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浮生六记 >

第7章

浮生六记-第7章

小说: 浮生六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庵南向,门带清流,剥琢问之,应曰:“客何来?”余告之。笑曰:“此‘得 

云’也,客不见匾额乎? ‘来鹤’已过矣!”余曰:“自桥至此,未见有庵。” 

其人回指曰:“客不见土墙中森森多竹者,即是也。”余乃返至墙下。小门深 

闭,门隙窥之,短篱曲径,绿竹猗猗,寂不闻人语声,叩之亦无应者。一人 

过,曰:“墙穴有石,敲门具也。”余试连击,果有小沙弥出应。 

 余即循径入,过小石桥,向西一折,始见山门,悬黑漆额,粉书 “来 

鹤”二字,后有长跋,不暇细观。入门经韦陀殿,上下光洁,纤尘不染,知 

为好静室。忽见左廊又一小沙弥奉壶出,余大声呼问,即闻室内星灿笑曰: 

 “何如?我谓三白决不失信也!”旋见云客出迎,日:“候君早膳,何来之 

迟?”一僧继其后,向余稽首,问知为竹逸和尚。入其室,仅小屋三椽,额 

曰“桂轩”,庭中双桂盛开。星灿、忆香群起嚷曰:“来迟罚三杯!”席上荤 

素精洁,酒则黄白俱备。余问曰:“公等游几处矣?”云客曰:“昨来已晚, 

今晨仅到得云、河亭耳。”欢饮良久。饭毕,仍自得云、河亭共游八九处, 

至华山而止。各有佳处,不能尽述。华山之顶有莲花峰,以时欲暮,期以后 

游。桂花之盛至此为最,就花下饮清茗—瓯,即乘山舆,径回来鹤。 

 桂轩之东另有临洁小阁,已杯盘罗列。竹逸寡言静坐而好客善饮。始 

则折桂催花,继则每人一令,二鼓始罢。余曰:“今夜月色甚佳,即此酣卧, 

未免有负清光,何处得高旷地,一玩月色,庶不虚此良夜也?”竹逸曰:“放 

…………………………………………………………… Page 24……………………………………………………………

鹤亭可登也。”云客曰:“星灿抱得琴来,未闻绝调,到彼一弹何如?”乃偕 

往.但见木犀香里,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籁俱寂。星灿弹 《梅花三弄》, 

飘飘欲仙。忆香亦兴发,袖出铁笛,呜呜而吹之。云客曰:“今夜石湖看月 

者,谁能如吾辈之乐裁?”盖吾苏八月十八日石湖行春桥下有看串月胜会, 

游船排挤,彻夜笙歌,名虽看月,实则挟妓哄饮而已。未几,月落霜寒,兴 

圃归卧。 

 明晨,云客谓众曰:“此地有无隐庵,极幽僻,君等有到过者否?”咸 

对曰:“无论未到,并未尝闻也。”竹逸曰:“无隐四面皆山,其地甚僻,僧 

不能久居。向年曾一至,已坍废,自尺木彭居士重修后,未尝往焉,今犹依 

稀识之。如欲往游,请为前导。”忆香曰:“枵腹去耶?”竹逸笑曰:“已备 

素面矣,再令道人携酒盒相从也。”面毕,步行而往。过高义园,云客欲往 

白云精舍,入门就坐。一僧徐步出,向云客拱手曰:“违教两月,城中有何 

新闻?抚军在辕否?”忆香忽起曰:“秃!”拂袖径出。余与星灿忍笑随之, 

云客、竹逸酬答数语,亦辞出。高义园即范文正公墓,白云精舍在其旁。一 

轩面壁,上悬藤萝,下凿一潭,广丈许,一泓清碧,有金鳞游泳其中,名曰 

 “钵盂泉”。竹炉茶灶,位置极幽。轩后于万绿丛中,可瞰范园之概。惜衲 

子俗,不堪久坐耳。是时由上沙村过鸡笼山,即余与鸿干登高处也。风物依 

然,鸿干已死,不胜今昔之感。正惆怅间,忽流泉阻路不得进,有三五村童 

掘菌子于乱草中,探头而笑,似讶多人之至此者。询以无隐路,对曰:“前 

途水大不可行,请返数武,南有小径,度岭可达。”从其言。度岭南行里许, 

渐觉竹树丛杂,四山环绕,径满绿茵,已无人迹。竹逸徘徊四顾曰:“似在 

斯,而径不可辨,奈何?”余乃蹲身细瞩,于千竿竹中隐隐见乱石墙舍,径 

拨丛竹间,横穿入觅之,始得一门,曰“无隐禅院,某年月日南园老人彭某 

重修”,众喜曰:“非君则武陵源矣!”山门紧闭,敲良久,无应者。忽旁开 

一门,呀然有声,一鹑衣少年出,面有菜色,足无完履,问曰:“客何为者?” 

竹逸稽首曰:“慕此幽静,特来瞻仰。”少年曰:“如此穷山,僧散无人接待, 

请觅他游。”言已,闭门欲进。云客急止之,许以启门放游,必当酬谢。少 

年笑曰:“茶叶俱无,恐慢客耳,岂望酬耶?”山门一启,即见佛面,金光 

与绿阴相映,庭阶石础苔积如绣,殿后台级如墙,石栏绕之。循台而西,有 

石形如馒头,高二丈许,细竹环其趾。再西折北,由斜廊蹑级而登,客堂三 

卷楹紧对大石。石下凿一小月池,清泉一派,荇藻交横。堂东即正殿,殿左 

西向为僧房厨灶,殿后临峭壁,树杂阴浓,仰不见天。星灿力疲,就池边小 

憩,余从之。将启盒小酌,忽闻忆香音在树杪,呼曰:“三白速来,此间有 

妙境!”仰而视之,不见其人,因与星灿循声觅之。由东厢出一小门,折北, 

有石蹬如梯,约数十级,于竹坞中瞥见一楼。又梯而上,八窗洞然,额曰“飞 

云阁”。四山抱列如城,缺西南一角,遥见一水浸天,风帆隐隐,即太湖也。 

倚窗俯视,风动竹梢,如翻麦浪。忆香曰:“何如?”余曰:“此妙境也。” 

忽又闻云客于楼西呼曰:“忆香速来,此地更有妙境!”因又下楼,折而西, 

十余级,忽豁然开朗,平坦如台。度其地,已在殿后峭壁之上,残砖缺础尚 

存,盖亦昔日之殿基也。周望环山,较阁更畅。忆香对太湖长啸一声,则群 

山齐应。乃席地开樽,忽愁枵腹,少年欲烹焦饭代茶,随令改茶为粥,邀与 

同啖。询其何以冷落至此,曰:“四无居邻,夜多暴客,积粮时来强窃,即 

植蔬果,亦半为樵子所有。此为崇宁寺下院,长厨中月送饭干一石、盐菜一 

坛而已。某为彭姓裔,暂居看守,行将归去,不久当无人迹矣。”云客谢以 

…………………………………………………………… Page 25……………………………………………………………

番银一圆。 

 返至来鹤,买舟而归。余绘《无隐图》一幅,以赠竹逸,志快游也。 

 是年冬,余为友人作中保所累,家庭失欢,寄居锡山华氏。明年春, 

将之维扬而短于资,有故人韩春泉在上洋幕府,因往访焉。衣敝履穿,不堪 

入署,投札约晤于郡庙园亭中。 

 及出见,知余愁苦,概助十金。园为洋商捐施而成,极为阔大,惜点 

缀各景,杂乱无章,后叠山石,亦无起伏照应。归途忽思虞山之胜,适有便 

舟附之。时当春仲,桃李争研,逆旅行踪,苦无伴侣,乃怀青铜三百,信步 

至虞山书院。墙外仰瞩,见丛树交花,娇红稚绿,傍水依山,极饶幽趣。惜 

不得其门而入,问途以往,遇设篷瀹茗者,就之,烹碧罗春,饮之极佳。询 

虞山何处最胜,一游者曰:“从此出西关,近剑门,亦虞山最佳处也,君欲 

往,请为前导。”余欣然从之。出西门,循山脚,高低约数里,渐见山峰屹 

立,石作横纹,至则一山中分,两壁凹凸,高数十仞,近而仰视,势将倾堕。 

其人曰:“相传上有洞府,多仙景,惜无径可登。”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 

而上,直造其巅。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洞然见天。俯首下视, 

腿软欲堕。乃以腹面壁,依藤附蔓而下。其人叹曰:“壮裁!游兴之豪,未 

见有如君者。”余口渴思饮,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阳乌将落,未得遍游, 

拾赭石十余块,怀之归寓,负笈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此余愁苦中之快游 

也。 

 嘉庆甲子春,痛遭先君之变,行将弃家远遁,友人夏揖山挽留其家。 

秋八月,邀余同往东海永泰沙勘收花息。沙隶崇明。出刘河口,航海百余里。 

新涨初辟,尚无街市。茫茫芦荻,绝少人烟,仅有同业丁氏仓库数十椽,四 

面掘沟河,筑堤栽柳绕于外。丁字实初,家于崇,为一沙之首户;司会计者 

姓王。俱家爽好客,不拘礼节,与余乍见即同故交。宰猪为饷,倾瓮为饮。 

令则拇战,不知诗文;歌则号呶,不讲音律。酒酣,挥工人舞拳相扑为戏。 

 蓄牯牛百余头,皆露宿堤上。养鹅为号,以防海盗。日则驱鹰犬猎于 

芦丛沙渚间,所获多飞禽。余亦从之驰逐,倦则卧。引至园田成熟处,每一 

字号圈筑高堤,以防潮汛。堤中通有水窦,用闸启闭,旱则长潮时启闸灌之, 

潦则落潮时开闸泄之。佃人皆散处如列星,一呼俱集,称业户曰 “产主”, 

唯唯听命,朴诚可爱。而激之非义,则野横过于狼虎;幸一言公平,率然拜 

服。风雨晦明,恍同太古。卧床外瞩即睹洪涛,枕畔潮声如鸣金鼓。一夜, 

忽见数十里外有红灯大如栲栳,浮于海中,又见红光烛天,势同失火,实初 

日:“此处起现神灯神火,不久又将涨出沙田矣。”揖山兴致素豪,至此益放。 

余更肆无忌惮,牛背狂歌,沙头醉舞,随其兴之所至,真生平无拘之快游也。 

事竣,十月始归。 

 吾苏虎丘之胜,余取后山之千顷云一处,次则剑池而已,余皆半借人 

工,且为脂粉所污,已失山林本相。即新起之白公祠、塔影桥,不过留雅名 

耳。其冶坊滨,余戏改为“野芳滨”,更不过脂乡粉队,徒形其妖冶而已。 

其在城中最著名之狮子林,虽曰云林手笔,且石质玲珑,中多古木,然以大 

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灾,全无山林气势。 

 以余管窥所及,不知其抄。灵岩山,为吴王馆娃宫故址,上有西施洞、 

响屉廊、采香径诸胜,面其势散漫,旷无收束,不及天平支硎之别饶幽趣。 

 邓尉山一名元墓,西背太湖,东对锦峰,丹崖翠阁,望如图画,居人 

种梅为业,花开数十里,一望如积雪,故名“香雪海”。山之左有古柏四树, 

…………………………………………………………… Page 26……………………………………………………………

名之曰“清、奇、古、怪”:清者,一株挺直,茂如翠盖;奇者,卧地三曲, 

形“之”字;古者,秃顶扁阔,半朽如掌;怪者,体似旋螺,枝干皆然。相 

传汉以前物也。 

 乙丑孟春,揖山尊人莼芗先生偕其弟介石,率子侄四人,往幞山家祠 

春祭,兼扫祖墓,招余同往。顺道先至灵岩山,出虎山桥,由费家河进香雪 

海现梅。幞山祠宇即藏于香雪海中,时花正盛,咳吐俱香,余曾为介石画《幞 

山风木国》十二册。是年九月,余从石琢堂殿撰赴四川重庆府之任,溯长江 

而上,舟抵皖城。皖山之麓,有元季忠臣余公之墓,墓侧有堂三楹,名曰“大 

观亭”,面临南湖,背倚潜山。亭在山脊,眺远颇畅。旁有深廊,北窗洞开, 

时值霜时初红,烂如桃李。同游者为蒋寿朋、蔡子琴。南城外又有王氏园, 

其地长于东西,短于南北,盖北紧背城、南则临湖故也。既限于地,颇难位 

置,而观其结构,作重台叠馆之法。重台者,屋上作月台为庭院,叠石栽花 

于上,使游人不知脚下有屋。盖上叠石者则下实,上庭院者则下虚,故花木 

仍得地气而生也。叠馆者,楼上作轩,轩上再作平台。上下盘折,重叠四层, 

且有小池,水不漏泄,竟莫测其何虚何实。其立脚全用砖石为之,承重处仿 

照西洋立柱法。幸面对南湖,目无所阻,骋怀游览,胜于平园。真人工之奇 

绝者也。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俗呼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 

飞檐,倚城屹峙,面临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 

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 

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壁间题咏甚多,不能记忆,但记楹对有云: 

 “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 

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黄州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屹立江滨,截然如壁。石皆绛色,故名焉。 

 《水经》渭之赤鼻山,东坡游此作二赋,指为吴魏交兵处,则非也。壁下已 

成陆地,上有二赋亭。 

 是年仲冬抵荆州。琢堂得升潼关观察之信,留余住荆州,余以未得见 

蜀中山水为怅。时琢堂入川,而哲嗣敦夫眷属及蔡子琴、席芝堂俱留于荆州, 

居刘氏废园。余记其厅额曰“紫藤红树山房”。庭阶围以石栏,凿方池一亩; 

池中建一亭,有石桥通焉;亭后筑土垒石,杂树丛生;余多旷地,楼阁俱倾 

颓矣。客中无事,或吟或啸,或出游,或聚谈。岁暮虽资斧不继,而上下雍 

雍,典衣沽酒,且置锣鼓敲之。每夜必酌,每酌必令。窘则四两烧刀,亦必 

大施觞政。遇同乡蔡姓者,蔡子琴与叙宗系,乃其族子也,倩其导游名胜。 

至府学前之曲江楼,昔张九龄为长史时,赋诗其上,朱子亦有诗曰:“相思 

欲回首,但上曲江楼。”城上又有雄楚搂,五代时高氏所建。规模雄峻,极 

目可数百里。绕城傍水,尽植垂杨,小舟荡浆往来,颇有画意。荆州府署即 

关壮缪帅府,仪门内有青石断马槽,相传即赤兔马食槽也。访罗含宅于城西 

小湖上,不遇。又访宋玉故宅于城北。昔庾信遇侯景之乱,遁归江陵,居宋 

玉故宅,继改为酒家,今则不可复识矣。 

 是年大除,雪后极寒,献岁发春,无贺年之扰,日惟燃纸炮、放纸鸢、 

扎纸灯以为乐。 

 既而风传花信,雨濯春尘,琢堂诸姬携其少女幼子顺川流而下,敦夫 

乃重整行装,合帮而走。由樊城登陆,直赴潼关。 

 由山南阌乡县西出函谷关,有“紫气东来”四宇,即老子乘青牛所过 

…………………………………………………………… Page 27……………………………………………………………

之地。两山夹道,仅容二马并行。约十里即潼关,左背峭壁,右临黄河,关 

在山河之间扼喉而起,重楼垒垛,极其雄峻。而车马寂然,人烟亦稀。昌黎 

诗曰:“日照潼关四扇开”,殆亦言其冷落耶?城中观察之下,仅一别驾。道 

署紧靠北城,后有园圃,横长约三亩。东西凿两池,水从西南墙外而入,东 

流至两池间,支分三道:一向南至大厨房,以供日用;一向东入东池;一向 

北折西、由石螭口中喷入西池,绕至西北,设闸泄泻,由城脚转北,穿窦而 

出,直下黄河。日夜环流,殊清人耳。竹树阴浓,仰不见天。西池中有亭, 

藕花绕左右。东有面南书室三间,庭有葡萄架,下设方石,可弈可饮,以外 

皆菊畦。西有面东轩屋三间,坐其中可听流水声。轩南有小门可通内室。轩 

北窗下另凿小池,池之北有小庙,祀花神。园正中筑三层楼一座,紧靠北城, 

高与城齐,俯视城外即黄河也。河之北,山如屏列,已属山西界。真洋洋大 

观也!余居园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览园中之概,绿 

阴四合,夏无暑气。琢堂为余颜其斋曰”不系之舟”。此余幕游以来第一好 

居室也。土山之间,艺菊数十种,惜未及含葩,而琢堂调山左廉访矣。眷属 

移寓潼川书院,余亦随往院中居焉。 

 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