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89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89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连氏就端起瓷杯喝下一口热水,顾青云见状,没有让下人动手,直接帮她倒满一杯。

    连氏对他慈爱一笑,又说道,“你们不要单单盯着门第看,还得想方设法去看看人家姑娘私底下是什么样子的,比如和兄弟姐妹的感情如何,对待下人的态度如何……这些还好,最重要的是性格,千万不要找个心眼小、自作聪明、耳根子软的姑娘回来,得拿得出手。”

    简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缓声道:“外婆,我去参加宴席,几年下来,看到的这几个姑娘的确不错,虽然自信我看人的眼光,不过您说得对,还是得不着痕迹地再去私下探访一番。”

    “这就对了,长媳是很重要的,以后得陪着你出门交际,还得管着这个家。”连氏再拍拍她的手。看外孙女的神情,连氏就知道她最中意谁了。

    现在来看,的确是宁家的条件最合适。

    方仁霄端起茶杯,吹一吹后慢条斯理地说道:“宁国公是个聪明人,他的儿子也不蠢,不错。夏家和何家就不说了,是何等人咱们都知道。”

    顾青云和简薇一听方仁霄也赞同他们的意见,心下大定。

    “那现在就等小石头回来了。”顾青云擦擦不存在的汗,笑道,“孩子长大议亲真不是件易事,这毕竟是孩子们的人生大事,作为父母,真怕给孩子找错人。”

    这年头几乎不会有人和离,最多是休妻。不过一旦走到休妻这一步,基本上亲家就变成仇家了。

    幸亏他们家只有三个孩子,再多几个,顾青云觉得自己可能去哪都会往人家年轻的小伙子身上瞄。女儿一多的话,说不定他就想收徒。

    现在想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徒弟好像也不错,起码长期相处下来,可以知道弟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看走眼的机会很少。万一真看走眼了,还有一层师徒的关系在,女儿的下场总不会太差。如果最后真找个白眼狼的话,也是自己有眼无珠、识人不明,自己的女儿太过于蠢笨。

    想到这里,顾青云就忍不住把视线投到方仁霄身上,暗暗笑了笑。自己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当然,这是正面例子。

    顾青云这话一出,顿时引来简薇的赞同。

    既然选定了议亲的对象,顾青云和简薇就热切地盼望大儿子的回归,只是一直到十二月中旬还是没见他的人影,除了中途收到一封报平安的信。

    “那个臭小子!我看他早就玩野了,三个月都回不到家,幸好他中途还知道报信回来。”顾青云嘴上骂着,心里却颇为忧虑:两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在外面也不知道会不会惹来什么麻烦?人生地不熟的,如果去到有自己熟人的地方还好,寻求帮助还能有个地方。

    还有,他们到底回不回来过年?天气那么冷,他们身上的银子带够了没?

    想到他们还收到简家的来信,这才知道简瑜是先斩后奏,离家后才写信回家告诉岳父岳母要上京的,顾青云就一阵头疼。

    简薇也是头疼不已,坐在椅子上,拳头斜斜地支撑着鬓角,有气无力地说道:“我娘一连写了两封信过来,就为了让我看好瑜哥儿,现在人影都没见着,叫我怎么看?”弟弟可是她娘亲的命根子,对他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她以前什么待遇弟弟就什么待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她远在京城,难得回家一次,娘亲对弟弟更是宠溺。

    她真不敢想象弟弟留书出走对她娘亲是多大的打击!等见到他后,一定要好好说他一顿,这都二十岁的人了,做事还那么不靠谱。

    说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眼,相互苦笑。

    他们旁边的顾景正在练字,听到这里就头也不抬地说道:“爹爹,娘亲,那如果哥哥过年不回来,是不是未来的大嫂就跟别人定亲了?”

    “这话可不能乱说。”简薇吓了一跳,沉下脸道,“你哥哥还没有定亲,你不要说出去,免得坏了人家的名声!”他们在家商量这些事都是避开其他人的,也不知道小家伙是从哪听来的话。

    顾景白嫩的脸蛋露出了然的笑意,小声道:“我知道爹爹和娘亲最喜欢的是宁家的姐姐,这么多姐姐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宁家姐姐和何姐姐了。”

    简薇看了一眼顾青云:“我从来没在她面前说过议亲的事。”说完后就告诫顾景不可在外面说起类似的话,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顾青云点点头,这段时间家里最关注的就是小石头的婚事,偶尔说漏一两句,女儿能察觉出来不奇怪。

    不过顾景的话还真引起简薇的担忧,他们看中的姑娘在十四岁至十六岁之间,正是议亲的好年龄,他们觉得好,其他人家肯定也觉得不错。一家有女百家求,他们再拖下去,指不定人家姑娘就跟别家定亲了。那样的话,又得重新去找。

    想到这里,简薇就更急了。

    顾青云还好,他知道如果男方出息的话,年龄再大点也没关系,关键是要自身有成绩出来。以小石头目前的行情来看,未来还是不错的,不愁找不到好的媳妇。

    现在他还不知道大儿子是不是准备参加明年三月的会试,没见他在信中写下。如果他真要参加的话,得回来早一些准备才行。

    唉,儿子毕竟大了,不能像以前一样他说什么就让儿子听什么。

    想到这里,顾青云有些失落。

    说起会试,他之前还收到湘省表哥陈桥的来信,知道他在今年的乡试顺利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新出炉的举人,名次排在中间。

    顾青云想到当初自己中举回乡后的情形,知道陈家如今的经济情况肯定好转。不说别的,单是陈桥名下有两百亩田地的免税额度就足以让他们家过得比以前好了。

    “这次表哥上京赶考,估摸着他应该没几天就到了,娘子,你记得做好准备。”顾青云简薇说道。

    “你还不放心我?”简薇娇嗔地瞪了他一眼,看向顾景,“小丫,这次你表叔来咱们家住,你帮忙安排一下房间和摆设,就让他住在上次的客房。”

    顾景上午去皇家女子书院念书,下午就能回家,比起顾永辰管理上的严格,她要轻松一些,不过要学习的内容还是很多的。

    在书院里,顾景不仅仅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其他贵女需要掌握的技能,比如女红、琴棋书画、管家、交际等,可选择一两样重点掌握,其他知道个大概就行。就算这样,顾青云在详细问过她们的课程后,发现学这些也不容易。

    像他们家还好,人较少,产业也不算多,田庄出息之类的容易算,商铺全部都是租出去,只用算租金,简单得很。那些家中产业众多的人家,要看懂账本,不能被下人蒙蔽……这些都需要认真学习。

    这些优秀的女子,换成在现代,也是管理一级的人才,比上辈子的他强多了。

    顾青云能清晰感觉到,在书院学习两年后,顾景的行为举止和谈吐比起以前进步颇大。虽说在书院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可能教育出来的贵女们在某些方面有些雷同,但他觉得不是只有古灵精怪、活泼可爱才让人耳目一新,起码他认为自己的闺女性情沉静,大方明理,非常可爱。

    “好。”顾景清脆悦耳的声音唤回了顾青云的思绪。

    “这次表哥中举,算是苦尽甘来,得偿所愿。”顾青云见到自己的亲戚出息,还是很高兴的,不说守望互助之类的,他们有出息,自己也会少些麻烦,他是恨不得自己的亲人人人如龙。

    简薇点点头,理解他的喜悦。

    他们刚说起陈桥不久,陈桥就来到了。

    这次见面,一改以前的沉郁,此时的陈桥显得极为自信,性格比以前舒朗一点。

    成功果然能使一个男人焕发出新的光彩!顾青云不得不感叹。

    “这次你就在家里住着,都不是外人,有什么不妥当的直接告诉你表弟妹,或者方业也行。”顾青云微笑道。

    方业是方忠和慧香的二儿子,方行的弟弟,今年十四岁,上次陈桥来京就是他跟着身边跑腿照顾,两人已经熟悉。

    陈桥感激一笑,点头道:“让表弟和表弟妹费心了,要不是有你们的帮助,肯定没有我今天。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这次来京,家里的爷奶和爹娘让我带来一些家乡的土产,你们一定要收下。你们放心,不是多贵重的东西,只是咱们家的一番心意。”这是他的心里话,自从认回这个表弟后,他感觉运气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之前他待在京城两年多的时间里,表弟就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表弟的好友龚大人在国子监对自己也颇为照顾,这些都是看在表弟的面子上。

    如今他能中举,离不开表弟对自己的教导,他教得很用心,不说其他的,单是他的算学就进步极大,这次乡试的所有算学题他都答对了,这是前几次没有过的事。

    令他感到舒服的是,表弟对自己的态度没有居高临下,没有过分重视和忽视,一切恰到好处,还很是心细。一想到自己今年三月离京时,表弟塞在行礼的一百两银票,陈桥的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

    这世上没有什么人该欠谁的,不是说亲戚就该帮忙。尝过生活艰辛的他知道,人家愿意这么帮助自己是很大的情分,他觉得就应该感激。只是两家人相差太大,不知该如何报答。

    顾青云和简薇互相看了一眼,笑道:“好,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让外公舅舅他们费心了。”

    陈桥见状,暗暗松了口气。

    接下来,大家谈起乡试和家里的事。

    当听说小石头还没回到家时,陈桥是毫不掩饰的惊讶,随即又赞道:“良哥儿真是厉害,年纪轻轻就是解元!虎父无犬子,表弟厉害,良哥儿肯定也不差。对了,明年的会试他参加吗?”

    顾青云呵呵一笑,心里甜滋滋的,笑道:“看他自己怎么想,他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我是管不住他了。”

    陈桥今年都在京城和湘省之间来回跋涉,顾青云见他面露倦色,就没再多说,先让他回房休息。

    时间一天天过去,等顾青云过年署衙封笔后,顾永良和简瑜还没见人影,这让家人更加担心不已。

    就算他们再怎么疯玩,总要回来过年吧?所幸在他们忐忑不安时,大年三十的前一个晚上,他们终究还是到家了。

    看着瘦了一大圈,嘴唇发紫,下巴长有稀疏胡须的顾永良,还有和他差不多模样的简瑜,顾青云等人心疼得很厉害,根本没来得及生气,连忙让他们去取暖洗澡喝汤。

    特别是知道他们两个听说某个山村有大贤隐居,自己跑去寻找,结果在山林里迷路的事情后,更是后怕不已。要知道这种寒冷的气候和山林的环境,他们还能平安回来真是不容易。

    两人被方仁霄狠狠地教育一顿,顾青云又接手滔滔不绝把他们骂了,要不是连氏和简薇心疼,岔开话题,他肯定还会继续说下去。

    顾永良还知道总结教训,知道是自己鲁莽了,在向导要回去的时候没有跟着走,反而相信自己肯定能找到,要不是得到山民的帮助,他们还不知道会如何呢。

    鉴于顾永良认错的态度好,顾青云的怒气稍减。相比之下,简瑜的态度就让人捉摸不定了,这家伙一直面无表情,眼神涣散,不知道在想什么。

    简薇在旁边看到了,忍不住叹了口气。

    顾青云不好再说,毕竟是自己的小舅子,不是自己的儿子,可以随便训话。不过还好,他们家还有方仁霄,让简瑜住在隔壁就是了。

    果然,有方仁霄接手,简瑜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顾青云发现方仁霄的精神状态似乎比之前更好了,心里有了个猜测。

    “你老师他之前还喊着没事干,这不,瑜哥儿来了,他不像小石头他们那么乖巧听话,反而小毛病不断,让你老师找到以前和小石头他们斗智斗勇的经历,如今天天精神焕发,好得很,你不用理他们。”这是连氏偷偷和他说的。

    顾青云无语,合着家里的孩子太过于乖巧也是一种过错?不过想到方仁霄如今的精神状态,他觉得有简瑜在也还好。

    顾永良既然回来,顾青云和简薇就迅速启动议亲计划。

    “你到底喜欢哪家姑娘?”简薇在告诉他姑娘们家里的情况后,耐心问他。

    顾青云则坐在一旁翻看自己的《做账教程》,这是他早两年就有的计划,要不是要写这个,他的话本肯定早就完结了,不会拖到前段时间才结束。

    他手中拿着的这本是把一张张纸张用线装订而成的,是手写版。这本书不会出版,拿去书坊刻书的话成本太大,顾青云决定还是暂且用手写版吧,等有合适的机会就把书送回老家。

    嗯,反正他写的字好看,虽说这么多年没有多大的进步。

    没办法,天赋所限,勤奋度又不够,只能保持这种状态,成不了著名的书法家,只能说还算过得去。

    出去游玩几个月的顾永良身材是瘦了一些,面部额骨都有些突出了,但精神面貌比起离京又有所不同,变得成熟许多,看得出这几个月的经历他是有收获的。

    “娘,我没有意见。”顾永良脑子里迅速回忆一下三位姑娘,顿了顿,就答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又不是舅舅,按部就班成亲也没什么不好。

    先成家后立业嘛,没错。

    顾青云一边翻书一边瞄了他一眼,啧啧,看来真是成长了,要是以前问他这种话题,肯定是满面羞涩,现在倒是面不改色。

    “怎么能没有意见?”顾青云皱起眉头,“这是你成亲,又不是我和你娘娶媳妇。万一我们给你娶的媳妇你不喜欢,对人家姑娘不好,那咱们不是作孽吗?人家好好一个姑娘嫁到咱们家可不是给你糟蹋的。”

    “爹!”顾永良叫了一声,依稀能看到他小时候扯着顾青云袖子撒娇的模样,“反正我都只见过人家姑娘几次,我哪知道喜不喜欢。我相信爹娘的眼光,等娶了媳妇我肯定会对她好的。”说到这里,他清俊的脸庞微微垂下。

    从小到大看惯爹娘的相处情形,顾永良也曾经幻想过将来的妻子如何,无论如何,只要对方没有碰到他的底线,他肯定会对她好的。

    顾青云干咳一声,朝简薇看去。

    “那咱们给你定下何家的巧巧?”简薇轻声问道,目光紧盯着顾永良的脸不放。

    顾永良抬起头,看了一眼顾青云,道:“娘,我当巧巧是妹妹呢,我还记得小时候和她在林山县玩耍时惹她大哭的模样,这是妹妹。”他强调最后一句。

    想到当初她嚎啕大哭,眼泪鼻涕一起流的样子,顾永良觉得还是无法想象她成为自己妻子。

    简薇一听,暗自松了口气,瞥了一眼顾青云,又继续问道:“那夏家的大姑娘呢?”

    顾永良凝神思考了一会,最终摇头道:“没什么印象。”他是跟着去过夏家,只是和女眷见面的机会不多,最多是每次人家想见他时,就把叫他到堂屋里让一帮老太太、太太们打量,在场几乎没有年轻女子。

    “宁家的二姑娘呢?”简薇又问。

    顾永良的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一张俏脸,他顿了顿,才轻声说道:“由爹娘做主。”

    简薇紧盯着他好大一会儿,突然笑道:“好,那我们知道了,等过年,咱们就托媒人去提亲。”当然,她肯定会在过年期间托中人先去探明口风的,如果对方也乐意的话,才会托媒人去。

    顾永良一听,欲言又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