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8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8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何谦竹回到镇上的时候,顾青云就去探望何秀才,跟他汇报了下自己的学习情况。

    听到顾青云去工地帮忙的事,何秀才眉头微皱,不过一想到这事已经传入县尊大人耳里了,还得到了大人的赞赏,就不好明着反对,只是委婉地劝道:“目前最紧要的还是要准备院试,只要你院试过了,你想怎么样都行。”

    顾青云理解他的意思,不过两人的观念不同,也不好和他争论,就点头道:“好的,以后再也不会了。”

    的确是再也不会了,接下来他要全力以赴备考。

    等顾青云走后,赵氏才从书架后走出来。

    “怎么样?老夫这个学生不错吧,很沉稳,不急不躁,去县学三个月也没有跟着学坏,没有变得虚荣浮躁或自卑自怜,可见是个有自制力的。”何秀才捋了捋胡子,眼里带着得意,道,“只有像他这种人才沉得下心学习,而且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说实在的,教了那么多年书,老夫很少见到像他这么小就能有这种心性的孩子,当初老夫第一次见他写字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赵氏没有说话,只是沉思。

    “这种人即使以后不能发达,但也过得差不到哪去,像你儿子,即使考不上秀才,也能找到一碗饭吃。怎么样?有没有后悔没有把孙女定给他?”

    赵氏一听,马上反应过来,白了他一眼,道:“我承认你说得不错,跟着他是不会饿死,可是也富不到哪去。我娇养的孙女儿竟然要嫁给那种家庭,这怎么行?要我眼睁睁地看着孙女吃苦我可受不了。”

    “这不是有嫁妆吗?”何秀才不以为然。

    “有嫁妆有什么用?难道还能单独自己用?不用管上面的长辈了?这不是要我孙女用嫁妆养他们一家子吗?而且乡下人节省惯了,大家根本就过不到一块儿去。你是男人,你不懂。”赵氏叹了口气,继续道,“顾青云是个好孩子,可是他没有个好家世,这种人家出来的孩子,你怎么知道不是另一个伤仲永?这样的例子我们还见得少吗?”

    这次轮到何秀才不说话了。

    赵氏得意一笑,很快就收敛住。

    “反正我就是不乐意,只要想一想我幼时的小姐妹过的是什么日子,我就什么心思都没有了。”

    一想到那个同样嫁给乡下读书人家的小姐妹,赵氏就忍不住愤怒。明明花的是妻子的嫁妆,明明年纪轻轻就考中童生,到最后却一事无成,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还要怪妻子的嫁妆不够丰厚,甚至出去赶考竟然还带了个粉头回来,让人恶心死了,幸亏他最后染病去世,要不然她那小姐妹现在还不知道该如何熬过这苦水一般的日子。

    两人同样是秀才的女儿,结局却如此不同,她又怎么敢让孙女儿步人后尘?就是想想都不行。

    何秀才一听,也没话说了,未来的事谁都说不清楚。他也不能保证自己看人绝对准确,这关系到孙女的终身大事,也不能自作主张,还是要大家同意才是真正的结亲。

    顾青云自然不清楚他走后发生的对话,告别何秀才后,他还在私塾里和赵玉堂聊了一会儿,和顾青明约好等他下学后一起回家,这才跑到集市上准备买点东西回去。

    经过书店的时候就听到何掌柜叫自己的声音。

    “何掌柜,叫我是有什么事?”顾青云很诧异地走进店里。

    何掌柜仍旧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指指书架,笑道:“小公子从县学回来了?小店刚进了一批新书,就想先告诉你。”

    顾青云闻言就笑了笑,道:“好,下次我一定来看。”

    “听说小公子算账很厉害?”何掌柜又问道。

    “哪里哪里,只是能算清数字罢了,做账本就不一定行了。”顾青云连忙摆手,惊讶地问道,“说起来,何掌柜你的消息真够灵通的,我的这点事你都听说了?”

    何掌柜呵呵一笑,道:“县城就这么点大,一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都传得很快,不算稀奇。”

    顾青云理解地点点头。

    “我这里有一批账,小公子这两天有空的话是否可以帮忙算算?”何掌柜终于说出目的,看了看店内,没什么人注意,就低声道,“这是有报酬的,是我侄子,当初学艺不精,把账本弄得乱七八糟的,还要麻烦我来帮他算,可我这不是很忙吗?所以一听说小公子的事,我这就想到找你帮忙了,放心,不用很长时间的,以你的速度,可能明天一天就做完了,我翻看了下,不算复杂。”

    顾青云一听,这次是真正惊讶了。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找上门来让他做账?

    他连忙摇头道:“这不行,且不说我还不太会,肯定会做错,就是我能做,也不敢做呀。刚才见了何夫子,被他骂了一顿,说我没有专心准备院试。这不,我正痛定思痛呢,准备这段时间全力以赴读书。”说完就很满是歉意地看着对方。

    何掌柜胖乎乎的脸上流露出失望之意,不过随即收敛起来,笑道:“何秀才说得对,好好读书准备院试才是正经事,都怪我,拿这些俗事打扰公子。”

    顾青云摇摇头道:“我知道何掌柜是想补贴我,不过目前是在是没时间做,多谢你惦记我了。”

    两人又扯了一通,这才分别了。

第34章 银钱

    顾青云走在去肉铺的路上,一边仔细地想了又想,还是不知道何掌柜怎么会提出让自己帮忙做账,难道真的是想让自己赚钱,还是他单纯忙不过来?

    不过算了,不想了,反正只要自己不做就行,如果真有什么目的的话,以后总会露出来的。他现在就是一个小童生,有什么别人图谋的?

    “哎哟,小秀才来了,来,今天要买什么肉?这块行吗?特别肥!”顾青云刚在肉铺前面站定,猪肉铺店主的大嗓门就响了起来,他满脸堆笑,胖乎乎的脸笑起来显得格外憨厚。

    顾青云以前在镇上读书的时候,偶尔会帮家里买猪下水回去,或者他自己抄书挣了钱,也会买点骨头回去煲汤,所以店主才会记得他,毕竟背着书箱来买菜买肉的学生很少。

    旁边卖其他东西的摊主也纷纷跟顾青云打招呼。

    顾青云只能一一回应,脸都快笑僵了。

    “大叔,好久不见,请给我拿两根大骨头。”他看了看那油腻腻的肥肉,的确很好,出油率应该很高,难得碰到这么肥的,就道,“这个要两斤。”

    “好咧,小秀才你等着,很快的。”肉铺店主的动作的确很快,都不用称就割好了,这才去桌底下挑两根骨头出来。

    顾青云盯着那块肥肉看了又看,忍不住说道:“大叔,你是不是给多我了?两斤有那么大块吗?”他听说过这个肉铺店主用手称东西可是他的一手绝活,基本上是分毫不差的,可是现在和他以前买的*积好像不一样啊。

    “嘿嘿,我的手就相当于称,很准的,两斤就是那么多,差不到哪去的,我不会让自己吃亏的。”肉铺店主很是肯定,说道,“一斤肥肉13文钱,两根骨头算你4文,加起来正好30文钱。”说完就动作熟练地用竹片穿过肉和骨头,再把能拎着东西的把手用围裙擦干净,这才递给顾青云。

    “大叔,你做事真细心。”顾青云赞道,手里能不沾上油腻当然更好了。

    旁边的摊主一起嘿嘿笑了起来。

    顾青云还是怀疑地看了肥肉一眼,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乖乖地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数给对方。

    提着肉和骨头走的时候,旁边的摊位小贩又热情地招呼顾青云,顾青云笑着摇摇头,走进杂货店,要了三两花生糖,之后别人再招呼他的时候,他没有停留,只笑着就离开了。

    走到桃花镇镇口的大桃树下,顾青云就坐在石头上开始等顾青明放学。

    刚刚发生的事让他无比清楚地感受到,他的地位真的不同了。读书,在古代的确是提升自身地位的最好途径之一。

    刚想到这里,就看见顾青明背着书箱大步流星地向他走来,他忙站起来挥挥手示意。

    顾青明接过他手中的东西,两人开始回家,路上聊了好大一会儿,顾青云就问道:“上次听二哥说你准备定亲了,怎么样,现在定的是哪家的姑娘啊?”

    “哎,你就别提了。”本来顾青明还很高兴的,一说起这个就一脸的郁闷,叹道,“别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不是人家看不上我,就是我娘看不上人家,我真怕这样下去,我都娶不到媳妇了。我娘也是的,这也要求太高了吧?难不成她还想给我找个天仙做媳妇不成?”

    顾青云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说道:“大伯娘是挑剔了点,你是她儿子,她当然觉得你哪样都好,哪家姑娘都配不上你。”

    顾青明闻言,又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最怕到时候好姑娘都被别人挑走,轮不到我了。”他不想说这个伤心事,就把话题转到顾青云身上,羡慕地说道,“你不同我,什么时候成亲都有大把的好姑娘在等着你,所以我也要努力考个童生回来,明年我要继续考,一直到我考上为止。”

    顾青云很是赞同地点点头,不过他不想说自己成亲这个话题,就不乐意地瞪了他一眼,道:“谁叫你有心上人也不和大伯娘说,她当然找不到合意的了。”以他对陶氏的理解,她那么宠爱顾青明,只要顾青明想,她肯定会同意的。

    当然,有种可能是死都不同意,会挑出人家的一大堆毛病,就为了让顾青明死心。

    现在就看顾青明的运气如何了,不过天底下,只要是疼爱子女的家长,历来是拗不过子女意愿的,最后一般都会妥协。

    “你怎么知道的?”没想到他随口的一句话却让顾青明反应激烈,大惊失色。

    顾青云暗暗一惊,仔细察看顾青明的神情,试探性地回道:“我当然有我的消息来源,哼,你以为能骗得了我吗?我们可是一起长大的,你心里想什么我都知道。”

    “原来你都知道啊。”顾青明整个人垂头丧气的,拎着肉的手都觉得无力起来,让顾青云很是担心自家的肉会不会掉下去,就听见他说道,“那你会不会觉得我不自量力啊,啊——我觉得我快要疯了!好闷!”

    顾青云无语,见他只是大叫一声就没再有其他过激的举动,就把怀里的花生糖拿出来,解开麻纸递给他一颗,说道:“来,吃颗糖来甜一下心。”

    顾青明乖乖张开嘴,一路上不发一语。

    顾青云见自己怎么逗他,他都不说话,自己也没办法了。

    到了村口,顾青明就把手里的东西还给他,丢下一句,“不许跟我娘说。”之后就把书箱从背上放下来,提着书箱快步跑远,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被扔下的顾青云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他还没反应过来。

    啊喂,少年,快回来啊,你还没告诉我对方是谁,还没和我倾诉烦恼呢?怎么就跑了?这不按牌里出牌的家伙!

    顾青云跺跺脚,随即想起这个动作太女性化,才停下来,开始慢吞吞地走回位于村尾的家。

    没问出顾青明的秘密,顾青云很遗憾,不过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一路上和村里人照常打招呼,不一会儿就回到了家。

    家里人对他突然回来都很是惊喜,还一个劲地说他“瘦了瘦了”。

    这次顾青云觉得奶奶和娘亲说的是实话,他的确是瘦了,因为他长高了一点,这让他很高兴。他现在这个岁数了,各方面的发育高峰期就要到来。

    当然,他拿回来的花生糖受到了家里小孩的热烈欢迎,还得到了三弟安安一个湿漉漉的亲吻。

    这次回家顾青云主要是想劝说家人赶紧把码头附近的地盖起房子。

    “爷爷,爹,二叔,我这几天下午到码头那里走动的时候,就发现别人已经在开始动工了,所以我们也赶紧动工建房吧。”顾青云把自己看到的事说出来。

    “码头不是已经建好了吗?你还跑那里去做什么?”顾大河却问道。

    “看书看累了,就和同窗去活动一下身子骨,县学里太窄了,不好活动。”

    顾大河这才不说话。

    “家里还有多少银子?”顾季山抽了一口旱烟,问道。

    老陈氏暗自算了算,过了一会儿才说道:“51两银子。”

    李氏倒抽一口冷气,脱口而出,道:“这么少!”亏她还以为家里有很多银钱呢。

    “弟妹,这不算少了,这是我们从栓子四岁读书那一年开始攒的,现在已经过去七年多,中途田地没增加,家里就多了两口人和一头牛,现在还在县城附近买了三亩荒地,把卖方子的钱给花光了。”小陈氏算了算,道,“娘,栓子前不久还拿了10两银子去县学,他两次考试一共花了16两银子,对吗?”

    老陈氏赞许地点点头,道:“就是这样的,相当于我们一年才攒了7两银子,不过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其他人暗自算了算,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不过一想到现在正是要用钱的时候,眉头就皱了起来。

    “明年栓子去郡城要花费多少?”顾季山问道。

    顾青云一想到要走三天三夜的路就头疼,只希望在他们去郡城前就有船可以坐才好,他把早已经算好的数字报出来,道:“上次去府城咱们花了一两银子给商队,这次去郡城,那个路肯定不好走,而且还要提前去,那里的客栈肯定要价很贵,还有笔墨之类的,要用好一点,满打满算,可能都要20两不止。”这还是少算的,郡城他们一个都没去过,也不知道那里的消费情况如何,现在也只是纸上谈兵。

    问了别人可能也不太准确,毕竟到时他们应该会住在考场附近的,物价相对要贵一点。经过府试,他已经知道离考场越近就越贵的道理。

    “我这次去工地干活有1200文的收入。”顾青云补充说道。

    “你那个钱就自己留着买纸,今天还买什么肉和糖,都把那两个小泥猴惯坏了。”老陈氏埋怨道,“有钱还不如买点好吃的补补身子,你读书费脑,那么辛苦。”

    “没事的,奶奶,花不了多少文钱。”

    最后大家决定把25两银子扣下来留给顾青云去赶考,不能动用,其他的就拿去盖房子,不过剩下的26两银子最多能盖靠近县城的那一亩地,因为在县城附近这里起码要盖青砖瓦房的,不能像家里一样,都是泥瓦房,看起来不够干净。

    砖瓦房要花的钱肯定比泥瓦房多。

    “盖房上梁用的木料都我准备好了,这个也可以省下一笔。”顾季山道,“明天我就去联系青砖坊和瓦片的作坊,看现在价格是多少。”

    “向别人借钱吧,要不然先盖那一亩地的房子也行。”顾二河提议道。

    于是大家都看向顾季山。

    现在还能向谁借钱?当然是顾伯山了,谁让当年的顾伯山娶的媳妇是财主的女儿,虽然逃荒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没带,但老陈氏曾经偷偷说过,那些金银首饰什么的一定带上了。而且这些年顾伯山家里没发生什么事,家里有二十亩田地,肯定会存下一笔银子的。

    所以按道理顾伯山家里是比他们家好过,只是亲兄弟之间其实要张口借钱也是比较难的,毕竟大家都各有各的难处,外人看来一切都好,但实际上可能人家有自己的艰难呢?

    而且两家早已经分家,不能理所当然地要求别人一定借给自己。

    顾季山只是抽着烟不说话。

    顾青云见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