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92章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92章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付这样的场景,顾青云已经熟练,做出的诗文虽说不是上佳,但也中规中矩。

    其中他特别注意到谭子礼,他的诗的确有股灵性,想到对方考试还那么厉害,加上长相英挺,这让顾青云不得不感叹上天厚爱于他。

    嗯,包括他身边的方子茗。

    太阳渐烈,山顶上没有遮荫的大树,加上双方都有幼儿,不好晒太久。于是,大家吃完花糕后就开始下山了,等走到山脚,两队人才分开。

    中途方仁霄一直和谭侍郎说话,顾青云等人就静悄悄的,双方说话不投机,没什么好说的。

    等回到庄子就可以开始吃午饭了。

    庄头难得见主人家来一趟,费劲心思给他们整治出一桌菜肴。

    野鸡汤、肉末豆腐、香菇炒鸡肉、白切鸭肉、酸辣白菜等,菜色虽然不算精致,但很合他们胃口,加上今天很早就从京城出来,除了小石头,其他人都没能好好吃早饭,只是用几块点心垫垫底,又跑去爬山了,现在当然食欲大开。

    吃过饭后,小石头被连氏抱去哄着睡午觉,顾青云和方子茗就走到外面的大路上,两人在树荫下聊天。

    首先说的当然是谭子礼。

    “他好像对我有很多意见。”顾青云想起今天的交流,本来以为会多一个小伙伴的,没想到双方气场不和,让他极为郁闷,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对他明确表露出不喜之色的人。

    以往大家气场不和最多是互不来往,很少有人当面表露出来。而且不是他自夸,以他的为人处事,虽说做不到人人喜欢,但起码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和他相处愉快的。

    现在冷不丁遇见这么一个人,他当然会有些郁闷和不解。

    方子茗也很纳闷,对于谭子礼贬低话本尤为不满,这不是把他骂进去了吗?亏他还以为少年人都喜欢看话本,才说起这个话题的。

    “他是上个月到京城的,刚到不久就在状元楼闯出好大的名头,对方写诗作画样样出色,一举成名,有一堆人捧着他。前几天还和姐夫杠上了,幸亏姐夫已进入翰林院,最近在修身养性,否则那天他们非得斗诗不可。”状元楼据说是出过状元的酒楼,在京城有很大的名气,是读书人经常聚在一起的地方,里面环境优雅,后台强硬,加上中等的价位,很受读书人欢迎。

    张修远自从来京城后就是那里的常客,即使现在已经考中进士当官,还是会在休沐日到状元楼,现在偶尔还指点那里的举人和秀才,很受别人欢迎。

    “那他为何看我不顺眼?难道是因为张兄?”顾青云很是纳闷,难道他知道张修远和他们的关系?是他们受张修远牵连了?

    “应该不是,他心胸应该没那么狭窄,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方子茗也很是不解,不过他对谭子礼没有好感,尤其是他看不起自己心爱的话本,要知道话本里面新鲜有趣的故事是很吸引人的。每天除了读书教书,偶尔看一下话本转换心情是一种享受。

    “不过大家都说他不太好相处,心高气傲,我本来以为是传言,今日才知传言不虚。”方子茗说了一句。

    顾青云点点头,想起在侯府听到的传言,据说已经在走程序,基本上陆泽未来的妻子差不多定下是谭子礼的姐姐。关系到小陆煊,他决定等他回去后就去打听一下。

    即使以后可能会有交集,顾青云两人还是不再谈论谭子礼,这样的人他们见过不少,不出奇。

    “我最近看到一本对《大学》的经注,我看有些观点说得很有新意,等我看完后借给你。”方子茗说起读书的事。

    顾青云很感兴趣,就忙问道:“是谁写的?”

    “本朝大儒白致远白大人。”白大儒是本朝的名人,已经致仕,但他曾经担任太子太傅,教过当今陛下,所以即便致仕,仍然很受众人的追捧。

    “竟然是他?那一定要认真研读。”两个月前,顾青云在国子监曾经听过他讲的一堂课,很有水平,当场就让他解开几点疑惑,现在他出书了肯定要看的。实在好的话,就会去买来收藏。

    想当初白大人要在国子监讲课的消息一传出,大家各显神通,都想挤进去听,顾青云和方子茗经过方仁霄的关系才能进去,事后只觉得不虚此行。

    想起在国子监遇到的赵文轩,顾青云的眼睑低垂下来,低声道:“你最近还和赵师兄联系吗?”

    “没有。”方子茗愣了下,摇摇头。

    顾青云苦笑一下,也是,方子茗和赵文轩关系一直都不太好,想让他主动联系是不可能的事。不知为什么,自从小石头的洗三礼见面后,两人的关系就渐渐地淡下来,明明没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

    先前他还以为是赵文轩在国子监不自由,空闲时间不多,可两个月前在国子监见面,大家的感情真的生疏一些了,他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之后他特意下帖子到赵家,想找他出来聚会,可几次赵文轩都说没空,顾青云不知道是否是事实,还是想躲避自己,但一想到两人疏远,心里就不好受。

    算了,不想这些了,顾青云打算到周围走走,看看村民们的生活状况。

    方子茗不喜欢看这些,自己走回院子去了。

    这个小村里的人大多数都佃有方家的田种,随意问了几个村民租子的情况,再旁侧敲击他们的生活情况,顾青云很感兴趣。

    这里挨近京城,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他们林溪村还要好一些,而且村民不怕人,他们经常利用农闲时候到京城找活干,和他说话也只是稍微有点拘束而已。

    等他在村里走完一圈,回到院子时,小石头已经醒了,顾青云正要逗弄一下,就被方仁霄扔下两道策论题,让他明天下午就把答案写给他,还加上不在场的方子茗。

    和方子茗一说,两人对视一眼,颇为郁闷,出来玩还得写功课,不是已经很久没给他们出过题了吗?

    只有顾青云知道原因,不就是怕他们抢着和他逗弄小石头吗?他不得不感叹,小石头的魅力还是很大的。

    众人在庄子待到下午,简薇和夏氏还拿着篮子出去摘菜。

    看天色不早,要赶在城门关闭前回去,大家只好依依不舍回去了,带了一箱的梨子、核桃和板栗等,可谓是收获满满。

    在京城住久了,偶尔来一次山野之地看看,会觉得很新鲜。顾青云觉得就好像前世的城里人一样,周末去农家乐玩玩,有助于转换心情,保持心情愉快。

    重阳节过后,日子照常过,如同一条平静的河流一直在流淌,偶尔才泛起几朵浪花。

    当顾青云听到谭子礼的消息时,已经是入冬了,温度已经下降,可他还穿着几层单衣,就为了适应和会试同样的温度,这事他从今年二月就开始做了。

    虽然不一定有用,但他还是想试试,万一因为适应环境,做题有灵感就考中了呢?上次方子茗可是到了最后一天病得稀里糊涂的,做题靠感觉,估计就因为这个才没中,他前面答得很好。

    反正上次会试的寒冷让他很不适应,习惯了南方的温度,刚开始不适应。受此教训,当然要好好准备一番,对于方子茗的取笑不以为意。

    “哈哈,我终于明白谭子礼为何看你不顺眼了。”这天,方子茗兴冲冲地跑来找他,二话不说就先扔下这么一句话。

    顾青云听说他到来,正拿着一本书从后院走到前院的书房,刚想问他问题,猛然听到这话就愣了愣。

    等顾三元端上茶水,方子茗直接给自己泡了一杯茶后才解释道:“谭子礼在和人私聚时,估计是喝多了,开口说你攀附大伯,从一介小小的农家子到如今的解元郎,还娶了恩师的外孙女,可谓是心机深沉之辈,不屑与你为伍。他说这话的时候没想到会有人把话传给我,还以为在座的都是他的好友。岂不知隔墙有耳?”

    “原来你说的是这事。”顾青云苦笑摇摇头,道,“陈兄昨天已经写信告诉给我了,还问我是怎么得罪谭子礼的。”他认识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和方子茗有重叠的,人家既然告诉他,也会有人告诉自己。

    其中固然有真心询问的,也有唯恐天下不乱、不怀好意的。

    “不用理他,这种道听途说之辈以后少交往就是。”方子茗闻闻茶香,道,“他七岁失怙,家中虽有亲族依靠,但小时没有表现出天分,在书香世家,最看重的就是读书天分,没有天分地位会下降。没想到他父亲去世后,他在族学苦读三年,一举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成为秀才,造成很大轰动,这才引起家族的重视,苏州有大儒亲自收他入门墙,精心教导。结果他刚考上秀才,才拜大儒为师,日子刚好转,母亲又去世了。”

    顾青云默然,这些事情他都知道,不过没有方子茗说得那么清楚。

    “他的姐姐因此错过花期,我算了下,谭娘子今年少说有二十出头,和我年纪差不多,据说先前是有一门婚事的,还是他父亲的学生,可惜谭娘子连接守孝,人家退亲另娶。两姐弟相互依靠,谭娘子为了照顾谭子礼,婚事一直没成,但在苏州素有德行,名声极好。这次和侯府结亲,大家都很惊讶。”方子茗娓娓道来。

    顾青云恍然大悟,这些年不是没有人嚼过舌根,说他心机深沉,攀附方家,好像他这么多年都靠妻子养活一样。

    他当然愤怒,可自己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这种事不好辩解。

    “不用理他,谭子礼比较孤傲,颇为愤世嫉俗,同样的才华,他比起我姐夫可差远了。”方子茗见顾青云低着头的样子,以为他在难过,就安慰道,“不必听他胡诌,只要相处久了,谁不知道你的为人?你如果真是心有城府就好了,大伯就不会老是骂你不开窍了。”不知为何,青云就是在权谋上不大开窍。

    在方子茗看来,顾青云最多在拜师的时候耍了点小心机,可最终还是靠自己的诚恳和努力打动大伯,他大伯当官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青云小小年纪怎么可能在他面前掩饰得了本性?

    至于青云娶了薇儿后,大伯的财产以后给谁,他们二房也不惦记,大伯爱给谁给谁。

    顾青云却摇摇头道:“我并没有难过,只是现在知道该如何应对了。罢了,以后远着他点。对了,这里有道题你瞧瞧,是天文题,也不知道下一科会不会考?最近钦天监预测到明年一月会有一次天狗食日,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就看这次准不准。”

    “你……”方子茗一惊,低下头看向白纸上那一手圆筋光黑大的小楷,只见上面写着,“天文之学,古重占验,《黄帝》、《巫咸》、甘、石《星占》何不见于《艺文志》?《灵台秘苑》、《开元占经》犹可循览欤……”

    在方子茗思考题目的时候,顾青云走到书房的近窗处,这里除了设有一个洗砚池,还建有一个盆池,里面养有五条鲤鱼,几丛碧绿的水草,此时鱼儿正在欢快地游动。

    顾青云静静地看着,缓解一下疲惫的双眼。

    旁人的讥讽和误解,让他浑身充满了斗志。他决定接下来的一年时间,自己除了去侯府,都要全身心投入学习,比以前更努力。

87|分别

    “青云,来,我们讨论一下这道题。”等顾青云想给锦鲤鱼喂食时,身后传来方子茗的声音。

    顾青云应了一声,把烦恼都暂时忘却,转身投入到讨论中去。

    晚上,顾青云和简薇说起赵家的事,就问道:“这么说你还和林氏保持联系?”

    简薇正坐在梳妆镜前拿着黄杨木梳通头发,闻言就很是奇怪,她转头看了一眼正在泡脚的顾青云:“有什么不对吗?林姐姐在京城认识的人很少,我们又是同一县的,自然会有联络。”

    她这么一说,顾青云更觉得很纳闷:既然赵文轩真的不想和自己交往的话,那为何不制止林氏和他们家的来往呢?

    顾青云知道简薇聪慧,就把事情和她说了一遍。

    简薇的神情凝重起来,她点点头道:“夫君,你放心,找个机会我会试探一二的。”她虽然不耻赵文轩纳妾的行为,但赵文轩和夫君是多年好友,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应该保持联系,毕竟赵文轩的才学不差,以后大家都考上进士,可以互为援助。

    当然,实在合不来就罢了。

    没过多久,简薇就回复说,林氏那边一切正常,赵文轩应该没有和她说过他们之间的事。

    “我见林姐姐没有察觉他夫君和以前有什么不同。”简薇有些纳闷,认为这是赵文轩私下的行为,“唯一的不同是最近林姐姐没有和我抱怨了,以前她还会偶尔流露出伤感,现在没有了,听她的意思是赵文轩对林姐姐很好。”

    赵文轩对林氏突然好起来了?顾青云摸摸下巴,若有所思。

    算了,不想了,还是先把自己的事情整明白再说。顾青云决定暂且放下深究的念头,如果有心的话,两人总会再见面,以后应该也会知道原因的。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顾青云基本上都推掉其他人的邀约,除了每天上午到侯府教小陆煊读书,其他时候都宅在家里读书。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等过完年,春天到了,褪去厚重的棉袄,换上轻薄一点的薄袄,顾青云此时已经二十二岁,小石头已接近两周岁,小家伙的成长情况喜人,整天在后院乱跑乱叫,精力非常充沛,嗓门大,经常制造噪音。

    后院右厢房的书房他已经待不住了,经常被小家伙偷偷跑过来骚扰,无奈之下他只好搬到前院的书房去。

    这一天,四月中旬的温度已经逐渐回暖,顾青云受邀去参加陆泽的婚宴。即使是娶继室,婚礼的排场也很大,侯府宾客盈门,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新娘子正是谭子礼的姐姐谭氏。

    陆泽出孝后,皇帝立即升了他的官,从三品的定远将军升到正三品的昭勇将军。顾青云琢磨了下,这个职务一般授予边疆守将及地方军政一把手,相当于现代的某个军区司令。当然,同样的昭勇将军,得看是否有实权。

    不到而立之年就到达如此地步,难怪今天这么多人来道贺。文人和武官的晋升速度完全没法比,不过武官要拿命去拼,晋升速度快就正常的。

    陆泽无疑是有实权的,等他成亲后就会到越省,也就是顾青云的家乡越阳郡去任职。

    顾青云前不久知道这个消息时,就明白他快要和小陆煊告别了,毕竟平时和陆泽聊天时,他曾经透露出要带儿子一起上任的念头,现在已经报给皇帝,没什么意外的话,确定不能改了。

    因此即便今天是陆泽的大喜日子,顾青云心里还是有着浓浓的不舍。

    在这一天,顾青云再次见到了谭子礼,对方身穿锦衣长袍,一脸喜气,身材比他们上次见面还要瘦削一些。

    两人见面时,照常打招呼,神情都淡淡的,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但谭子礼偷偷闪过的不屑还是让他捕捉到了。

    顾青云知道对方为何要如此,因为谭子礼在私底下吐槽后,他的言行就被谭侍郎知道了,身为他的族叔,谭侍郎直接把他叫回去关禁闭,对外宣称是苦读诗书,备考会试。

    顾青云得到消息的时候,一点也不惊讶。谭子礼情商低,谭家可不会,虽说他顾青云的身份不算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子,但在世家大族眼里,能不树敌就尽量不树敌,如果成为敌人要么隐忍,要么找准机会一棍子打死,让敌人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