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54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54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起走走?谢长亭不敢拒绝,有些受宠若惊,又奇怪公主会和他说什么,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事后他反复回想,其实他们两人都没说什么大事,就随意聊聊天,反正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把自己的身家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他们还说到江浙地区的风土人情,连他小时候喜欢爬树的事都说出来了!

    晚上他躺在床上回想起这些时,只觉得安乐公主不愧是陛下亲自教导过的,为人就是聪明,能让他卸下心房畅所欲言,简直是太厉害了!还有,公主本人长得是不大好看,不过人聪明啊,就像青云一样,知识十分渊博,态度又很是亲切,和自己聊得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逐渐在一些场合见到安乐公主,他本来以为是凑巧,不以为意。但渐渐的,暗地里开始有流言传出,连父亲也开始问他。

    “说吧,你和安乐公主是怎么一回事?”父亲头一次把他叫到书房不是骂他,而是狐疑地问起话来。

    他看着父亲微微皱起的眉头,撇撇嘴道:“我们能有什么事?就是不小心碰到了说说话而已,难不成你以为我可以尚主?”毫无疑问,对于没有什么出息的勋贵子弟来说,尚主是一条捷径,特别是太子登基后,以安乐公主的身份,他们的孩子会比一般人更容易建功立业。

    至于他爹的想法,他随便猜猜都能猜得出,他怕的是自己尚主,然后陛下让自己袭爵,抢了大哥的爵位。

    谢长亭暗自翻翻白眼,以陛下的作风来看,这种可能性极低,毕竟大哥虽然不够出色,但也不是庸人,能在继母的手底下一直牢牢保住自己的世子之位,同时讨得父亲和祖母的欢心,这说明大哥是有本事的人,他没有想过要去争夺爵位。

    乡野长大的他似乎受到了外祖父母的影响,不觉得这个爵位有多么重要,反正他没有多大的志向,现在继承的松竹书肆蒸蒸日上,在青云话本的影响下,生意起死回生,利润一月比一月高,他自己花钱的地方不多,父亲又还回一部分母亲的首饰,算一算,这样的收入已经足够他用了。

    在父亲的逼问下,他咬紧牙关,就是不肯承认自己和安乐公主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以他的敏感,他是有些知觉的,他觉得公主似乎……对自己格外与众不同,可是他一直不敢置信,强迫自己不往这方面想。

    这事过后,他的日子慢慢变得难过起来。有意尚主的男子看他不顺眼,总会暗地里使绊子,无意尚主的人觉得他在出卖自己的色相,瞧他不起。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重阳节,他在出京时再一次碰到安乐公主,面对她主动邀请自己去登山,再看到她身边簇拥的少年少女们那质疑打量的目光,他的情绪突然一下子爆发出来,头脑一热,心情极为糟糕。

    这一次,他干脆利落地拒绝公主。

    话说出口的那一刹那,盯着公主震惊的神色,他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种快意。这种感觉极为陌生,让他的心情难以描述。

    回家后,他有些失落,又有些不安,简直是坐立难安。

    在松竹书斋整整待了几天,就是一向喜欢看的话本都无法拯救他的心情,他心情糟糕透了,眼前总浮现安乐公主那失望震惊的眼神。

    想了想,他终究还是把好友顾青云约出来了。

    “慎之,如果你是我,你会如何谋划自己的未来?”他假装不在意,随意提起这个话题。

    他一向活得浑浑噩噩,觉得人生在世,最要紧的是要满足自己,让自己过得愉快。就像别人鄙视他喜欢唱戏,可他一直不为所动,觉得自己又没碍着谁,关他人甚事!

    在他心里,他很是佩服顾青云。

    顾青云是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规划的人,他制定目标,并能按照计划一步步去实行,拥有强大的自制力,很少受其他事情的干扰。

    他本人喜欢享乐,不想受苦,因此对顾青云极为敬佩。

    “如果我是你,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矛盾的话,我会尽量和长兄打好关系,四个兄弟总要和一两个交好吧?”顾青云认真地把谢长亭打量了一下,又道,“如果是问前途的话,你真的得好好考虑了,毕竟永平伯百年之后,你们伯府一定会分家,毫无疑问,你肯定会被分出来,变成旁支。”

    顾青云的话让谢长亭忍不住颔首,他最近就考虑到这个问题。

    “考科举的话你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有成功的希望。”顾青云说到这里,就见谢长亭猛地摇头。

    “这不可能!我肯定考不上。”

    “好吧,从文不行,那你可以参军。”顾青云又建议,“以你们家的人脉关系,只要你父亲愿意帮忙,还是可以帮你在军中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位,虽然一开始官职会很小,但你以后可以慢慢积攒资历或军功。或者,你可以问一下你舅舅。”

    “不行,我兵书没看过几本,军营里一大堆臭男人,我对从军一点兴致也没有。”谢长亭继续摇头。

    “好吧,看来你就是一个好逸恶劳的人。”顾青云摊摊手,“难不成你想从商?或者分家后用钱买下几顷地做个乡下土财主?”

    谢长亭若有所思。

    “这样也不是不行,天底下不少人都和你一样生活,只是你得想想,如果你不入仕的话,那你以后的圈子可能会比不上现在,想想你们谢家那些旁支的日子就知道了。”顾青云给他倒上一杯茶,缓声道,“要不然你就只好利用容貌娶一个有权势的女子回来了。”最后的语气带着一丝笑意。

    谢长亭恼羞成怒,尽管他平时不吝惜用语言来赞美自己,但现在不知为何听到这一句,还是有些不开心。

    “哈哈,你不用恼怒,美貌是一种强大的稀缺资源,这是你的优势和天赋,你合理利用它有什么要紧?”顾青云赶紧收敛住笑意,认真答道,“但是人总有老去的一天,我们还是要看到这一点的。”

    话题到这里就歪了,他的烦恼向来不会拖过几天,和顾青云笑闹几下后,他很快又问道:“慎之,你当初在乡下是怎么想起要读书的?读书那么辛苦,我见你就没消停过,几乎是手不释卷。还有你们的会试,我这个旁人看了都觉得心惊。”

    顾青云闻言,微微一笑,眼里带着追忆,喃喃道:“想要过好日子哪能不辛苦?这不算什么。我本来也以为自己做不到,毕竟开始真的很辛苦,这种辛苦在于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人都是有惰性的,中途总有想松懈的时候,可是我不敢,我生在贫寒的农家,自小身体不好,不想一辈子干农活,读书是我当时唯一的、最好的出路。

    想想未来,我就有了勇气,最重要的是,我心底总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这种感觉足以促让我卖力去读书。久而久之,等习惯之后,你会发现坚持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我虽然不是十分聪明,但我也不笨,只要方法得当,刻苦读书,我相信总会有回报自己的一天。”

    他听完后有些感触,可与此同时,他又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性子,顾青云的方法并不适合他。

    尽管话题不了了之,但那天的谈话之后,他终究还是受到影响,逐渐减少和一些纨绔子弟的接触,一些有诱惑力的场所不再踏足。以前他为了合群,偶尔还会去赌场或茶楼教坊应酬一番,现在除非必要,不会再去。

    在他强迫自己忘记安乐公主时,偏偏公主总会出现在他周围。这时候,他终于感受到她的霸道了,逃避不得,只能面对。

    不能否认的是,他真的喜欢公主,面对她就会心跳加速,见到她会高兴,不见她会感到失落。尽管公主长得像陛下,面对她会有压力,但他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心思敏感的他早已察觉出自己的异样。

    长那么大,他第一次喜欢上一个女子,不是以前那种口花花的随口调戏。

    无奈之下,他向舅舅倾诉了自己的烦恼,这世上,能让他信任的人不多,青云是一个,舅舅更是一个。

    舅舅让他按照自己的心意做。

    “不就是公主吗?只要你能顶得住压力,又真心喜欢上人家,这有什么好犹豫的?这世上能遇到一个相互喜欢的人不多,你要珍惜。”大概是想起了自己的事,舅舅的语气很是坚决,“别人的看法有时候并不重要,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是被人妒忌?以安乐公主的为人和身份,她能看上你是你的福气,我想公主一定是经过一番心里挣扎的。”

    谢长亭一听,如梦初醒。

    事后,他不再回避公主的示好,当他看到公主流露出来的喜悦时,自己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愧疚,觉得自己真是混账至极,之前的逃避肯定让她难受了。

    有烦恼找顾青云,有喜事了当然也会找他。

    “不错,我觉得你和公主很是相配,你们的差距并不大,你看,你虽然时常招猫逗狗,但一向洁身自好,人虽然不是很上进,但也不是那种一事无成之人,起码你管理铺子管得好,为人又大方,去哪都能交到朋友,这也是一种才能。”顾青云赞美他,“更别提你长得那么好看了。”

    这么一段话让他心里喜滋滋的,谢长亭突然觉得自己其实并不差。于是,在经受住皇帝的一番考验后,他终究还是和公主结为夫妻。

    他觉得,这是他一辈子最为幸运的一件事。

    婚后,他们虽然偶有口角发生,但两人都不是胡搅蛮缠之人,在各退一步的前提下,他们的感情逐渐加深。

    其实他也知道公主的志向,只可惜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也不愿意把顾青云牵扯进来。

    令他感动的是,公主并没有把主意打到顾青云身上。对于公主的体贴,他暗暗感激,为此,对她更加敬重。

    如果青云不肯如公主的愿,那夹在两人中间的他该如何是好?幸好,他不用经历这种折磨。

    此事过后,他能让就让,对大多事情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面对公主的强硬脾气,他也能软下来,两人的相处渐入佳境,感情越来越好。

    回首这一生,他的嘴角微微翘起。

第301章 番外 十

    顾青云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 他的心情颇为愉快; 不是因为垂钓有收获; 而是总算看到大儿子恢复正常了。

    顾永辰听说顾青云他们回到家; 就赶紧从隔壁走过来; 刚一见面就挽着顾青云的手臂,语气带着埋怨; 故作可怜兮兮地说道:“爹爹,你和大哥跑去玩,只留我一个人去上值,我心里难受得紧。我不管,我也想要致仕。”大概是习惯问题; 这么多年,他在顾青云面前总是不自觉地忽略自己的年龄。

    一旁的顾永良撇撇嘴; 把脸扭到一边去,只觉得浑身发冷; 弟弟这么大了还用这种撒娇的语气说话,简直是伤眼又伤耳。

    算了; 就当他彩衣娱亲。

    顾青云却很是受用; 笑眯眯道:“那等你过几天休沐我再和你一起去。”就算小儿子的脸上已经有了皱纹,他也自带过滤; 只当孩子还年轻。

    “那就说好了; 唉,还有四年时间。”顾永辰语气恢复正常,他今年正好六十六岁; 他觉得剩下的几年他是不可能从正三品的工部侍郎爬到工部尚书的位置上,所以对仕途也不怎么上心,倒是把精力花在自己的本职上,不想致仕前出现差错,免得晚节不保。

    当然,也因为顾永良退下来的缘故,他反而不能跟着退,毕竟家中最有前途的顾传恪还在地方任职,得有人在京城看着,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对顾传恪以后回京有好处。

    顾永良见父亲和弟弟又在那里腻歪,想到今天自己被父亲点醒,就想着要到简薇那里说说话——毫无疑问,母亲肯定也在担心自己!

    “爹,弟弟,我先去给娘亲请安。”见顾青云和顾永辰已经在说起钓鱼的小诀窍,顾永良就随口说了两句,见他们两人只是敷衍地看过来,顿觉得有些气闷。

    郁闷,他弟弟就是比他厉害,经常能哄得老父亲眉开眼笑,这让他不得不服。想到这里,顾永良突然又开心起来。

    这样看来,有个这样的弟弟也是不错的。

    给简薇请安后,母子俩又说好一会儿的话,正好碰到宁瑶带着儿媳、孙媳来给简薇问安,顾永良见一屋子的女眷,想到自己今天出了汗,就先回房洗漱。

    没过多久,宁瑶也回来了,一回来就接过丫鬟手里的布巾给顾永良继续擦干头发。

    上行下效,顾青云和简薇注重养生,受他们的影响,宁瑶她们也跟着琢磨起来,因此一个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好几岁,精神状态都不错。

    顾永良看到是她,忍不住笑道:“今天怎么回那么早?对了,我忘记跟人说了,刚才我和爹带回来的鱼你做成两样,一样是酸菜鱼,一样是清蒸鱼,爹年纪大了,晚上要吃得清淡点才好。”

    宁瑶一边帮他擦着头发一边从镜子中观察顾永良的表情,见他眉头微微蹙起,心里暗暗笑了一声,连忙答道:“你放心,老二家的心里有数。”她这把年纪了,虽然顾家表面上是她管家,但做具体事务是小儿媳妇。至于顾传恪的媳妇,自然是陪着顾传恪在外地,他们家一向没有夫妻分离的传统。

    “那就好,爹最近几天心情好,还迷上吃酸菜鱼,幸好爹一向自律,晚上没有破戒,只在午膳的时候吃。”顾永良说起这个嘴角是上扬的,父母的心情好,身体好,他们这些做儿子的,日子才会过得舒坦。

    “看来爹想辞去山长的位置很久了,这次得偿所愿就忍不住显露出来。”宁瑶眼里带着笑意,想起以前大姐有时会问起她和夫君相处的事,还说她和姐夫没什么话说,不是说孩子的婚嫁前程就是说哪家要送礼,说完这些就冷场,逼得她每每要绞尽脑汁去寻找新话题,幸好现在年纪大了,孩子们已经成才,终于不用再想方设法去应酬姐夫,可谓是松了口气。

    宁瑶听到这里,很是心疼她姐,又想起自己这几十年过的生活,心里不由得涌出一种庆幸之情。

    姐姐是嫡长女,当年嫁得不错,姐夫也是父母千挑万选才选中的,自己则是次女,当初嫁到顾家算是下嫁,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姐妹有多少人对她羡慕不已?尤其是传恪长到十几岁时,想和她结亲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就连姐姐也有所意动。

    她本来很是愿意,毕竟小外甥女是她从小看到大的,虽然是嫡幼女,但教养很好,可惜刚跟夫君一提,夫君就立即否定了,说是血缘关系太近,父亲不会同意。

    一牵扯到顾青云,宁瑶就知道这事没得商量,主要是公公的地位摆在那里,夫君两兄弟对他又极为孝顺,肯定不乐意做他不高兴的事。

    幸好公公一向不怎么插手他们这一房的事。

    再者,夫君说得也有道理,既然传恪要科考,那还是和读书人家结亲比较好,姐姐家毕竟是勋贵,从武。

    至于聊天的事情,姐姐不说,她都很少注意到这个问题,似乎从刚开始成亲到现在,她就不愁没有话题和夫君聊,不过他们聊的大都不是什么大事,全是一些很琐碎的小事。比如现在,他们就“酸菜鱼”这个话题聊开了。

    如果外人知道堂堂的前户部尚书竟然在房内聊这么家长里短的事,她相信大家一定会惊讶。

    “爹年纪大了,你和儿媳平时多注意点,那些重油重盐的东西尽量少摆上桌。”顾永良吩咐,平时父母是单独吃饭,但总有和他们在一起吃的时候,这时就要注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