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06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06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他得先教会上官如何展示新火炮的优点。

    往好的一方面想,如果事情顺利,那这次他们整个工部都有功劳。

    “那你还是露脸了?”方子茗语气很是肯定。

    “是的,最后陛下把我和虞衡司郎中叫过去勉励一番。”顾青云打了个哈欠,想到皇帝和自己说话时手背上非常明显的老人斑和凸起的青筋,心里就不是滋味。

    两人一直聊到半夜,直到顾青云实在撑不住了,抵抗不住几十年养成的生物钟规律,两人终于开始入睡。

    第二天吃过早膳后,方子茗去衙门点卯,顾青云就到船坊查看火炮安装情况。

    之前经过和工匠们的讨论后,就把新的火炮修改一番,把管壁加厚,炮管不是一样粗,而是从前面到后面渐渐变粗,再把倍径改大,试验过后,这种火炮的射程比老式火炮高,还增强杀伤力,比起以前的火炮还不容易膛炸。大家都很满意。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在火炮的炮身上安装有准星和照门,这是为了方便瞄准,两旁还铸有炮耳,方便架设在炮车或炮架之上,以便调整射击角度,这样的操作比以前更为方便。'注'

    其中的准星和照门他们没有拿来就用,而是经过一番改动,自我感觉比西洋那边的更好。

    这种火炮得到了军方的好评,但具体的效果只能看实战。

    顾青云知道西方的军事学已经和数学结合在一起,以后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比如火炮手就得学习数学。之前他翻译《几何》时,和外国人交流时,知道西方已经认识到军事与数学的联系。

    和他一起翻译的神父就在书里说过“借几何之术者,惟兵法一家,国之大事,安危之本,所须此道尤最亟焉”的话,顾青云深以为然。

    他还打算找个合适的时间上奏章,说明几何知识是精通兵学所必需的,以后要找一批人来学。

    作者有话要说:  '注'字的内容来自于百度修改而成。

    “借几何之术者,惟兵法一家,国之大事,安危之本,所须此道尤最亟焉”这句话在明朝出现过。

第228章 状元

    这奏章不急一时; 现在就算呈上去了,可能也不会引起重视,还不如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し

    顾青云想到这里,就定了定神; 迅速下马车。此时; 船坊的门口前已经有乌泱泱的一群人在等候了。

    视察船坊的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 中间只出了一点小问题,在大家的努力下很快就解决了。

    外界依然歌舞升平,岁月静好; 但敏感、消息灵通的人知道,战争的脚步已近。

    顾青云一共在南京待了三天,在这三天内; 他住在方子茗家里; 空闲时间,两人把这些年发生的事都说了一遍,又对某些事情交换意见。

    这几年来,他们是一直通信,但信中的内容不可能说得很详细。

    顾青云极为高兴,时间和空间没有让他们的感情变质; 反而愈发深厚。

    与此同时,顾青云发现方子茗成长得很快,或者说他的厚黑学学得很好。

    面对方子茗的坦白和倾囊相授,顾青云十分感激,认真听了; 然后只能无奈地摊摊手,说道:“不行啊,和你们这类人玩心眼,我不行的。”脑子转得那么快,一句话可以解读出几个意思,他能做到的时候不多,这是在为难自己。

    方子茗深吸一口气,斜睨着他,面无表情:“真的有那么难?”

    “对你而言犹如吃饭喝水般简单,对我而言很难。”顾青云老实承认,他不想费尽心思去琢磨上官的喜好,不想把一句话猜来猜去,也不想在上官前面如何更好地突出自己的功劳,更不想琢磨如何升官。

    “如果上次面圣,你会说话,指不定现在连四品官都到手了。”方子茗拍拍他的肩膀,恨铁不成钢,又在他眼前转了转,叹道,“算了,知道你不是这种心思玲珑之人,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亏我还和你说了心里话。”

    “知道你是为我着想,不过陛下不会让我现在调走的,如今正是关键时期。”顾青云摇摇头,火炮改进这件事他从头跟到尾,换了别人会比较麻烦。

    此时他们正站在前院的二层阁楼上,这里是藏书室,放有方子茗历年来收集的书籍,门口有人守着,两人说的话不会被人听到。

    “真搞不懂你是如何做到工部郎中的?”方子茗嘟囔了一句,“还是被人从户部挤兑过来的。”

    顾青云白了他一眼,不想和他说话了。郁闷,这说到他的尴尬事了,从户部平调到工部,在外人看来,的确是贬了,只是他的人缘还不错,没有明显得罪过别人,就没人跑到他面前开启嘲讽模式。或者说,大家还是会做人的,风水轮流转,不会逞一时口快,相互留有余地。虽说他后来升了品级,算是因祸得福,但顾青云还是有点点郁闷,毕竟他在户部做得好好的,突然被调走。

    “只要管住自己的嘴,过了那一刻,别人也不会让我再发表意见了。”顾青云终究还是闷声回答,这可是他的绝招之一,走的是嘴拙能办事的路线。

    总结起来,还是那两个字:慎言!

    “好吧,看来是我多事了。”方子茗很是无语,半晌终于憋出了这一句。

    顾青云嘴角翘了翘,搂着他的肩膀道:“哎呀,你不必传授我经验,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适合你的不一定适合我。”

    “说的也是。”方子茗知道他志不在此,把大部分的心思用去琢磨他的算学书,也不以为意,他迅速转移话题,“我这里有前朝启光皇帝的一本野史,我知道你喜欢看,特意给你买回来了。”说完就走到第二个书架,从最顶层拿下一本书。

    顾青云这才知道方子茗为何把自己拉到阁楼,闻言很是高兴:“好,我喜欢看这个,我对启光年间的事都很好奇。”他当年对穿越皇帝的事感兴趣。

    把书接过来后,顾青云发现书有些旧了,还有几个虫蛀的洞,嘴角抽搐了下。

    “这是南京不知谁家的败家子落魄后把先祖收藏的书给卖了,我恰好碰到,还一连买了好几本,价值不算高。”方子茗拿出手帕擦擦手,一边解释道,“以后指不定我们的后辈们也有这么一天,把我辛辛苦苦收藏的书廉价卖出去。”

    这话虽然不好听,但顾青云觉得有理。没有永远昌盛的家族,世事无常,谁知道哪天就败落了呢?不过不能再想下去,再想下去就觉得人生无趣了。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教育好子孙后代,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离开的日子很快来临,四月二十五日早晨,在码头上,顾青云和方子茗挥手告别,等岸上的人影逐渐变小后,顾青云的眼眶不知不觉中就湿润了,好半晌,他挥动的手才慢慢地放下来。

    旁边的下属们默默无语,眼睛看向别处。

    顾青云眨眨眼,风一吹,一点湿润很快就消失了。

    一路无事,从南京到京城,途中还顺便去查看某个河堤,回到京城时,时间已经是二十七日。

    顾青云见快到中午了,看着米主事他们脸上的疲惫之色,就说道:“你们先回家,大伙旅途劳累,下午休息,明天再正常上值。”

    众人一喜,米主事看了其他人一眼,率先拱手笑道:“多谢大人体恤,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顾青云点点头,见他们不动,就坐上小满租来的马车,先走一步。

    刚上马车,顾三元就钻了进来。

    “阿叔,我打听过了,贡士们还在皇宫里,金榜还没有贴出来。”顾三元知道他的心思,刚到城门口第一时间就去问起殿试的情况。

    “那就好,看来我回来得正好合适。”顾青云一听高兴极了,总算是没错过大儿子的喜事。

    他看了下身上发皱的官服,打算先回家换衣服再说。刚下马车,门房一看到他顿时大喜,叫道:“老爷,您回来了!”

    顾青云点点头,进了门,突然想起一件事,转身看见顾三元正在指挥下人从马车里搬行李下来,就把他叫过来,吩咐道:“我看你都累了,待会另外找个人到工部跟王员外郎说我回来了,顺便到司务厅帮我们请半天假。”朝廷这方面的制度还是很严格的,他出差回来就得先到工部内部的司务厅报告,如果是请假的话还得去销假。

    知道今天是公布殿试成绩的日子,顾青云下午就不打算去上值了,肯定得到街上看一看才行。不过以防万一,怕被有心人看到,还是先把手续完善。按照以往的经验,他其实可以明天早上再去办理的。

    “叔,我去就行,我不累。”顾三元摇摇头,这种事情他熟门熟路,除了方忠管家,交给别人他可不放心。

    顾青云见状,就只好同意了,他刚往里面走几步就看到简薇和顾景迎了上来。

    “才几天未见,你们这么热情来迎接,我还真有些受宠若惊。”顾青云咧嘴笑道,牵起简薇的手,有些惊讶,“你们怎么没去酒楼那里等待?”他知道简薇他们肯定早早就订好包厢,要看新科进士跨马游街的。

    “外公外婆已经在那边等了,我就想着良哥儿还没那么快,兴许你能赶回来,就准备再等一等。”简薇柔声道,抬眼紧盯着顾青云看了又看,见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就暗暗叹了口气。

    工部的活比户部辛苦多了,但夫君的精神比以前还好,神采奕奕的,让她有些不解。

    顾景挨着顾青云,微微一笑,脆声说道:“爹爹,我和娘亲今天一直在等待大哥的消息,到现在还没有人来报喜。娘亲坐立难安,听见您回来,她可高兴了。”

    顾青云一听,侧头看了看简薇,见她眼里含着笑意,整个人浑身洋溢着喜悦,同时手掌紧握,就知道她还在紧张。至于紧张什么,不容置疑。

    顾青云的嘴角不自觉翘起,安慰道:“虽然比平时迟了点,但不是每次都那么早的,像上次,就拖到中午成绩才公布,你不要紧张。”他又转头盯着顾景,“那你呢?”

    顾景抿抿嘴,羞涩一笑,回道:“我也想爹爹,爹爹这次去了好久,以后还得出京办差吗?”

    “嗯,有需要的话,这是没办法的事。”顾青云老实回答。

    简薇和顾景有些失望,不过两人早就知晓,只还想再问一次罢了。

    “对了,薇儿,行礼中有两个箱子是子茗让我捎带回来的,你记得让人及时送过去。”去的时候王氏和方瑞有两箱东西让他带,回来时方子茗那边又有两箱。

    “好,这次去南京正好可以见到堂舅舅和舅妈他们,他们还好么?”走回后院,慧香早就让人把热水准备好了,顾景去了堂屋,简薇就帮顾青云解下衣服。

    顾青云阻止她想帮忙自己搓背的想法,笑道:“你们快点去准备,等我洗漱完我们就马上出发。”

    “不用膳了?我都让厨房准备好了。”简薇帮他找出一套新缝制的福青色长袍。

    “不用,到酒楼再吃也行。”越接近时间,街上的人就越多,顾青云怕去晚了就不容易进酒楼。

    幸好,等他们到达的时候,新科进士们还没有走到这条街,不过此时成绩已经出来了。

    方仁霄和连氏见到顾青云,双眼放光,顾不得叙说别后的情感,只颤声道:“殿试成绩出来了,咱们良哥儿,良哥儿是状元!”

    顾青云脚步一个趔趄,差点碰到一旁竖立的屏风,他脑袋空白了一瞬,简薇的声音唤回了他的理智。

    “状元?!”简薇的声音又惊又喜,表情不可置信。

    “是的,就是状元!管家已经打听清楚了。”方仁霄把手中的纸张递给顾青云。

    还算端正的字体映入眼帘,顾青云快速扫了一遍,果然,顾永良的大名排在榜首。

    竟然是状元?顾青云揉揉太阳穴,在包厢内来回踱步,这是他设想过的最好的情景了!他没想到皇帝会点大儿子为状元,他觉得有个榜眼或探花就心满意足了,再不济像他一样是传胪,那样父子两传胪也还不错。

    他觉得是状元的几率最小。

    只能说,惊喜来得太快,让他猝不及防。

    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又继续看下去。

    榜眼是原先的苏姓会元,探花竟然是庞庭深!至于其他人的名次,除了卢开云从三十四名提到第二十名外,其他人的排名变化不大。

第229章 恍惚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则要等12小时。し  这是父母乐意看到的结果。

    但想要他从内心里把她们当成自己的亲姐妹就需要时间了。

    顾青云正想着这些烦人的问题呢; 就发现自己已经溜达到小河边了。

    “病秧子来了!病秧子来了!”一个全身被晒得黑溜溜的小孩从水里钻出来; 看见顾青云后就马上扯着嗓子叫起来。

    “咦,是病秧子来了?!”旁边不能下水的小孩们立马转过头来一看; 也跟着叫起来。

    顾青云无语地翻翻白眼; 不就是身体弱了点吗?怎么给他起了那么一个外号啊。

    “别乱叫; 我弟弟身子已经好了,你再叫我就揍你!”顾青明也从水里钻出来; 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看着顾青云就笑,“栓子,你也来了?是要捉鱼吗?”顾青明是大爷爷顾伯山的大孙子,他还有一个亲弟弟叫顾青亮。

    顾青云看着自家的大堂哥泥鳅一样的模样,嘴角抽搐了下,都是九岁的小孩了,怎么还和人家五六岁的泥猴相比; 起码你要穿条亵裤吧?

    “嗯,在家闲着没事,就出来钓鱼玩。”顾青云微笑道; 他看看自己身上穿的薄袄子; 忍不住皱眉道; “大哥,天气那么冷,你还是不要玩水了; 待会受了寒就不好了。”今天虽然有太阳,但温度只有十几度,没见下水的只有两个小孩吗?

    “不冷,我不觉得冷。”顾青明摇摇头,水珠乱飞,见堂弟不赞同的样子,忙道,“我马上就上去。”

    顾青云不再理会他,只说了一句:“你再不上来,我就告诉大爷爷去。”

    说完就随便在岸边捡一根树枝,然后在泥土肥沃湿润的地方开挖,还没挖几下,二堂哥就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开始帮他挖了。

    “二哥,你不下水吗?”顾青云问道。

    “不下,爷爷不让我玩水,说我太小了,现在也有点冷。”顾青亮一听,脸颊鼓鼓的,撅起小嘴颇为气恼。

    他比顾青云大一岁,从小就爱吃东西,几乎是来者不拒,见到吃的就想往嘴里塞,加上大爷爷家算是村里最为富裕的人家之一,所以他活生生吃成了一个小胖子,浑身圆滚滚的,因为年纪小,显得圆润可爱。

    这个体型被这个时代的人认为是健康有福气的,在村里一众瘦子中显得格外地醒目,也格外地受大人们的欢迎。现在,他也可以自己挣钱了,村里每次有人成亲的时候,都会请他当滚床童子,业务非常熟练,每次都能得3至5文钱的收入呢。

    为此,可把村里的小娃儿妒忌坏了。

    “是你太肥了,你一下水就沉下去了,你哥哥都拉不动你。”旁边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个瘦小的小泥猴,估计刚在哪里滚过,全身脏兮兮的。

    这才是村里小孩的常见面目。

    “哼,你乱讲,才不是呢。”顾青亮瞪了他一眼,辩解道:“我这不是胖,是壮,是有福气。”

    两人立马就吵嘴了。

    顾青云没理会他们,他可是要干正经事的,吭哧吭哧地挖了一会儿,有两人的帮忙,他很容易就挖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