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26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26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小溪边传来很多毛孩子的笑声,顾青云忙道:“二姐,你回去拿网兜和桶来,我去溪边等着。”

    “那你可不能玩水。”二丫也有点跃跃欲试,毕竟是小孩子。

    顾青云答应了,看着她蹦蹦跳跳的身影,五味杂陈。

    其实,作为家里现在唯一的男娃,他在孙子辈中享受着最高的待遇,三丫现在才2岁,是二叔二婶的女儿,这就不多说了,可对于自己的两个姐姐,大姐也就罢了,对自己非常疼爱,有点什么好吃的都会留给他。

    二丫呢?那次他之所以发烧得那么厉害就是因为她。

    大概是他的出生让父母的所有心力都放在他身上,二丫当时作为最小的孩子肯定有过一段被宠爱的日子,后来是他哥哥出生,可能两人相处也有感情了。

    那一次他不舒服的时候,全身无力,眼睛都睁不开,想哭都没力气,就发现身上一轻,突然变冷了,耳边还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说道,“都是因为你,爹娘都不要我了,也不要大娃子了,要不是你,大娃子也不会死。”大娃子是他夭折哥哥的小名。

    当时是寒冬腊月的时候,顾青云冷得厉害,也顾不得他爹娘为什么不在身边了,费劲了全身的力气终于发出了猫叫般的哭声。

    后来他才知道,他和二叔的儿子同时病倒,他爹去请大夫,他娘去厨房熬以前的药,他姐去茅房,所以当时是二丫在旁边看着他。

    当时他哭得嘶声力竭,最后只听到哒哒哒的声音逐渐远去。

    等她娘的声音传来时,哒哒哒的声音又近了,小身子一重,感觉暖了一些,知道自己身上已经盖上被子了。

    “娘,弟弟怎么老是在哭啊?”二丫稚嫩的声音让他觉得充满了寒意。

    当时她才四岁啊,竟然就会做这种事情,这让他一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古代的小孩真是太可怕了!他家又不是深宅大院,竟然还有宅斗!

    从那以后,他想他不会再小看任何一人。

    你看,一个区区稚童的妒忌之心就差点让他到地府报到,其他大人那还得了?

    那次的事情他没说,当做不知道,当时他还没满两周岁呢,受身体条件所限,刚刚学会听这里的方言,说话说得很慢,而且可能说了大人也不会信,都是自己的儿女呢,但一直到现在,即使那件事只是二丫不懂事的时候做的,顾青云还是对她有着淡淡的戒备。

    当然,他没表现出来。

    二丫可能也被那次的事情吓到了,性格从活泼变得内向,有点胆怯,对他可能是补偿的心态,对他非常好。

    做不了主官又如何?顾青云暗自思忖,给他做他还不敢做呢,古代的官场那么危险,动不动就抄家砍头,流放千里,他没有那个能力从政,毕竟他前世只是一个刚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小科员,连里面的道道都没有摸清楚就到了这里。

    他现在就只希望自己能努力考上个秀才,最好是个举人,这样在县城做个小官也是有一点希望的,做个技术型的官员貌似要好一点。

    不过这些离他都太远了,暂且不想,现在最主要的是学好算学。

第258章 回到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则要等12小时。@樂@文@小@说|  顾青云跟着大丫进房; 低声问道:“大姐; 娘有没有说给你定的是哪户人家?”

    大丫脸一红,低声道:“娘还没和我说过; 栓子; 你管这个作甚?”

    “你是我大姐; 从小到大对我这么好,我当然关心你的终身大事了; 女怕嫁错郎,选择相公一定要慎重。我希望你嫁给的人家婆婆不要太难缠,像我奶这样的也行。”顾青云说的是真心话,如果是二丫,他可能只是随便问问,但是大姐的话,他会很慎重。

    而且他觉得像他奶奶这样也不错,对媳妇不会很刻薄; 虽然重男轻女,可这种思想在这个年代实在是太正常了。之前二婶几年都没能生育男孩,她也最多嘴巴上偶尔刻薄一下; 其他时候还是能勉强维持公正的。而且奶奶虽然喜欢听别人的八卦; 但自家的事很少往外说; 都是捂得严严实实的。

    他觉得,奶奶其实也是一个很有生存智慧的老人。

    当然,那是没对上他; 他现在可是爷奶心目中的宝贝疙瘩。

    “反正到时我会去瞧瞧未来的姐夫是什么样子的,起码能让你提前知道。”顾青云在大丫的恼羞成怒中欢快地走出了房门。

    两天后,顾青云、顾青明一起跟着顾伯山和顾大河走到镇上,顾大河身上背着竹筐,里面放有两份腊肉,足有几斤重,除此之外就是两小坛的咸鸡蛋,这是拜师的束脩。

    顾青云头戴纶巾,身上穿着一件青色的长衫,扎着黑色的腰带,背上背着一只两层的书箱,穿着一双旧布鞋,不紧不慢地走在泥土路上。

    顾青明和他同样的书生装扮,只是他的书箱不是两层的,是三层的。这两只书箱都是顾季山和顾大河按照他们的体型亲自打造的,因为家境的缘故,都是用普通的竹木做的,但该有的一样不少,其内部空间分配合理,纵横排列疏密有致。他们都是把笔、墨、纸、砚等书写用具和书籍分别放在不同空间里,除此之外还可以放一些日用品。

    像顾青云就放了装有白开水的葫芦。

    大家一边走着,一边聊天打发时间。

    “大河,何秀才岁数只比我年轻几岁,当时我是和他一起科考的,只是人家最后考上秀才了。我们有一定的交情,但这不是因为我们关系好才推荐他的,论学问,李秀才的确是出类拔萃,可是他现在还很年轻,才二十七八岁,还有进取之心,可能心思还放在科考上,应该还想着更进一步去考乡试的,这样一来,他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就会相应地减少。而且他才开设私塾不到两年,可能还不太会教学生。”顾伯山见行程单调,就向顾大河解释道。

    “我明白的,大伯。”顾大河虽然身上背有东西,却是四人中神情最轻松的,他频频看向顾青云,见他脸上没有什么费劲的表情,这才放下心来。

    “明白就好,何秀才为人重规矩,学问扎实,他前朝就是秀才了,新朝建立后才又重新考取,而且他还是本地人,家境殷实,不会贪图学生的东西。”顾伯山还是觉得说清楚更好一点,既然弟弟一家对他这么信任,他可不能辜负了,选择哪个夫子也是再三考虑过的。

    夫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天然比较亲密,对孩子们以后的道路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李秀才家境不怎么好,现在出来开设私塾估计也是为了挣钱。”顾伯山看了看四周,虽然现在没什么人经过,他的脸还是红了,背后说人是非总归是不好的,所以他特意压低声音,还让顾青云和顾青明离他们远点。

    顾大河感激地看着他,道:“大伯,我们一家都知道的,你都是为了栓子好。”他是真心感激的。

    顾伯山闻言捋着胡子一笑。

    大人们在说话,顾青云和顾青明也在说着小话,两人看着路边刚刚钻出路面的嫩草,生机勃勃的,呼吸中都带着一股青草的清香,心情都很是愉快。

    “云弟,你可觉得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顾青云的额头上也开始冒汗了,一旁的顾青明注意到他的状态,赶紧问道,“要不然我帮你提书箱吧?”书箱不止能背着,它还有两个把手,可以放在手中提着。

    “不用了,大哥,我自己来就行,以后我们每天都要在这条路上走一个来回,不可能每次都让你帮我背的。”顾青云摇摇头,掏出手帕擦擦汗。说实话,要走一个小时的路程,身上还背着东西,即使他经常锻炼,对于他的小身板而言,也有点吃力了。

    自从要到镇上读书后,顾青云突然发现顾青明不再叫他的小名了,让他本来想说的话都没有机会说出口。

    看来自家堂哥真是一个心思玲珑的人啊。

    半个时辰后,他们到达了桃花镇,本地因多种有桃树,所以很多村落都以“桃”字命名。

    桃花镇平时的常住人口大概有三千多人,街道规划得比较好,大致分为商业区、住宅区、每逢五和十赶集的集市,街道当初就留的很宽,可以让三架牛车同时经过,其中住宅区还分为条件较好的,和条件较差的平民区。

    何秀才家在条件较好的住宅区里,左右都是一座座宅院,占地面积不小。

    他们没有从正门进入,而是从侧门进。

    “这房子有三进,第一进用来做私塾,第二进是何秀才住的地方,第三进住的是后院女眷,你们到时不要乱跑,省得冲撞了。”进门之前,顾伯山就把何秀才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下,还说了一些该避讳的地方,看得出来他来的不是一次两次了。

    给门房通报后,很快,他们见到了主人。

    何秀才还不到五十岁,身材中等,两鬓斑白,脸庞清瘦,额头的抬头纹很是明显,但眼睛炯炯有神,和顾伯山一样下巴留着仔细修剪过的胡须,他穿着一套灰白色的衣袍,踩着木屐,宽衣广袖的样子很是文雅。

    顾伯山正在和他交谈,两人寒暄了一会后才进入正题。

    “这就是顾兄教出来的弟子?”何秀才严肃地盯着顾青明和顾青云。

    “是的,这就是我那不成器的孙子顾青明,这是我侄孙顾青云,这是他爹顾大河。”顾伯山一一介绍,随后示意顾大河带着两个孩子出去。

    出去后,有一个老仆模样的人引他们在偏厅坐下,给他们上茶后就退下了。

    三人把背上的东西都解下来后才坐好。

    顾青云没敢仔细打量四周,只匆匆抬眼扫了一眼,只见这偏厅不大,共有三套上漆的枣红色桌椅,中间一套,左右各一套,摆放得整整齐齐,其中桌子上的青瓷花瓶还插着几枝含苞欲放的桃花,让本来严肃的偏厅有了一丝春天的气息。

    看到桃花,顾青明似乎松了一口气,他张了张嘴,看看四周,把头凑过来压低声音道:“云弟,夫子看起来正颜厉色的,难怪大家都说他不好说话呢。”

    “噤声,我们现在不说这个。”顾青云摇摇手指,正襟危坐。

    顾大河也是老老实实地坐着,他看着顾青云的样子,颇为欣慰,心里又是紧张,也不知道何秀才能不能收下自己的儿子?

    耳边隐隐约约传来朗朗读书声,似乎私塾就设在隔壁一样。

    没多久,一声轻咳传来,大家停止了眼神交流,看向门口。

    只见门口站着一对身穿桃红色和淡青色衣裳的金童玉女,两人大约七八岁,头发被扎成两个小发髻,相貌有七分相似,一看就知道两人有血缘关系。

    男童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又轻咳一声,提着衣裳的下摆牵着女童的手迈过门槛,一边走一边自我介绍:“爷爷让我来待客。”

    顾青云见男童严肃正经的样子,忍住想笑的**,忙站了起来。

    大家站起来相互行礼后就分主宾坐下,互通姓名。

    男童姓何名智,是何秀才的孙子,女童名字没有说,只说叫何小娘子,看得出来,何小娘子比较活泼,一双眼睛骨碌碌地乱转,坐在凳子上还不安分,眼睛好奇地看着众人,却一直没再开口说话。

    顾青云发现,这时代,乡下女孩一般都不会有正经名字的,像他们家,都是大丫二丫地叫,一个村里就有很多小女孩都叫这个名字,所以一般以姓氏区分,没想到在秀才家里也是这样,都是只有姓没有名。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人家有字,但不会轻易地告诉外人。

    何智年纪虽小,但和他们说起话来还是一本正经的,而且貌似还和他们聊得不错,起码没有冷场,言行举止明显被人特意教导过的。

    顾青云就见他问自己父亲现在收成怎么样,家里种了些什么……

    顾大河不因他是小孩而敷衍,都一一认真答了。

    问完后,何智就开始问顾青云和顾青明,都是问读书读到什么书了,还有他自己现在读什么书。

    一听他已经读完四书,现在开始读五经了,顾青明心生佩服,对着他一番夸赞,又道:“我最佩服你们这些会读书的人了,都不知道你们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我年纪虽大,却不及你。”

    何智大概是被人夸惯了,只谦虚地摇摇头,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还有人比我还厉害呢。”

    顾青云在旁边听了,很是佩服顾青明的交际能力,这才一会呢,两人就称呼对方为智弟和明哥了。

    原来何常春竟是一个天生六指的男人!

    只见他的左手小指旁边还长出了一根更小的手指,因为何常春穿的上衣袖子比较宽大,所以不注意看的话,顾青云一直都没发现,但一旦注意,就很容易发现了。毕竟何常春好像并不主动把左手收起来,他跟平常人一样使用着双手。

    何智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发现了,就说道:“二堂哥天生六指,所以即使聪明也不会往科举方面走。”

    顾青云点点头,知道天生六指在古代可以算是残疾人了。因为异于常人,很多人都没有机会长大就被家人抛弃。当然,也有些开明的人家并不在意这个,就像有些人天生双腿长短不一,家人同样也对他们很好。

    “他家人应该对他很好吧?”要不然何常春不会是这么一副温和的模样,可能现在他见到的就是一个神情阴郁的少年了。

    作者有话要说:  错别字待改。

    这次真的快结局,没有几章了。番外会写多点。

第259章 去世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则要等12小时。

    解决了背诵的问题后; 顾青云又把简体字和繁体字相互转换了; 务必要能准确地写出正确的字出来,不要少一笔或一划。

    当顾青云专注于读书的时候; 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

    一转眼; 六年过去了; 他十岁了。

    十岁的他个子已经长高了许多,相比六年前与同龄的小孩相比矮一截的样子; 他现在已经和同龄人无异,身体也恢复了健康。

    对于立志要科考的顾青云来说,有一个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君不见很多秀才在考举人的时候就因为一点点受凉,再加上考场的压力和自身的焦虑,最后考出来了,人也差不多废了。运气好点的还可以养几个月就养好,运气不好的就直接来个病逝了。

    具体的可参考《红楼梦》里的贾珠,在贾府那么好的条件支持下; 他考试都能考到英年早逝,更别提顾青云这种寒门弟子了。读书是很耗心血的一件事,没有补药可吃; 那就只能自己懂得保养身体了。

    特别是他这么一副早产的身体; 他更是要好好养了; 不求能长命百岁,只求能活到六十岁就足以。对于他而言,能活着真是太好了。

    对于养生; 他并不陌生,这要再次感谢他有前世的记忆。

    前世,他和外婆的感情很好,等他毕业回家乡工作的时候,那时可以每天回家住了。和外婆在一起的时间一长,突然惊觉她真的很老了,出于对失去外婆的恐惧,那段时间,顾青云经常翻看老年人养生的书,也经常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

    所以对于养生,他还是有一点的了解。现在,那些知识就成了他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底牌之一。

    养生不是中老年人才要做的事,如果从小就开始注重保养的话,他一定会越活越好的。

    现在每天早晨起来,他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