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

第136章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第136章

小说: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嫂子也是个勤快的,你看那刀工,真好,二伯娘有福气了。”君媱笑道。

    林氏点点头,并没有因为自己儿子哄孩子而对媳妇有什么不满,这也正说明了儿子儿媳生活甜美,她心里可是很美的。

    君媱从怀里掏出一块金锁,偷偷递给她,林氏看到那金澄澄的小锁,那分量可是不轻啊,顿时就推拒着,死活不要。

    君媱也不管,直接塞到她手里。

    “二伯娘这是干啥,也不是给你的,你说不要就不要啊。”

    看到君媱那撅着嘴故作不高兴的样子,林氏犹豫再三,终究是没有再从怀里拿出来。

    “二伯娘代茂哥儿谢谢你这个姑了。”前几个月就给了燕姐儿一个成色极好的银镯子,如今又是金锁,这丫头,对他们二房好的是没说话。

    “嗯!”

    钱氏和姚氏两人时不时的看向这边,见君媱似乎给了林氏一个什么东西,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赤果果的嫉妒,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姚氏心里那个后悔啊,这要是以前和三房好好的处处,如今指不定能从那个丫头手里得到多少好东西呢。

    看看人家二房现在,每月能赚二两银子,还时不时的带肉回来去上房给老爷子老太太改善一下生活,而自己呢,因为离开了老君家几个月,回来后愣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其实他们四房有什么错,本来这赡养老人也是大房的事情,自己在娘家跟着兄长做生意,若不是她男人去勾栏院被骗走了三四十两银子,他们岂能这么落魄的回来。

    看看自己身上这洗的发白的衣裳,再看看杨氏身上那件缎子,她这心里难受的都想自杀了。

    今年老君家的晚饭很丰盛,各种肉好似不要钱般的从锅里做出来,那香味,熏得整个厨房的女人都口水直流,尤其是大房和四房,可是有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菜了。

    杨氏是个好厨艺的,排骨,鸡肉,腊肠,螃蟹,鲤鱼,还有各种蔬菜,比如木耳,蘑菇,白菜,一样样的出了锅。

    随着林氏那声“吃饭了”的欢快声音,上房里男人们也开始动了起来,放桌子的放桌子,找板凳的找板凳,而外面玩耍的孩子们,也都纷纷的跑进了上房,各自占据了一个位置。

    今天因为人多,所以分了三桌,男人一桌,女人一桌,还给孩子们单独开了一桌,因为茂哥儿年纪还小,所以被房氏抱着,在君媱她们这一桌上。

    茂哥儿今年刚刚十个多月,断奶这么早,只是因为房氏比较瘦弱,而奶水并不足,不过如今回来,林氏每顿都会给这个小家伙蒸一碗鸡蛋羹,也算是替代奶水,小家伙倒是喜欢的很。

    年是好年,这菜也是好菜,只是人,却有点让人焦心了。

    君媱看着那狼吞虎咽的两个女人,吃的菜汤都顺着下巴啦啦到地下,却依旧顾不得擦,筷子都用的不舒服,干脆动起了手。

    君媱这一下子就没了胃口,而那边杨氏和林氏坐在一起,似乎也被这两个女人的吃相给吓到了。

    那边,小孩子们吃的更是激烈,直接就不用筷子,想吃什么,直接用手抓,再看看自己的那两个小宝贝,无忧面无表情,巧儿则是气得嘟起小嘴,没一个吃的。

    他们两个虽然曾经吃过苦头,可是一只都是个规矩懂事的孩子,饭桌上的规矩,君媱把他们教的很好,而且,更让君媱无语的是,他们两个绝对不愧是宁月谨的种,那洁癖不是一般的厉害。

    最后,这桌菜,君媱一家人终究是没有吃上几口,好在后面还有自己包的水饺,吃了一碗,也就差不多饱了。

    吃过晚饭,君媱就跟着林氏去了西厢,这里曾经是杨氏的屋子,如今住着君孝礼夫妻俩。

    屋子里烧的很暖和,走进去就觉得全身都舒坦。

    暖炕上,房氏正抱着儿子,轻声哼着不知道是什么的小调儿,那个胖嘟嘟的小家伙窝在娘亲的怀里,小嘴还吐着泡泡,别提多可爱了。

    见她们进来,房氏赶紧收拾好炕边的小孩尿布,这都是洗好的,让她们坐下。

    之后,对君媱笑道:“谢谢君媱妹子了。”

    君媱知道她说的应该是金锁的事情,笑着摇摇头表示没什么。

    那个小家伙也不睡了,睁开大眼,看着进来的几个人,当看到林氏的时候,挥舞着一双肥嘟嘟的小手,冲着她呀呀的叫唤着,意思是让林氏抱着。

    林氏美的脸上的皱纹都淡了,一面念叨着小宝贝,一面伸手把她抱在怀里。

    得了空的房氏就去外间给她们倒了杯茶。

    这么小的孩子,君媱还是第一次见到,起身走上前,握着他雪白的小手,逗着他玩。

    他的手真的很小,手背上因为太胖,都浮现出四个小窝,那肉嘟嘟的样子,看的君媱心都跟着软了。

    “二伯娘,这小家伙真好玩,你瞧,这小手胖的。”因为茂哥儿的手太小,只能攥住君媱的一根手指,然后抓起来就要往嘴里送,“哎哟,这个可不能吃啊茂哥儿,要讲卫生知道吗,这样才能不生病。”

    “呀呀!”他那里懂啊,张着小嘴冲着君媱叫道,那两排若隐若现的小牙齿,格外的有喜感。

    “要叫姑姑哦。”她笑道。

    “呀呀!”

    “姑姑!”

    “呀——”

    看到两人的互动,让屋子里的所有女人都乐坏了,捧腹笑个不停。

    林氏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抬手擦去眼角的泪珠,道:“你就别跟他较劲了,他现在还不会说话呢。”

    君媱气馁的坐下,捧起茶杯喝了一口。

    “二伯娘,四房就不走了?”

    “嗯,身上回来的时候一个铜板都没有,走了还不饿死啊。”

    “老爷子呢,就由着那么大的儿子,天天吃自己的?”

    “有啥办法?也不能见着他们就这么睡到大街上不是,再说旁边的屋子,也是他们的。”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老爷子心软,才让他们更加的肆无忌惮,到死都要攀附着父母。

    “嫂子呢?你们过了年还去城里么?”君媱问房氏。

    房氏轻笑这点点头,“嗯,我爹那铺子只是小本营生,也雇不起人,就他爹看着,我爹就我一个闺女,等以后给他养老送终,否则我这做女儿的也不安心,爹娘也说了,只是做媳妇的终究是心里有愧。”

    君媱淡淡一笑,“可别心里有愧,没看见二伯娘现在高兴的,嫂子给二伯娘添了这么一个大胖孙子,她高兴都来不及呢。”

    “就是这个理!”林氏笑着点头,“你们尽管在那边呆着,只要时不时回来看看我和你爹,让我们也亲亲大孙子,我和你爹也就满足了。”

    “嗯!”房氏心里暖暖的,如果是别人家摊上这样的媳妇,不知道该怎么抱怨的呢,就算是不抱怨,这儿子也是要养在爷奶身边,如今林氏非但不这样,还安慰着他们,能嫁给君孝礼,她觉得这辈子就很知足了,而且君孝礼手脚勤快,做生意也很实诚,她爹也对这个女婿满意的不得了。

    如此,君媱他们一家在老宅一直带到半夜,随着午夜到来,老爷子就带着儿子孙子,去了祠堂祭祖,茂哥儿年纪虽小,可也被君孝礼给抱去了,老爷子的意思是,要在今儿把茂哥儿的名字记入族谱,让老祖宗知道,老君家又添新丁了。

    祭完祖,他们这才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君正民的神色有点不好,君媱就知道定是为那几个兄弟的事情闹心,但是当着孩子们的面,她也不问,管他如何,只要不招惹他们家就好。

    苗若是大年初二早上回到京城谨亲王府的,一回来就去了书房。

    当宁月谨看到那一个大包袱,听苗若说是君媱给他做的水饺,那笑容别提多荡漾了。

    然后二话没说,就让华忠送去厨房,让厨娘给做了一碗。

    看着那碗形状别致的水饺,那薄薄的透明的饺子皮下包裹的馅料,咬一口,浓郁的汤汁窜进口中,鲜香味美。

    果然是媱氏美味!

    然后二百个,每天二十个,也不过就能吃十天,他家的小女人还真是抠门啊。

    不知道何时才能天天在一起,醒来时就看到那张清雅的小脸,然后天天能吃到她亲手做的三餐。

    想到这里,宁月谨就对那几只小老鼠,格外的不耐烦。

    正月十五,上元节,府城的君府,君媱一家人吃过晚饭,就领着两个孩子上了街。

    他们一家是两天前过来的,就是为了能看看新家,然后领着家人观赏一下府城的灯会。

    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涌入中央大街,街上,无数的灯笼已经被点燃,汇聚成一片火红的灯海,两个小家伙并不是第一次来,但是这府城的花灯,却让他们高兴的眉飞色舞,君正民和杨氏更是如此,一辈子几乎就没出过青山镇,如今第一次来到府城,顿时觉得眼睛都有点不够用。

    君媱家的铺子,也就在这条街上,而且位置还是最好的,距离福运酒楼并不远,就是隔着两个店面。

    此时的店铺也被收拾的很是喜庆,那火红的灯笼看的格外的喜人。

    来到铺子前,他们就走了进去,里面很干净,目前还没有什么新鲜蔬菜,要等到月底才可以,里面是一个个简单且整齐的货架,有单格的,也有双层的,简练分明。

    “东家,您来了。”一个头发半百的老者走出来,看到君媱笑道。

    “嗯,王伯没出去看花灯么?”君媱他们来到三楼坐下,这里有一个房间,留作会客用的。

    王伯让人送来了点心茶水,笑呵呵的道:“老头子年纪大了,站在门前看看就可以了。”

    “铺子月底就开张了,账房先生这两天也会过来,到时候,王伯就多辛苦一些。”

    “放心吧东家,别看老头子年纪大,这照看铺子,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他们一家人就坐在三楼看下去,之间前面那处灯楼,格外的漂亮,五光十色的呈螺旋状直达塔顶,然后在晚上八点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灯楼那边,随着一声“砰”的闷响,一道红色的烟花,在空中炸开,别提多好看了,无忧和巧儿趴在窗边,看着那一朵朵在天空中绽放的烟花,笑的见牙不见眼。

    如此一直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烟花才全部散去,两个孩子还有点意犹未尽,冲着君媱说明年还要过来看。

    第二日,青龙就护着无忧提前离开了,毕竟他还要去书肆听课。

    而君正民夫妇则继续留下来,因为君媱要在城郊建一座油坊,不同于时下的菜籽油,而是花生油。

    油坊并不用特意的重新加盖,只是找了一处庄子,然后找来工匠,让人按照君媱的说法,不过短短五天的时间,一座面积约二百平米的油坊,就建好了。

    然后炼油需要的陶罐,依旧是找了本城的佟掌柜的烧制。

    在君媱的严格挑选下,从附近十几个庄子里挑出来五十个手脚勤快,心思本分的人,作为油坊的伙计,在君媱精细的指导下,当天就有十大坛色泽纯正,香味清新的花生油炼制好了,然后她就遣人分别送去了知府衙门,城主,以及八大豪门的府上。

    次日,这十家就分别派下人送来了贺礼,还表示那油特别的好吃,不油腻,而且做出来的菜,家里人都很喜欢,希望以后能继续用君媱家的花生油。

    等一系列的事情处理完,君媱就开始着手准备铺子开张的问题。

    蔬菜,腊肠,还有花生油,家里精心磨制的白面,晶莹剔透的大米,随着日子的临近,一点点的被送进了和美日用百货的铺子。

    因为盐乃国家掌控,所以她并没有去搀和一脚。

    这天,是正月二十六,君媱家铺子开张的日子,从凌晨铺子里的二十多个伙计就忙进忙出,把所有的蔬菜分类称好,放到货架上,其他的一应食品都摆放整齐,很快,一楼就被占据,而二楼目前还没有用,只等着以后慢慢的添上新货品。

    君媱家的这间铺子,在整个江郾城的反响都很大,先不说这铺子的东家和八大豪门以及知府老爷和城主关系都很好,单就是那冬天种出新鲜蔬菜这一点,就让所有人惊叹,所以天方亮,不少的人都全部围在了这里。

    辰时末,随着知府大人,城主大人,以及八大豪门的当家纷纷来到这里后,在一边算计着时辰的常涛一声令下,六串鞭炮被一起点燃,然后就是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接下来,空中洒下一阵雨花,落在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人们低头一看,居然是铜板,忙蹲下身捡了起来,还有的伸着手臂,接着那从天而降的铜板,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君娘子,这个彩头着实好。”韦宏哈哈大笑,旁边的人也是不住的点头。

    “哪里,不过就想着新店开张,图个喜庆,而两位大人和八位家主的到来,才是君媱最大的彩头。”她谦和一笑。

    之后君媱上前一步,看着那围观的人们。

    “今天是我们和美日用百货开张的大喜日子,里面的货品都是当日最新鲜的,所以诸位乡亲父老可以放心的食用。今日,在本店铺购买的所有物件,一律半价。小妇人在江郾城人生地不熟,还请诸位多多担待。”

    说完,就准备让人开张,但是远处却传来一阵锣鼓声。

    纵使这边的声音很大,但是那锣鼓的欢快声音,依旧是传了过来。

    君媱眯眼一看,不禁笑了,带头的可不正是千龙那个小子么。

    看到君媱正望着自己,千龙上前抱拳,“夫人,主子让属下给夫人送来了贺礼,是主子亲手题写的匾额,不知要放在那里?”

    “还能放哪里,当然是挂起来啊,没看我上面还空着么。”

    千龙一看可不是么,上联:柜上喜迎四海客,下联:门前欢送八方宾。

    独独上面还空着。

    接下来,千龙就让人,把宁月谨题写的匾额,给挂了上去,字迹苍劲浑厚,铁画银钩,上书曰:和美日用百货。尾款还带有三个字,谨赠墨。

    看到那块匾额,俞念名和韦宏的眼神同时一缩,心里闪过一个人的名字,然后看君媱的神色,更是带着一股震惊。

    果然是这样啊,这个君娘子真的和那位大人关系匪浅,否则不过只是一个店铺的开张,如何会需要那位大人题写匾额。

    店铺开张,而且还是半价,仅限一天,这让全城的百姓都欣喜了,毕竟便宜谁都喜欢,管它本来多少钱,哪怕是便宜一点,他们这心理也就不同。

    然后一行人,移到三楼,千龙说他这次来就暂时不回去了,并把宁月谨让他过来的目的说了说,这一次君媱没有拒绝。

    百货铺子,这在整个天启国,也是独一家的,里面各种新鲜的蔬菜,有菠菜,萝卜,蘑菇,木耳,莲藕,丝瓜,每一种都新鲜的喜人,而且还有各种肉类,也是应有尽有,店铺里的伙计都忙的团团转,收钱的掌柜的更是手都软了。

    这一货架空了赶紧补上,那边的空了继续补,如此,一直忙活到晚上吃饭,人才少了很多。

    当晚,君媱就清算了一下银子,第一天总共收入居然达到了六千两,除去成本费用,足足赚了近三千两,这还是半价,若是明天之后,也许不会如此火爆,但是恢复价格之后,依旧会收入不少。

    而八大豪门的家主,是不会在铺子里买菜的,他们会直接去城郊的庄子上运,数量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