛋饼和两个包子,正散发着热气,这是他的午餐。毕竟不能老是出去吃,这样会花费大。精打细算的顾家可不会如此浪费。他打听过了,学堂里中午有热水,可以用热水混着吃,其他乡下的孩童都是如此对付的。

    “奶奶,以后只要准备两个饼子就行了,不用那么麻烦的。”顾青云柔声道,“我也吃不了那么多,以后让我娘来准备就行,你啊,就多睡会。”

    老陈氏一听,脸上的皱纹顿时笑成了一朵菊花,一个劲地点头道:“好好好,都听栓子的。”

    见顾青明在旁边催个不停,顾青云这才告别走了。

    三月的早晨还有点冷,顾青云摸摸长衫里面的薄棉袄,脚步忍不住加快。

    走在半路,顾青云突然问道:“大哥,你知道夫子的名字吗?”

    顾青明一愣,摇摇头,很是奇怪地说道:“好像大家都一直叫他何秀才,没有人说过他的名字。”

    顾青云无语。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顾青云和顾青明两人就开始了走读生涯,两人同去同回,倒是没遇到什么麻烦。

    而顾青云也和甲班的同窗们渐渐熟悉了,他虽然年幼,但言谈举止不会显得幼稚,加上旁边有何智这么一个早熟的天才儿童在,顾青云的老成就一点也不显眼了。

    顾青云笑脸迎人,功课不错,尤其在算学这一门课上更是独占鳌头。有实力,有情商,他在学堂混得是如鱼得水,和大家的关系都挺好的。

    还有另外一个收获就是,在混熟后,他试探性地向何秀才提出想借他书架上的历史书看。何秀才虽然不喜他分心,可见他心情迫切且想开阔自己的眼界,就同意了。

    在看了前朝的史书,特别是开国皇帝华援朝的事迹后,顾青云很是感叹了一把。

    和对方一比,自己就是个渣渣,不,连渣渣都不如啊。

    话说华援朝出生在宋朝末年的一个官宦之家,当时政治极度**,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太监专权,贪官污吏横行,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他揭竿而起,很快就从者云集,收了许多小弟。华援朝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逆天的运气,据说他身具真龙之气,和他作对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当时他不是势力最大的,实力只是中等偏下,但最后只要是和他对上,对方都会发生意外或莫名其妙地死去,于是追随他的人就更多了,认为天命在他。

    总之,华援朝的崛起就像是顾青云前世看的某点升级文,连对女色方面都是如此,他的后宫堪称三千佳丽,对此他还不满足,经常微服私访,于是小家碧玉、大家闺秀、寡妇,甚至是名妓都出现在他的后宫里,当时还因为他的举动,青楼里的章台柳挺受人追捧的。

    可惜他的死也很传奇,是突然猝死的,官方的记载是突发疾病,野史说是死于女人的争风吃醋,总之死因很不光彩。

    顾青云觉得很可惜,虽然对方的一些行为很种马,但起码对方还是做了很大贡献的。比如番薯、土豆、玉米就是他当政期间努力推广的,而且他还打算改革税制,规定即使是有功名的知识分子和官员也要按田亩数纳税。此外,他还大力发展商业,关注海军和船只的建设问题,努力提高女人的地位等。

    遗憾的是,他的新政刚刚开始,就遭到一大批人的反对,特别是改革税制,更是遭到了全国上下精英阶层的强烈反对,结果还没等华援朝想出办法,只做了八年皇帝的他就驾崩了,留下的政策几乎被他的继任者全部否决。

    看他做的诗,里面有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顾青云就知道对方和自己一样是穿越的。

    他总觉得对方死得时间太巧了,不能小看古人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